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雄激素血症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典型的临床特征,病理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态.建立理想的动物模型能够为中药治疗PCOS的机制提供实验室依据.目前中药的干预点多倾向于对生殖器宫、垂体和肾上腺、细胞因子、卵巢局部调控因素及性激素和内分代谢的研究,中医药对PCOS的干预多数还停留在多水平、多靶点上.今后应集中在PCOS疾病的单因素、单靶点的研究上结合临床,突破限制,研究出病症相结合的更符合科研要求的PCOS高雄激素血症的动物模型,使中医药的疗效靶点更为确切,治疗机制更加清楚.  相似文献   

2.
目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发病率逐年增高,中医药疗效肯定,但疗效机制不明,通过分析揭示近20年PCOS中医药治疗机制的研究现状、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势,探索中医药疗效机制研究的发展方向。方法:应用Cite Space软件分析中国知网2002年9月至2021年4月发表与PCOS中医药治疗机制相关的文章,利用研究作者共现、聚类关键词谱、生成关键词时区图,可视化分析PCOS中医药治疗机制研究的现状热点及趋势。结果:共纳入659篇中文文章,生成高频中医药关键词110个,频次1 688次,高频关键词涉及“PCOS病理改变”“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中医药各种干预手段”“中药方剂”“中药提取物”“电针”“分子机制PI3K/AKT信号通路”“P450芳香化酶”等。结论:近年来相关文献中不同中医药干预方法均有相关治疗机制探索,以大鼠为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居多,主要的效应指标为PCOS的病理改变: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慢性炎症等,故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阐释中医药不同干预方式治疗PCOS的机制,是目前也是未来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查阅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分期辨证及序贯治疗两大方面对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不同阶段(垂体降调节期、控制性超促排卵期、胚胎植入期及保胎安胎期)研究进展进行概述。指出行IVF-ET的PCOS不孕症患者辨证多为本虚标实证,肾亏络阻证是PCOS不孕症患者的主要证型。中医药在辅助生殖技术(ART)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考虑引入更多的中医外治法作为辅助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该文分析阐述了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中、西医发病机制,通过临床及实验方面的文献研究,从影响基因及调控因子的表达、纠正内分泌激素紊乱、改善胰岛素抵抗和纠正糖脂代谢紊乱、改善卵巢形态、助孕及改善妊娠结局五个方面阐述了近年来中医药干预PCOS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中医(TCM)体质类型和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相关研究现状,探讨PCOS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为PCOS的中医药防治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Cochrane、Embase数据库,纳入所有PCOS中医体质类型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Stata 16.0进行meta分析,...  相似文献   

6.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之一,心理应激因素是影响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医认为肾虚精亏是心理应激相关PCOS发病根本,而肝失疏泄是精神心理因素致病的重要环节,进而导致痰瘀互结,加重气血失调。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证实现代医学的"心理应激"内涵与中医学"肝失疏泄"病机具有重要关联,但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肾虚肝郁"在心理应激相关PCOS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在基础实验研究方面,与其相关的动物模型仍局限于单纯的PCOS或心理障碍模型,尚缺乏与临床实际更贴合的复合模型;同时,结合心理应激研究PCOS的中医药相关防治报道较少,且研究中心局限,临床样本量不足。今后应从心理应激角度出发,通过基础实验建立更贴合临床实际的PCOS合并心理应激动物模型,为中医药干预心理应激相关PCOS提供研究基础;同时,将更多与心理障碍相关的临床指标应用于PCOS的临床试验中,从"方证对应"角度探讨中医药对PCOS的治疗效果,并进一步扩展研究中心,纳入更多样本进行系统分析;再次,临证治疗中应重视心理疏导在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以期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女性不孕的常见病因,也是目前公认的妇科难治疾病之一.中医药在治疗PCOS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从病因病机、中医治疗、实验室研究等方面阐述了近几年来中医药以益肾、化痰、活血三法为基本大法治疗PCOS性不孕的概况及进展,以期该病在中医药治疗方面有更大突破.  相似文献   

8.
刘其聪  张瑞  陈庆  王璇 《重庆医学》2021,50(2):343-347,360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与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等相关的多系统疾病,PCOS患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明显升高,肥胖、胰岛素抵抗等是其主要危险因素.目前,针对PCOS患者糖尿病风险的干预措施主要为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干预.此外,早期糖尿病筛查及定期随访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就不同药物在PCOS患者糖尿病风险干预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后期药物研究和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中医药应用及研究。方法:对国内近10年在国家正式期刊上公开刊登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结果:中医药治疗PCOS从整体出发,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诊疗,取得了非常不错的临床效果。结论:中医药治疗PCOS前景光明,其作用机理及环节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囊卵巢综合征(简称PCOS)是一种常见的生殖功能障碍性疾病.目前西医治疗PCOS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PCOS也仍处于初级阶段.盂安琪老师认为治疗PCOS应补肾健脾治其本,兼顾活血祛痰,治疗过程中要分期论治,调理冲任,必要时结合西医.  相似文献   

11.
多囊卵巢综合征脂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好发于青春期和生育期的内分泌疾病,以高雄激素和持续不排卵为主要特征。PCOS患者有明显脂质代谢紊乱,其肥胖、胰岛素抵抗、雄激素过多症与高脂血症和远期并发症心血管疾病有着密切联系。因而PCOS脂代谢异常及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的研究可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有关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肠道微生物群与女性生殖、内分泌健康密切相关。宿主性激素水平可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的构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以性激素水平异常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疾病,且存在代际效应,影响育龄期女性及其后代的健康。近年来,肠道微生物群对PCOS代际效应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就PCOS患者肠道微生物群结构变化及在代际效应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是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正五聚蛋白3(PTX3)是一类多功能蛋白质,具有一系列生物活性作用。PTX3参与调节胰岛素分泌及葡萄糖代谢、卵巢卵丘细胞功能、炎症因子活动、雄激素代谢、脂质吸收转运、内皮细胞功能,进而发挥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卵泡发育与排卵、减弱慢性炎症反应、抑制雄激素水平、改善脂代谢异常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等作用,参与PCOS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就PTX3在PCOS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PCOS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及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4.
胡芸  蒋凤艳 《医学综述》2008,14(2):287-289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好发于青春期和生育期的内分泌疾病,以雄激素过多和持续不排卵为主要特征,有35%~60%的患者合并有中心性肥胖。近年来很多研究表明,PCOS与心血管疾病有着密切联系,尤其是肥胖患者。肥胖通过加重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高血压、血管功能的改变及低度慢性炎症等多方面因素促进心血管疾病的进展。现就肥胖型PCOS与心血管疾病的联系,肥胖加重心血管疾病的机制和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多囊卵巢综合征生殖障碍表现为天癸失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B  Yan W  Hou LH  Wu XK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11):1018-1022
中医学多从月经病、不孕等生殖障碍疾病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PCOS的生殖障碍,主要特征为卵巢雄激素过多及卵泡发育障碍,临床表现为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和不孕等。胰岛素抵抗是其关键病理机制。天癸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维持妇女月经和胎孕所必须的物质,天癸异常(包括时限、状态、节律)与女性生殖障碍关系密切。卵巢是PCOS治疗的靶器官,其功能特征符合女性天癸的特点,即具有时限性、状态性和节律性,PCOS卵巢功能障碍,表现为典型的"天癸失序"。  相似文献   

16.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以月经稀发甚或闭经、不孕、多毛、肥胖等为主要症状,可归属于中医学"月经后期""经量过少""闭经""不孕"等疾病的某些证型。作者总结黄可佳教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及从肝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之经验。  相似文献   

17.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辨证施治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女性生殖功能障碍性疾病,以月经失调、排卵障碍、高雄激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等为主要特征,是造成育龄期妇女月经失调及不孕的主要原因。中医认为其发病与肝、肾、脾三脏功能失调及痰湿阻滞、气血瘀滞等因素密切相关,根据其临床症状运用中医辨证与辨病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呈多态性,常见于育龄期妇女的内分泌、代谢异常综合征。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该文从中医理论知识,根据PCOS的临床症状来分析其致病的主要机理。认为脾肾两虚为其致病之本虚,湿热、痰湿、瘀血为其标实之象。意在探讨PCOS的病机,以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治愈本病。  相似文献   

19.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现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呈多态性的内分泌综合征,以雄激素过多和持续无排卵为临床主要特征,是导致生育期女性月经紊乱最常见的原因之一[1]。因此,明确PCOS的病因病机在制定PCOS治疗方案时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目前中医界对PCOS的研究,将其病因归为先天因素、后天因素、情志因素及体质因素等4个方面。现代研究认为PCOS病因中的先天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基因及母体子宫内环境两方面,而后天因素多与女性出生后的代谢障碍及生活方式相关。此外,情志因素及体质因素在PCOS的病因病机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临床常见难治性妇科疾病。近年来临床上PCOS的发病率逐渐上升。PCOS病因繁多,病理生理机制复杂,由此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及生化特征已超出妇科内分泌范畴,不仅涉及月经、生育问题,还包括远期代谢并发症、甚至恶性肿瘤。所以,深入了解并掌握其病因、病理生理机制对PCOS的预防及诊治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