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恶性心包积液初步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观察149例恶性肿瘤患者心包积液的病因分布,并分析其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恶性肿瘤合并心包积液患者以肺癌、乳腺癌及恶性淋巴瘤占多数。恶性心包积液患者窦性心动过速、胸/全导联低电压及 ST-T 改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良性心包积液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当原发肿瘤患者出现上述心电图改变时,应高度怀疑合并恶性心包积液,可结合心脏彩超或 CT 等其他影像学资料进一步诊断。  相似文献   

2.
T波交替(TWA)是一种少见的心电图表现,它是每隔一个心搏的T波振幅或形态发生交替性的变化。以往大多数学者认为T波交替见于心包积液的患者。本文报道2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在住院期间记录的体表心电图上,检测到T波交替,且都发生了室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3.
我院1989~1992年间经临床确诊为心包积液的67例病人,进行了心电图QRS波群电压和T波改变的观察。67例病人均经超声心动图发现心包内液性暗区1.5cm以上,或抽出心包积液者。结核性心包炎11例,有低电压5例,T波倒置2例。化脓性心包炎1例,有低电压而无T波改变,缩窄性心包炎3例,2例有低电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动物(狗)实验,对心包腔积液时心电图QRS波低电压的原因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心包腔积液时,心电图QRS波低电压与积液本身并无直接关系,而与积液导致的左室每搏功下降密切相关。实验结果提示,心包腔积液时QRS波电压可作为反映积液对心脏功能影响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正>心包炎的心电图表现,传统概念是广泛ST-T改变,T波低平、等电位、双向或倒置,同时可有QRS波低电压及窦性心动过速,当伴心包积液时易出现心脏电交替[1,2]。近来研究发现,V6导联ST段抬高与T波比值,PR段偏移,尤其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器质性心脏病的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的特征性改变。方法 对76例多种器质性心脏病人进行12导联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测。结果 房室扩大25例及室壁增厚15例中,7例为梗阻型或肥厚性心肌病。心电图检测阳性34例,6例未显示。心包积液19例中肢导低电压13例占68%。在陈旧性心肌梗死(OMI)10例中,心脏超声可见梗死灶8例。心电图缺血性ST-T异常53例中心脏彩超显示室壁整体运动异常41人中35例合并有房室扩大或室壁增厚。结论 QRS电压高低不完全表示心室扩大,心包积液也不全显示肢导低电压。ST-T异常不完全表示心肌缺血、劳损。双室肥大有时心电图正常,心包肿瘤在心电图上未见心电活动异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特发性左心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射频导管消融后体表心电图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对35例行射频导管消融的特发性左后分支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比较术前术后12导联体表心电图,并作随访6个月时体表心电图的对比观察。结果全组35例患者的消融均取得成功。其中6例术后Ⅱ、Ⅲ、aVF导联新出现q波,R波电压较前增高;I、aVL导联的s波加深,QRs波群电压增加。并伴有QRS波群电轴改变,均未见ST段改变。出现心电图改变与未见心电图改变患者间消融中放电时间和消融靶点数无明显差异。在随访期间所有患者的体表心电图QRS波群和ST段末见动态改变。结论 特发性左心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射频导管消融后体表心电图出现的左后分支不同程度阻滞的图形改变可能因术中左后分支的分支及浦肯野纤维损伤引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体表心电图T波改变与血钾浓度的关系。方法选取体表心电图T波改变为波峰变尖、基底部变窄或双支对称,且振幅0.8 mV的CKD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体表心电图无此T波形态改变的CKD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钾浓度和高钾血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血钾浓度4.2(3.8,4.5)mmol/L相比,观察组血钾浓度5.6(5.2,6.0)mmol/L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高钾血症发生率(74.1%)高于对照组(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体表心电图T波改变为波峰变尖、基底部变窄或双支对称,且振幅0.8 m V的CKD患者,其血钾浓度明显高于无此T波形态改变的CKD患者。体表心电图出现波峰变尖、基底部变窄或双支对称,振幅0.8 m V的T波改变,对CKD高钾血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心包积液是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以转移性心包肿瘤多见,最常见是继发于肺癌、乳腺癌、黑色素瘤、淋巴瘤患者^[1],局部治疗可引流心包积液及心包腔内注射药物,心包积液并左胸腔积液时,心包穿刺可误进左胸腔,其护理有其特殊性,我科自2000年以来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置管治疗心包积液并左胸腔积液的患者,取得一定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低位房室传导阻滞体表心电图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对低位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例房室传导阻滞的体表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位房室传导阻滞体表心电图的诊断线索为:①房室传导呈全有全无现象。②逸搏或夺获心室表现为窄QRS波群,呈二度Ⅱ型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③阵发性房室传导阻滞。④心室夺获的QRS波群呈一侧束支或双束支传导阻滞型,并间歇出现心室脱漏。⑤二度Ⅱ型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室夺获波呈交替性不同束支或分支组合阻滞型,且伴心室脱漏。⑥心室波的逸搏灶低下,在束支或分支阻滞平面以下,逸搏频率慢。结论依据体表心电图并结合临床诊断低位房室传导阻滞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1.
ST段平直延长对老年冠心病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莉 《实用老年医学》1997,11(5):237-237
ST段平直延长对老年冠心病诊断的价值陈莉江苏省钟山干部疗养院心电图室(210014)体表常规心电图检查中,常发现某些老年冠心病患者除心电图有R波为主导联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移的典型ST段缺血型改变以外,还出现R波为主导联ST段平直延长≥0.12秒,且...  相似文献   

12.
我院于1990年5月遇到1例因大量心包积液而出现 QRS 波电交替现象。患者男性,40岁。因咳嗽40天伴心前区痛、气喘1周入院,经心脏 B 超、胸片、心包穿刺等检查,在心包积液中发现癌细胞,临床诊断为:(1)肺癌并感染。(2)肿瘤性心包炎(肺转移),大量心包积液。常规心电图发现典型的  相似文献   

13.
Spodick征(209)     
心包炎时不仅存在着心包积液,还因积液或纤维素压迫相邻心肌表面而发生"心肌损伤",还能使邻近心肌发生浅表性心肌炎等.这能使患者出现多种心电图改变.而Spodick征是心包炎患者可能出现的又一心电图改变,系Spodick于1974年首次描述. [定义]Spodick征是指急性心包炎患者的心电图,至少两个导联存在TP段下斜>...  相似文献   

14.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合并房室结-希浦系统传导阻滞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慧  李忠杰 《心电学杂志》2009,28(3):205-207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常见类型,也是房室结双径路传导在体表心电图的表现形式之一。QRS波群与P^-波的关系直接反映了AVNRT的形成机制,也是体表心电图分析及诊断的主要依据。但P^-波常被QRS波群掩盖,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除了诱发及终止AVNRT时的心电图表现对诊断有帮助外,AVNRT出现房室结或希一浦系统传导阻滞时的电生理及心电图改变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也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39岁。因心脏刀刺伤20min急诊入院。急诊开胸手术,抽出心包内大量积血后发现右心房近上腔静脉处有一4cm长的创口,行右心房修补术。手术次日开始出现胸闷,心电图(图1A)示除aVR、Ⅲ导联ST段压低外,其余导联ST段呈凹面向上抬高0.1~0.3mV,I、II、aVL、V4~V6导联T波较高耸,J点抬高,且多有小J波,似早期复极综合征。全图未见P波,R-R间期匀齐,频率为83次/min。心电图诊断:加速性房室交接区心动过速,弥漫性心肌损伤,提示左心室肥大,符合急性心包炎心电图改变。同时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无心包积液。心肌酶谱正常,…  相似文献   

16.
我院经尸检及细胞学证实肺癌并心包转移癌5例(见附表)。讨论转移性心包癌一般发生于癌症晚期,其原发癌以肺癌多见。本文5例均系肺癌晚期转移心包。转移性心包癌心电图常表现与心包炎相似的特征,即ST-T改变及QRS低电压,常伴有心动过速、房颤、房扑或早搏等。本文4例表现为心包炎征象。癌症晚  相似文献   

17.
难治性心包积液的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心包积液的常见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感染性者包括结核、病毒 (柯萨奇、流感等病毒 )、细菌 (金葡菌、肺炎球菌、革兰阴性杆菌、霉菌等 )、原虫 (阿米巴 )等 ;非感染者包括肿瘤 (尤其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纵隔肿瘤等 )、风湿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 )、心脏损伤或大血管破裂、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如甲减、尿毒症、痛风等 )、放射损伤、心肌梗死后积液等。大多数心包积液顽固难治 ,难以彻底根除。明确病因 ,对疾病本身进行治疗 ,可使心包积液缓解或根治。1 心包积液的病因诊断结合病史、体征、心电图、…  相似文献   

18.
尸体解剖表明心肌转移性肿瘤浸润颇为常见,然而生前确诊者极其稀少.本文报道经尸解(6例)或手术(1例)证实的7(男5、女2)例(23~73岁)心肌转移性肿瘤浸润的病例,生前由于心脏压塞(2例)、心包积液量待测(3例)、ST段改变(1倒)或按常规(1例)作两维超声心动图(2DE)检查而得以诊断.本组原发性肿瘤为:Burkitt淋巴瘤、原始淋巴细胞淋巴瘤、食道癌、肺癌、何杰金病、Pancoast综合征和非何杰金淋巴瘤各1例.2DE确诊心肌继发性肿瘤浸润时:3例原发性肿瘤处于完全缓解期.4例确诊时病情已届晚期,无法进一步治疗;另3例确诊后接受放射治疗并取得一定效果,症状缓解和/或肿块缩小甚至消失.本组病例的临床和心电图表现提示心肌肿瘤浸  相似文献   

19.
心脏压塞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常情况下,心包腔内仅有20~50ml的浆液,起润滑作用。心包炎症、创伤、肿瘤等因素均可造成心包的炎性渗出或出血,从而产生心包积液(或积血)。当心包积液的量过多或积液速度过快时,心包腔内的压力就会急剧上升,从而引发具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血流动力学紊乱综合征,称为心脏压塞。  相似文献   

20.
心脏肿瘤—病理与超声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脏原发性良性肿瘤多位于心肌层(含心内膜)内侧缘,房、室间隔;根据瘤体部位,边界,包膜,回波性质,(竹帝),活动与否及形态变化,可对其性质作一大致鉴别。心脏原发性恶性肿瘤、转移性肿瘤多位于心肌层(含心外膜)外侧缘、心包,呈孤立或多灶性,心包积液或心包渗出~缩窄并存,少数为心腔内肿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