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松果菊属3种药用植物的DNA分子鉴别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对松果菊属3种药用植物进行DNA指纹图谱鉴别,筛选出稳定的鉴别引物。方法:RAPD。结果:共筛选随机引物160个,3种松果菊中,狭叶松果菊与淡紫松果菊的RAPD图谱极其相似,难以区分。最终仅筛选得到一个可用于鉴别的随机引物H07。结论:引物H07可用于3种松果菊的原植物与药材鉴别,狭叶松果菊与淡紫松果菊具有明显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
管花肉苁蓉不同生长时间和部位的有效成分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分析管花肉苁蓉不同生长时间和部位的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及半乳糖醇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管花肉苁蓉不同生长时间的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以11月最高,分别为295.25 mg·g-1和48.25mg·g-1,两者均表现为11月10月12月;半乳糖醇含量12月最高为36.71 mg·g-1,12月11月10月。管花肉苁蓉不同部位的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基部中部顶部,半乳糖醇含量顶部中部基部。结论管花肉苁蓉不同生长时间和部位的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和半乳糖醇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松果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松果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GC-M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从松果菊根挥发油中共分离出了24个成分,鉴定出了16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烯类(3.21%)、烷类(30.1%)、酸类(3.27%),其中甲基十六烷含量最高为28.15%。9,12-十八碳二烯酸单甘油酯、9,12,15-十八碳三烯酸单甘油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首次在该属植物中鉴定出。结论:为松果菊挥发油成分的系统分析提供了资料,特别是为我国松果菊质量研究及开发应用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纯化管花肉苁蓉中松果菊苷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松果菊苷为指标,对大孔树脂进行了筛选,并确定了洗脱条件及树脂的最大吸附量。结果:采用HPD100大孔树脂,用6BV的50%乙醇洗脱,可得到松果菊苷平均含量为32.6%的管花肉苁蓉提取物,平均收率为91.4%。结论:HPD100大孔树脂适合管花肉苁蓉中松果菊苷的纯化工艺。  相似文献   

5.
大鼠口服松果菊苷粪便中代谢物的HPLC-MS^n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松果菊苷在大鼠粪便中的代谢物。方法:大鼠灌胃松果菊苷(100mg·kg^-1)后收集粪样,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检测松果菊苷的代谢产物。结果:在给药后大鼠的粪便中,发现并初步鉴定了4个主要代谢产物。结论:大鼠灌胃给予松果菊苷后,其粪便中的主要代谢产物为毛蕊花糖苷、去咖啡酰基毛蕊花糖苷、黄大花洋地黄苷及3,4-二羟基苯乙醇。  相似文献   

6.
管花肉苁蓉松果菊苷次生代谢部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管花肉苁蓉寄生生长和柽柳-管花肉苁蓉不同部位松果菊苷含量的研究,为明确管花肉苁蓉松果菊苷的次生代谢部位及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高效液相系统分析了指标性成分松果菊苷含量,比较分析了管花肉苁蓉干物质积累量、松果菊苷积累量和寄生柽柳根粗的相关关系。结果:随着管花肉苁蓉干物质积累量的增加,植株内的松果菊苷积累量显著增加,两者与寄生的柽柳根粗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吸器韧皮部的松果菊苷质量分数为1553%,高于吸器木质部、管花肉苁蓉植株及其他部位的松果菊苷含量。结论:吸器韧皮部可能是管花肉苁蓉松果菊苷的次生代谢部位。  相似文献   

7.
南疆不同产地肉苁蓉中松果菊苷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测定南疆不同产地管花肉苁蓉中松果菊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测定。结果:不同产地和品种的内苁蓉松果菊苷的含量在0.35%~11.93%之间,其中吉木萨尔盐生内苁蓉含量最低,和田管花肉苁蓉含量最高。结论:南疆不同产地内苁蓉中松果菊苷含量的差异很大,同一产地栽培和野生管花肉苁蓉的松果菊苷含量也有差异,为评价肉苁蓉的药材质量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不同生长年限和采收季节对内苁蓉主要有效成分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影响.方法: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肉苁蓉主要有效成分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结果: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以3年生及3年生以上、秋季采收为最佳采收期.结论:不同生长年限、不同采收季节均可影响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本研究结果为肉苁蓉最佳采收年限及采收季节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松果菊属3种植物的理化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王弘  王雪薇  陈世忠  李念  艾铁民 《中草药》2001,32(10):934-936
对松果菊属紫花松果菊、狭叶松果菊,淡紫松果菊3个种进行了理化分析研究。方法 采用HPLC、TLC法对3种松果菊的松果菊苷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紫外扫描仪,对3种松果菊进行了紫外吸收光谱的测定。结果 3种松果菊根和茎叶中均含松果菊苷成分,但紫花松果菊的含量最低。结论 通过理化分析表明,3种松果菊之间的成分组成存在着差异,特别是紫花松果菊根与另两种根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该结果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松果菊资源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淡紫松果菊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佟巍  张英涛  刘文芝  艾铁民 《中草药》2002,33(3):266-269
为淡紫松果菊的鉴别与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形态、性状与显微鉴定。结果 淡紫松果菊与狭叶松果菊虽然内部结构极为相似,但二者有一些明显区别点。结论 研究结果可为制订淡紫松果菊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附炎清灌注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了丹参、三棱、川芎,用高效注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结果:定性、定量方法简便、灵敏、准确。结论:建立的方法可供质量控制用。  相似文献   

12.
西升麻中三萜皂苷类分离鉴定及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完善西升麻药材质量标准。方法:首次以分离的三萜皂苷类结合酚酸类建立定性及定量测定方法。结果:鉴定分离出的三萜皂苷类为升麻苷H-1;测定阿魏酸、异阿魏酸和咖啡酸含量之和为0.22%~1.90%,升麻苷H-1含量为0.10%~1.28%。结论:本试验结果能全面的反映西升麻药材内在质量,且稳定,简单,可行,为西升麻药材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痛经宁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援军  陈建玉  于春霞 《中成药》2000,22(10):695-697
目的:制订痛经宁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肉桂、冰片,吴茱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白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魏酸的含量。结果:定性定量方法简便,灵敏,准确,专属性强。结论:建立的方法可供控制质量用。  相似文献   

14.
夏枯草中活性成分迷迭香酸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与富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建立夏枯草中活性成分迷迭香酸的快速分离、结构鉴定与富集的方法。方法:采用回流提取,硅胶柱粗砍断,反相柱细分,半制备柱纯化样品得到目标化合物迷迭香酸,再利用化合物的理化性质,质谱和核磁等波谱学技术鉴定结构。结果:快速地从夏枯草中分离、鉴定和富集到迷迭香酸。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重复性强,为下一步进行夏枯草的质量标准和迷迭香酸的药效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树舌多糖中中性糖及糖醛酸的含量.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葡萄糖为对照品测定中性糖的含量,以葡萄糖醛酸为对照品测定糖醛酸的含量.采用模拟的方法,考察了中性糖及糖醛酸测定时相互间影响.结果:方法筒便、可靠,可用于树舌多糖的质量控制.结论:中性糖、糖醛酸相互间有影响,测定时含量增加,总增加量小于5%.  相似文献   

16.
完善茯苓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标准,为《中国药典》2020年版茯苓药材和饮片质量标准的修订提出建议。采用薄层色谱法,建立了以茯苓酸、去氢土莫酸对照品及茯苓对照药材同时对照的薄层鉴别方法;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对茯苓药材及饮片的水分、总灰分、农药残留、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真菌毒素、二氧化硫残留和醇溶性浸出物进行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茯苓酸和去氢茯苓酸为指标,建立了茯苓三萜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以无水葡萄糖为指标,建立了茯苓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基于不同批次药材和饮片的测定结果,建立了茯苓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标准。该质量标准相比2015年版《中国药典》,新增了茯苓的【含量测定】项,修订了其【薄层鉴别】和【检查】项,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有效用于茯苓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何琳  龙晓英  谢礼新  陈馥  林丹荣 《中成药》2007,29(8):1173-1177
目的:建立地龙配方颗粒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地龙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及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分别对地龙配方颗粒的次黄嘌呤和琥珀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中地龙配方颗粒在与氨基酸对照品、地龙对照药材相应位置上,呈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地龙配方颗粒的次黄嘌呤含量范围为1.6mg/袋~3.3mg/袋,琥珀酸的含量范围为23.58mg/袋~35.38mg/袋。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定性及定量方法简单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地龙配方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养阴清咽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颗粒中玄参、桔梗进行定性鉴别,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颗粒中的金银花进行含量测定。结论薄层色谱分离清晰,阴性无干扰。绿原酸在0.372~3.34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0%,RSD1.62%(n=6)。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该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养阴清嗝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颗粒中黄芪、甘草进行定性鉴别,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颗粒中的金银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分离清晰,阴性无干扰。绿原酸在O.342~3.420u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0%,RSD1.62%(n=6)。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该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虫草珍珠胶囊中的主药进行了定性鉴别,并采用薄层扫描法对其中的甘草酸进行了含量测定,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回收率为98.44%,变异系数为2.76%,此方法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