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彪  陈翰高 《微创医学》2002,21(1):101-103
孤立性肺结节(Solctary Pulmonary Nodules, SPN)是指一个不伴有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肺不张或肺炎的肺实质的圆形或卵圆形致密影[1].其大小意见不一,一般称直径<3cm者为结节,而≥4cm为肿块.SPN是肺影像学检查中最常见的,也是诊断难点,定性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2.
梁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3):272-274,276
孤立性肺结节(SPN)是指肺实质内单发的、直径≤3cm的圆形或类圆形结节,不伴有明显的肺不张、卫星病灶或局部淋巴结肿大。SPN是一种常见的放射学征象,多种良、恶性疾病的共同表现,临床上没有特殊的症状,常常在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因此,SP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一直是影像诊断的难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于2 cm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手术治疗的110例肺小结节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行胸部CT扫描,其中24例行术前病变定位。术式包括单纯病变切除或剔除术14例,肺楔形切除术62例,肺段切除术6例,肺叶切除术28例。结果 术前胸部CT肺窗表现有恶性征象者43例。术后病理证实恶性结节63例(57.3%),包括原发恶性肿瘤41例,转移瘤22例。良性结节47例(42.7%)。CT诊断肺恶性结节的敏感性为60.3%(38/63),特异性为89.4%(42/47)。结论 SPN的影像学静态特征对SPN诊断有重要意义,而动态观察在临床医生的分析判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有危险因素、直径>10 mm的SPN,应积极采取对应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是指不伴有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肺不张或肺炎的肺实质内的圆形或椭圆形致密影,直径≤3 cm。结节大部分位于周围肺,其影像学检查为无明显典型特点、临床近乎无症状的肺内结节改变[1]。由于CT和MRI的迅速发展及人们对社区健康体检的认知,SPN的被发现率明显提高,早期发现肺癌的机会也明显增多。由于SPN病因复杂,临床上不易明确其良恶性,常延误治疗。正确判断SPN的性质对疾病的治疗起重要作用。对恶性病灶,应尽量早期切除而不至于延误病情;而良性病变,则应避免不必要的开胸手术。因此,SPN的定性诊断与外科治疗策略是放射科和肺外科医生共同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2]。  相似文献   

5.
孤立性肺结节CT成像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高红  徐凯  胡春峰 《医学综述》2008,14(1):135-137
孤立性肺结节(SPN)是指肺实质内单发的、直径≤3cm的圆形或类圆形结节,不伴有明显的肺不张、卫星病灶或局部淋巴结肿大。SPN是一种常见的放射学征象,是多种良、恶性疾病的共同表现,临床上没有特殊的症状,常常在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因此,SP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一直是影像诊断的难点。目前,CT以其较高的密度和时间分辨力成为SPN检查的主要手段,并从20世纪偏重于形态学研究发展到了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时代。现主要介绍SPNCT检查的功能成像技术以及这些成像技术在SPN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孤立性肺结节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影像学诊断,是指肺内直径〈3cm的类圆形病灶,无空洞和钙化.并且无肺不张、肺门扩大、卫星病灶及淋巴结肿大,病变由肺实质包绕。大约每500张X线胸片中可能有1张(约为0.2%)显示SPN,90%的SPN被无意发现。据估计,在美国每年发现15万个SPN.直径〈1cm的病灶很难被胸片发现.在CT检查中影响SPN检出的因素包括结节的特性(大小、与其他结构的位置关系以及密度)、  相似文献   

7.
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是指肺内直径≤4 cm的类圆形病灶,并且没有肺不张、卫星灶及淋巴结肿大[1].SPN的定性诊断是临床工作中的重点及难点.由于各种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SPN的误诊率大为降低.笔者就SPN的影像学诊断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肺内孤立性结节影像表现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内孤立性结节(SPN)的胸片及CT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SPN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肺恶性肿瘤16例,占64%,良性疾病9例,占36%.发病率以老年较高.无任何症状发现小结节或伴有咳痰者17例,占68%;肺内SPN的特点右肺多于左肺,上肺叶多于中、下肺叶.本组SPN直径1~3 cm有21例,占84%;<1 cm有4例,占12%.恶性肿瘤直径多较大,良性肿瘤较小.结论 恶性肿瘤结节具有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等征像,对直径>1cm不能确诊的SPN需要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9.
孤立性肺结节(Said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是指肺实质内直径≤4cm的类圆形病灶,不伴卫星病灶、肺不张、淋巴结肿大等影像学表现。SPN可见于不同性质的病变,它的主要特点是结节小,特异性影像学征象少,不易于良、恶性鉴别,是医学影像学诊断的难题。临床上SPN主要的处理原则是将恶性肿瘤尽早切除,而良性结节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手术。Swensen等嘲曾报道大约25%被切除的SPN是良性病变。现就近年来CT引导下行SPN穿刺活检术的临床运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早期肺癌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经证实且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肺内孤立性结节(SPN)36例,分析其影像学征象。结果 36例中,肺癌22例(其中体检发现肺癌9例),结核球9例,错构瘤2例,炎性结节3例。肺癌好发的部位是肺右上叶的前段,主要为腺癌和肺泡癌,早期肺癌的主要征象是结节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细毛刺征等。结论 定期健康查体和选择正确的检查方法是早期确诊的前提,CT检查对肺内SPN的诊断极为必要,对肺内SPN尤其是早期肺癌基本征象的认识是早期确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唐建平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7):536-537
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指肺内孤立的、直径≤3 cm的类圆形结节,常不伴有明显的肺不张、实变、卫星灶或局部肿大淋巴结.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一直是胸部影像学的重点和难点.只有充分认识结节的CT表现和特征,才能正确评价结节的性质,最终对不同性质的结节采取相应有效的治疗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对SPN的认识和诊断水平,笔者在工作中收集了78例孤立性肺结节,并通过分析其CT图像和结合有关文献叙述孤立性肺结节的CT表现和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12.
孤立性肺结节(SPN)系指肺实质内直径臆3cm的圆形或类圆形病灶,不伴有肺不张、肺门增大或胸腔积液[1]。随着胸部CT检查的广泛应用,临床上的SPN患者检出率增高,大多数术前难以明确结节性质。对于直径<0.8cm的SPN患者可以门诊随访,定期复查胸部CT来动态观察结节大小变化[2]。恶性病例存在着肿瘤扩散、疾病进展的风险。如何准确判断肺部结节的良、恶性,尚无特定方法。CT引导下肺穿刺或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诊断帮助也有限,尤其对一些肿块较小、位置较深的患者,采用手术切除进行活检往往是唯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传统的开胸手术创伤大、疼痛明显、恢复慢,而现代胸腔镜肺手术技术不断成熟,其微创的优点成为临床更好的选择。近年来,我院对87例SPN患者进行胸腔镜手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肺内孤立结节(SPN)是影像检查常见的病变形态,其定性诊断一直是影像学的问题。我们搜集我院1999~2004年CT发现并经临床病理确诊的SPN患者35例,回顾性分析其CT影像特征,旨在分析CT影像特征在SPN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与鉴别 SPN 良恶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明确病理诊断的典型的 SPN 患者146例,按 SPN 直径分为3组,其中直径小于或等于0.8 cm 16例、>0.8~1.5 cm 41例、>1.5~3.0 cm 89例。搜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其与 SPN 良恶性的关系。结果全组146例均获病理学诊断,术后病理良性病变52例(35.6%),恶性病变94例(64.4%)。随 SPN 直径的增大,恶性比率有明显增高趋势。患者有吸烟史及临床症状在良恶性病变中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SPN 界限是否清楚、有无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在良恶性病变中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N 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性表现对其良恶性的判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积极干预 SPN 对提高肺癌生存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孤立性肺结节(SPN)是指单个、球形、直径≤3 cm的肺内占位病变.由于病变的CT征象存在重叠性,定性诊断较难.如何充分显示SPN特征及其周围征象是诊断的关键[1].本研究对经高分辨率CT (HRCT)及靶扫描检查32例SPN病灶的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上述检查技术对SPN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庆峰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5):3343-3344
肺内孤立性结节(SPN),是指孤立性小结节(≤3cm)的良、恶性病变,历来是影像学诊断的难题之一,由于孤立性结节是指≤3.0cm的团块状病灶,故孤立性结节影像的高分辨率、低噪比、图像质量稳定、高清晰度等是发现结节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主张在胸部CR、DR平片基础上进行螺旋CT或高分辨率CT(HRCT)扫描,更能解释结节内部及外围结构和平片盲区,螺旋CT、MRI增强扫描对判断孤立性结节的良恶性质有重要价值。多层螺旋CT(MSCT)是影像学检查技术的新突破,图像分辨率和清晰度明显提高,图像质量显著改善,与之相匹配的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可对原始图像进行容积成像(V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法(SSD)、仿真内镜技术(CTVE)、CT灌注成像等技术,对病变进行立体、三维的观察和血流动力学研究,能精确地反映结节边缘及内部结构特点。1肺内孤立性结节影像学征象分析及诊断价值1.1肺内孤立性结节常规X线胸片征象结节形态:球形和不规则形,不规则形为肿瘤细胞生长速度不均衡或结节内部纤维化、机化所致;结节边缘毛刺:长、短毛刺,平片一般发现长毛刺机会大;结节内部结构:观察结节密度是否均匀、其内有无钙化和空气支气管征;结节边缘分...  相似文献   

17.
肺内孤立性结节(SPN),是指孤立性小结节(≤3cm)的良、恶性病变,历来是影像学诊断的难题之一,由于孤立性结节是指≤3.0cm的团块状病灶,故孤立性结节影像的高分辨率、低噪比、图像质量稳定、高清晰度等是发现结节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主张在胸部CR、DR平片基础上进行螺旋CT或高分辨率CT(HRCT)扫描,更能解释结节内部及外围结构和平片盲区,螺旋CT、MRI增强扫描对判断孤立性结节的良恶性质有重要价值。多层螺旋CT(MSCT)是影像学检查技术的新突破,图像分辨率和清晰度明显提高,图像质量显著改善,与之相匹配的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可对原始图像进行容积成像(V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法(SSD)、仿真内镜技术(CTVE)、CT灌注成像等技术,对病变进行立体、三维的观察和血流动力学研究,能精确地反映结节边缘及内部结构特点。1肺内孤立性结节影像学征象分析及诊断价值1.1肺内孤立性结节常规X线胸片征象结节形态:球形和不规则形,不规则形为肿瘤细胞生长速度不均衡或结节内部纤维化、机化所致;结节边缘毛刺:长、短毛刺,平片一般发现长毛刺机会大;结节内部结构:观察结节密度是否均匀、其内有无钙化和空气支气管征;结节边缘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经手术切除明确病理诊断的孤立性肺结节(SPN)患者100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变化和影像学资料;对SPN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剔除术10例,楔形切除28例(其中5例患者高龄,心肺功能较差,行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61例(包括1例左全肺切除),1例开胸探查。术后病理良性病变30例,其中结核瘤13例,炎性假瘤9例,硬化性血管瘤4例,霉菌性肺炎1例,间质性肺炎1例,肺囊肿1例,动静脉瘘1例;恶性病变70例,其中腺癌38例,鳞癌19例,肺泡细胞癌9例,类癌2例,小细胞癌2例。良恶性病变患者在年龄、肿瘤最大径、边界、影像学分叶、胸膜牵拉及胸膜皱缩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性别、吸烟史、临床症状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病人年龄、肿瘤最大径、边界、影像学分叶、胸膜牵拉及胸膜皱缩对判断SPN的良恶性有重要意义,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可以作为诊断和治疗典型SPN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19.
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是指肺内单发直径〈4cm的圆形、椭圆形结节状病灶,影像学检查缺乏典型特点的孤立性结节状病变,其中约30%~40%为恶性结节。如何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是胸外科医师常遇到的问题,为此回顾分析2000年至2006年我科收治经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的74例患者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肺内孤立性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是指直径≤4 cm的圆形或类圆形结节,不伴肺门淋巴结肿大,不伴肺不张和肺内转移灶[1].SPN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一直以来是放射学的一个重点,不过也是一个难点.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影像细节是否得到充分显示是诊断正确与否的基础,随着螺旋CT的日渐普及,国内外对SPN的HRCT研究渐成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