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子宫在妊娠建立与维持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创伤或感染可导致子宫内膜修复障碍.目前尚缺乏一种理想的药物和方法能够确切改善内膜损伤,早期干预减少瘢痕形成.综合应用支架材料、生长因子、细胞疗法等促进已损伤内膜的修复再生,以实现子宫内膜结构和功能的恢复,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在月经周期中可分为增殖期和分泌期,而增殖期又包含了月经期以及内膜脱落后组织再生的时期.在此过程中,内膜免疫细胞尤其是巨噬细胞发挥着重要作用,参与了脱落碎片的清除与内膜组织的再生.文章主要就巨噬细胞在人类子宫内膜再生修复中的作用机制及参与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组织学观察: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的结构、功能在内源性卵巢激素的作用下基本相似,但也存在差异。当在位内膜处于增生期时,有32.8%的异位内膜不呈增生反应,而呈分泌反应或无反应状态;当在位内膜处于分泌期时,有71.7%的异位内膜无分泌反应而呈增生或无反应状态。绝经后患者的异位内膜类似老年萎缩性在位子宫内膜,亦有局灶性坏死。  相似文献   

4.
自1860年Rokitansky首先报道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至今已140年,纵览内异症的研究.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1921年Sampson发表的经血逆流病因学说后,引起了医学家们的极大关注。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腹腔镜的广泛应用,使早期内异症得以诊断.对其与不孕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治疗上立足于保留生育能力。保守性的手术治疗特别是腹腔镜下手术,取代了大部分的常规外科手术。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内异症的病因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基础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宫腔粘连(IUA)是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和生殖能力,其最终治疗目的是构建正常宫腔形态、恢复月经周期、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因此,针对育龄期IUA患者,术后子宫内膜修复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目前,IUA术后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羊膜治疗和干细胞治疗等方法,通过干预子宫内膜修复的机制促进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取样器作为一种新的微创性子宫内膜病变筛查方法,具有简单、方便、经济的优点。该文对子宫内膜取样器的发展历程及其应用于筛查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为子宫内膜取样器的选择和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是妇科难治性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对该病的治疗方法虽有多种,但治愈率较低,复发率较高,特别是经手术治疗后仍有复发。但其研究的进展令人充满希望和信心。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验的认识以及实际对策,都有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8.
洪梅  高庆军  陶艳铃 《吉林医学》2008,29(11):965-966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由生长在子宫腔以外身体其他部位(不包括子宫肌层)的子宫内膜所引起的一种病变。在育龄妇女中有10%的发病率,且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成为一种“现代病”、多发病。80%的患者有明显痛经,50%合并不育,严重地影响了中青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它表现的细胞增生、浸润和复发性,使之成为难治之症。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免 疫性疾病和激素依赖性疾病,MMP、TIMP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以及其他细胞因子在内膜种植中起重要作用。腹腔镜检是该病诊断的金标准。三期疗法对活动病变有良好效果,GnRHa能达到充分的卵巢抑制,反相添加治疗既可以减除GnRHa的副作用,又能达到抑制异位内膜生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息肉是生育期和围绝经期的常见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易漏诊和误诊.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及宫腔镜技术的应用,其检出率增高,相关原因及诊疗也在不断的探索中,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原因及诊断治疗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2.
胚胎着床成功的关键是子宫内膜具有一定的容受性。但由于创伤、炎症、感染药物、内分泌紊乱、年龄、慢性疾病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子宫内膜发育不良,再生障碍导致子宫内膜过薄、缺失甚至发生瘢痕纤维化形成宫腔粘连,从而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致使胚胎着床失败,导致不孕。目前针对改善受损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的治疗主要有:激素促内膜生长治疗、生殖机械治疗(粘连分离、宫腔微创术等)、改善子宫内膜血运循环治疗(阿司匹林、维生素E)、粒细胞集落因子刺激治疗等。但这些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亟待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对干细胞的研究发现了一类广泛存在于人体具有多向分化和我更新潜能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并且在相关的研究中发现间充质干细胞有向子宫内膜迁移、分化的潜能,这为受损子宫内膜再生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将对间充质干细胞对子宫内膜再生修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翟燕红 《北京医学》2012,(7):608-609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妇科多发病,发病率高达10%~15%[1],且呈上升趋势,表现为盆腔疼痛、痛经并可导致不育,不孕率高达50%[2],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研究发现,EMs多在青少年即有累患,但由于缺乏早期诊断的方法,往往被延迟诊断和治疗[3],从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治疗难度.  相似文献   

14.
吴锦  高天旸 《广东医学》2016,(18):2821-2823
胚胎成功植入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密切相关。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金标准是子宫内膜活检,其是一项侵入性操作,对子宫内膜有一定损伤性,故未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正常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可随卵巢内固醇激素变化而呈周期性波状运动,这种波状运动与精子运输、经血排出、胚胎植入及维持妊娠有关,可作为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一项新指标[1]。现将子宫内膜蠕动波相关研究进展总结如下,以便更好指导临床工作及提高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5.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AWE)是指具有生长活力的子宫内膜组织在腹壁异常生长,是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类型。多数AWE病例继发于剖宫产术后,直接种植理论认为手术操作将子宫或腹腔内游离的内膜碎片种植至腹壁切口,但无法解释无手术史的病例。术后逐渐增大的触痛结节是腹壁内异症最常见的表现,因此常被误诊为疝、血管瘤等。详细地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以及超声、CT、核磁共振与针孔穿刺细胞学检查有助于作出正确诊断。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不理想,目前倾向于手术治疗,疗效显著。AWE虽为良性疾病却具有与恶性疾病相类似的表现,如复发,甚至恶变。本文从其发生、临床表现、诊治及转归等方面对AWE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损伤是指因各种宫腔操作不当或次数过多所引起的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宫腔粘连、内膜薄化,并引发一系列包括经量过少、闭经、习惯性流产以及受孕困难等临床症状。尽管目前临床上针对子宫内膜损伤后修复的方法有很多,但对于中重度损伤后内膜再生的方法却十分有限,且各类方法均未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间充质干细胞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可分化为不同的细胞系,并分泌高水平蛋白,从而在子宫内膜修复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在修复损伤后子宫内膜方面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 etriosis,EMT)是妇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近年来 ,EMT发病率增高 ,严重危害妇女健康。为此促使国内外学者对此病的不断探索 ,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子宫内膜异位症实验研究的现状、动态简介如下。1  EMT与免疫1.1  CA12 5CA12 5是一高分子量糖蛋白 ,为细胞表面膜抗原 ,其被表达于从胚胎期体腔上皮衍生的组织 (如输卵管内膜、子宫颈管内膜、子宫内膜等 ) ,普遍认为是上皮性卵巢癌的肿瘤标志物 ,80年代中后期发现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密切关系 [1 ] 。CA12 5不仅对妇科肿瘤病诊断有帮助 ,而且对生殖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也日趋深入。宫腔镜成为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主要手段,然而,术后仍有一定复发,目前以激素类预防复发为主,而激素类药物的长期运用又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探究中医优势成为研究趋势,下面就中西医方面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及预防复发的有效途径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和预防对策,需要构建实验动物模型.本文通过分析各种模型的优点和缺点,为选择性应用动物模型提供指导,从而更利于对该病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的利用动物模型进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本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啮齿类和灵长类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和应用、优缺点进行综述,以期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