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溶栓疗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诱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7岁。因阵发性心前区疼痛2年,加重1周收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ECG示窦性心律,HR75次/min,Ⅱ、Ⅲ、aVF、V_4~V_6ST段下移0.05~0.15mV,伴ⅢT波浅倒置,心肌酶谱正常。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给予吸氧、镇静、止痛,口服潘生丁,肠溶阿斯匹林,  相似文献   

2.
时阳成 《中原医刊》2002,29(12):3-4
目的:探讨改良溶栓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PA)的疗效。方法:将45例UPA患者随机分为:A组(25例)给予规范化UAP的治疗加改良溶栓法(尿激酶20万u/日。连续使用7天);B组(20例)给予规范化UPA的治疗。结果:A组病例在改善短期临床症状和减少远期心脏急诊事件方面与B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表明UAP患者用改良溶栓法安全、方便、有效。  相似文献   

3.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病情进展迅速,合理治疗十分重要,在UAP发作频繁时常有压迫、胸闷或紧缩性感觉,甚至伴有恐惧、失眠、抑郁、焦虑等心理负担,不利于疾病的恢复。近3年来我们应用小剂量阿米替林辅助治疗31例UAP患者,取得满意效果,明显降低了死亡率和短期复发率,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讨心理辅助疗法在心绞痛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心绞痛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从心理、环境及陪护人员等方面巧施心理辅助疗法,观察心理辅助疗法在心绞痛患者恢复过程中的作用。结果:心理辅助疗法对心绞痛患者的恢复有积极作用。结论:恰当合理的心理疗法能有效地促进心绞痛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观察溶栓疗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方法 ,5 9例UAP患者分为溶栓组 (30例 )和对照组 (2 9例 )进行研究。溶栓组采用小剂量、延迟溶栓、延长疗程的改良溶栓疗法。结果 :治疗后溶栓组较对照组 72小时心绞痛累计发作次数减少 (0 .8± 0 .9vs1.6± 1.9次 ,P <0 .0 1) ,累计心绞痛发作时间减少 (7.4± 2 .8vs 17.6± 5 .7分钟 ,P <0 .0 1) ,ST段偏移总和减少 (0 .5± 0 .2vs 1.1± 0 .3mv ,P <0 .0 1)。 30天内心脏事件发生率溶栓组明显少于对照组 (6 .7%和 31.0 % ,P <0 .0 0 5 )。结论 :小剂量、延迟溶栓、延长疗程的改良溶栓疗法治疗UAP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溶栓疗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方法,59例UAP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进行研究。观察组采用小剂量、延迟溶栓、延长疗程的改良溶栓疗法。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72h心绞痛累计发作次数减少[(0.8±0.9)vs,(1.6±1.9)次,P<0.01],累计心绞痛发作时间减少[(7.4±2.8)vs,(1.76±5.7)min,P<0.01]。ST段偏移总和减少[(0.5±0.2)vs,(1.1±0.3)mv,P<0.01]。30d内心脏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延迟溶栓、延长疗程的改良溶栓疗法治疗UAP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抗凝治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胡大一  许俊堂 《中国医刊》2001,36(11):13-16
1 抗凝药物分类抗凝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凝血酶的生成和 /或活性 ,减少凝血酶作用的底物 (如纤维蛋白原 )来达到抗血栓的目的 ,分类如下 :①间接凝血酶抑制剂 (抗凝血酶III依赖性 ) :肝素、低分子肝素、类肝素。②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重组水蛭素 (hirudin)及其衍生物 (hirulog、hirugen) ;合成的低分子凝血酶活性部位抑制物 ,如argatrobin、efegatran、inogratran、PPACK、thrombinaptamers、Dup714。③凝血酶生成抑制剂 :因子Xa抑制剂 ,如antistin、…  相似文献   

11.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文玲 《北京医学》2001,23(2):112-114
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病理生理已阐明,在大多数病例,冠状动脉斑块是非对称、边缘不规则、其核心充满脂质伴纤维帽的不稳定斑块。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非完全堵塞性血栓形成在UA最为常见。此外,炎症反应在粥样斑块形成和斑块破裂中起了重要作用。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目标是解除心绞痛症状,预防心肌梗死和防止死亡。UA的长期治疗(即二级预防)目标是准确评价预后、治疗促发因素、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预防反复住院及采用经济有效的治疗策略。 UA患者应住进CCU病房,如基层医院无CCU设备,患者应住院或留观,以便由医务人员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多次复查心电图以明确诊断,除外急性心肌梗死,并制订治疗对策以及调整用药等。在护理方面,患者应卧床24小时,进食易消化的食物,输液建立静脉通道及持续心脏监护,在8小时内应每半小时测血压和心率,以后每1小时测量1次直到病情稳定。可予鼻管吸氧,适当应用镇静剂。 实验室检查:包括心电图、胸像、血糖、血清胆固醇、HDL-C、LDL-C、甘油三酯和肌酸磷酸激酶(CK),反复或持续心绞痛患者应密切监测CK同功酶(CK-MB),每6小时测1次,持续24小时。有条件者可测定肌钙蛋白T(TnT)或肌钙蛋白I(TnI),有助于UA的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12.
肝素皮下注射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杨守忠韩学华靳同启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473009)不稳定性心绞痛(UA)是冠心病心绞痛的常见类型之一,其发生心肌梗塞、猝死和其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为探讨治疗UA的有效措施,我们用肝素皮下注射治...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人类对由细菌、病毒导致的疾病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强,人体自身内在机制的某些缺陷或紊乱导致的疾病患病率却呈上升趋势,对这类疾病的治疗单靠药物疗效不明显,而心理疗法往往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正>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抗凝剂治疗已趋于列为常规,做为抗凝剂的肝素钙因为已显示了优于肝素钠,在临床上应用愈来愈多,我们自1996年—1998年已应用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18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8例病人均符合WHO(1979)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5例,女3例,年龄40岁—72岁,平均58.5岁。心绞痛类型:病发劳累型2例,恶化劳累型6例,自发性  相似文献   

15.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常规药物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文玲 《中国医刊》2001,36(11):10-12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的治疗目标是解除心绞痛症状 ,预防心肌梗死和防止死亡。UA的长期治疗(即二级预防 )目标是准确评价预后 ,治疗促发因素 ,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 ,预防反复住院及采用经济有效的治疗策略。UA的常规药物治疗包括硝酸甘油 ,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等。1 硝酸酯类1 1 作用机制 ①扩张冠状动脉 ,并使血流从心外膜到心内膜从新分布 ,改善心内膜下缺血。硝酸甘油通过对血管内皮提供外源性一氧化氮 (NO)使冠状动脉扩张 ,即使在冠心病血管内皮损伤 ,不能产生内源性NO的情况下 ,也能使血管扩张 (即非内皮依赖性 )。②外…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在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11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观察心绞痛发作的改善情况以及进展为心肌梗死的情况.结果 加用贝那普利的治疗组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和次数明显减少,症状缓解快,进展为心肌梗死的例数少.结论 贝那普利可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舒张外周小血管,减轻水钠潴留,并可降低缓激肽的水解,促进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而扩张血管.同时贝那普利能抑制血小板释放生长因子、成纤维因子和转化因子,并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作用等,保护内皮细胞,抑制平滑肌增生,并能防止血栓形成,故有缓解心绞痛改善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他汀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早期二极预防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概论UA是一种严重的可能危及病人生命的临床情况 ,其发生过程千变万化 ,从数分钟内症状缓解到胸痛症状反复发作并快速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 (MI)。已经明确 ,UA是在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的情况下发生的 ,其中炎症反应起重要的促发作用。因此稳定斑块和缓解症状是我们治疗的目标。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中 ,MI的症状易于识别 ,但UA的症状判别起来就会有一定的困难。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胸痛 ,这种胸痛与平常的心绞痛有所不同 ,典型的胸痛可以类似MI或在休息及劳力强度不大的情况下发作。UA的危险因素包括…  相似文献   

20.
采用双盲法,比较了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心心绞痛的效果。并与常规治疗对比。结果发现:溶栓后24小时胸痛发作明显减少,冠脉内血栓明显减少;随访6月心脏事件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