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就江苏省的血吸虫病流行现状作一探讨,以说明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必要性。 一、流行现状: 江苏是全国血吸虫病流行严重的省份之一,据建国后的反复调查,全省流行的县(市)共45个,流行的乡(镇)847个,查出钉螺面积14亿m~2,血吸虫病人250余万(其中晚血病人9万多),病牛6万多头。经过30年的防治,至1980年,钉螺面积降至549万m~2,血吸虫病人降至2万多,居民感染率下降为0.83%,血吸虫病牛降至596头,耕牛感染率下降为0.71%,防治成绩显著。  相似文献   

2.
1982~1986年在江西省鄱阳湖畔星子县土牛村,采用化疗结合阳性钉螺地带局部灭螺的方法控制血吸虫病。结果表明,主要传染源人、牛和母种猪的粪检阳性率,分别由20.8、20.4和37.5%降至1.1、1.0和1.6%,下降率分别为94.7、95.1和95.7%。人群日排卵量由429.7万个降至1.8万个,下降率99.6%。有螺面积、有螺框出现率和活螺密度均没有明显变化,而阳性钉螺密度和钉螺阳性率,分别由0.023个/0.11m~2和1.28%降至0.00068个/0.11m~2和0.037%,下降率分别达97%和97.1%。哨鼠感染率和虫负荷均由87%和4.64条/鼠下降至零。该措施控制血吸虫病取得显著成效,而费用较低,是目前控制同类型湖沼地区血吸虫病的一种较佳策略。  相似文献   

3.
人畜同步化疗控制血吸虫病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潜江市1992—1993年按照《中国血吸虫病控制项目查治病实施细则》的要求,在全市213个流行村采用吡喹酮对人畜实施同步化疗,观察了其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疫区概况我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属湖沼渠同型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总人口664919人,历史累计钉螺面积2.9亿m~2,1991年有螺面积2678.6万m~2,其中易感地带1433.4万m~2.历史累计病人195233例,1991年发病28758例,其中晚期血吸虫病人316例,急性血吸虫病人295例.1991年病牛2248头.依据1989年全国血吸虫病抽样调查的结果,按居民感染率的高低,以村为单位,将我市疫区范围的213个流行村分为3个不同层次.1 层 高度流行区(居民感染率≥15%).流行村75个,占流行村总数的35.21%,人口135320人,流动人口6766人,耕牛7783头,有螺面积1738.56万m~2.2层 中度流行区(居民感染率>3%—<15%).流行村78个,占流行村总数的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荆州地区血吸虫病的流行特点及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州地区是长江中游、汉水下游的湖沼兼水网型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全区11个县(市)均有血吸虫病流行,现有流行乡镇162个,流行村1546个,流行区总人口527万人,历史累计查出血吸虫病患者156万人,累计查出钉螺面积21.48亿m~2。到1990年底全区现有钉螺面积3.77亿m~2,其中长江、汉江大堤境内钉螺面积1.38亿m~2,垸外钉螺面积2.39亿m~2,1990年人群普查粪检阳性率7.94%(185 939/2 341 557)。  相似文献   

5.
综合治理控制湖沼地区血吸虫病效果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索湖沼地区综合治理措施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效果。方法2003~2007年选择湖北省公安县花基台荆江分洪区5个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村为试点,第1阶段(2003~2005年)在实施人畜化疗、易感地带灭螺、免费救治晚期血吸虫病人的同时,结合农业、林业、水利等项目开展血防综合治理。第2阶段(2006~2007年)在此基础上开展以机代牛,控制传染源,发展多种经营,种植经济作物或棉稻、油稻轮作。结果通过连续5年2个阶段综合治理,第1阶段居民和耕牛感染率分别降至1.05%和2.69%,分别下降了97.29%和80.06%(2χ=276.649 3、27.364 6,P均〈0.01),无12岁以下儿童新感染和急性血吸虫病发生,钉螺感染率降至0(2χ=7.145 1,P〈0.01);第2阶段居民感染率降至0.21%,下降了99.46%,病牛数减少到0,未发生急性血吸虫病,钉螺面积下降98.02%,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结论综合治理措施可有效控制湖沼地区血吸虫病流行。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血吸虫病流行状况—2001年抽样调查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为了准确掌握全省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策略。方法 建立流行村疫情管理系统,为全省流行村建立耕牛登记卡、钉螺登记卡和晚期血吸虫病登记卡,为传播未控制区和控制区的794万人建立了血防户口册。随机抽样调查居民653569人,查牛15600头,查螺70106598m^2。结果全省流行县(市、区)62个,流行乡810个,流行村6212个,流行县总人口3092万人,流行村总人口945万人,流行村耕牛存栏222567头,历史累计钉螺面积27617万m^2,现有钉螺面积6716万m^2,活螺密度0.43只/0.11m^2,钉螺感染率0.0697%,感染螺密度0.003只/0.11m^2。全省现有晚期血吸虫病1568人,2001年发生急性血吸虫病53例,全省血吸虫病感染79391人,病牛14427头。结论传播未控制区应加大人、畜查治病力度,降低感染率和感染度。传播控制区各级政府应加大血防经费投入,尽快控制疫情迅速回升势头。“十五”期间计划达标的县(市、区)应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达标时就建立完善的监测巩固措施。  相似文献   

7.
1992年开始实施世界银行贷款血吸虫病控制项目(以下简称项目)。项目以化疗为主结合易感带药物灭螺和健康教育为内容防治策略,现已实施5年,为评价防治效果总结经验,现将我县项目实施情况和防治效果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铜陵县兼有湖沼、山丘型流行区,以湖沼型为主。全县高度流行村7个,人口10221人,耕牛501头,现有钉螺面积960万m~2,其中易感带222万 m~2;中度流行村21个,人口38436人,耕牛1501头,现有钉螺面积686万 m~2,其中易感带362万 m~2;低度流行村105个,人口17638人,耕牛5004头,现有钉螺面积1742万m~2,项目初期人群感染率平均为6.8%,耕牛平均感染率20.2%。  相似文献   

8.
歙县为山丘型血吸虫病重疫区。全县有15个乡镇89个行政村流行血吸虫病,历史累计钉螺面积3279万m~2、病人24208人、病牛5460头;1978年达到基本控制,1993年达到阻断传播标准,1994年起转入疫情监测。现将1994~1997年疫情监测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原有35个县(市、区)流行血吸虫病,1958年余江县宣布消灭血吸虫病以来,迄今已有14个达到消灭、8个达到基本消灭标准,尚有13个流行尚未控制,疫情仍很严重。1992年,围绕世行血防贷款项目的全面展开,加快了全省血吸虫病防治的步伐。 1 查灭螺情况 1992年,在207个乡、943个村开展查螺,查螺总面积为50736.52万m~2,在143个乡、432个村中发现钉螺,分别占查螺乡、村的69.08%和45.81%,发现1个新流行村。有螺乡比上年上升11.3%,有螺村比上年下降20.52%。共查出有螺面积24309.96万m~2,其中新发现钉螺面积36.28万m~2,查出易感地带面积22813.74万m~2,分别占查出钉螺面积的0.15%和93.85%。  相似文献   

10.
三水市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北部,总面积828km~2,总人口332613人,分设11个镇,4个省属单位,1个市属农场。血吸虫病曾在我市23个行政村流行,钉螺分布面积606.1万m~2,属湖沼洲滩型,患血吸虫病人数16761人,其中晚期病人637人,居民最高感染率57.07%,平均感染率33.03%,耕牛最高感染率24.55%,患血吸虫病的耕牛1940头。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1974年达到基本消灭,1983年经省考核验收,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84年起转入监测阶段。现将1984~1991年8年监测工作总结如下: 方法和结果 1 钉螺监测 1.1 分类指导、常规查螺 将原螺区按无螺年限以行政村为单位划分为1~10年,11~15年,16~20年和21年以上4类,查螺次数依次是每年2次、每年1次,每2年1次,每3年1次,毗邻地区每5年查螺1次,共查螺面积23125687m~2,查螺框1109612框(0.11m~2),查出死钉螺79只,未发现活钉螺。  相似文献   

11.
福清县的血吸虫病发现于1936年。解放以来,在共产党和各级政府领导下,通过调查先后发现16个乡(镇),141个村(场)有血吸虫病分布,占全县乡、村总数的76.2与32.3%:历史钉螺面积10210756m~2;历史病人54098人;历史病牛3055头;居民血吸虫感染率为24.1%,它是福建省发现血吸虫病最早,有螺面积最大,病人病牛最多,流行程度最重的一个县。1952年该县成立防治专业机构,省、地、市的医疗、卫生防疫、畜牧兽医等部门和驻军,为了帮助该县消灭血吸虫病,先后派出大批医务人员,配合当地血防人员开展查灭螺与查治病,  相似文献   

12.
东至县是安徽省血吸虫病重流行县之一,至1997年底,全县共有21个乡(镇),239个行政村流行血吸虫病,流行区人口326409人。钉螺面积由历史累计161556672m~2压缩到39710190m~2,下降了75.42%,病人由历史累计118457人减少到818人,下降99.3%。有4个行政村1997年达到控制流行标准。目前血吸虫病流行区主要分布在江洲湖滩和部分山丘地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报告并分析2017年全省血吸虫病疫情状况与近年的变化趋势。方法对2004年以来,特别是2017年的全省血吸虫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截至2017年底,全省共有9个市、50个县(市、区)流行血吸虫病,其中23个达到传播控制标准、17个达到传播阻断标准、10个达到消除标准。2017年,全省共血检179. 1万人,发现阳性18 836人,共粪检17. 4万人,发现1例阳性,为输入性病例;全省现有病人数为6 398人,其中推算慢性病人767例、晚期血吸虫病5 631例和急性血吸虫病0例,人群平均感染率为0. 09%;全省流行村牛存栏26 127头,共血检836头,粪检15 667头,未发现病牛。全省共调查钉螺83 031. 8 hm^2,查出钉螺面积21 397. 0 hm^2,其中新发现钉螺161. 8 hm^2、复现钉螺67. 7 h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新查出1个有螺无病的流行村;累计药物灭螺面积10 766. 0 hm^2,消灭钉螺面积239. 9 hm^2,年底尚有钉螺面积26 521. 0 hm^2。2017年,全省51个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病情监测未发现病人、病畜,钉螺监测显示有螺框出现率11. 0%,活螺平均密度0. 39只/0. 11 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2004~2017年,全省人群和牛的平均感染率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并分别下降了89. 2%和100%,有螺面积在2. 65~3. 10亿m^2间徘徊波动并有小幅下降,已连续5年未发现急性血吸虫病例和感染性钉螺。结论全省血吸虫病疫情进一步下降,局部地区仍然存在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为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乃至消除血吸虫病的目标,仍需要加大防治及监测工作的力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目的 分析湖北省荆州市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趋势, 为制定下阶段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方法 收集整理2004- 2014年荆州市9个县 (市、 区) 血吸虫病疫情年报资料和综合治理措施落实情况, 建立Excel表格, 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 2004年以来, 荆州市血吸虫病疫情逐年下降, 2014年全市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为0.40%, 比2004年 下降了95.72%, 拟合指数方程y = 11.067e-0.240x , R2 = 0.899 (F = 80.40, P < 0.01)。2007年急性血吸虫病发病率降至0.5/10万 以下, 2010年以后无急性血吸虫感染发生。流行病学调查推算荆州市现有血吸虫病人降至22 547人, 比2004年下降了 85.87%。耕牛血吸虫感染率降至0, 下降了100%, 拟合指数方程为y = 15.69e-0.3398x , R2 = 0.878 (F = 73.11, P < 0.01)。实有 钉螺面积31 084.00 hm2 , 比2004年减少了1 931.21 hm2 , 下降了5.91%。2012年感染性钉螺降至0, 之后未再发现感染性 钉螺。2013年以行政村为单位, 人、 畜血吸虫感染率均降至1%以下。结论 结论 通过实施血吸虫病重点项目、 整县推进和省 部联动综合治理项目, 荆州市血吸虫病疫情显著下降。但巩固防治成果、 阻断和消除血吸虫病传播的任务依然艰巨。  相似文献   

15.
泰和县属山丘型地区,血吸虫病流行于马市和栖龙2个公社、14个大队、48个自然村,钉螺面积3 852 443m~2,平均密度24只/市尺,居民粪检阳性率平均为17.1%,累计查出病人2 231人,病牛22头。1956年开展大规模防治工作,螺情、病情逐年下降,1958年即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指标。最近20多年来,继续坚持复查、复灭,复治,不断提高防治质  相似文献   

16.
2005-2009年德昌县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掌握大山区血吸虫病流行趋势和疫情变化规律,为评价防治效果和调整山区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每年进行人畜病情和钉螺调查,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血吸虫人群感染率从2005年的3.04%逐步下降,2009年未发现感染者;2005年耕牛感染率为2.56%,2007年以后未发现病牛;钉螺面积从2005年的16 440 m2下降到2008年的8 240 m2,2009年又上升至16 450 m2;2005年钉螺感染率0.001%,2005年以后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通过多年防治,德昌县血吸虫病疫情得到一定控制,应继续加强监测和巩固工作,防止疫情回升。  相似文献   

17.
江山市属山丘型地区,全市46个乡、镇有22个乡、镇176个行政村流行血吸虫病,历史有螺面积3863万m~2,病人44789例(其中晚期血吸虫病人2390例).经长期防治,1986年基本消灭血吸虫病.至1992年,已有5个乡、镇达到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8个乡、镇已查不到钉螺,全市钉螺面积较1986年下降19.9%;已连续3年查不到新病人,7年查不到病牛.长期以来,市地方病防治办公室组织、依靠三级血防专业队伍,开展血防工作.现将1986年以来全市血防专业队伍的组织、职能与作用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18.
南通市属血吸虫病轻流行区,全市8县(市)中,有7个县(市)流行血吸虫病或仅有钉螺分布,历史累计查出钉螺面积8900多万m~2,病人2万余例,病牛678头。经过多年防治,全市于1976年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并有4个县(区)达到了消灭血吸虫病标准。但是,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地区随着钉螺面积大幅度减少和人、畜病情的减轻,群众血防自我保护意识和自觉参与意识日渐淡漠,非但影响当地消灭血吸虫病进程,而且也使正在进行的血防工作难度增加。为此,我市近3年积极开展血防健康教育,以利促进血防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9.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结合人畜化疗控制血吸虫病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实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结合人、畜同步化疗控制湖沼垸内渠网型血吸虫病流行。方法采用优化种植结构,执行问作套种,高效种植模式及结合农田水利建设,改造钉螺孳生环境及生活环境,人、畜化疗、阻断传染源等方法控制幸福村血吸虫病流行,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结果措施后钉螺面积、活螺密度、钉螺感染率分别下降了98.64%、75.77%和83.87%。居民粪检阳性率下降了60.99%,急血下降了100.00%,晚血病人下降了83.33%。病牛头数下降了67.86%。同时,多种经营总产值增加3240万元,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结论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人、畜化疗,改善了生态环境,控制了血吸虫病流行,提高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20.
苏北大丰县于1990—1994年在非血吸虫病流行区域内陆续发现大片钉螺面积,分析非流行区域内的螺情,对压缩钉螺面积,巩固防治成果具有现实意义.1 基本情况大丰县历年累计查出钉螺面积7 053万m~2,血吸虫病人26 089人,于1979年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在原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面积呈下降态势的情况下,1990—1994年反而在非血吸虫病流行区陆续查出钉螺环境197处,面积35.55万m~2,分别占全县查出总数的20.6%(197/591)和21.7%(35.55万/163.80万).万盈乡的李北、石港、六里,小海镇的小洋、徐南、镇海等6个村都是第1次查出钉螺.2 新查出螺情特点2.1 钉螺密度偏高.首次查出钉螺的环境中,有螺框出现率在14.7%(29/197)以上的占50%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