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该文总结1425例病人全麻术后在麻醉恢复室接受恢复期管理的经验.在恢复期中,麻醉并发症占28.84%.通过恢复室的监护,这些并发症均得到积极的防治,无一例病人在恢复期中因麻醉并发症而死亡.  相似文献   

2.
麻醉后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是观察麻醉患者苏醒的场所,手术结束后数小时内,麻醉药、肌松药和神经阻滞药的作用尚未消失,保护性反射尚未恢复,常易发生呼吸道梗阻、通气不足、呕吐误吸或循环功能不稳定等并发症,需要医护人员精心观察,防止患者出现意外,提高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安全性,我院2007—2009年观察护理麻醉后恢复室患者760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麻醉恢复室(PACU)是手术结束后继续监护病人生命体征和处理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场所。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后早期,由于各种麻醉药的作用尚未完全清除,是各种术后并发症的高发期。患者循环、呼吸功能尚未稳定,容易发生呼吸道梗阻,通气不足、呕吐、躁动、低或高血压等并发症。恢复室护士应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为术后患者安全平稳过渡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如何使全身麻醉术后的患儿安全度过麻醉期。方法:选取500例进行全身麻醉的患儿,将术后的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的患儿在麻醉恢复室经过复苏监护后再返回病房,对照组的患儿直接送回病房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仅有1例患儿发生麻醉术后并发症,占全组的0.4%,而对照组有63例患儿发生各种不同的麻醉术后并发症,占全组的25.2%。两组数据在统计学分析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历全身麻醉术后的患儿应该受到专业人员的监护,因此在麻醉恢复室接受复苏监护后再送回病房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全麻术后病人发生呼吸循环异常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期间在麻醉恢复室全麻术后出现呼吸循环异常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监护期间出现呼吸循环异常的原因及护理方法,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本组40例患者中发生低氧血症32例(80.00%),严重心律失常3例(7.50%),严重高血压3例(7.50%),严重低血压2例(5.00%)。结论:低氧血症、心律失常及高血压是引起术后病人呼吸循环异常的主要原因,通过密切观察全麻术后恢复早期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及心律、血压变化,可有效避免风险。  相似文献   

6.
现将15例全麻术后病人在护送途中发生的并发症获的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资料为2008年1月-2009年6月本麻醉室病人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1-84岁。全麻术后进恢复室,在苏醒过程中密切监护生命体征,  相似文献   

7.
全麻术毕,带气管导管进入麻醉术后恢复室(PACU),即患者进入苏醒期,此其是病人情况多变的高危时期,加强这一阶段的观察与护理可以减少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2010年1-12月,我院PACU的1856例全麻术后患者中,有12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低血压,高血压等并发症.监护这12例患者中,总结了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并分析麻醉恢复室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原因,以期指导临床质控及提高护理水平提供有益数据.方法回顾性研究1476例患者术中及恢复室内并发症并进行评估分析发生的原因.结果恢复室并发症因年龄不同,分布也不同,且相同并发症其发生原因在不同年龄组之间也有差异.术中处理及术前并存相关系统疾病也与恢复室内并发症发生相关.结论麻醉恢复室医师及护士宜在整个恢复室期间对病人负责,应依据不同年龄、不同病人实施重点不同的治疗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麻醉恢复室又称为麻醉后监测治疗室,是对麻醉后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继续治疗至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科室。由于受麻醉、外科手术、原有的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麻醉术后恢复期是患者易发生危险的时期[1]。加强这一时期的护理管理,可以减少麻醉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我院从1999年1月至2013年12月,对11320例全麻及部分区域麻醉的病人进行麻醉后监护,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保障麻醉恢复期病人的安全,减少并发症,便于连台手术的衔接,我院建立了一个拥有6张监护床位的麻醉恢复室和较完整的管理模式,对所有全麻病人及部分区域麻醉手术病人实施手术后监护。从2000年1月~2006年1月,对10992例手术病人实施麻醉恢复期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了麻醉后并发症2275例次,取得了很好成绩。  相似文献   

11.
<正>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是对麻醉手术后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继续治疗直至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单位,具有减少术后意外和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的重要意义[1]。老年患者往往并存其他疾病和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其麻醉手术的风险大,并发症多。通过对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PACU收治的360例全身麻醉术后老年患者严密监护,及时发现并正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麻醉恢复病人全麻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有效的处理措施;以保证全麻病人安全恢复.方法 分析我院麻醉恢复室2008年5月至2010年6月所接收的682例全身麻醉后恢复病人的情况,其中男性49.2%,女性50.8%,平均年龄(38.2±17.8)岁(6~78岁),平均停留时间41min(20~260min).结果 99.9%的病人平稳恢复后送回病房,1例病人转入ICU.PACU常见的并发症有循环不稳定(5.5%)、术后寒颤(3.2%)、低氧血症(5.6%)、术后恶心呕吐(1.1%)、苏醒延迟(0.5%)等.结论 术后2h内最易出现麻醉并发症和意外,其发生的原因多数不是单一的,应综合分析,首先要祛除病因,原因不明的先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症处理,待患者呼吸循环稳定、意识清醒,各种反射恢复正常才可安全返回病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PACU)病人全麻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有效的处理措施,以保证全麻病人安全恢复.方法 分析我院麻醉恢复室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所接收的2275例患儿麻醉后恢复病人的情况,其中男1774人,女501人,平均年龄(3.4±1.5)岁(1d~11岁),平均停留时间30min(20~60min).结果 100%的病人平稳恢复后送回病房.PACU常见的并发症有低氧血症(12%),术后寒颤(10%)、术后躁动(10%)、循环不稳定(2.5%),术后恶心呕吐(2.1%)、苏醒延迟(0.01%)等.结论 术后1h最易出现麻醉并发症和意外,其发生的原因多数不是单一的,应综合分析,首先要祛除病因,原因不明的先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症处理,待患者呼吸循环稳定、意识清醒,各种反射恢复正常才可安全返回病房.  相似文献   

14.
观察老年人全麻术后的病情变化,旨在探讨如何做好全麻苏醒期老年病人的护理.2006-2010年问监护290例60岁以上全麻手术后的老年病人,术后全麻苏醒期出现高血压和低温的病人占50%左右,还有些病人全麻苏醒拔管后出现舌后坠,极少数病人出现苏醒延迟和一过性精神障碍等症状.结论:加强对麻醉苏醒期老年病人的观察与护理,维护病人能在平稳中尽快苏醒,可预防和减少麻醉后的并发症,缩短病人在苏醒室的观察时间,及早送回病房.  相似文献   

15.
镇痛泵用于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泵用于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各科常规和急诊手术120例,全部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术毕连接自控镇痛泵,储药器内芬太尼0.3-0.6mg,氟哌利多5mg,布比卡因50mg,稀释至100ml.负荷剂量5ml,每小时匀速注入药物0.2ml,一般使用48小时。结果120例病人术后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后完全无痛92例,轻度疼痛18例,中度疼痛8例,重度疼痛2例.所有病人精神状态较好,其中109例病人12小时内恢复肠蠕动,所有病人均无明显腹胀,仅有1例出现恶心,呕吐,2例发生尿潴留。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泵镇痛效果明显,持续时间长,安全系数高,并发症少,操作方法简便可行,有利于病人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耳鼻喉术后麻醉恢复期的监测和护理体会。方法:选择年龄2~12岁行耳鼻喉手术患儿65例进行术后复苏监护和护理,密切观察意识、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四肢活动等。结果:65例全身麻醉手术后患儿均在恢复室顺利拔管,完全清醒,呼吸、心率平稳,肌张力恢复。结论:耳鼻喉术后患儿于恢复室经严密监测和精心护理,有效减少小儿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及转运途中躁动、导管脱出等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患儿围手术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董学芹  曹观海 《中外医疗》2011,30(2):151-151
为保障麻醉恢复期病人的安全,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参照美国采用的先进护理管理模式创建麻醉恢复室。本院也创建了完整的护理管理模式,并且建立了麻醉恢复室,具有监护床位10张,对所有接受全麻厦区域麻醇手术的病人实施常规麻醉后监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麻醉恢复室(PACU)病人全麻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有效的处理措施,以保证全麻病人安全恢复.方法 分析我院麻醉恢复室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所接收的8232例全身麻醉后恢复病人的情况,其中男性47.1%,女性52.9%,平均年龄(40.4±20.5)岁(5d~82岁),平均停留时间43min(20~270min).结果 99.9%的病人平稳恢复后送回病房,1例病人转入ICU.PACU常见的并发症有循环不稳定(6.5%)、术后寒颤(5.2%)、低氧血症(5.1%)、术后躁动(2.2%)、术后恶心呕吐(2.1%)、苏醒延迟(0.5%)等.结论 术后1h最易出现麻醉并发症和意外,其发生的原因多数不是单一的,应综合分析,首先要祛除病因,原因不明的先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症处理,待患者呼吸循环稳定、意识清醒,各种反射恢复正常才可安全返回病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2156例麻醉恢复室(PACU)全麻术后患者清醒时并发症发生及处理情况,为全麻患者术后清醒时的治疗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记录2156例全麻术后患者清醒时烦躁、低氧血症、低血压、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处理及护理体会.结果 有90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约4.42%,术后患者烦躁有54例,低氧血症(Sa02<90%)有26例,低血压5例,高血压4例,心律失常1例.结论 应密切观察全麻术后恢复期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心律和血压,确保病人安全渡过麻醉苏醒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护理效果.方法 对180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给予心电监护、血压监护、主动脉内压力监护、护理监护.结果 10例病人经治疗后,4例发生低血压、2例发生心律失常、3例发生局部出血及皮下血肿、1例发生尿潴留.结论 加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