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庆平 《右江医学》2001,29(4):320-320
氯胺酮已广泛应用于小儿麻醉临床 ,然而近年来有关氯胺酮麻醉后呼吸并发症导致的不幸事件仍有发生。因此 ,本文分析我院 1998~ 2 0 0 0年间收集的 180例小儿氯胺酮麻醉后的呼吸并发症 ,并总结、探讨其呼吸管理及防治方法。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小儿氯胺酮麻醉共 180例 ,男性 14 0例 ,女性 4 0例 ,年龄 3个月~ 12岁。头面部手术 10例 ,四肢手术 60例 ,腹部手术 3 2例 ,其他手术 78例。手术时间3 0min~ 3h。2 .方法及剂量 本组病例全部予臀肌注射 ,氯胺酮首次剂量 4 .2 2± 0 .95mg/kg。术前用阿托品 0 .0 1~ 0 .0 2m…  相似文献   

2.
唐琦峰  周钦海 《潍坊医学院学报》2003,25(5):366-367,I001
目的 观察乳癌手术前静注氯胺酮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6 0例ASAI -II级乳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各 30例。氯胺酮组用咪唑安定 0 .0 4mg·kg-1、芬太尼 2 .0 μg·kg-1、氯胺酮 1.0mg·kg-1、异丙酚 1.5mg·kg-1、卡肌宁 5 0mg麻醉诱导 ,对照组不用氯胺酮 ,术毕清醒后拔管。术后 2 4h内当VAS大于等于 6分时 ,肌注度冷丁 1mg·kg-1。比较两组术后 2 4h内肌注度冷丁人数 ,术后不良反应及病人满意率。结果 氯胺酮组术后16h内使用度冷丁人数明显减少 (P <0 .0 5 )。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氯胺酮组病人满意率更高。结论 乳癌手术前麻醉诱导加用氯胺酮能显著降低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3.
烧伤是临床常见创伤 ,小面积烧伤病人的麻醉处理无特殊性 ,烧伤面积超过 5 0 %或头面部等特殊部位的烧伤病人麻醉有相当大的困难性。本文总结我院 2 4例烧伤病人的麻醉情况 ,旨在探讨烧伤病人麻醉方法的选择及术中处理。1 临床资料本组 30例烧伤病人 ,其中火焰烧伤 2 5例 ,电击伤 2例 ,烫伤 3例。烧伤面积从 2 0 %~ 85 %不等。共计手术 34例次 ,其中头颈面部手术 11例次。均在复合麻醉下行削痂植皮和整形等手术。麻醉方法 :①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 15例次 ,采用 0 .1%氯胺酮静脉滴注复合安定或羟丁酸钠。②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和氯胺酮麻醉 5例…  相似文献   

4.
小儿眼外伤手术的麻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近年收治小儿开放性眼外伤30例,现将手术麻醉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开放性眼外伤手术患者30例,ASAI~级,男22例,女8例,4~12岁,体重12~31kg,术前禁食6h,术前肌注阿托品0.01mg/kg,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对不合作者肌注氯胺酮4~5mg/kg,入睡后开放静脉,采用鼻导管吸氧,手术开始前静脉缓注0.2mg/kg安定,氯胺酮1~2mg/kg,保留自主呼吸,术中静滴0.1%氯胺酮50~100μg/kg以维持麻醉。术中监测SpO2、血压、心率及呼吸。2 结 果  SpO2麻醉前后无明显变化,均在98%以上。血压、心率麻醉后较麻醉前增加。术中心率有变化,但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氯胺酮及羟丁酸钠在小儿烧伤整形手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 12 8例行四肢及躯干部位烧伤整形手术患儿 ,年龄 0 8~ 6(3± 2 3)岁 ,体重 6~ 2 0 (11± 6)kg ,以氯胺酮 4~ 6mg/kg肌注行基础麻醉 ,术中间断推注氯胺酮和羟丁酸钠维持麻醉 ,记录 12例大面积烧伤的血常规、电解质、术前术后血气 ,术中监测心率、血压、SpO2 。结果 :12例大面积烧伤患儿术前术后血气、血常规、电解质无显著差异(P >0 0 5 ) ,心率增减在 2 0次 /min之内占 4 1 3% ,增快大于 2 0次 /min ,占 5 1 9% ;呼吸频率变化小于 5次 /min ,占 62 5 % ,增快大于 5次 /min ,占 2 3 1%。SpO2 为 96 3± 1 5 %。结论 :四肢及躯干部位行烧伤整形手术选择静脉氯胺酮复合羟丁酸钠麻醉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异丙酚氯胺酮混合液静脉麻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 40例 ASA ~ 级病人行异丙酚氯胺酮 (1∶ 2 )复合静脉麻醉。结果麻醉诱导后血压、心率与麻醉前相比无明显变化 ,2 0 %病人出现一过性 SPO2 下降 (<94% )。麻醉诱导苏醒快 ,满意率高 ,恢复期无精神症状。表明异丙酚可控制氯胺酮的心血管兴奋作用和恢复期精神症状 ,氯胺酮可减轻异丙酚的心血管抑制作用。两者配伍是一种较好的短效静脉麻醉方式 ,但仍存在呼吸抑制作用 ,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氯胺酮不同使用方法在小儿唇裂修复术中的用药量及对病人的影响。方法  40例行唇裂修复术患儿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2 0例。A组 :氯胺酮静脉滴注麻醉 ;B组 :氯胺酮静脉推注麻醉。观察氯胺酮用药量及术中患儿心率变化。结果 A组氯胺酮用量为 1 2 7.1 5± 1 4 .0 0mg ;B组用药量为 1 73.75± 2 9.76mg ,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A组手术开始时和术中心率变化 1 0 .1 5± 1 2 .30次 /分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B组心率变化 1 7.0 0± 7.90次 /分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氯胺酮静脉滴注较静脉推注维持麻醉用药量低且麻醉平稳 ,故认为小儿唇裂修复术麻醉用氯胺酮静滴优于静推法  相似文献   

8.
1996年 5月~ 1 998年 1 2月 ,我科对 2 8头猪进行了临床前的原位肝移植动物实验 ,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为原位肝移植术向临床过渡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本文对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尤其对供、受体肝的切取及血管、胆管吻合技术进行了总结。方法与结果一、材料 :2 8头猪 ,体重 2 0~ 35kg,供体、受体猪各 1 4头 ,每对体重相差约 3kg;胸科用人工心肺机一台 ;肝移植手术器械一套。二、麻醉 :先用戊巴比妥钠静脉基础麻醉 ,再行γ- OH、氯胺酮诱导 ,保留呼吸气管插管 ,术中使用普鲁卡因、氯胺酮、司可林维持麻醉 ,人工控制呼吸。当术中门静脉阻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对腹腔镜手术病人疼痛介质与术后早期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全身麻醉(全麻)下腹腔镜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S组和C组,各30例。S组病人在全麻诱导后静脉缓慢注射艾司氯胺酮0.2 mg/kg,随后以0.1 mg·kg-1·h-1速度泵注,直至术毕前20 min停药;C组以同样方法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记录并比较2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发生情况,麻醉苏醒即刻(T1)、术后6 h(T2)、术后24 h(T3)视觉模拟评分(VAS),麻醉前(T0)、T1、T2、T3时血清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和β-内啡肽(β-EP)水平,T0及术后72 h(T4)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评分。结果:2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病人T1、T<...  相似文献   

10.
急诊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病人的麻醉(附20例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急诊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的麻醉。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本科1996年12月~2003年3月20例急诊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的麻醉前准备、麻醉诱导方法、循环功能维护和并发症防治等问题。该组病人麻醉前心功能分级(NYHAl)心功能Ⅲ级8例,Ⅳ级12例,心源性休克4例,采用小剂量咪唑安定、氯胺酮、芬太尼、万可松多次给药,复合利多卡因咽喉部表面麻醉作麻醉诱导,术中用GIK溶液或二磷酸果糖作心肌保护。结果 该组病人麻醉诱导基本平稳、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术后低心排4例(20.0%,4/20),1例肾功能不全(5.0%,1/20),2例呼吸功能不全(10.0%,2/20),3例死亡(15.0%,3/20)。结论 急诊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的麻醉应着重强调麻醉前心血管功能的维护、对循环干扰小的麻醉诱导、术中心肌和重要脏器功能保护以及术后的呼吸、循环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氯胺酮和丙泊酚用于成年人特重烧伤削痂植皮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 18~ 71岁的特重烧伤病人 4 1例 ,共行 82次削痂植皮术 ,在保留自主呼吸下 ,单次静注咪唑安定 0 .1~ 0 .15mg/kg ,分次静注氯胺酮 ,首剂量 1.5~ 2mg/kg ,追加量为 1mg/kg ,持续泵注丙泊酚 2~4mg/kg .h维持静脉麻醉 ,结果 :82例次手术麻醉过程顺利 ,术后病人清醒快 ,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满意率高。结论 :咪唑安定、氯胺酮和丙泊酚用于成年人特重烧伤削痂植皮术的麻醉 ,用药量少 ,效果好 ,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在乳癌手术中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宇 《广西医学》2001,23(6):1379-1380
目的 :研究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乳腺癌手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分析两种麻醉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30例乳腺癌的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A组为硬膜外麻醉 (n =15 ) ,B组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 (n =15 )。A组选择穿刺点为Th2~ 3 ,用 1 5 %利多卡因维持麻醉 ;B组用异丙酚 4 5ng kg-1 h-1,氯胺酮 2mg kg-1 h-1持续静脉泵注维持麻醉。观察 :麻醉前 (T0 )、给药后 15分钟 (T1)、手术开始 (T2 )、手术结束病人清醒前 (T3 )时的SPO2 、MAP、HR的变化。结果 :A组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比B组大。两组病人均有呼吸抑制 ,但B组麻醉方法操作简单、麻醉效果好。结论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简单、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尤其适用于术中冰冻切片后进行扩大手术的病人麻醉。  相似文献   

13.
氯胺酮静脉麻醉致惊厥2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文琴  陈林穆 《广西医学》2004,26(5):741-741
氯胺酮作为一种静脉全麻药,广泛应用于小儿麻醉。其深度镇痛是其它任何全麻药所无法比拟的,但偶可出现抽搐或惊厥,应引起我们的警惕。1 病例介绍例1 :男,8岁,30kg。因左侧腹股沟斜疝行斜疝修补术。病儿入室后静注氯胺酮6 0mg后,用0 1 %氯胺酮静滴维持麻醉。术中自主呼吸,SpO2 、HR、BP均在正常范围。手术进行到2 5分钟时,患儿有轻度肌肉颤动,约5分钟后突然出现四肢抽搐,头后仰,似角弓反张。立即静注安定5mg ,面罩吸氧,约8分钟后症状消失。SpO2 和自主呼吸正常,测体温36 9°C。手术顺利结束,2小时后清醒,活动正常,7天后顺利出院。例2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全麻对小儿眼科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7年5月至2010年11月间收治的87例ASAⅠ级手术儿童,应用氯胺酮+异丙酚进行复合静脉麻醉.根据手术时间及术中患儿情况追加异丙酚1~2mg/kg静脉缓慢注射完成术后手术.结果 氯胺酮+异丙酚复合麻醉对呼吸循环抑制轻微,术中血压和心律平稳,麻醉苏醒快,无1例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及麻醉并发症.结论 氯胺酮+异丙酚复合麻醉的应用,是小儿眼科手术安全有效的的一种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氯胺酮硬膜外腔术后镇痛的量效关系及副作用的发生率。方法 :1 2 0例 ASA - 级硬外麻醉手术病人 ,随机分 4组。 A组为常规吗啡组 ;B、C、D组分别为氯胺酮 2 0 m g、3 0 mg、40 mg负荷量 +相同维持量。术后 4hr、8hr、2 4hr、48hr、72 hr记录 VAPS评分及副作用。结果 :VAPS评分除 B组与 A组差异显著外 ,其余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副作用发生率除 A组皮肤搔痒外各组间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提示 3 0~ 40 m g氯胺酮负荷量可有效安全地用于术后硬外镇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将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婴幼儿手术 ,通过观察患儿呼吸和循环的变化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 ,以评价其用于婴幼儿手术麻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拟行浅表手术的婴幼儿3 0例 ,术前 3 0min肌注东茛菪碱 0 .0 0 6mg/kg ,苯巴比妥钠 2mg/kg ,入室前肌注氯胺酮 5mg/kg基础麻醉 ,麻醉首次负荷量异丙酚 2 .5mg/kg ,氯胺酮 1.2 5mg/kg ,麻醉维持用异丙酚 6mg·kg- 1·h- 1,氯胺酮 3mg·kg- 1·h- 1,术中刺激患儿有疼痛反应 ,则追加异丙酚 2 .5mg/kg ,氯胺酮 1.2 5mg/kg。监测静脉应用异丙酚和氯胺酮前后以及术毕停药后心率 (HR)、血压 (BP)、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和呼吸频率 (RR)的变化 ,并记录术中及术后发生的并发症。结果 :静脉应用异丙酚和氯胺酮后 1、3、5min平均动脉压 (MAP)明显低于用药前 ,用药后心率减慢 ,除手术开始时切皮刺激心率增快 ,与用药前比较无显著意义外 ,其他时间均明显低于用药前 ,但整个麻醉期间血压和心率仍维持在正常范围 ,无需处理。在持续吸氧条件下 ,围麻醉期SpO2 和RR维持平稳 ,患儿保持自主呼吸 ,不需气管内插管。除 2例术前存在上呼吸道感染未完全控制致术中出现刺激性咳嗽和部分呼吸道梗阻外 ,术中和术后未观察到由麻醉药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 TVP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的疗效 ,不良反应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择 TVP术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病人 2 6 4例 ,观察记录术后镇痛效果及副作用 ,其中 2 0例观察了术后 1 h、5 h、1 0 h、2 4 h呼吸、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所有监测对象术后镇痛效果满意 ,VAS评分≤ 2分。术后发生恶心、呕吐 2例 ,嗜睡 1 3例 ,骶尾部红肿 5例。术后 2 4 h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稳定 ,与麻醉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TVP术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满意 ,呼吸、循环稳定 ,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8.
王林杰 《中原医刊》2003,30(2):64-65
氯胺酮是一种速效、短效的非巴比妥类静脉全麻药 ,是作用于丘脑联络系统的麻醉剂 ,诱导迅速 ,镇痛效果好 ,苏醒期较短 ,多用于小儿外科的麻醉 ,但常有呼吸系统并发症 ,如舌后坠、喉头痉挛、呕吐误吸 ,甚至呼吸暂停等严重后果。因此 ,对术中并发症的观察及术中护理至关重要 ,现将婴幼儿氯胺酮麻醉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选择我科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月婴幼儿氯胺酮麻醉 3 0例 ,其中男 17例 ,女 13例。年龄最小的 9个月 ,最大的 5周岁。肠套叠 3例 ,嵌顿性疝 4例 ,斜疝高位结扎 10例 ,骨科手术 6例 ,整形外科 4例 ,隐睾复位固…  相似文献   

19.
马兰  李倬敏  张智  王金生 《四川医学》2002,23(7):750-751
异丙酚是一种麻醉诱导快、可控性强、苏醒迅速、副作用小的静脉全麻药 ,适合门诊短小手术的麻醉用药 ,但其镇痛作用弱 ,对呼吸循环有明显抑制 [1]。本文旨在以国产双异丙酚 (力蒙欣 )分别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地西泮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术 ,以观察其麻醉效果及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 ,评价其实用性和安全性。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0 0 1年 2~ 9月 ,随机选择妊娠 1~ 3月、ASA 级门诊人流手术 310例。年龄 2 0~ 31岁 ,体重 4 0 .1~ 5 3kg,无心肺病史 ,术前均禁食。随机分为 A组 2 0例 ,用力蒙欣复合小剂量氯胺酮麻醉 ;B组 6 …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观察氯胺酮复合骶管麻醉和常规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80例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择期手术的患儿按麻醉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常规麻醉组(氯胺酮组,K组)和氯胺酮辅助骶管麻醉组(KS组),观察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程度以及术后清醒时间,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记录氯胺酮用景。结果K组与麻醉前及KS组麻醉后相比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显著增高(P〈0.01),呼吸频率(R)显著增快,而KS组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与K组相比,KS组氯胺酮用量明显减少,且术后清醒时间短,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少(P〈0.01)。结论氯胺酮复合骶管麻醉用于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效果满意,呼吸循环更稳定,术后清醒快,其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氯胺酮麻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