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藤碱抑制TNF-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VCAM-1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青藤碱(SN)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 )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从新鲜脐带中分离培养HUVECs。用TNF-α诱导HUVECs表达VCAM-1,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SN(0.25、0.5和1.0 mol/L)或地塞米松(1.0×10-6 mol/L)进行干预,培养12 h后收获细胞,用实时定量PCR检测VCAM-1 mRNA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VCAM-1表达。结果: TNF-α可诱导VCAM-1 mRNA和VCAM-1的表达。进行药物干预后,各干预组相对VCAM-1 mRNA表达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SN(1.0 mol/L)和SN(0.5 mol/L)干预组细胞表面VCAM-1表达下降(P<0.05)。SN(0.25 mol/L)和地塞米松(1.0×10-6 mol/L)干预组未显示对TNF-α 诱导的VCAM-1表达有抑制作用。结论: SN可抑制TNF-α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VCAM-1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外源性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活性及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PD-L1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免疫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s,加入不同浓度TNF-α持续刺激48h,CCK-8法检测450nm波长处吸光度值(OD值),计算细胞生长存活率。选同代细胞重复培养并干预,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细胞PD-L1蛋白表达。使用SB203580阻断p38MAPK通路后再用TNF-α干预HUVECs,比较各组细胞PD-L1蛋白表达。结果实验组HUVECs在450nm波长处的吸光度值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细胞存活率依次下降。实验组细胞PD-L1蛋白表达随TNF-α浓度增高逐渐降低(P〈0.05)。TNF-α单独刺激组PD-L1蛋白表达较TNF-α与SB203580共刺激组明显降低(P〈0.05),SB203580阻断效应明显。结论 TNF-α可明显抑制HUVECs细胞活性,并降低PD-L1蛋白表达,p38MAPK通路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3.
研究链球菌HlpA对HUVEC产生TNF-α的作用。用1929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毒实验检测TNF-α活性。链球菌HlpA(0-80μg/ml)在体外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促进HUVEC过量产生TNF-α(P<0.05)。LTA和HlpA的混合物对TNF-α的产生呈协同增强作用(P<0.05);抗HlpA和肝素则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处理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研究不同作用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的TNF-α的刺激对内皮细胞的形态和骨架的影响。结果:2000U的TNF-α处理内皮细胞8小时,细胞形态发生改变,细胞间的紧密接触变的松攻,间隙增宽,骨架失去原有的网状形态,呈块状收缩,24小时后骨架结构开始恢复。细胞形态似成纤维细胞,1000U的TNF-α对内皮细胞影响比较明显,8小时后细胞变圆,细胞间的接触消失,骨架浓缩,网状结构消失,24小时后出现特征性“鸟喙”样改变,72小时后不完全恢复,不同浓度的TNF-α刺激内皮不同时间,均可使内皮细胞内游离钙比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TNF-α可改变内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影响其屏障机能,并可能与胞内游离钙浓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cell-ELISA法对IFN-α,γ及rTNFα单独或协同影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表达HLA-Ⅱ类抗原作了定量观察,结果表明,IFNγ直接刺激HUVEC可依浓度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提高其HLA-Ⅱ类抗原表达量,而rTNFα,IFNα单独处理HUVEC无效,当rTNFα和IFNγ同时诱导时,对HUVEC表达HLA-DR,DP,DQ均表现抑制作用,但是,当先用IFNγ诱导HUVEC24h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的离体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rat pulmonary artery endothelial cells,RPAECs)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的作用。方法:采用组织贴块法培养RPAECs,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溶剂对照组(solvent组)、TNF-α(10μmol/L)组和Res(50μmol/L)+TNF-α组(Res组),每组又分成1、4和8 h三个时点(n=6),在8 h增加TNF-α+C1142(MCP-1特异性中和抗体)组(C1142组)。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RPAECs中MCP-1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方法检测MCP-1 mRNA表达。结果:C1142可显著减少TNF-α诱导的RPAECs凋亡(P0.05)。相同时点solvent组的MCP-1蛋白和contro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TNF-α组的MCP-1蛋白及mRNA较control组增高(P0.05);Res组的MCP-1蛋白及mRNA表达较TNF-α组降低(P0.05)。结论:MCP-1参与TNF-α诱导的RPAECs损伤;Res可降低TNF-α诱导的RPAECs中MCP-1表达,从而减少内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是研究不同生物材料对血管内皮细胞中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与血栓形成有关的细胞因子mRNA表达变化与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之间的关联性。实验选择8%有机锡的聚氯乙烯为阳性对照,细胞培养用的聚苯乙烯为阴性对照,聚四氟乙烯、膨体聚四氟乙烯以及两种医用聚氨酯(PU-50和PU-60)作为实验材料,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通过细胞与不同材料的接触,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内皮细胞中与凝血功能密切相关的两种重要的细胞因子: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阴性材料相接触的内皮细胞其IL-8和TNF-α的表达均呈阴性,与阳性材料接触的细胞因子表达均呈强阳性,两种聚氨酯材料尽管在细胞生长、附着和形态变化等方面经肉眼观察未见明显差异,但是两者在细胞因子的表达上却出现显著的不同,其中PU-60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PU-50组;聚四氟乙烯和膨体聚四氟乙烯材料表现出程度不等的表达增强,前者比后者更明显。将IL-8和TNF-α在上述6种材料中的表达情况进行秩相关分析,得到相关系数为r=0.88571(P〈0.05)。由此提示:血管内皮细胞对不同生物材料刺激所产生的反应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可出现不完全一致的现象,后者显然较前者更为灵敏,通过检测血管内皮细胞中IL-8和TNF-α的mRNA表达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可推测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的优劣。  相似文献   

8.
LPS和TNF-α对血管内皮细胞SSeCKS的表达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细菌脂多糖(LPS)、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牛肺动脉内皮细胞(BPAEC)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底物(Src-suppressed C Kinase Substrate,SSeCKS)表达的影响和对细胞骨架结构的影响,探讨SSeCKS参与细胞骨架结构改变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LPS、TNF-α刺激体外培养的BPAEC,应用原位杂交、免疫印迹方法检测不同刺激条件下BPAEC中SSeCKS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细胞荧光法观察LPS、TNF-α对内皮细胞中SSeCKS与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定位和结构的影响。结果:静息状态的BPAEC表达极少量的SSeCKS;经LPS刺激后,SSeCKS表达没有明显变化;而TNF-α以浓度和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内皮细胞SSeCKS表达增加;LPS和TNF-α刺激后,F-actin发生重构,且SSeCKS向核周、细胞膜纤维、板状伪足聚集;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Ro-31.8220抑制LPS和TNF-α对内皮细胞F-actin和SSeCKS细胞内定位改变的影响。结论:TNF-α能够诱导内皮细胞SSeCKS表达增加,PKC参与LPS、TNF-α诱导内皮细胞F-actin的重构和SSeCKS重新分布。提示SSeCKS可能与LPS和TNF-α诱导内皮细胞F-actin的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9.
TNFα对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 :将培养的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TNFα(4× 10 5U/L) ;通过普通光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TNFα对内皮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并运用免疫组化染色来观察TNFα对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 (ICAM 1)的影响。结果 :(1)光镜、电镜观察结果显示 :实验组内皮细胞拉长 ,由原来的多边形变为成纤维状 ,细胞间距不均且变大 ;微绒毛变短甚至呈泡状 ,个别拉长 ,有些部位细胞膜有缺损以及内质网扩张、线粒体凝聚等改变。并且这些改变有时间依赖性。 (2 )实验组内皮细胞ICAM 1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TNFα(4× 10 5U/L)对内皮细胞有明显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0.
阿魏酸钠对TNF-α致内皮细胞NF-κB和ICAM-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对TNF α致内皮细胞NF κB和ICAM 1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技术观察阿魏酸钠对TNF α对培养内皮细胞 (ECV30 4)的NF κB和ICAM 1表达的影响。结果 :TNF α能使细胞核内NF κB及细胞表面ICAM 1表达明显增高 ,阿魏酸钠和TNF α共同作用后 ,可使内皮细胞核内NF κB及细胞表面ICAM 1表达显著降低。结论 :阿魏酸钠可显著减轻TNF α所致内皮细胞的损害 ,其机理可能与抑制内皮细胞NF κB活化 ,减少ICAM 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构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 1)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FP-N1/TNFR 1,并在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中表达。方法: 分离并培养HUVECs,将已成功构建的融合表达载体pEGFP-N1/TNFR 1,通过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in介导的方法转染到HUVECs中,RT-PCR检测TNFR 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融合蛋白的瞬时表达,同时在活细胞状态下用荧光显微镜直接观察。结果: 成功分离HUVECs,重组pEGFP-N1/TNFR 1融合表达载体转染HUVECs后,在细胞中检测到TNFR 1基因片段,Western blotting可以检测到TNFR 1在HUVECs表达,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到转染细胞中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结论: 重组pEGFP-N1/TNFR 1融合表达载体在HUVECs中获得了表达,融合蛋白具有TNFR 1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双重活性,为进一步研究TNFR 1转位的调控因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LPS)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血脑屏障内皮细胞(Blood-brain barrier endothelial cell,BBBEC)胞浆内钙离子浓度(plasmic inner concentration of calcium,[Ca^2 ]i)的影响。方法:用Fluo-3/AM做为荧光探针对钙离子进行负载,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的LPS和TNF-α刺激下BBBEC胞浆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在TNF-α刺激下,单个BBBEC[Ca^2 ]i呈浓度依赖性的一过性升高。不同浓度TNF-α引起的BBBEC Ca^2 的荧光强度达高峰的时间基本一致,高峰荧光强度和荧光持续时间随TNF-α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低浓度LPS(1μg/ml和10μg/ml)刺激细胞时,BBBEC[Ca^2 ]i无明显变化,高浓度LPS刺激细胞时,可见[Ca^2 ]i呈短暂性升高,随后下降。结论:TNF-α和LPS在极短的时间内导致BBBEC[Ca^2 ]i的升高,激活BBBEC,这一过程是缺血性脑损伤极早期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质膜微囊蛋白(caveolin)是细胞质膜微囊的主要结构蛋白,研究显示caveolin可与多种信号分子相互作用,在细胞信号转导和多种疾病的发生中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观察切应力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s)caveolin-1表达的调节作用。 方法: 使用培养的3-5代HAECs细胞,采用平行板流动室,产生切应力为1.0 Pa的稳定流动环境。内皮细胞经切应力和TNF-α刺激不同时间后,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测定caveolin-1蛋白和mRNA表达的变化。 结果: 1.0 Pa切应力作用24 h可明显引起caveolin-1蛋白和mRNA表达的下调,尤其是mRNA表达的下调(P<0.05)。1 h和4 h的切应力刺激可以引起caveolin-1 mRNA表达的明显下调(P<0.05),但4 h时caveolin-1蛋白表达尚没有明显下降。24 h TNF-α刺激可以引起caveolin-1蛋白和mRNA表达的明显下调(P<0.05)。 结论: 切应力和TNF-α可以抑制caveolin-1 mRNA和蛋白表达,这种改变可能会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炎症刺激因子TNF-α介导炎症时上调血管内皮细胞Tie 2基因的机制。 方法: 采用RT-PCR、定量PCR以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TNF-α作用于原代人主动脉内皮细胞株(HAECs)、原代人肺动脉内皮细胞株(HPAECs)时Tie 2基因及ETS转录因子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TNF-α可增加血管内皮细胞Tie 2基因的表达。TNF-α不能增加内皮细胞HAECs和HPAECs的NERF-2、ELF表达;TNF-α刺激后约 24 h 第1次检测到ESE-1 mRNA表达。延长刺激作用时间后,发现在18-36h之间可测到ESE-1 mRNA表达,24 h 为高峰,而蛋白质表达在18 h极弱,36 h达峰值。检测中所观察到ESE-1表达在Tie 2表达之前且表达模式类似。结论: Tie 2基因在TNF-α刺激时的上调与NERF-2或ELF介导无关,ESE-1可能在炎症因子刺激后Tie 2的转录调节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TNF-αⅠ型受体(TNFRl)对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iNOS,HO-1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TNFR1基因敲除的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BVEC/TNFR1)和野生型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BVEC),分别给予5ng/mL TNF-α刺激24h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Westem blot方法检测两种细胞iNOS基因和HO-1 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 给予TNF-α刺激后,iNOS mRNA和蛋白表达仅在野生型脑血管内皮细胞内明显增高。而在受体敲除脑血管内皮细胞无明显变化。HO-1 mRNA和蛋白表达量在野生型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和受体敲除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均明显增高。结论 TNF-α可能作用于脑血管内皮细胞TNFR1,增加iNOS表达,HO-1表达增高并非由TNFR1介导,而由TNF-α的其他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16.
TNF-α对内皮细胞白介素-8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L-8作为一种趋化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在内皮细胞内的表达受多种细胞因子的调节。本文用TNF-α孵育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不同时间后,用RT-PCR法检测内皮细胞内IL-8mRNA的表达,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内皮细胞内NF-κB的激活。结果发现(1)未用TNF-α孵育的内皮细胞IL-8表达量很少,TNF-α孵育1小时后IL-8表达明显增加,3h进一步增加;6hIL-8表达降低,9h进一步降低至基础水平;(2)未用TND-α孵育的内皮细胞核NF-κBp6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阴性,NF-α孵育1,3h后NF-κBp6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阳性,6h时后呈弱阳性,9h后呈阴性。提示TNF-α可诱导内皮细胞表达IL-8并可激活内皮细胞内NF-κB,二者的时相过程基本一致。作者认为TNF-α诱导IL-8在内皮细胞内表达可能与转录因子NF-κB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7.
已知组织因子异常表达可启动血液凝固机制。用细胞发色底物法、RT-PCR等方法分别从蛋白活性、基因表 达水平研究与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发病相关的肿瘤坏死因子、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因子表达的影响。 结果表明: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紧张素Ⅱ均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因子的表达,并使其mRNA表达增加。此项研 究为进一步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的共同发病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探炎性刺激对人多核白细胞(PMN)和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PECAM-1)表达的影响和PECAM-1的可能作用。方法:使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化法,观察脂多糖(LPS)、白介素(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a对PMN和HUVEC PECAM-1表达的变化。结果:LPS、1L-1β和TNF-a可引起PMN表达PECAM-1蛋白减少,而对HUVEC PECAM-1的表达无显著影响,但组化显著在HU-VEC连接部的PECAM-1染色变淡。结论:上述炎性刺激物不仅可引起PMN表达PECAM-1减少、激活PMN,而且可改变内皮细胞PECAM-1的分布,因此PECAM-1在炎症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PDGF是机体内一种主要的促分裂剂和趋化剂 ,系由两条肽链 (A链、B链 )组成的同型或异型二聚体。PDGF表达增高促使平滑肌细胞向内膜下迁移、增生 ,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AS)。内皮细胞主要生成PDGF -B ,激活的内皮细胞PDGF -B表达异常增加 ,PDGF -B上游启动子包含两个重要的元件 :SIS近端元件 (SPE) ,主要与转录因子SP - 1结合 ;切应力反应元件(SSRE) ,主要与转录因子NF -κB结合。TNF -α是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 ,人类典型AS斑块中TNF -α阳性率高达90 % ,且与AS的严重程度成正比[3 ] ,而且TNF -α可使细胞内活…  相似文献   

20.
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on,AT)作为一种有效的他汀类降血脂药,能够降低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近年发现AT在病理生理学方面还具有抗炎、抗氧化及稳定动脉硬化斑块的作用,然而AT稳定动脉硬化斑块的确切机制至今尚未明了。NF-κB是一种重要的炎症、凋亡因子,作为多种炎症、细胞因子的中间环节,参与正负反馈调节机制,本实验拟研究AT稳定动脉硬化斑块与NF-κB表达、分泌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AT稳定动脉硬化斑块的作用机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