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纵隔肿瘤术后并发复张性肺水肿是由于肿瘤长期压迫肺组织,一旦解除压迫,易发生复张性肺水肿,特点为起病急、发展快、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因此及时有效的护理,对提高抢救急性肺水肿病人的成功率起着重要的作用。自1990~2000年我院收治了18例巨大纵隔肿瘤并发复张性肺水肿的患者,现对其护理问题及对策进行回顾性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巨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29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周华富  陈铭伍  何巍  冯旭  廖寿合 《广西医学》2004,26(8):1115-1116
目的 总结巨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 2 9例巨大纵隔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男 16例、女 13例 ,年龄 10~ 6 8岁。肿瘤完整切除 2 6例、部分切除 3例 ,肿瘤重 1130~ 4 4 10g。结果 手术治愈出院 ,无手术死亡。结论 本病一经确诊 ,应尽早手术治疗 ,手术径路要达到充分显露 ,术中可分块切除或控制瘤蒂后整个切除 ,对侵及大血管者同期行血管成形术。术后需防治复张性肺水肿。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胸腔巨大肿瘤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胸腔巨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外科治疗经过。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复张性肺水肿2例,术后1个月复发4例,其中2例死亡。结论胸腔巨大肿瘤的术前准备、麻醉配合至关重要,术中需充分暴露术野,手术操作必须确保心脏大血管及重要脏器的安全,减少术中大出血,严密防止发生复张性肺水肿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胸内巨大肿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分析15例胸内巨大肿瘤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男9例,女6例;右胸8例,左胸7例。肿瘤重2000~3800g。单纯肿瘤切除10例,合并左肺上叶切除2例并部分心包切除2例,上腔静脉成形术1例,4例加胸膜液氮冷冻治疗。结果无院内死亡。术后发生复张性肺水肿1例,胸腔内出血2例,均经积极救治后痊愈。结论积极的术前准备是关键,麻醉后气管、大血管受压可引起窒息、休克危险,应引起重视。手术切口要充分显露,术中可分块切除或控制瘤蒂后整个切除,注意术中大出血,防止发生复张性肺水肿。  相似文献   

5.
胸腔镜手术并发严重复张性肺水肿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并发严重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病机理与防治。方法:胸腔镜手术400例,年龄18-81岁,ASAⅡ-Ⅲ,手术包括肺大泡切除术,纵隔、肺肿瘤切除或活检术,应用双腔支气管麻醉,术中单肺通气、结果:发生严重复张性肺水肿5例,3例在术中30-45min时发生,2例在术毕发生,经及时诊治均抢救成功,痊愈出院。结论:充分认识复张肺水肿的发病机理。认真做好预防措施,术中、术后严密观察,及时诊治,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率可以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总结巨大纵膈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收治的ll例巨大纵膈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肿瘤完整切除9例,姑息性切除2例,合并肺楔形切除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胸部CT、X线是巨大纵膈肿瘤诊断的重要手段,手术应选择合适的手术径路,术中可视情况分块切除或整块切除,术后注意防治复张性肺水肿。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分析手术的巨大纵隔瘤14例,结果肿瘤完全切除12例,部分残留2例,无手术死亡,认为巨大纵隔肿瘤的术前确诊有一定难度,X线,B超及CT仍为说要检查手段,麻醉时注意避免气管,血管受压引起的呼吸循环功能不全,术中注意控制出血,术后复张性肺水肿,左心衰等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有助于患者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总结16例巨大纵隔肿瘤的外科诊治经验。方法:16例患者在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下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肿瘤14例,合并肺叶切除4例,肺楔形切除3例,心包部分切除2例。肿瘤无法切除仅行手术探查2例。结果:13例患者痊愈出院,2例未愈,手术死亡1例。术后发生复张性肺水肿1例,经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11例,9例患者长期存活。结论:巨大纵隔肿瘤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手术的风险和难度较大,术中麻醉的密切配合、手术切口的选择、各种手术方式的灵活应用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切除率。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巨大纵隔瘤14例。结果肿瘤完全切除12例,部分残留2例。无手术死亡。认为巨大纵隔肿瘤的术前确诊有一定难度,X线、B超及CT仍为主要检查手段;麻醉时注意避免气管、血管受压引起的呼吸循环功能不全;术中注意控制出血;术后复张性肺水肿、左心衰等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有助于患者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和总结巨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月~2007年12月,21例巨大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4例,女性7例,良性肿瘤18例,恶性肿瘤3例,肿瘤平均直径10cm以上。1例在股静脉-股动脉体外循环下手术,1例术后出现气管软化,放置气管内支架。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2月至7年,3例失访,1例术后1年因恶性淋巴瘤肝转移死亡,其他均恢复良好。结论术前应常规行CT检查,选择合适的麻醉及手术径路,术中可视情况分块切除或整块切除,术后注意防治气管软化和复张性肺水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腔巨大肿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l 9例胸腔内巨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11例,左胸10例,右胸9例,肿瘤重1.8-6.3kg,直径大小为11-23cm。结果无一例院内死亡,复张性肺水肿及胸腔内出血各2例。结论麻醉后气管、大血管受压可引起窒息、休克危险。术前应与家属积极沟通病情及手术风险,手术切口要充分显露,术中可分块切除或控制瘤蒂后整个切除,注意术中大出血,防止发生复张性肺水肿。  相似文献   

12.
胸腔镜外科并发复张性肺水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胸腔镜外科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尤其对气胸,血气胸及恶性胸水等治疗,能获得良好疗效。本文报道作者自1994年来治疗68例各种气胸,血气胸及胸水等病例,在肺复张期间,有3例发生复张性肺水肿,发生率为4%,报道3例肺水肿的发生及治疗过程,并提出复张性肺水肿可能发生的病理生理改变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结核性胸腔积液抽液后复张性肺水肿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过去5年治疗430例结核性胸膜炎抽液后12例出现复张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死亡。结论:复张性肺水肿是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掌握其特点,首次抽液不超过800ml,能减少或避免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旱发现且及时诊断与治疗,则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
复张性肺水肿是一种少见的,继发于任何原因所致的肺不张后肺复张时或复张后发生的急性肺水肿。2003年5月至2005年7月,我科共治疗复张性肺水肿病人4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黎明 《华夏医学》2003,16(3):319-320
目的:探讨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病因素、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科诊治的12例复张性肺水肿的病例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得以及时诊断,经积极抢救治疗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大量气胸液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是发生复张性肺水肿的主要原因,但历时较长的开胸术也是其发病的另一好发因素;及时的诊断是治疗成功的关键I在治疗中应缓慢减压使肺复张,历时较长的开胸术术中应间隔每小时缓慢膨肺1次,以预防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并发严重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病机理与防治. 方法胸腔镜手术400例,年龄18 ~81岁,ASA Ⅱ~Ⅲ,手术包括肺大泡切除术,纵隔、肺肿瘤切除或活检术,应用双腔支气管麻醉,术中单肺通气. 结果发生严重复张性肺水肿5例,3例在术中30 ~45min时发生,2例在术毕发生,经及时诊治均抢救成功,痊愈出院. 结论充分认识复张肺水肿的发病机理.认真做好预防措施,术中、术后严密观察,及时诊治,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率可以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张性肺水肿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复张性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结果:全组均痊愈出院,1例给予呼吸机治疗,2天后顺利拔管。结论:复张性肺水肿是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治疗重点在于稳定病人的血流动力学,改善呼吸功能。临床上应该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手术及麻醉复苏过程中发生的复张性肺水肿诊断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来开胸手术及麻醉复苏过程中发生的复张性肺水肿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复张性肺水肿全部治愈。结论掌握复张性肺水肿的特点就能够对其进行及时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9.
开胸术后复张性肺水肿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开胸手术中单侧肺萎陷,术后肺复张导致急性肺水肿的发病机理、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对5例开胸术后复张性肺水肿患者进行总结,3例为胸腔镜辅助下胸膜固定术后,2周为食管癌根治术后,结果:常规单侧肺萎陷的开胸手术均可能发生轻重不一的复张性肺水肿。结论:可通过术中定期(以间隔30min为宜)肺复张以及术后渐进性肺复张等措施来减低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复张性肺水肿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治疗气胸、液气胸及胸腔积液发生12例复张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全部治愈,其中2例给予呼吸机正压机械通气,4小时后脱机拔管。1例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5小时后平稳脱机。结论:复张性肺水肿是不多见的严重并发症.掌握其临床特点及其发病机制,就能对其进行积极预防与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