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认识,做好预防措施,减少维生素K鼓乏症政颅内出血的发生,降低婴儿病死率和致残率。方法:对38例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进行分析。结果:58例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纯母乳喂养36例,占94.798%,出生后曾用维生素K1肌注预防维生素K缺乏症17例、占44.7%,未做任何预防措施21例,占55.5%。发生压内出血18例,占47.4%,死亡1例,占55%。38例血小板检查奎部正常,PT、APTT时间明显延长,〉30秒有31例,占81.6%。维生素K1及输血治疗24小时内病情得到控制。结论:维生素K缺乏症纯母礼喂养发生率高,维生素K1及输血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临床特点,提高预防意识,减少婴儿致残率及死亡率。方法对近4年来,我院收治24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发病年龄28—103天,农村多于城市,男女比例1.67:1,均为纯母乳喂养,未用维生素K制剂。颅内出血多数为多部位混和出血(59.1%),2,4例均有不同程度贫血,其中重度贫血14例(58.3%),伴针眼出血不止13例,凝血项检查PT及APTT均延长18例,血小板,出血时间,纤维蛋白原均正常。维生素K治疗效果佳。结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几乎均有颅内出血,此病凶险,预后差,病死率及致残率高,关键在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观察72例患儿的发病特点及早期用维生素K治疗的结果,静注维生素K15~10mg,连用3~5d,同时给予吸氧、止血药物及抗生素等,均用新鲜冷冻血浆,贫血重者给予浓缩红细胞,对有颅内出血的患儿应用脱水剂(白蛋白、甘露醇、速尿、激素等)并给予对症处理。结果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14d,其中治愈40例,好转12例,恶化及自动出院8例,死亡12例。病死率为16.6%,治愈率为55.5%。结论单纯维生素K缺乏皮肤粘膜出血者,预后良好,7例全部于3~5d内治愈。本病重在预防,一且出现颅内出血则病死率、致残率均高。  相似文献   

4.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CT诊断(附2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所致颅内出血的CT表现,提高CT检查对本病价值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8例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CT表现。结果 蛛网膜下腔出血24例,硬膜下出血10例,脑内出血4例,脑室内出血2例。结论 CT检查可确定颅内出血的部位和范围,是诊断维生素缺乏症并颅内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分析100例颅内出血患儿出血原因,预防小儿颅内出血,提高对小儿维生素K缺乏症的认识、诊断和治疗,防止后遗症发生.方法 分析本院2006~2010年收治的100例维生素K缺乏症引起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愈35例,死亡20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10例,留有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35例.结论 要充分认识和重视小儿维生素K缺乏症,及早诊断和治疗,不但在新生儿出生时肌注维生素K1,而且还应在孕妇、婴儿及乳母中大力推广口服维生素K1,以补充母乳中维生素K的不足,减少维生素K缺乏症的发病,防止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认识,做好预防措施,减少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的发生,降低婴儿病死率和致残率。方法对38例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进行分析。结果38例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纯母乳喂养36例,占94.7%, 出生后曾用维生素K1肌注预防维生素K缺乏症17例,占44.7%,未做任何预防措施21例,占55.3%。发生颅内出血18例,占47. 4%,死亡1例,占5.5%。38例血小板检查全部正常,PT、APTT时间明显延长,>30秒有31例,占81.6%。维生素K1及输血治疗24小时内病情得到控制。结论维生素K缺乏症纯母乳喂养发生率高,维生素K1及输血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与CT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早期诊断的方法,降低误诊率和病死率,对本院3年来CT证实有颅内出血的住院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患儿缺氧所致52例(61.9%),产伤所致9例(10.72%)新生儿出血17例(20.24%),早产儿6例(7.14%)。全部患儿均有神志改变。惊厥47例步55.95%,肌张力改变者55例,原始反射减或消失者38例,有颅高压者43例,贫血12例。CT提示出血类型:蛛网膜下腔出血56例占66.67%,为新生儿颅内出血最常见原因,硬膜下出血9例,脑实质出血5例,混合性出血14例,有缺氧、产伤等围产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早产儿及出生后未注射过维生素K的小儿,一旦出现神经系统的症状体征时,应想到有颅内出血的可能,CT是确诊的最佳手段,能正确显示出血部位,范围,程度及区分各种类型,头颅B超检查对早产儿 低体重儿脑室内和脑室周围出血栓查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对婴儿颅内出血的防治。方法收集128例婴儿颅内出血住院患儿的资料进行临床病因分析。结果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颅内出血占57.8%,死亡率17.5%;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发颅内出血占40.6%,死亡率11.53%。颅内出血男婴发生率80.46%。结论婴儿颅内出血以围生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及生后防保措施不力,造成维生素K缺乏引起颅内出血,男性多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婴儿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观察及护理,总结此类病例最佳的护理方式.方法 对45例婴儿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的诱因、出血类型、治疗、预后资料进行性详细地记录,给予系统化整体护理.结果显效33例,有效7例,无效5例.结论 精心治疗及系统化整体护理,是患儿恢复健康的保证.维生素K缺乏迟发型颅内出血应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各种穿刺术治疗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疗效.方法 28例颅内出血患儿其中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及7例侧脑室出血、脑实质出血患儿均实行反复腰椎穿刺术;4例硬膜下血肿患儿采取硬膜下血肿穿刺术;5例脑室内出血患儿行侧脑室引流术.结果 28例有2例死亡;有1例放弃治疗;余25例病情好转痊愈出院.结论 各种穿刺术治疗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操作方便,价格便宜,要求条件易于满足,疗效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晚发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关系。方法 80例晚发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患儿进行血巨细胞病毒-IgM、肝功能检查,其中,阳性患儿50例;同期入院的其他疾病患儿8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晚发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患儿巨细胞病毒-IgM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0例阳性患儿中,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较30例阴性患儿显著异常;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晚发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关系密切,其机制之一是巨细胞病毒引起肝功能损害,导致维生素K吸收不足、凝血因子合成障碍,从而诱发颅内出血。保肝及抗巨细胞病毒治疗有效。但巨细胞病毒对颅内血管的直接损伤机制及对维生素K合成有无直接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2.
罗彩梅  侯继文  蓝锋 《西部医学》2006,18(4):432-434
目的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的发病影响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对125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性别、喂养方式、地域差异、肝功能异常、巨细胞病毒感染、维生素K预防性注射与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关系密切。结论加强婴儿混合喂养,维生素K预防性注射,加强农村婴儿特别是男性婴儿的营养监测,对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进行肝功能和巨细胞病毒抗体检查,并辅以护肝治疗等全面综合治疗,是预防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路苓  于春梅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2):1079-1080
目的 探讨影响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随访结果。结果 颅内出血以右侧大脑及多部位出血多见,硬膜下出血最多见,其次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出血、脑室内出血。随访正常29例(69%),后遗症13例(31%),主要表现为智力低下、脑瘫、癫痫、语言发育落后。硬膜下出血预后较好,后遗症发生率5%,蛛网膜下腔出血次之,脑内出血的预后较差,出血量大导致脑疝者预后最差,后遗症发生率为100%。结论 头颅CT筛选是非常必要的,预后与颅内出血部位及量关系密切,后遗症发生率高,除应早诊断、旱治疗外,急性期适当降颅压,恢复期按疗程治疗和及早干预.最重要是加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治疗、预后及预防措施。方法:所有病例均给予吸氧、补充维生素K1、止血、输全血或红细胞混悬液;辅以止惊、降颅压、抗感染、补液及支持治疗。急性期后给予脑活素治疗,每次(3—5)mL,疗程(10—14)天。结果:本组治愈7例,占53.8%;好转3例,占23.1%;死亡3例,病死率23.1%。结论: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是严重危害我国小儿健康的营养性疾病,是当前我国婴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故对于有发生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高危因素的婴儿、孕妇和产妇可预防性的补充维生素K1。  相似文献   

15.
何萍霞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2):1111-1112
目的 评价CT在诊断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的临床价值。旨在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有完整临床及影像资料的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病例的临床CT表现。结果 硬膜下血肿12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脑实质内出血10例,硬膜外血肿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脑室内出血1例。结论 颅脑CT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既可确定出血部位及程度.同时也是对临床疗效的观察和预后判断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late vitffmin K deficiency bleeding,late VKDB)是指生后8天至3月,即超过了经典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年龄发生的出血,以突发性颅内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颅内出血发生率为65%~100%,预后不良。现将我院收治36捌患儿报告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李莉 《四川医学》2005,26(10):1155-1155
目的总结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资料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9~2000年我院儿科收治的28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资料、治疗措施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8例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均表现有激惹、脑性尖叫、惊厥、呕吐,血小板检查下沉,经补充维生素K及综合治疗后治愈22例(78.6%),死亡6例(21.4%).结论早期诊断、尽快输注维生素K、积极控制惊厥和颅内高压是抢救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刘圣国  唐翠平 《右江医学》2004,32(2):156-157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由于维生素K及依赖因子Ⅱ、Ⅶ、Ⅸ、Ⅹ缺乏或者活性下降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可导致广泛出血倾向,其中颅内出血最常见,约占60%~80%。常发生于婴儿期,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抢救生命、减轻后遗症很重要。现将我科近年来收治的4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 维生素K缺乏症亦称获得性凝血酶原减低症,是由于维生素K的摄入和吸收不足,或因肝功能障碍,不能利用维生素K合成凝血酶原所致。因维生素K缺乏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约60%~80%伴有颅内出血。我科2000~2001年收治18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现将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的B超形态学改变的特点。方法:对43例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患儿进行了床边头颅B超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头颅B超表现:脑实质出血16例,脑室内出血8例,硬脑膜下腔出血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两处或两处以上6例。43例经CT检查或手术证实,其中有2例脑室内出血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漏诊。结论:B超对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定具有肯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