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0年12月至1999年6月,应用卡介苗(BCG)、噻替哌、顺铂、阿霉素加异博定依序腔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患者7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定期粘膜下注射5-氟脲嘧啶预防膀胱癌复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癌术后预防肿瘤复发是治疗的重要部分,膀胱内灌注抗癌药物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疗效,降低肿瘤复发率,国内先后进行了噻替哌膀胱粘膜下注射的动物试验及临床应用。本文从1991年3月开始为14例膀胱癌患者进行术中及术后定期膀胱粘膜下注射5-FU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与膀胱癌相关的尿道癌的发病特点及诊治。方法:对47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发生的16例尿道受累的发病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文献讨论本病的 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尿道移行细胞癌发生率占同期膀胱癌患者的3.4%;16例膀胱癌累及尿道的患者皆为男性;膀胱癌多发(包括原位癌)的13例;肿瘤侵犯膀胱颈部或三角区的14例;膀胱癌病理分级Ⅱ级:7例,Ⅲ级:9例。结论:膀胱多发肿瘤、位于膀胱颈或三角区的肿瘤以及高分级肿瘤是尿道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尿道肿瘤的诊断依靠膀胱尿道镜检查及活检、尿道冲洗液脱浇细胞学检查,膀胱切除术中标本尿道切缘 冰冻病理检查对诊断和确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膀胱癌癌旁组织的组织病理学及突变蛋白p5 3、bcl 2的表达情况 ,以提高对膀胱癌恶性程度的认识及提高对膀胱癌的疗效。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 ,对 5 8例膀胱癌标本 ,取癌组织、癌旁 2cm、癌旁 3cm以及癌旁 3cm以上组织 ;分别进行 p5 3、bcl 2检测。 结果  5 8例膀胱癌癌旁黏膜组织中 ,正常膀胱黏膜 2 5例 ,癌旁癌变 13例 ,癌前病变 2 0例。不同病理分期及分级的膀胱癌组织 p5 3阳性表达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浅表性膀胱癌与浸润性膀胱癌bcl 2阳性表达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不同病理分级膀胱癌组织中bcl 2阳性表达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5 3阳性表达、bcl 2阴性表达的膀胱癌多具浸润性强、分化较差的特点。bcl 2阳性表达、p5 3阴性表达的膀胱癌浸润性弱、分化较好。癌旁组织恶变发生率浸润性膀胱癌为 5 6.4%、浅表性膀胱癌为 2 1.1% ,提示手术时应尽可能保证足够的切除范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与膀胱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 4 8例膀胱癌存档标本和 4例正常膀胱组织中bFGF的蛋白表达。结果 :4 8例膀胱癌存档蜡块中有 2 3例阳性 ,浸润性癌显著高于浅表癌 (P <0 .0 1) ,除G1和G2 之间外各分级阳性率之间差异也有显著性。阳性着色定位于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正常逼尿肌及肿瘤基质。结论 :bFGF可能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机制诱导膀胱癌血管生成 ,或通过胞内分泌作用刺激某些酶的产生 ,从而促进肿瘤的浸润。bFGF高表达对预测膀胱癌患者的复发和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拮抗bFGF的作用可能是治疗和预防膀胱癌复发和转移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切口种植癌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福有  智会先 《癌症》1993,12(1):90-91
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发生切口种植癌罕见。我科曾遇到6例,其中胸部切口3例、腹部切口1例、胸腔闭式引流口2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6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切口种植癌临床资料见附表。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36例复发性膀胱癌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发现组织学分级、肌浸润、尿路上皮异常改变、肿瘤构型等因素与膀胱癌的复发进展有密切关系。初诊时应根据复发进展为晚期癌的可能性选择膀胱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p15基因5'CpG岛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4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p15基因5'CpG岛甲基化程度,分析其甲基化程度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分期间关系.结果 膀胱移行细胞癌p15基因5'CpG岛甲基化阳性率为37.8%,而正常膀胱组织中未检测到p15基因5'CpG岛甲基化;p15基因甲基化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15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甲基化率较高,其异常高甲基化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羟基喜树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羟基喜树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术后3年内用羟基喜树碱15~20 mg定期行膀胱灌注。结果 189例患者随访2.4~5年,复发24例,3年内总复发率为12.7%。结论 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对预防切口种植的作用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KC)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在膀胱癌多药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Takai法测定膀胱癌及正常膀胱组织中PKC活性, RT-PCR法测定P-gp及MRP mRNA。结果 膀胱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相比较, 胞浆、胞膜中PKC活性都明显升高, 随分期、分级的增高而增高;P-gp在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表达率为88.9%和100%, 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MRP在所有膀胱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都有表达, 膀胱癌组织高于癌旁组织。P-gp在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之间都无差别, MRP只在不同病理分级之间有显著差异。MRP与PKC活性显著相关, P-gp与PKC无相关性。结论 膀胱癌组织细胞中PKC的过度表达促进了肿瘤多药耐药的发生;PKC在膀胱癌的多药耐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miRNA-451在膀胱癌组织及膀胱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RT-qPCR检测miRNA-451在30例膀胱癌、18例癌旁组织、15例正常膀胱组织及3个不同转移潜能的膀胱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miRNA-451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织,且其表达水平和膀胱癌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相关,P<0.01.miRNA-451在低度转移潜能的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具有高转移潜能的细胞株,P<0.01.结论 miRNA-451在癌组织及高转移潜能细胞株中呈低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及癌细胞转移潜能密切相关,可能是膀胱癌潜在的调控基因.  相似文献   

12.
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浅性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肿瘤之一,其术后复发率高,三年内复发率可达40%~70%,其中以术后第一年复发率为最高。预防术后复发是根治表浅性膀胱癌的一个重要难题。我院自1995年2月~1998年8月共收治表浅性膀胱癌33例,经开放手术或TURBt术后膀胱内灌注羟基喜树碱(HCPT),疗效较为满意。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全组33例表浅性膀胱癌,男25例,女8例。年龄34岁~90岁,平均66.5岁。膀胱壁病灶为单发者26例,多发者7例。手术时为初发者28例,复发者5例。33例均在灌注前行手术治疗,其中膀胱部分切除术31例,TURBt术2例。经病理证实均为膀胱移行细胞癌,其病理分级:Ⅰ级9例,Ⅱ级12例,Ⅲ级12例。  相似文献   

13.
柳琦  却晖  王斌  刘辉勇 《癌症进展》2019,17(10):1195-1197
目的探讨膀胱癌膀胱全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例膀胱癌患者的手术资料和术后3个月的随访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根据改良的Clavien分级系统对膀胱癌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进行分级。分析膀胱癌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200例膀胱癌患者中,124例患者术后出现早期并发症。有并发症膀胱癌患者和无并发症膀胱癌患者的年龄、糖尿病史、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入院症状、尿流改道方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史、入院症状、术后住院时间、ASA分级为膀胱癌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膀胱癌患者膀胱全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年龄较大、有糖尿病史、ASA分级高、有入院症状、术后住院时间长的膀胱癌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较高,因此要加强对该部分人群的重点关注和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4.
Livinα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膀胱癌相关Livin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Livin基因表达与膀胱移行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研究抑癌基因p53在膀胱癌组织中突变以及Livin表达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10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设计Livinα引物,以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膀胱癌组织LivinαmRNA,以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中p53蛋白。将膀胱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是否复发等生物学行为及p53蛋白染色强度分别量化,与组织LivinαmRNA RT-PCR产物量进行等级相关分析。并以10例正常膀胱黏膜作为对照。结果:10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67例检测到LivinαmRNA表达,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未检测到LivinαmRNA表达,LivinαmR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率高于正常膀胱黏膜,x^2=14.4,P=0.000。LivinαmRNA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与p53蛋白阳性(rs=0.465,P=0.002)及肿瘤病理分级(rs=0.463,P=0.002)有相关性。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可见LivinαmRNA高表达,LivinαmRNA表达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及癌组织中p53蛋白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输尿管癌术后再发尿路上皮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Kong C  Ci J  Liu T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6):465-467
目的为防治输尿管癌术后再发尿路上皮癌,对其再发因素及特点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35例输尿管癌进行随访总结。结果肾输尿管膀胱部分切除的32例中,再发膀胱癌16例,占50.0%。同时发生尿路上皮多器官癌14例,再发膀胱癌10例,占71.4%;输尿管单处癌18例,再发膀胱癌6例,占33.3%,其中5例为输尿管下段癌术后再发。细胞分级:G1级4例,无一例再发;G2~G3级28例,再发膀胱癌16例,占57.1%。分期:T1期6例,2年内再发膀胱癌1例;T2~T3期26例,2年内再发膀胱癌10例,2年后再发5例均为Ⅰ~Ⅱ期。3例肿瘤局部切除术后再发上尿路癌2例。再发时间为术后3个月~6.5年(平均1.86年)。16例术后再发尿路上皮癌生存超过3年者3例,8例非再发尿路上皮癌生存超过3年者6例。结论输尿管下段癌同时发生尿路上皮多器官癌和肿瘤细胞分化不良、分期高的浸润性肿瘤术后膀胱癌再发率高,术后应定期做膀胱镜检查。再发尿路上皮癌生存率低,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4例石蜡包埋的膀胱癌标本中P~(21)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P~(21)表达只存在于癌组织中,且膀胱癌病理分级愈高、临床分期愈晚,则P~(21)阳性率越高.21例P~(21)阳性膀胱癌的复发率为90.5%,而13例P~(21)阴性膀胱癌的复发率为46.2%,P~(21)阳性病例几乎全有淋巴结转移,明显高于P~(21)阴性者.提示P~(21)阳性病例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 (DCs)浸润和PCN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3 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组织标本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以及DCs标志蛋白S 10 0的表达。结果 不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以及单发癌灶与多发癌灶的膀胱移行细胞癌 ,其DCs数量相互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原发与复发膀胱癌的DCs浸润数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不同病理分级膀胱移行细胞癌PCNA阳性表达细胞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膀胱癌DCs浸润数量随病理分级、临床分级的升高而降低 ,而PCNA随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增高。DC可以作为预测膀胱癌生物行为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Fibulin-3在T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膀胱癌复发和进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泌尿外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确诊为T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34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膀胱癌组织中Fibulin-3的表达水平,分析Fibulin-3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Fibulin-3表达水平与膀胱癌复发和进展的相关性分析。结果:34例患者中有22例Fibulin-3高表达,12例Fibulin-3低表达;Fibulin-3表达水平与肿瘤分级相关,高级别癌组织中Fibulin-3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8例患者出现了复发,5例患者出现了进展;肿瘤分级和Fibulin-3高表达与复发和进展相关,为肿瘤复发和进展的影响因素(P<0.05);8例复发患者的中位复发时间为15(4~48)个月,5例进展患者的中位进展时间为21(8~32)个月。Fibulin-3表达的Kaplan-Meier曲线显示,Fibulin-3低表达患者具有较高无进展生存率(P<0.05)。将单因素有意义的指标纳入Cox回归分析,回归方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ulin-3高表达和肿瘤分级是膀胱癌患者复发和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Fibulin-3高表达是T1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和进展的独立预后因素,对Fibulin-3水平进行检测可以预测膀胱癌复发和进展,为膀胱癌术后及时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聚维酮和阿霉素预防浅表膀胱癌复发的疗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预防浅表膀胱癌术后复发常采用膀胱内灌注抗肿瘤药物[1] ,但效果不理想。我们于 1993年开始以聚维酮 (PVP )作为抗癌药溶剂 ,用于膀胱灌注以预防浅表膀胱癌的术后复发 ,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本组 10 4例均来自温州医学院附属一、二院泌尿科 1993年 1月~ 1997年 4月的住院患者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手术 (TUR 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浅表膀胱移行细胞癌 (Ta、T1) ,并符合下列条件者 :①年龄<80岁 ;②在TUR 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无残留肿瘤 ;③有高度复发危险 ,即病理分级为G2 以上 …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c-erbB-2基因蛋白和PCNA在膀胱癌及肾盂癌中的表达及意义。作者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4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8例肾盂移行细胞癌与c-erbB-2基因蛋白和PCNA的关系。结果显示c-erbB-2蛋白表达与膀胱癌和肾盂癌的分级和分期有关,PCNA增殖指数随肿瘤分级的上升而增高,与肿瘤的分期也有关系,但c-erbB-2和PCNA两者间无明显关系。结果表明c-erbB-2和PCNA对膀胱癌和肾盂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