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组织工程化人口腔黏膜移植对裸鼠创面的修复作用。方法 该研究于2016年11—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随机选取健康雄性裸鼠8只(3 ~ 4周龄,体重为14 ~ 15 g),用0.8%戊巴比妥钠麻醉,在其颈部及背部各制备大小约1.0 cm×1.0 cm的缺损,颈部缺损用组织工程化人口腔黏膜移植修复,背部缺损用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is matrix,ADM)移植修复。饲养8 d后取下移植皮片,HE染色观察组织特点。结果 HE染色发现,组织工程化人口腔黏膜移植物形成类皮肤组织结构,但部分上皮细胞脱离生物支架及ADM开始降解;而ADM移植物表面未见上皮细胞爬行。结论 组织工程化人口腔黏膜移植能促进裸鼠创面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腔黏膜结核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对2006年6月~2015年6月因口腔黏膜肿胀、糜烂、疼痛的12例结核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口腔黏膜结核大多继发于肺结核或肠结核,经系统规范的抗痨治疗,配合局部病损辅助治疗,12例患者均痊愈。结论:对结核病患者出现口腔黏膜特征性溃疡应考虑为口腔黏膜结核。做到早发现、早施治,实施早期、联合适量、全程治疗,是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4.
微波辐射治疗口腔黏膜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口腔黏膜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用WB-100型微波多功能机对362例口腔黏膜病进行治疗,观察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虽然不同的黏膜疾病对微波治疗的反应不同。但均取得较好的疗效。结论:微波辐射治疗口腔黏膜疾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用纤维蛋白为载体携带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修复皮肤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取第二代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与纤维蛋白混匀注射于裸鼠背部皮肤缺损,术后2、4周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术后2、4周移植的人黏膜上皮细胞在缺损处生长成复层上皮.结论:纤维蛋白是一种上皮细胞移植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6.
口腔黏膜病是发生在口腔黏膜及软组织上的类型各异、种类众多的疾病总称。在临床工作中,口腔黏膜病常表现为不典型损害或伴有全身损害等情况,再加上其更迭、重叠和共存的特性,口腔黏膜病的诊断常是临床难题。因此,本文提出口腔黏膜病的临床辨析策略:根据全面的病史采集和详细的临床检查,结合必要的辅助手段,充分利用文献、指南和共识,借助...  相似文献   

7.
口腔黏膜病临床治疗Ⅱ.老年口腔黏膜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正走向老龄化社会,日益受到重视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包含着老年人的口腔健康问题。近年来,老年人口腔黏膜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年轻人,其原因固然与老年人在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有关,但年龄并非惟一的相关因素。由于受到生理和经济上的限制,老年人得到的口腔医疗服务远低于年轻人。创伤、药物、口腔卫生和义齿更可能影响到老年口腔黏膜病的发生、发展。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正气渐虚,机能渐衰,出现的免疫功能衰退、细胞分裂率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西地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口腔黏膜健康状况,尤其是对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hronic graft-versus-host disease,cGVHD)的口腔表征进行深入分析.方法:调查于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并存活的患者69例,以复诊的方式进行病史采集、口腔专科检查,详细记...  相似文献   

9.
目的 将构建的口腔黏膜异体移植修复腭裂术后遗留的裸露硬腭处,观察其对腭裂术后上颌骨继发畸形的防治效果。方法 分离提取SD乳鼠硬腭黏膜细胞并对其进行培养,以自制藻酸钠薄膜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的口腔黏膜。3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1个正常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无任何处理,实验组均行左侧硬腭黏膜骨膜瓣切除,Ⅰ组切除后任其裸露(裸露组),Ⅱ组、Ⅲ组分别行藻酸钠薄膜修复(材料组)和组织工程化的口腔黏膜修复(黏膜组)。术后9周(12周龄)处死动物,体视显微镜下测量左右侧硬腭骨宽度,比较各组的非对称率。结果 裸露组与材料组左右侧硬腭骨宽度非对称率无差异;黏膜组非对称率小于裸露组和材料组。结论 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移植修复裸露硬腭对腭裂术后上颌骨继发畸形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3例口腔黏膜统状黄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初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对3例口腔黏膜疣状黄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68(KP1)、PCNA、CK(AE1/AE3)、Vimentin和S-100的表达,原位杂交检测HPV(6、11、16、18)mRNA和MMP-2、MMP-9RNA。结果:3例疣状黄瘤中泡沫细胞CD68(KP1)和Vimentin呈强阳性表达;CK、PCNA、S-100阴性表达;原位杂交检测显示HPV(6、11、16、18)均为阴性,MMP-2、MMP-9在黏膜上皮和间质的部分泡沫细胞呈阳性表达。结论:疣状黄瘤的发生可能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无关,其中的泡沫细胞可能由单核-巨噬系统分化而来。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口腔内窥镜的基础上,应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数据库和图像技术,开发口腔黏膜内窥镜管理统。方法:设计完整的口腔黏膜病病历和对其病种与药物的合理分类,连接口腔内窥镜和计算机系统,采用Powerbuilder 6.0、SQL Anywhere 5.0和VIDCAP32为开发工具,进行口腔黏膜内窥镜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结果 该系统含5个子系统:病历系统、查询系统、病种系统、药物系统和医生系统,具有打印临床病历和内窥镜照片功能。经过2年临床应用,累积450例患者临床病历资料。结论 该系统具有较强的临床使用功能和简明清晰的操作界面;该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口腔黏膜病临床病历的计算机化管理,提高了黏膜病的临床诊治和科研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组织工程口腔黏膜固有层修复颊黏膜缺损的效果。方法:以壳多糖-胶原凝胶为网架,与体外培养的Wistar大鼠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构建壳多糖-胶原凝胶口腔黏膜固有层(FPCCL),用5-BrdU标记其中的成纤维细胞后.移植修复同种异体大鼠口腔颊黏膜圆形缺损(用直径8mm的圆形刀制成);21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FPCCL组(12只)及对照组(9只)。术后行大体观察、创面直径测量、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所有数据用SPSSll.5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结果:术后大鼠创面无感染,术后7d时,2组创面均被浅黄色膜覆盖,术后14、21d时,2组创面完全被新生黏膜覆盖。术后7d时,对照组创面比FPCCL组创面显著为小(P〈0.05)。组织学观察:术后7d,2组创面未完全上皮化。术后14、21d时,2组创面完全上皮化,有钉突;上皮复层,表面有角化物;新生固有层中细胞数量较多。含毛细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FPCCL组术后7、14、21d时阳性成纤维细胞出现在肉芽组织的细胞密集处和新生固有层中.与新生组织共同参与了颊黏膜缺损的修复重建。未出现免疫排斥现象。结论:FPCCL在修复重建颊黏膜缺损、限制创口收缩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FPCCL作为颊黏膜缺损区永久性固有层替代物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口腔黏膜黑色素瘤(oral mucosal melanoma,OMM)的治疗和预后。方法对51例OM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1例中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31例,其中29例限于Ⅰb~Ⅲ区;本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35%和21%。切取活检与切除活检、有无色素沉着未显著影响预后;接受手术+生物治疗或生物化疗者生存率显著高于其他治疗模式(P =0.003)。结论OMM颈淋巴结转移主要限于Ⅰb~Ⅲ区;切取活检和色素沉着未显著影响预后;该病预后差,手术+生物治疗或生物化疗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在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用于修复皮肤或黏膜缺损的方法主要是采用皮瓣或游离皮片的自体组织移植.  相似文献   

15.
口腔癌是发生在口腔的恶性肿瘤之总称,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和生活,发病率高,致残率和病死率高.许多口腔癌由癌前病变发展而来,最常见的是口腔黏膜白斑、扁平苔藓等.目前针对口腔癌一线治疗方案分为:手术切除、放射线治疗、化学治疗以及联合治疗.特别是高龄口腔癌症患者,传统治疗尚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毒副作用.针对癌前病变常用药物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颊脂垫瓣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颊脂垫瓣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切除后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10例伴重度张口受限的OSF患者,应用颊脂垫瓣修复切除后遗留的组织缺损,观察颊脂垫瓣的愈合过程及修复效果。结果:术后9例患者张口度均大于3cm,颊脂垫瓣愈合良好,术后1周颊脂垫瓣明显水肿,组织瓣表面有薄层伪膜覆盖,1周后伪膜逐渐消失,2周后伪膜完全消失,2~3周后水肿明显消退,颊脂垫表面逐渐上皮化,6~8周再生的黏膜变得光滑,呈粉红色,类似于正常口腔黏膜。结论:颊脂垫瓣为修复OSF术后缺损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手术方式,有利于改善张口受限症状。  相似文献   

17.
口腔黏膜溃疡是较常见的口腔病损,尤其是复发性口疮。据研究,正常人群发病率在10%左右^[1]。口腔溃疡由多种病因引起,发生口腔溃疡后,患者痛苦异常,辗转不安,进食时更为明显。目前口腔溃疡的治疗尚无很好的、根治性治疗方法,临床大多为局部用药,以减轻疼痛,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虽然各种方法均有一定疗效,但因口腔环境特殊,各种治疗方法均不易保持局部的有效药物浓度和时间,而达到十分满意的疗效,也没有一种治疗方法能立即减轻或消除疼痛,解除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18.
19.
为探讨老年人口腔黏膜病变的特点及规律,本文对916例老年人口腔黏膜病变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旨在对老年口腔保健提供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适用于免疫学研究的口腔黏膜软组织移植(oral mucosal soft tissue transplant,OMT)模型并探讨其主要的免疫病理学特征。方法:将0.3~0.5 cm的Balb/C小鼠全舌组织移植到Wistar大鼠颊黏膜下。连续观察移植后90 d内其一般健康状况、生存率、体重变化、移植局部症状及脾脏肿胀等大体情况;检测血常规,血清C3、C4、IgA、IgG及IgM含量;组织学观察移植局部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OMT的病理学分级标准。结果:该模型局部急性排斥症状明显,主要为颊黏膜肿胀渗出、引流淋巴结肿胀、中性粒细胞密集浸润及移植物破坏等。上述症状始于术后1 d,7~15 d到达高峰,而后逐渐缓解,慢性炎细胞替代中性粒细胞并呈修复状态。病理分级相应从G3、G4、G2到G0。其全身症状不显著。结论:初步建立OMT模型并明确其免疫病理特征: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协同作用;急性排斥占主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