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7 毫秒
1.
常规下颌神经阻滞麻醉大约有15%的失败率。1973年Gow—Gates提出了应用口外标志的新的麻醉方法,其成功率在98%以上,且一次注射可同时麻醉下齿槽神经、舌神经与颊神经,但学习与掌握此法比较困难。1978年Akinosi提出了一个闭口状态从口内  相似文献   

2.
1973年Gow—Gates提出了应用口外标志的新的麻醉方法,一次注射可同时麻醉下齿槽神经、舌神经与颊神经。但学习与掌握此法比较困难。因而不少口腔医务人员探索从口内一次注射的麻醉方法。笔者对门诊一组病例进行下颌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法一次注射,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口腔门诊随机所遇患者355例,其中男性163  相似文献   

3.
统的下牙槽神经阻滞是把麻药注射于下颌孔及其附近,以麻醉下齿槽神经和舌神经;阻滞颊神经则需在磨牙后凹和/或颊后穹隆注射。一般认为,麻药注射点距神经越近越好。Gow-Gates则认为麻药注射点距神经尚有一定距离时仍能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因此他提出一种把麻药注射在髁状突颈部内侧的新方法——Gow-Gates法。本文着重分析这种新方法的解剖基础。 Gow-Gates法的操作方法:请患者大张口,从翼突颞骨三角顶端进针;注射器须平行于口角至注射侧耳屏下缘的联线,对准髁状突前内侧,朝后上行进直达骨面,然后注射麻药。  相似文献   

4.
<正> 在口腔科下牙槽神经、舌神经和颊长神经阻滞麻醉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国内外口腔科教材通常是介绍开口注射法,由于开口法注射时病员比较紧张并且针刺也较痛,尤其是儿童病员或其他不十分合作的病员应用开口注射法既不方便又不安全,有断针的可能。因此有必要探索更有效而简便的方法。我们研究的下牙槽神经、舌神经和颊长神经阻滞麻醉闭口注射法就是能满足此类要求的一种新的麻醉方法。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拔牙术中下齿槽神经麻醉的客观征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齿槽神经麻醉是否完全的客观判断是困难的。本文根据客观的试验作了观察。在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后,通常靠探查口腔组织来确定麻醉是否完全、然而病人有反应时则很难判断其是对压力还是对疼痛有反应。主观上可能麻醉完全,但在拔出牙齿时病人仍有反应。  相似文献   

6.
研究翼颌间隙以及邻近的解剖结构是下齿槽神经和舌神经阻滞麻醉成功的重要先决条件,也是避免麻药注射引起的一系列错误、失败和并发症的先决条件。作者对50个成人和22个儿童尸体的解剖标本的翼颌间隙及邻近区域的不同高度、不同平面的断面解剖进行了研究。结果是:颞肌位于冀颌间隙前面,附丽在冠状突和下颌支内侧面前部直达下颌磨牙牙冠平面。颞肌在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56岁,要求拔除右残根。2%的盐酸利多卡因常规行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注射麻药后约2分钟,患者感到咽部麻胀,发声费力,5分钟后完全失音。除精神紧张外,全身检查未见异常。专科检查:患者左侧软腭瘫痪,间接喉镜检查见声带松驰,左侧声带呈波纹状,外展不能,固定于中线位。当时未做任何处理,约2小时后,发声逐渐恢复正常。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引起失音临床少见,本例患者出现此并发症,可能为术者对局部解剖不熟,注射点偏上偏后,注射方向偏内,进针过深;同时,患者可能伴有迷走神经行径异常,而麻醉了该侧迷走神经所致。据报道,极少迷走神经出现行径…  相似文献   

8.
下颌第三磨牙拔除(尤其是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其中较为严重之一即是下齿槽神经或舌神经损伤。对第三磨牙拔除术引起的下齿槽神经损伤,专业书籍中曾有简要记载,而舌神经的损伤则缺乏描述。本文就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齿槽神经的解剖关系,舌神经在第三磨牙区的解剖关系,如何减少上述神经损伤以及这类并发症的治疗等问题进行文献复习。一、解剖学考虑 1.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齿槽神经或下颌管的解剖关系关于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管的关系已有  相似文献   

9.
1977年 Akinosi 提出了一种闭口位口内进路的下颌神经阻滞麻醉方法,一次注射可同时麻醉下齿槽神经、舌神经及颊神经。因该法为闭(牙合)位进针,不受张口度的影响,特别适用于因炎症、创伤等原因致张口困难,用常规翼下颌注射法操作困难者。国外已有一些临床  相似文献   

10.
上颌结节麻醉由于有时麻药未注射到上齿槽后神经位置,故未出现阻滞,这种麻醉方法有时引起血肿,甚至血肿化脓,故很多医生几乎不采用结节麻醉。  相似文献   

11.
下颌切牙可能存在的侧副神经分布可用以解释为何进行下齿槽神经或颏神经阻滞麻醉有时不能引起下颌切牙深麻醉的原因。作者在研究中使用了26具男女成人尸体,从下颌舌骨神经在颞下窝的起点到其在颏区的终点进行追踪。将二腹肌、下颌舌骨肌和颏肌由下颌骨分离,以宜于密切观查颏后孔。当下颌舌骨神经的终支进入至少含有一个切牙的下颌骨时,作者在解剖显微镜下进行了骨内解剖。在50%的标本中显示下颌舌骨神经的神经分支通过颏后孔进入下颌骨。其中有九例  相似文献   

12.
STA牙周膜注射在下颌埋伏阻生智齿拔除中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传统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和计算机控制给药下牙周膜注射麻醉在注射及给药过程中的疼痛情况和麻醉效果。方法 120例下颌埋伏阻生智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采用牙周膜注射单颗牙麻醉,对照组采用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分别在不同4个时间点测量患者血压和心率;应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测定患者对两种麻醉注射方法的疼痛值。结果对照组在麻醉剂注射中和注射后2分钟血压明显升高;实验组在整个麻醉和手术过程中血压无明显变化。实验组的疼痛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下颌埋伏阻生智齿拔除术中,单颗牙牙周膜注射麻药时的疼痛明显低于传统的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而二者麻醉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3.
常规的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并不总是成功的,其原因之一是下颌舌骨肌神经分支分布于下颌牙齿。下颌舌骨肌神经除运动支支配二腹肌和下颌舌骨肌外,’有10~20%发出分支分布子下颌神经。  相似文献   

14.
注射处顽固性疼痛是口腔局麻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牙关紧闭却甚为少见。如果不能正确的治疗,就可以迁延为慢性期。本文拟通过复习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并结合典型病例来说明如何处理牙关紧闭。下颌的阻滞或上颌后区的浸润麻醉进入颈肌、翼内肌、翼外肌和下齿槽神经、舌神经、上颌神经、以及颌内动脉及其分支、翼静脉丛所在的颞下凹(infratemporal fossa)内。这些对理解由于牙科手术麻醉后所致牙关紧闭的病理生理是重要的。病例报告: 病例1 患者为修复牙曾行4次下齿槽  相似文献   

15.
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是临床拔牙时最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虽然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很少 ,但由于这种方法的大量应用 ,每年我院因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引起的并发症绝对数量仍不少。我们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口腔门诊近 3年的并发症进行总结 ,以获得临床防范要点。1 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均为我院门诊进行拔牙患者 ,时间自 1997- 0 1~2 0 0 0 - 0 1,共行下齿槽神经阻滞 14 68例。平均年龄 2 9岁 ( 5~ 81岁 ) ,男 777例 ,女 691例。麻醉技术 :常规口腔消毒 ,5号长 7cm针头采用口内法进行穿刺。麻醉药均用 2 0 g/ L普鲁卡因 2 ml加 1∶ 10 0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种更加有效的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需翻瓣去骨法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患者150例。实验组50例,采用Gow-Gates法阻滞麻醉,对照一组50例,采用下颌支内侧隆突阻滞麻醉,对照二组在采用对照组一的方法注射后保留少量局麻药加用患牙颊侧近远中及舌侧三点浸润麻醉。采用VAS评分法观察疼痛情况。三组病例均使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结果:与对照一组相比,采用Gow-Gates法阻滞麻醉的病例疼痛明显减轻,但是与对照二组相比,该法没有明显优势。结论:传统的下颌支内侧隆突阻滞麻醉加用局部浸润麻醉可以有效提高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成功率,达到与Gow-Gates阻滞麻醉相同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7.
对儿童下颌神经浸润和阻滞麻醉比较研究JDentChild1993,60(2):104~106(英文)通常,用于下颌乳唇牙和恒磨牙的麻醉是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法。本文目的是比较下颌神经浸润麻醉同阻滞麻醉用于乳磨牙外科治疗的麻醉效果。研究对象为18位儿童,...  相似文献   

18.
真正的局部麻醉药物过敏反应虽然罕见,但并不容易处理。有学者认为:某些抗组织胺药物与神经阻滞药物结构相似,具有局部麻醉效果,可用作局部麻醉药品的替代药物。本文目的是对照性地研究苯海拉明与丙胺卡因用于口腔手术的局部麻醉效果。 材料和方法 16位局部麻醉药品过敏者使用1%苯海拉明进行麻醉;下齿槽神经(35mg)和颊神经阻滞(5mg);7位局部麻醉药品不过敏者使用2%丙胺卡因进行麻醉:下齿槽神经(1.6mg)和颊神经(0.4mg)阻滞,作为对照。应用电子牙髓活力测量仪测定需拔除牙  相似文献   

19.
患者 ,男 ,2 6岁 ,教师。因左下第一磨牙残根拔除术 ,用 2 %肾上腺素普鲁卡因 2ml(回抽无血 )常规行左下颌神经阻滞麻醉 ,注射完毕后即发生左侧颧面部皮肤苍白 ,但口唇色泽正常。同时患者主诉左眼完全失明 ,未作特殊处理 ,只嘱其闭目休息 ,约 5min后面色逐渐正常 ,视觉恢复正常。常规行残根拔除术 ,手术经过顺利 ,麻醉效果完全。分析下颌神经阻滞麻醉引起颧面部皮肤缺血及暂时性眼失明的原因 ,可能是下齿槽神经阻滞麻醉时 ,局麻药经组织吸收进入血管后 ,通过颌内动脉引起眼神经分支的暂时性麻痹而引起的一过性视力障碍左下颌神经阻滞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明确颊神经解剖及多种阻滞麻醉方法的异同,为颊神经阻滞麻醉教学及临床操作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整理、分析1956年以来22本口腔颌面外科学中文教材及2本口腔麻醉领域的英文教材,对单纯颊神经阻滞麻醉以及牙槽神经、舌神经及颊神经一次性阻滞麻醉的方法及特点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 22本中文口腔颌面外科学教材中共叙述过4种颊神经阻滞麻醉的方法,英文教材中亦叙述过3种颊神经阻滞麻醉的方法。其中,对于单纯颊神经阻滞麻醉方法的讲述中、英文教材是一致的,但对于下牙槽神经、舌神经及颊神经一次性阻滞麻醉方法的讲述中、英文教材存在显著不同。下颌支内侧隆突注射法、Akinosi阻滞麻醉法和Gow-Gates阻滞麻醉法均可实现下牙槽神经、舌神经及颊神经的一次性阻滞麻醉,但翼下颌注射法退针至黏膜下能否阻滞麻醉颊神经还有待进一步探究。结论 加强对颊神经解剖及多种麻醉方式的认识和理解,不仅有助于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的明辨性思维,还有助于临床教学过程中对麻醉方式的选择、麻醉效果的评估以及麻醉成败的原因分析等临床思维与临床决策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