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患者男24岁,反复便血十余年,便血出现于排便终末,覆盖于粪便表面,色鲜红。1975年临床拟诊为直肠多发性息肉,曾作部份切除。近一周前有肿物脱出肛门,带血。体检一般尚可,TPR正常,头颈五官及骨骼均无阳性发现。肛检见脱出物为息肉样,触及出血,有蒂。临床诊断为直肠息肉。  相似文献   

2.
患者(Ⅲ4)女,35岁。一年来间歇性阵发性腹部绞痛及腹部肿块,伴消瘦,黏液血便。体验:左下腹部触及5cm×4cm×4cm肿物,质硬,活动,表面不平。常规化验阴性,钡剂灌肠示乙状结肠癌。术中未见腹水,无淋巴结肿大;乙状结肠有5cm×4cm×4cm肿瘤;浆膜面有点片状浸润;所属淋巴结肿大。病理疹断:乙状结肠腺癌。术后随访3年,该患已工作。家系调查:该家系3代共16人,其中男10人,女6人(患者家系图谱)犤1犦。第一、二代非近亲结婚,三代人前后共查出非息肉病性结肠癌4人。第一代1人,男(Ⅰ1)66岁发病。第二代2人(Ⅲ1,Ⅲ2),兄弟二人分别于57岁、52岁发病。一、二…  相似文献   

3.
4.
患者女,16岁,1982年6月30日住院。四年前(12岁)开始便血,未介意。近二年排便时直肠脱出并有大小不等肿物,便血量增加,排便困难,全身乏力,无腹痛、恶心、呕吐。未接受过治疗。家族史:其父55岁,36岁时出现便血,四年后于外院检查发现直肠多发息肉,行直肠息肉摘除。术后二年,症状复发,再次经直肠摘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41岁。因腹痛、腹泻1.5年,于2004—10—11入院。患者于2003—02无明显诱因出现稀便,3~4次/d,伴阵发性脐周绞痛,时有少量鲜血附于大便表面,量不多,余无其他不适。2003—05腹痛突然加重,诊断为“肠梗阻,多发性结肠息肉病”,予乙状结肠切除治疗。术后仍时有腹痛、腹泻。2004—05来我院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全结肠布满大小不等的息肉,最大者直径1.5cm,  相似文献   

6.
<正>家族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其特点是在结肠和直肠内布满了腺瘤样息肉,如临床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几乎所有患者都能发生癌变。为了探讨对本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我们回顾了2005年7月至2010年7月诊治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农荣  孙坚  王东海  谢文 《江苏医药》2003,29(5):398-398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FAP)临床少见 ,我们自 1987年至 2 0 0 2年收治 4例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男 2例 ,女 2例。年龄 9~ 6 5岁 ,其中 30岁以下者 3例。病程 3个月~ 8年。以便血和大便次数增多为主要症状。本组 4例均有便血 ,多为间歇性 ,血呈暗红色 ,量较少 ,与粘液混合或便表面有血。 1例为鲜红色血便 ,3例有大便次数增多 ;2例血便同时伴腹痛。 1例 9岁患儿伴发育不良 ,1例合并胃息肉 ,长期便血者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本组病人均经纤维结肠镜检查及病理确诊。息肉分布在全结肠及直肠者 2例 ,分布在降结肠、乙状结肠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家族性息肉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 1975~ 2 0 0 1年 2 0例家族性息肉病患者的诊断及外科方面的处理。结果 本组 2 0例患者 ,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 16~ 6 0岁 ,平均 37 5岁 ,其中良性 8例 ,平均年龄 2 7岁 ;癌变 12例 ,平均年龄 39岁。本组病史 1~ 2 1年 ,全部病例均实行了全结肠切除 ,分别采用回肠造口 ,回肠储袋及保肛术。 8例未癌变者 ,随访 1~ 2 5年均存活。癌变者有 5例术后脑、肝、肺或腹腔转移。结论 家族性息肉病癌变率高 ,须早期治疗 ,手术首选保肛术 ,回肠储袋 ,回肠肛管吻合术  相似文献   

9.
我院近年为一例家族性息肉病作全大肠切除回肠经肛拖出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患者女性,23岁,因肛门坠胀间歇性稀便和血便10年入院,病程中曾两次诊断为”直肠息肉”,行“息肉摘除术”而上述症状不缓解,并有加重之势,体检:营养差,贫血貌。肛指检齿线以上扪及多个大小不等的密集的息肉。气钡双重造影肝曲以下见多个圆形充填缺损,纤维结肠镜检见息肉分布于全大肠,以盲肠和直肠最为密  相似文献   

10.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若不予治疗最终将癌变。现在公认应积极处理这一癌前病变,但手术方式尚有争议。该病临床少见。我院15年来收治本病4例,属同一家族,非常典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例家族性息肉病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族性息肉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1975-2001年20例家族性息肉病患者的诊断及外科方面的处理。结果:本组20例患者,男12例,女8例;年龄16-60岁,平均37.5岁,其中良性8例,平均年龄27岁;癌变12例,平均年龄39岁。本组病史1-21年,全部病例均实行了全结肠切除,分别采用回肠造口,回肠储袋及保肛术。8例未癌变者,随访1-25年均存活。癌变者有5例术后脑、肝、肺或腹腔转移。结论:家族性息肉病癌变率高,须早期治疗,手术首选保肛术,回肠储袋,回肠肛管吻合术。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4岁,因大便次数增多1个月于2012年6月3日入院。患者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大便6~7次/天,伴脓血便及肛门坠胀感。查体: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平坦,腹肌不紧,腹部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肿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肛门指诊入肛6cm于胸膝位4~8点,触及肿块下缘,呈菜花状,不能触及肿块上缘,退指指套血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大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0年来收治的17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17例中7例有家族史,3例已发生癌变。结果 17例均行手术治疗,行全结肠切除直肠黏膜剥除回肠造袋肛门吻合术15例(88.2%),其他术式2例。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辅以非甾体类抗炎药,或三苯氧胺治疗。10例得到随访1~11年,4例死亡(23.5%)。余者术后生存质量满意,排便功能良好。未发现回肠粪袋息肉形成。结论手术是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主要方法,它可预防肠息肉癌变。术后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三苯氧胺治疗对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复发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家族性息肉病外科手术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正> 肥厚性心肌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常有家族史,临床上报道家族性心肌病的例数不多。最近,我们对一个患有肥厚性心肌病的家庭做了调查,现报告如下。患者女,21岁。主因胸痛,心慌,于1986年9月4日入院。查体:一般状况好,呼吸平稳,心界不大,心率72次/分,律齐,未闻杂音,两肺呼吸音粗,左下可闻湿鸣。X线胸片:两肺野透亮度增高,心脏显示心尖上翘。心电图:Ⅱ,Ⅲ、avF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30岁。主因发现尿糖阳性、血糖正常2月于1985年7月17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月因下腹痛在外院验尿时偶然发现尿糖++++,次日晨空腹测血糖96mg/dl、尿糖+++。此后多次测定血糖均“正常”,但同时的尿糖为++~+++。平时无多食、多饮、  相似文献   

17.
笔者等用内镜诊治4例家族性结肠腺癌性息肉病患者,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中男3例,女1例,年龄最小者28y,最大者52y,临床症状以粘液血便、腹痛为主,2例有轻度贫血,1例有轻度低蛋白血症。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分布广泛,从直肠到盲肠呈弥漫性分布,息肉密集丛生,大小不一,以0.5~1.0cm直径为多,表面光滑。部分息肉有蒂。切除的息肉  相似文献   

18.
肠息肉临床上很常见,但发病年龄小、分布广泛者少见,我们遇到一例,报道如下。 患者 男,18个月。因肛门肿物脱出1小时入院。患者半月前便血1次,2次肠套叠均于空气灌肠复位。体检:神志清,发育中等,心肺正常,贫血貌。皮肤、口周及口内粘膜无黑斑。直肠检查;截石位6点见一紫红色肿物脱出肛门,约2.0cm×3.0cm×4.0cm大小,有蒂与直肠粘膜相连,蒂长6.0cm。肛门指诊可触及多个小肿物环绕直肠壁。乙状结肠镜  相似文献   

19.
<正> 先验者,男,38岁。患者前两年即经常发觉腹部隐痛伴腹泻,腹泻每日5~6次,带血无粘液,有里急后重。每次按慢性肠炎治疗可缓解。近因腹部胀痛伴呕吐而入我院。查体:消瘦,贫血貌,上腹部满胀,有压痛,肠蠕动亢进,尚有肛门排气。化验窒检查:大便潜血(++),赤沉20mm/小时,血色素4.9克。超声检查诊为不全肠梗阻。X线全  相似文献   

20.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该病于1721年第1次被报道[1],具有家族遗传性,75%~80%的FAP患者存在家族病史。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并非出生后即发病,一般经历3个阶段,即潜伏期、肿瘤期、癌肿期,直到青少年时才会开始出现息肉,随着时间进展,息肉的数量、大小会逐渐增多变大,症状也会愈趋明显,若未经诊治,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