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痹证治疗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静 《新中医》2008,40(12)
痹者,闭也,气血阻闭不通之谓.痹证是指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  相似文献   

2.
廖先仕 《新中医》1994,26(6):61-62
热痹的证治体会廖先仕痹证即闭阻不通之意,乃指气血为病邪阻闭而不通引起的疾病。由于人体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邪侵袭后,使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筋骨、肌肉、关节的痛、麻木重着、伸屈不利和关节肿大等症为特征,统称为“痹”。有关本病的记载,首先见于《素问·痹论》...  相似文献   

3.
痹证作为病名,其含义有广义、狭义不同.广义泛指机体为病邪痹阻,而致气血运行不利,或脏气不宣所发生的各种病证.如五体痹,五脏痹,喉痹,食痹,水瘕痹,血痹,孟春痹等等.狭义指的是因风寒湿等邪杂合,侵袭人体,闭阻气血所发生的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甚则关节变形,或累及脏腑的一类病证.如行痹、痛痹、着痹、热痹、久痹及五体痹等.  相似文献   

4.
<正>1痹证概念及分类痹,即痹阻不通。痹证是由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重着、麻木、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1]。其中主要以感受风邪为主,临床上以疼痛呈游走性为主症的称为风痹。正如《素问·痹论》所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2]。"2痰饮病的病因病机及治则  相似文献   

5.
痹证论治     
痹是凝滞,阻闭不能畅通。当人体肌表、筋脉、气血受到外邪侵袭后,留而不去,正为邪干,内外合病,导致肢体关节麻木,酸楚、重着、疼痛,甚至屈伸不利,关节拘挛,弛纵、肿胀,沉重困顿等,这类证状都称为痹。《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本文所叙述的主要即指由风、寒、  相似文献   

6.
痹证论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痹证之概念 痹乃闭阻不通之意。痹证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腠理疏豁,风、寒、湿、热等外邪袭入,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或变生痰浊、瘀血等邪,留滞于筋骨与关节,导致肢体疼痛、重着、麻木、曲伸不利或关节肿大、僵直、畸形,甚则肌肉萎缩或累及脏腑的一类病证。也就是说,痹证不是一个病,而是一类疾病的总称。  相似文献   

7.
风湿痹痛亦即肢节痹病,是以肢体经络为风寒湿之邪所闭塞,导致气血不通,经络痹阻,引起肌肉、关节、筋骨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原因未明,以关节慢性反复发作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免疫性疾病。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感受风寒湿三气而致病,导致经络痹阻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故关节疼痛肿胀,伸屈不利。其病情顽固者,久延难愈,疼痛遍历周身多个关节,属“顽痹”、“历节风”等范畴。  相似文献   

9.
浅谈《内经》中有关痹证的针灸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内经》中有关“痹”字的解释有:①痹有疼痛之意,指肢体关节的疼痛,如《素问·痹论》中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寒气胜者为痛痹……痹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灵枢·官针》“病痹气痛而不去者,取以毫针”说明了痹即是痛;  相似文献   

10.
“痹证”是内科常见病,因风寒湿热之邪侵入肌体,气血运行不畅而致肌肉酸楚、关节疼痛、麻木以及四肢屈伸不利、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病症,其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根据其病因病机与临床表现,由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羌活、当归、怀牛膝等组成的身痛逐  相似文献   

11.
急性风湿热、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现代医学称之为风湿病。祖国医学称之为痹证。痹证的产生多因机体气血运行不利或正气亏虚,外受六淫之邪侵袭而致病。临床常见有行痹、痛痹、着痹、热痹或皮痹、肌痹、脉痹、筋痹、骨痹等。症状表现为疼痛、重着、肿胀、麻木、晨僵、屈伸不利、关节变形等。笔者认为,经络不通,气血不荣是导致痹证的基本病机,滋肝补肾扶脾,宣通搜剔应为本病治疗的基本方法。 经络不通,即当机体内经络空虚,荣卫不固或有痰浊、瘀血内停时感受六淫之邪,使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痰瘀壅塞而致痹痛,如…  相似文献   

12.
正膝痹病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临床表现的病证。根据临床证候辨证分为风寒湿痹、风湿热痹、瘀血闭阻、肝肾亏虚4种证型。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膝痹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5月濮阳市中医院收  相似文献   

13.
<正> 痹是闭阻不通的意思。痹证通常多指风、寒、湿等邪气,侵犯人体肌表、经络和骨节后,使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肢体、关节、筋骨等处疼痛、痠楚、肿大、重着或麻木、屈伸不利等一类疾患,临床主要分为风寒湿痹、风湿热痹、痰浊瘀血阻滞痹等。本病类似现代医学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纤维组织炎以及神经痛等。辨证施护一、风寒湿痹:此证型患者素体虚寒,风寒湿邪闭阻经脉、关节,使气血运行不畅,故临床以肢体关节痠痛,尤以腕、肘、踝、膝等大关节受累多见,活动则痛增。临床以风胜者,疼痛以游走性,兼有恶风证;  相似文献   

14.
小议痹证     
痹有闭阻不通的意义。为风、寒、湿、热之邪侵袭经络,气血闭阻不能畅行,引起肢体、关节等处,出现酸、痛、麻、重及屈伸不利甚或肿大等症状,名为痹征。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及周围神经痛等病,均属于本病的范围。病因病机发病原因,多由卫气不固,腠理空疏,或劳累之后,汗出当风,涉水冒寒,久卧湿地等,以致风寒湿邪乘虚侵入,经络闭阻,发为风寒湿痹。《素  相似文献   

15.
血痹是由于气血不足,外感风邪,血行不畅,阳气痹阻所致的以肢体局部麻痹或轻微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本病与西医学末梢神经炎、周围神经麻痹或损伤、肌肉及软组织劳损等疾病相类似。1 血痹沿革“血痹”一词,始见于《内经》。《灵枢·九针》曰:“邪入于阴,则为血痹。”说明血痹的病因是有“邪”,病位为入“阴”。痹者,闭也,闭塞不通之意。举凡邪气侵袭,造成人体各部位气血运行不畅、闭阻不通者,皆可称为痹证。对此,《素问·痹论》篇论述较详。其中包括风寒湿三气各有偏盛的行痹、痛痹、着痹,有合于四时的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  相似文献   

16.
膝关节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症,属中医“痹症”范畴,是由气血为病邪而引起的疾病,多因风寒、湿邪侵袭人体,留滞经络、肌肉关节,阻碍气血的运行,致使经络闭阻不通而引起肢体,关节的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状。2000年10月至今,我们以电针配合TDP治疗本病18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浅谈虫类药物在痹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痹病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致使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引起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痹病的论述首见于《内经》,《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  相似文献   

18.
中药巴布剂治疗痹证38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痹证,即闭阻不通之意,《内经》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由于风寒湿之邪阻于经络而引起肢体、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酸麻、重着、屈伸不利,甚至肿大、变形等的一类疾患,均称之为痹证。笔者用中药巴布剂祛痹止痛贴治疗本病38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以及舒筋通络为治疗原则。痹证的发生,多合邪为病,故临床常分为风寒湿痹和风湿热痹两大类型。风寒湿痹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为法;风湿热痹以祛风除湿、清热舒筋为法。痹证属于比较顽固的病证,非一朝一夕可以痊愈。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善汗出伤津;寒湿闭阻经络,气血运行受阻,且能化热伤阴;热邪则直接灼烁津液。又因其病位在肌肉、筋骨与关节,肝  相似文献   

20.
<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属于中医学"痹症"、"骨痹"、"劳伤"、"鹤膝风"、"筋痹"等范畴,多以膝部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关节肿大或屈伸不利,关节畸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素问·痹论》载:"风寒湿三气杂合,合而为痹。"素体虚弱,筋骨失荣为其内因,复感受风、寒湿邪而闭阻经络,气血循行瘀滞不通,不通则痛;或因年老体弱,肝肾亏虚,精血不足以荣养经络,不荣则痛;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