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与抗精神病药有关的住院患者死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死因,我们调查了与抗精神病药有关的住院死亡病例,报道于下。1.一般资料:调查我院1985年1月1日至1996年12月31日死亡的21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病历档案,其中与抗精神病药有关者72例,占12年住院总例数的0.40%(72...  相似文献   

2.
40例老年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病情况调查郑崇芬向虎李建勋羊礼军罗洁随着生活及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明显增多,为探讨老年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发病情况,特进行本调查,均按年龄在60岁以上的病例进行统计。1资料和方法所有病例取自我院精神科19...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对本院住院精神病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而死亡53例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现报告于后。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院1975~1999年之间共收治各类精神病患者28752例,在此期间因各种原因死亡者计234例,占住院总数的0.8%,其中因抗精神病药治疗而死亡者共53例(22.6%),男36例,女17例,年龄16~60岁,工人13例,农民27例,学生3例,干部4例,无业6例;大专文化6例,高中7例,初中12例,小学10例,文盲18例,已婚28例,未婚16例,离异9例,住一次的13例,二次的15例,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精神病托管中心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为托管机构患者的药物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6月在北京市朝阳区精神病托管服务中心住院、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并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临床诊断及用药情况。结果共197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使用单一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共180例(91. 4%),联合使用两种及以上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17例(8. 6%)。使用频率最高的抗精神病药物前五位依次是氯丙嗪[54例次(25. 0%)]、氯氮平[37例次(17. 1%)]、氟哌啶醇[26例次(12. 0%)]、利培酮[23例次(10. 6%)]和舒必利[22例次(10. 2%)]。接受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病程(Z=-3. 260,P0. 05)和住院时间更长(Z=-3. 531,P0. 01)。Logist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是使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的相关因素(β=0. 099,OR=1. 104,95%CI=1. 033~1. 179,P0. 05)。结论北京市朝阳区精神病托管中心住院患者以使用单一抗精神病药为主,使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更多,住院时间长的患者倾向于使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老年精神病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应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对北京回龙观医院老年精神痛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的处方进行调查。结果(1)单一用药及合并用药中利培酮处方量均第一;(2)新型抗精神病药比典型抗精神病药应用更广泛且以单一抗精神病药为主;(3)抗精神病药的使用剂量均在推荐的安全剂量之下。结论老年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的,1名床应用情况发生了较大改变,新型抗精神病药使用越来越广泛,药物选择更趋多样化;对于药物的选择和用量考虑疗效的同时应特别关注老年人药物的耐受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对上海市四家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7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用药情况调查(其中男546例,女184例),同时将调查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服用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与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相比,其心电图的异常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用药时间对心电图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对心电图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上(P>0.05);而患者的年龄对心电图异常的影响则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服用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与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相比,其心电图的异常率无统计学意义.在临床实践中,仍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地选用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7.
抗精神病药物对儿童心电图的影响吴凤美,张菊芬我们对本中心1985年12月至1991年3月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住院患儿135例的心电图进行了分析,以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抽取服用三种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氟哌啶醇,氯氮平)治疗的...  相似文献   

8.
常用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用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影响的分析江苏省江阴市卫康医院(214433)陈敏抗精神病药物对心脏的影响已引起精神科医生的关注。现将我院5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260例异常心电图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1.1病例选择研究对象为1992年4月至1994年4月...  相似文献   

9.
抗精神病药物与猝死(附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抗精神病药物与猝死(附20例临床分析)四川省绵阳市精神卫生中心(621000)易华陈倩周小东李建勋抗精神病药物能否引起猝死,在临床上尚有争议,但更多的文献报告[1~4]抗精神病药物与精神病人猝死关系密切。现将我院1965~1995年间住院用抗精神病...  相似文献   

10.
对本院1996年1月~1997年12月两年内出院的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共17例)进行调查,了解其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状况,并以1991年~1992年两年内同病种患者(共16例)的用药状况作为对照。和两者相比,目前,抗精神病药物的选用方面无作者单位:...  相似文献   

11.
1962年以来虽有抗精神病药物引致眼色素沉着的报导[1~3],但对色素沉着的部位看法不一,为此进行了本研究,并探讨其机理。1资料和方法11对象来自1997年9月~1998年3月期间在本院精神科住院的病人(下称研究组),男性55例,年龄17~52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 6 4 86例住院患者在使用抗精神病药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皮疹作一回顾性调查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调查对象为 1988~ 2 0 0 0年住院中使用抗精神药物治疗的患者共 6 4 86例。通过查阅病历 ,发现为药疹者 2 84例 ,均符合下列入组标准 :①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之前无皮疹 ;②皮疹于用药后出现 ,有一定的潜伏期 ;③经停 (换 )抗精神病药及抗过敏治疗 ,皮疹在短期内消退 ;④排除其它皮肤病或传染病所致的皮疹。1 1 药疹的发生率 本组应用抗精神病药共 6 4 86例 (72 0 8例次 ) ,出现药疹 2 84例 (30 1例次 ) ,发生率为 4 2 …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2018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住院未成年精神疾病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通过电子住院信息系统收集2018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所有住院年龄≤18岁且确诊为精神疾病的患者的临床、人口学和出院当日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入组626例未成年精神疾病患者,出院时93例(14.9%)患者未使用抗精神病药物,92例(14.7%)患者接受两种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治疗,441例(70.4%)患者使用一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双相障碍(233例)、抑郁症(124例)、精神分裂症(108例)是诊断频率最高的三种精神疾病,其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率为别为94.0%、74.2%和99.1%。使用频率最高五种抗精神病药物依次为喹硫平、奥氮平、阿立哌唑、利培酮和帕利哌酮;双相障碍和抑郁症使用频率最高的抗精神病药物为喹硫平,精神分裂症最常使用奥氮平;儿童组患者最常使用阿立哌唑,青少年组患者最常使用喹硫平;男性患者最常使用奥氮平,女性患者最常使用喹硫平。儿童组患者阿立哌唑、利培酮和喹硫平剂量显著低于青少年组,男女两组间抗精神病药物剂量无显著差异。结论大部分住院未成年精神疾病患者在出院时接受单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不同诊断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种类不同,不同年龄组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种类、剂量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分析目前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增高情况及其与患者病程,服抗精神病药物等因素关系。方法:调查分析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高血糖发生情况,以及分析患者患病病程,糖尿病家族史,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情况等相关因素,并观察患者体重,体重指数,血糖变化。将精神分裂症患者高血糖发生率与脸群患病率进行比较,分析产生高血糖的相关因素。结果:165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高血糖发生率16.4%,为普通人群患糖尿病率2.5%的7倍。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会引起体重、体重指数增加及患者高血糖的发生与病程长短,患者年龄,糖尿病家族史阳性等因素有关。患者的高血糖发生,服非经典与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相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种以上抗精神病药物联用者高血糖发生率高。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体重、体重指数增加及其高血糖的发生率远高于一般人群。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增高可能是长期服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一种延迟性,慢性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应引起临床工作者关注。  相似文献   

15.
8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临床分析山东省济宁市精神病院陈景清,张丽,吕兴善我院于1991年间1600例住院的各类精神病患者中具有暴力行为者80例(5%)。现将有关问题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男45例,女35例,13~20岁12例,21~1...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住院退伍军人精神病患者死亡原因及其特点,作者对本院36年间精神科住院死亡病例进行了分析。1资料11死亡率1960年~1995年间我院精神科住院退伍军人患者共死亡143例,占同期住院患者的09%。12死因(1)躯体疾病102例:其中肺部疾病...  相似文献   

17.
抗精神病药在伴有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王瑞玫对1991年1月~1994年3月住院病例中,对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精神疾病患者30例进行调查。男女各半,年龄19~91岁(平均54±15岁)。其中以精神分裂症(19例)为多,尚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相似文献   

18.
抗精神病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42例分析陆明康,殷美莉,周金娣,彭英芳,郭丽华,刘倩,张良栋分析氯氮平、氯丙嗪等药物引起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生率、抢救措施和治疗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分析:病例选自1965年10月至1992年10月的本院住院患者(82741...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苏州市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现况。方法:采用患者药物使用调查表,对苏州市3家精神疾病专科医院的544例住院和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调查。结果:使用居前6位的抗精神病药物分别是氯氮平(25.6%)、利培酮(16.5%)、奥氮平(13.9%)、奎硫平(11.4%)、阿立哌唑(9.1%)、氯丙嗪(6.8%)。门诊和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频率存在差异(χ2=37.361,P=0.003)。门诊患者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阿立哌唑、氯丙嗪、奋乃静、帕利哌酮的使用剂量低于住院患者;舒必利、齐拉西酮、氟哌啶醇使用剂量高于住院患者(P均0.01)。单一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比率(54.4%,293例)高于联合药物治疗(45.6%,246例);单一药物治疗者中84.2%(247例)使用第2代抗精神病药(SGAs);联合用药者中97.8%(241例)主要抗精神病药物及65.0%(160例次)次要药物为SGAs;最常合并使用的药物是镇静催眠药(20.2%)、心境稳定剂(12.2%)、抗胆碱能药(12.1%)、抗抑郁药(7.8%)和β-受体阻断剂(4.3%)。结论:单一用药和选择SGAs是苏州市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20.
浅谈精神病患者复发诱因及出院指导厦门市仙岳医院(561012)林元同1资料与方法用随机抽样法对从1989年1月~1992年3月住院精神病患者中,取确诊精神分裂症好转出院再入院患者142例,其中男82例,女60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49.2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