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就淄博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疫情及宿主动物的分布及带毒情况进行了连续调查检测。结果显示 :淄博地区室内大家鼠为优势鼠种 ,其次为小家鼠 ,野外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 ,其次为大仓鼠 ;八十年代 ,室内大、小家鼠均带出血热病毒 ,室外未检测到带病毒鼠 ,为家鼠型疫区 ,九十年代 ,室内大、小家鼠 ,室外黑线姬鼠、大仓鼠均带出血热病毒 ,疫区类型为家、野鼠混合型。提示 :淄博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疫区类型已从八十年代单纯家鼠型转为家、野鼠混合型 ,防治重点也应做出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摸清湖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宿主动物的分布、带毒情况及汉坦病毒的型别,为防制HFR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年6月-2005年10月对5个监测点媒介动物自然感染出血热病毒进行调查。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鼠肺汉坦病毒抗原,用双抗原夹心麟方法检测鼠血出血热抗体。用单克隆抗体进行病毒分型。结果共捕获478只小兽,总鼠密度为3.4%,室外为3.31%,室内为3.59%,黑线姬鼠是野外的优势宿主,占室外所捕小兽的38.29%,褐家鼠是室内的优势宿主,占室内所捕小兽的46.91%,其次为小家鼠(30.25%),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占捕获总数的46.86%。抗原和抗体阳性鼠为39只,总感染率为9.49%。五个监测点间捕获率和带毒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黑线姬鼠主要携带Ⅰ型汉坦病毒,褐家鼠主要携带Ⅱ型汉坦病毒,阳性鼠肺Ⅰ型7只(占41.18%),Ⅱ型10只(占58.82%)。黑线姬鼠和褐家鼠的带毒指数分别为9.02%、13.73%。共检测清洁级实验大鼠26批213只,其中阳性率为2.35%;SPF级大鼠78只,未检出HV抗体。结论湖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为姬鼠型和家鼠型混合型疫区,出血热防制工作应以灭鼠和人群免疫相结合的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实验动物与生物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动物是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等的重要工具和支撑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研究中使用的实验动物和实验用动物的种类、品系越来越多,生物安全问题已经明显地威胁到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本文分析了实验动物的潜在生物安全危害,探讨了实验动物生物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应对实验动物生物安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试运行的三级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性能测试及安全评估,探索建立生物安全实验室物理的检测技术方法和程序。方法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运行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压力、洁净度、照度等7项指标检测。结果三级动物生物安全基本符合GB50346-2004“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及GB14925-2001“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标准。结论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物理指标满足应用要求,生物安全实验室物理指标检测能为生物安全实验室认证提供客观参考。  相似文献   

6.
观察大剂量干扰素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60例临床效果,发现治疗组少尿期缩短,血尿素氮(BUN)增长幅度小,且较快修复正常,尿蛋白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提前,越少尿期多,多尿期持续时间缩短,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朱加银  俞科廷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49(1):76-78,封三
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条件,被称为“活的试剂”。SPF级动物实验室是生命与医学科学研究中公认的标准动物实验室。动物实验会涉及到生物安全相关的实验,实验动物生物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过分析温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SPF级屏障系统生物安全相关的人员、实验室、实验动物三个方面的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面三证,以证促管”的管理方法,进一步探讨高校SPF级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与防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临床送检血清的抗体测定,评价IFAT在HFRS早期诊断中实用性。该法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1.5%,发病1周内IgM抗体阳性率为82.8%,IgG抗体为81.1%,前者于病后10天左右达高峰,3~5个月后仍可测得。后者高峰期在病后4周左右,一年后维持在一定水平。IFAT与SPA-HRP酶染色法的比较,后者敏感性较高,但试验时间长。  相似文献   

9.
实验动物用于病原性研究越来越多, 生物安全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 有时还会非常严重。近十年来, 实验动物相关法规、标准不断完善, 加之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进一步提高, 为保障动物实验的生物安全, 提供了良好的控制要求。但是, 目前依然存在一些认识上、操作上和管理上的问题, 如实验动物和实验用动物的使用要求、动物大小与饲养设备的安全控制、福利要求与生物安全的取舍侧重等方面。本文就以上问题, 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一些观点, 以期为良好控制动物实验中的生物安全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一起典型案例的调查与分析,探讨肾综合症出血热实验室感染的原因及流行病学特征,为类似感染事件提供相应的调查和处理模式。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广州市2007年一起流行性出血热实验室感染事件进行调查;人血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鼠肺组织抗原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检测,鼠血标本采用反相间接血凝法(RPHI)检测。结果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符合肾综合症出血热诊断标准;流行病学调查证据支持实验室感染可能;开放饲养区采集的43份鼠肺标本荧光PCR检测,其中4份标本阳性;8份野鼠血有2份阳性;动物供应单位鼠血清标本抗体检测,40份均为阴性;实验室相关人员标本60份中1份标本IgG抗体阳性。结论本次事件为感染肾综合症出血热的野鼠将病毒传播给开放饲养区的实验动物,而患者与该区实验动物接触而发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临床缓解后有无远期肾损害及其他后遗症。方法:随访HFRS恢复患者104例(HFRS组),询问病史,进行常规体检,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胸透或胸片、心电图、肝胆脾及双肾B超、汉坦病毒(HV)IgG抗体。同时选择同一地区,性别、年龄类似,无HFRS病史的8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HV-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IgG抗体阳性的患者作为HV隐性感染组,HV-IgG抗体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IgG抗体阴性的患者者作为HV非感染组,均进行相同检查,对3组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另外随机选择无肾综合征出血热病史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清43份,初步探讨慢性肾脏疾病与汉坦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104例HFRS恢复患者中97例(93.27%)HV-IgG抗体阳性,对照组23例(27.38%)HV-IgG抗体阳性。HFRS组104例中8例(7.69%)尿蛋白阳性(≥+),高于HV非感染组(0%),两组进行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27)。HFRS组有垂体功能减退1例;慢性肾炎、肾移植患者1例。结论:大部分HFRS恢复患者HV-IgG抗体可长期存在。HFRS急性感染后,远期肾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是否与HV的持续性感染有关,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汉坦病毒(HV)的检出率。方法:设计了两对新的汉坦病毒(HV)通用引物,建立新的RT-PCR方法,对流行于湖北省不同地区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在对166份血清中HV RNA的检测显示HTN型阳性率为80.1%(133/166),SEO型为19.9%(33/166);对不同浓度的HV RNA检测结果显示,本法最低可检测出血清中72 pg病毒基因组。结论:说明本法用于检测HFRS患者血清中HV RNA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很高,且我国中部地区HFRS流行以HTN为优势型,这一结果不仅为HFRS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也为HFRS的防治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青岛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点,指导今后的防治工作。方法对青岛市2007年HFRS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市发病率为1.64/10万,病死率为3.15%。季节发病呈双峰型,以秋冬季为主。12个市区中,8个有病例报告。郊区5市发病占总数的93.70%,其中胶南发病率最高,为5.58/10万。农民占83.46%,20-60岁组占89.76%,男女之比为4.08∶1。居民区主要鼠种为小家鼠和褐家鼠,分别占48.93%和27.90%。野外褐家鼠构成最高,占42.55%。居民区和野外阳性率分别为0.86%和4.26%。结论我市2007年HFRS发病率虽较往年明显降低,但郊区5个市仍是发病重点,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14.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由汉坦病毒(hantavirus)引起,由鼠类传播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出血、急性肾功能损害和免疫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HFRS流行于世界上近40个国家和地区,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永生化的B淋巴母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汉滩病毒感染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自HFRS患者血液中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再用EB病毒感染PBMC,同时加入环胞素A(CysA)。结果 20例血样标本经EBV感染4周左右,形成了15例永生化B淋巴母细胞系。成功转化后的B淋巴母细胞系,其体积增大,进而增殖的淋巴细胞积聚成团。结论 永生化的B淋巴母细胞系可传代培养。冻存复苏后细胞增殖活性并无改变。  相似文献   

16.
何海燕 《海南医学》2012,23(4):99-101
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医院感染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所收治的53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53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42例,感染率为7.81%;共发生63例次感染,例次感染率为11.71%;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系统,为35例次,占55.56%,病原菌中革兰氏阳性菌占52.17%,革兰氏阴性菌占43.48%,真菌类占4.35%.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教育,注意消毒隔离,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认真执行手卫生,降低探视陪护,以及开展目标性监测和重点干预措施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有效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动态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检测25例正常人和39例EHF患者四期血清sICAM-1水平。结果EHF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升高,且重症组高于轻症组;少尿期及多尿期sICAM-1与血肌酐呈明显正相关,sICAM-1与外周血血小板数呈明显负相关;少尿期sICAM-1与血尿素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血清sICAM-1作为重要的免疫分子参与HFRS的发病过程,动态检测HFRS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可作为HFRS病情观察的重要指标,同时也可为HFRS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 10 4例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血浆神经肽Y(NPY)浓度变化规律及其在临床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HFRS各病期血浆NPY含量并与正常健康人比较。结果 :HFRS患者血浆NPY水平较正常人组有显著性差异 ;与病情有显著相关性 ;发热期升高 ,少尿期达高峰 ,随着肾功能恢复渐降至正常。结论 :HFRS病程中血浆NPY浓度升高 ,其变化与病情一致。检测血浆NPY水平可作为HFRS病情的一种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中国湖北地区汉坦病毒的遗传学特征。方法:采集2000~2001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的血液标本,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汉坦病毒M片断基因。22例IgM阳性患者中,从5例患者的血凝块中扩增得到特异性PCR产物。结果:对550bp和403bp扩增产物进行的系统进化分析揭示汉坦病毒至少存在3个不同分支。W613株和W1141株与原型株HTN76-118,CUMC-B11(韩国),cl-l和cl-2(日本)同一分支;W1219株和H8205同一分支;另外两株与A9和HV114同一分支。结论:首次发现湖北地区人类汉坦病毒株与韩国和日本的HTN型具有高度序列同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