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硬膜外阻滞时,常量局麻药及局麻药仅为常量1/3至1/2而引起异常广泛阻滞现象,可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呼吸停止.我院近4年来在连续硬膜外阻滞时并发异常广泛阻滞现象21例次,现对其发生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 1996年 8月至 2 0 0 1年 8月共施行连续硬膜外阻滞 (CEA) 30 4 1例。由于各种原因致麻醉失败 6 6例 ,失败率为 2 1.7%。现将失败原因及补救措施总结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 6例 ,男 4 0例 ,女 2 6例 ,年龄 16~ 75岁 ,择期手术36例 ,急诊手术 30例 ,手术部位包括胃、肝胆、脾、肾、输尿管、腹腔、盆腔、下肢等。常规采用直入法 (个别病例行侧入法 )穿刺硬膜外腔 ,向头端置管 3.5cm左右。局麻药配制成 0 .5 %布比卡因和2 %利多卡因混合液 ,或 2 %利多卡因。1 2 发现阻滞失败的时间 现将失败时间大致分为…  相似文献   

3.
连续硬膜外麻醉发生中毒惊厥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硬膜外麻醉 (简称连硬 )在国内应用广泛 ,由于用药量较大 ,易发生中毒反应。但临床上局麻药绝对逾量而引起中毒惊厥者较少 ,中毒惊厥时常合并有其它因素。现将我院 1992~ 1998年连硬时发生中毒惊厥 8例报告如下 ,以探讨其原因及处理。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中男性 1例 ,女性 7例。年龄 12~4 4a。病人体质按ASA分级为Ⅰ -Ⅱ级。连硬穿刺部位 :除 2例为T11 12 外 ,余为腰段L1 2 或L2 3 间隙。所用局麻药除 1例为 1.2 %利多卡因外 ,余均为 2 %利多卡因 (内含 1∶2 0万U肾上腺素 )。本组病人麻醉前用药均为鲁米那 ( 1.5~ 2 .0mg…  相似文献   

4.
罗哌卡因是一种长效酰胺类局麻药 ,安全 ,低毒 ,低浓度时具有感觉与运动神经阻滞高度分离的特点〔1〕,但随其浓度增高 ,运动阻滞有不同程度增加〔2〕。本文旨在探讨硬膜外罗哌卡因加小剂量氯胺酮用于骨科下肢手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并发症 ,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 2 0 0 2年 3~ 8月 80例ASAⅠ~Ⅱ级无椎管疾病的择期骨科下肢手术病人 ,其中男 4 4例 ,女 36例 ;年龄 18~ 6 5岁 ,体重 4 6~82kg。术前肌注苯巴比妥纳0 .1g ,阿托品 0 .5mg。入室开放静脉后予咪唑安定 0 .0 5mg/kg ,行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5.
卢明  安万丰 《黑龙江医学》2003,27(8):637-637
硬膜外腔 (EP)注入吗啡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 ,深受病人欢迎 ,但是吗啡引起的呼吸抑制、尿潴留、恶心、呕吐、瘙痒等副作用令人担忧 ,为了加强吗啡硬膜外镇痛效果并减少其副作用的发生 ,我们采用吗啡与氟哌啶配用的方法 ,效果较满意。1 资料选择ASAⅠ~Ⅱ级 ,足月妊娠产妇 1 0 0例 ,随机分 2组 ,每组 5 0例 ,年龄 2 0~ 4 0岁。均选择连续硬膜外阻滞 ,穿刺间隙为L1- 2 或L2 - 3,向上置管 3 0~4 0cm ,所用局麻药 2 %利多卡因 ,术中阻滞完善。除术中用催产素外 ,不用其它任何药物。2 术后镇痛方法和观察待病人自诉疼痛时 ,经硬膜外导管…  相似文献   

6.
剖宫产手术局麻药中毒的抢救配合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近 5年来剖宫产手术中发生 10例局麻药中毒 ,现将患者的抢救处理及配合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0例产妇 ,年龄 2 5~ 39岁 ,均采用L1~ 3 椎间隙穿刺置管行连续硬膜外麻醉 ,所用局麻药为 2 %的利多卡因 6例 ,4例为 2 %利多卡因 +0 75 %布比卡因混合液 ,局麻药中均未加入肾上腺素 ,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详见表 1。表 1 剖宫产手术 10例局麻药中毒原因及处理发生原因例数临 床 表 现处 理 措 施直接入血6注药 5ml后即可出现全身抽搐、紫绀、意识消失 ,回抽导管内有新鲜血液。快速静注安定 15mg,控制抽搐 ,同时紧急行气…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使剖宫产手术人数日趋增多 ,由于其生理和病理的变化 ,剖宫产硬膜外麻醉阻滞时常有寒战的发生 ,我们应用度冷丁治疗 56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56例剖宫产病人 ,年龄在 2 0~ 38岁 ,体重 50~ 80kg。术前常规肌注鲁米那、阿托品。入室后手术室温度为 2 0~ 2 4℃ ,常规吸氧、心电监护。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在正常情况下 ,选L1- 2或L2 - 3间隙穿刺置管。局麻药选用 1.5%利多卡因 ,0 .5%布比卡因。内含肾上腺素 1∶2 0万。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 10~ 15分钟后 ,病人出现寒战 ,此时正是静脉开放输液 ,手术野…  相似文献   

8.
目前硬膜外阻滞的质量和安全性均有了明显提高 ,但局麻药误入血管的情况仍时有发生 ,现总结 10例诊断明确的病例 ,以进一步探讨局麻药误入血管的原因及处理措施。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0例中男 2例 ,女 8例 ,年龄 2 0~ 75岁。剖宫产术 4例 ,子宫肌瘤摘除术 1例 ,卵巢囊肿切除术 1例 ,腹部包块探查 2例 ,脾切除术 1例 ,双侧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 1例。1.2 麻醉用药 术前均肌注安定 10 mg,阿托品 0 .5 mg,硬膜外用药为 1%~ 2 %利多卡因 ,或 1%利多卡因和 0 .5 %布比卡因混合液 ,均未加肾上腺素 ,试验剂量 3~ 5 ml。首次量 10~15 ml…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 1995年 8月至 1998年 5月 ,用硬膜外腔神经阻滞分娩镇痛 15 0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本组 15 0例均为 :全身情况良好 ,孕期正常 ,估计能经阴道分娩的单胎 ,头先露的初产妇 ,年龄 2 4~ 2 7岁 ,无产科异常及硬膜外麻醉禁忌症 ,待宫口开全至 3~ 5cm时 ,即可行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 ,穿刺时取左侧位 ,选择腰 2~ 3或腰 3~ 4间隙 ,常规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 3~ 4cm ,开放静脉后 ,首次注放 2 %利多卡因 3ml,5分钟出现阻滞平面 ,且无腰麻等异常情况发生 ,再推注 0 2 5 %的布比卡因 10ml,至宫口开全。控制麻醉平面在…  相似文献   

10.
妇科手术一般多选用连续硬膜外阻滞 ,近年来联合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阻滞 (CombinedSpinalandEpidural,CSE)技术的发展受到人们的关注[1] 。我们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在全子宫切除时的镇痛效果、诱导至手术开始所用时间及局麻药总剂量和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 ,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择期全子宫切除术患者 4 0例 ,年龄 35~ 6 5岁 ,无手术麻醉禁忌症 ,ASAⅠ~Ⅱ级 ,随机分为两组 ,即连续硬膜外阻滞组 (E组 ) ,脊麻硬膜外阻滞复合阻滞组 (CSE组 ) ,每组 2 0例。1 2 操作方法 患者取侧卧位 ,L…  相似文献   

11.
酰胺类局麻药有近十个品种 ,但使用最多的是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我院统计了从 1989年至 2 0 0 0年以来 ,采用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两种局麻药作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麻醉病人 1182 8例 ,发生局麻药毒性反应 2 3例 ,现将有关临床资料与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2 3例酰胺类局麻药毒  相似文献   

12.
作者于 1996~ 2 0 0 1年采用硬膜外腔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0 7例 ,发现硬膜外腔阻滞的疗效与髓核突出的病理形态[1] 具有相关性。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0 7例 ,男 5 8例 ,女 4 9例 ,年龄 2 8~ 6 1岁 ,病程 1周~ 3年不等。所有病例均经CT、MRI或椎管造影检查、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在采用硬膜外腔阻滞治疗前髓核突出的病理形态诊断明确的 6 3例 ,隆起型 4 2 ,破裂型 17例 ,游离型 4例 ,形态不明 4 4例。1 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首先采用硬膜外腔阻滞治疗 ,药物为皮质激素与局麻药配伍。 1次 /…  相似文献   

13.
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娩镇痛是消除或缓解分娩时产痛的措施。产妇不仅要求分娩时母婴安全 ,而且要求分娩无痛。在过去 2 0年中硬膜外阻滞麻醉被认为是较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1-5] 。尤其近 1年来局麻药罗哌卡因的应用 ,使硬膜外阻滞的分娩镇痛作用更趋完善。1 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方法和药物选择硬膜外阻滞术分娩镇痛选在第一产程宫口开大至 3~4cm时开始 ,活跃早期进行。从穿刺点L2~ 3 或L3~ 4椎间隙刺入硬膜外腔 ,回抽无脑脊液后 ,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 3cm并固定。先注入试验剂量的局麻药 1%利多卡因 5ml,待5min后证明未入蛛网膜下腔或血管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关于连续硬膜外阻滞置管入血的可能原因。方法选择连续硬膜外阻滞置管入血者114例,年龄18~68岁,腰椎占97%,胸椎占3%。结果86例置管后回血较多,52例试验量后迅速出现局麻药毒性反应,2例给予治疗量后出现局麻药中毒反应,36例给药后无阻滞平面,22例阻滞不全,90例病人改换间隙穿刺或改用其他麻醉方法完成手术。结论连续硬膜外阻滞置管后需反复回抽,但无血液回流不能成为唯一的诊断依据。给药后必须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  相似文献   

15.
郭钦  宋吉贵 《广州医药》2003,34(1):45-47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主要以感觉神经阻滞为主的局麻药。 2 0 0 0年 10~ 12月 ,我们分别应用 0 5 %和0 75 %的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阻滞麻醉 ,为 10例乳腺疾病患者进行手术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麻醉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0例择期女性乳腺手术病人 ,年龄 2 6~ 70岁 ,平均(45 1± 14 9)岁 ,体重 4 5~ 6 5kg ,按手术发生时间顺序 ,分别应用 0 5 %和 0 75 %的罗哌卡因行上胸段硬膜外阻滞麻醉。 0 5 %罗哌卡因组 (Ⅰ组 )中 5例病人均为乳腺癌 ,4例行单侧乳腺癌根治手术 ,1例行单纯乳腺切除术。 0 75 %罗哌卡因组 (Ⅱ组 )…  相似文献   

16.
布比卡因是一种长效酰胺类局麻药 ,已广泛应用于术后镇痛。本文将三种不同浓度的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和氟哌利多用于下腹部硬膜外手术后镇痛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择 60例ASAⅠ~Ⅱ级下腹部手术病人 ,年龄 2 5~ 72岁。体重 48~ 75kg。术前用安定 10mg肌注。麻醉选择为连续硬膜外麻醉 ,术中硬外用药为 1%利多卡因 -0 .2 5 %丁卡因复合液。1.2方法  60例病人随机分为A、B、C三组 ,每组 2 0例。在硬膜外末次给药 1小时后 ,将硬膜外导管与一次性镇痛泵连接 ,背景剂量 2ml/h ,PCA剂量 0 .5ml/次 ,锁定时…  相似文献   

17.
罗哌卡因是一新型长效局麻药 ,作者通过分组对比观察 ,具体评价其硬膜外阻滞用于腹式子宫全切术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妇科子宫肌瘤患者 10 0例 ,拟行腹式宫全切术。ASA (Ⅰ~Ⅱ )级 ,体重 (5 4 2± 5 38)kg ,年龄 (4 6 2± 4 4 6)岁。1 2 麻醉方法  10 0例患者于腰 1~ 2连续硬膜外阻滞下施术 ,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 (R组 )和利多 布比卡因组 (LB组 )。R组 (5 0例 )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注入 15g/L利多卡因 5ml,头向置管 ,平卧后注入10g/L罗哌卡因 10ml。LB组 (5 0例 )硬外用药为 10g/L利多卡因加 3 7…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 80例硬膜外阻滞的患者 ,分两组进行观察比较硬膜外阻滞后寒战的发生率。1 资料与方法选择硬膜外阻滞患者 80例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80例 (男 45例、女 35例 )。治疗组 80例 (男 40例、女40例 ) ,室温控制在 2 5℃左右 ,术前常规禁饮食 ,两组硬膜外选择T1 1 -L4 脊间隙 ,硬膜外局麻药 1 33%利多卡因、0 2 5%布比卡因混合液 ,含 1∶2 0万肾上腺素 ,治疗组在穿刺成功给哌替啶 1mg/kg ,氟哌利多0 0 5mg/kg ,观察两组寒战发生率。2 结 果对照组出现寒战 2 6例 ,占 65%。治疗组出现寒战 2例 ,占 2 % ,有 2 8例入睡或呈嗜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小儿腹部手术硬膜外持续推注给药的可行性,局麻药推注的浓度、速度及并发症,并与常规硬膜外麻醉对比观察。方法 选择32例年龄在9/12—8岁的准备腹部手术的小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常规行连续硬膜外麻醉,B组为观察组,行硬膜外麻醉,待麻醉平面稳定后,用浙医大WZ-50C6T微量注射泵,将配制好0.8~1.2%利多卡因,按0.4~0.8ml/kg/h的速度持续推注。结果 B组术中较A组生命体症平稳。结论 因为持续推注给药法,是根据首次给药情况及局麻药药代动力学确定推注速度,使局麻药的量和浓度在硬脊膜外腔内能维持相对的稳定,故硬膜外麻持续推注阻滞术对生理扰乱小,不仅能获得满意的阻滞范围,而且阻滞范围和阻滞程度较稳定,不象常规硬膜外阻滞过程中,在前次向麻药的作用末期或追加给药不及时的情况下,会出现阻滞程度减轻,肌松不良,甚至疼痛的现象。特别是克服了追加给药时,对患儿生理的扰乱,尤其是对一般情况较差的患儿。我们认为,持续硬膜外阻滞术是一种较理想的小儿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小剂量低浓度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应用于老年高危病人手术的可行性。方法:35例老年高危病人,ASAⅡ~Ⅳ级,根据病人手术部位选择硬膜外穿刺,注入1 5%~1 7%利多卡因4~6mL ,5~1 0min ,测定阻滞平面加局麻药,使阻滞平面在控制需要范围。全麻诱导用咪唑安定0 1mg·kg- 1,芬太尼3~5μg·kg- 1,爱可松0 2mg·kg- 1。全麻维持根据临床情况选用0 1mg %芬太尼加4mg %维库溴铵输注5~1 5mL- 1·h- 1,间断注入维库溴铵维持肌松。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心血管功能,术前切皮后和手术结束时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和血糖。结果: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应用于老年高危病人的手术,麻醉诱导时血压下降,经过补充液体后可纠正。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老年患者行手术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应激反应小,全麻药用量和术后躁动减少。但是老年高危病人注意用小剂量、低浓度的局麻药。插管时异丙酚用量要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