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政 《中国骨伤》1999,12(6):54-54
我院采用单侧成角度外固定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50例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35~89岁;右侧35例,左侧15例;Boyd分型法:型5例,型15例,型20例,型10例。治疗方法连硬麻后,患者仰卧于复位架上。C型臂X线透视机下复位成功。保持患肢外展45°,内旋15°。准备穿针。近端在大转子外下方的1~3cm处穿两枚针。左股骨大转子外下方1cm处穿入第1枚针,纵行切开约1cm长切口,分离软组织,平行股骨颈纵轴方向钻孔至股骨头软骨面下0.5cm处,然后换上固定的螺纹针拧入(拧螺纹针时只许进不许退,以免针道松动)。第一枚针固定后装上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Othofix转子间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0月-2015年3月,采用闭合复位Orthofix转子间外固定架治疗的3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外固定架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闭合复位Gamma钉内固定治疗的4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Gamma钉组)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侧别、骨折AO分型、合并内科疾病及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等;术后根据Sanders髋关节创伤后功能评定标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外固定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Gamma钉组(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8个月。术后两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外固定架组和Gamma钉组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外固定架组明显少于Gamma钉组(t=14.780,P=0.000)。两组均无骨道感染、骨髓炎等深部感染发生。外固定架组14例(38.9%)出现轻微表浅软组织钉道感染,Gamma钉组未出现切口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10,P=0.001)。外固定架组出现轻度髋内翻3例(8.3%)、半针切出2例(5.6%),Gamma钉组分别为4例(8.5%)和3例(6.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60;χ2=0.025,P=0.830)。术后6个月根据Sanders髋关节创伤后功能评定标准评价,外固定架组优16例、良15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6.1%;Gamma钉组优22例、良20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9.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0,P=0.610)。结论闭合复位Othofix转子间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出血量少、固定可靠、手术风险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骨外固定架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06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转子型骨外固定架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预防因长期卧床而引起的并发症。方法在C型臂监视下,采用闭合穿针安装转子型骨外固定架,术后患者可早期活动,练习患肢功能。结果本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与传统牵引及其它手术治疗对比,在创伤、恢复时间、经济、并发症等方面占有较大优势。结论在患者骨质及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应用转子型骨外固定架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单侧外固定架治疗高危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单侧外固定支架对高危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作用。方法从2004年1月~2006年1月,用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36例,平均年龄82岁;按AO分型,A1型24例,A2型12例。本组均合并内科疾病而不能耐受内固定手术。结果手术时间20~40min(平均30min),平均随访12个月,无死亡和外固定失败病例。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2周。发生髋内翻畸形3例,钉道感染4例。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0例、良13例、差3例。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安全、创伤小、失血量少等优点,是治疗高危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5.
6.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骨折,且多数伴发心脑血管疾病或肺部疾患,长期牵引卧床可导致患者其他疾病的加重,切开复位内固定出血多,手术风险大,死亡率高.而以往的外固定支架固定力臂较长,远端固定钉接近膝关节,常引起股外侧肌肉疼痛导致膝关节活动受限.我院对2001年4月-2003年12月收治的30例应用Orthofix外固定支架治疗,疗效显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单侧成角外固定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影响因素及操作技术。方法 :临床应用 5 6例 ,男 2 6例 ,女 3 0例 ,平均年龄 63岁。随访 6~ 3 6个月 ,平均 14个月。结果 :本组骨折全部愈合。髋关节功能根据MerleD’Aubigne评分方法 ,优 3 8例 ,良 15例 ,优良率 94.6%。结论 :本外固定器优点在于 :手术创伤小 ,固定效果可靠 ,能早期下床活动 ,且近端固定针之间呈一定角度 ,充分防止了固定针的松动脱出及穿入髋臼。  相似文献   

8.
<正>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病。现在主张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行手术治疗。我科从2002年-2008年采用闭合复位三针锁针加压器外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54例,经1~3年随访,疗效满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4例。男37例,女17例;年龄59岁~78岁,平均68岁。骨折类型根据Evan标准分型[2],本组病例Ⅰ型9  相似文献   

9.
作2001年3月~2004年6月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4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局麻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外固定架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61例60岁以上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局麻下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术后24-48h能坐起,4-8周能扶拐下床活动,骨折均愈合,优良率92.9%,疗效满意。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创伤小、操作简单、固走坚强,能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适合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并可降低威胁老年患者生命的并发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91 年以来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74 例。骨折中后期支架动力化使骨折部位相互挤压致骨痂按生理需要塑造。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 70 天。随访效果良好,骨折全部愈合;无髋内翻、肢体短缩、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出现。此法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少、活动早、康复快、感染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月~2007年1月,笔者应用闭合复位三维外固定架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1例,疗效满意。 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1例,男12例,女19例,年龄75~102岁。均为滑倒致伤。按AO分型:A1型18例,A2型13例。合并内科疾病:高血压病12例,冠心病10例,糖尿病5例,合并两种以上内科疾病10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股骨转子间骨折外侧壁薄弱状态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股骨转子间骨折外侧壁相关研究文献,从形态学、冠状面骨折线、骨密度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外侧壁薄弱状态评估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尤为重要。外侧壁厚度是评估外侧壁薄弱状态的主要方式,但仍存在问题。国内外学者从外侧壁宽度、高度、前皮质长度等多个方面展开研究,但目前尚缺乏综合评估方式。冠状面骨折会影响外侧壁形态,并且在X线片上难以发现,临床需要警惕。骨密度与外侧壁薄弱状态相关性亦有待进一步研究。小转子骨折块与外侧壁相互影响,小转子骨折会加重薄弱状态。外侧壁周围软组织也会影响薄弱状态,因此术中操作须重视对软组织的保护。结论 外侧壁薄弱状态评估方法较多,但未形成统一标准。目前研究大多从单一角度评估薄弱状态,缺乏对影响因素的综合性评估研究。对于外侧壁部分骨折后残余外侧壁功能的评估研究较少,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及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者根据生物力学原理设计了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经18具尸体股骨标本测定,用该技术其张开位移仅为1.82mm,轴向位移也明显很小,与其它三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0.001。自1993年以来,采用该技术共治疗新鲜股骨转子间骨折82例,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1995年 12月~ 2 0 0 0年 12月 ,我院应用西安教学仪器厂生产的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5 2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5 2例中 ,男 32例 ,女 2 0例 ,年龄 30~ 91岁 ,平均 6 0 .5岁 ,其中 30~ 40岁之间 6例 ,均为车祸所致 ,其余为行走或下楼时摔伤所致。有 8例为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按 EVAN氏分型 ,稳定型 30例 ,非稳定型 2 2例。二、手术方法 所有病例均在放射科进行 ,给予腰麻或硬外麻醉 ,平卧于操作床上 ,牵引复位满意后 ,一助手固定体位 ,常规消毒铺巾 ,近端进针点 ,在大粗隆下 2~…  相似文献   

16.
2001年4月~2006年6月,我院应用外固定架治疗股骨转子间开放性骨折21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8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生率与股骨颈骨折相近,且多见于年老患者.本院自1993年至2000年共收治股骨转子间骨折83例.本文对此组病例的治疗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8.
谢金山 《中国骨伤》2001,14(8):496-496
笔者自行研制了一套专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外固定手术器械和工具[1] ,1992年 10月开始应用于临床 ,对照同期手术内固定、穿针外固定安全可靠 ,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 1 外固定器械与工具 外固定器械由 4枚固定针 (直径6mm ,长 18cm和 10cm各 2枚 )和 1个固定基座组成。操作工具有内外套管 ,钻模针、旋钉器和模具固定架等[1] 。1 2 穿针外固定方法 本法多采用局麻。X线监控下骨折复位后 ,大转子下 1 5cm处作 1cm长小直切口。钻模针和外套管插入顶牢骨面 ,连接模具固定架有 130°斜槽的上固定夹 ,电钻开洞后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运用外固定架治疗需要血液透析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1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并需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局部浸润麻醉下行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并外固定架固定骨折,统计术中出血量;术后12周随访时,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并拆除外固定;术后半年随访评价髋关...  相似文献   

20.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的多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的发生,其发病率明显增加。早期手术内固定治疗目前已被众所公认与接受,但无论选用何种内固定方法,主要目的均为:一为降低死亡率;二为减少髋内翻畸形的发生[1],从1998年以来我们应用Ender钉在“C”形臂电视X光机透视下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82例,取得良好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我们认为只要严格掌握闭合穿钉技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基导医院仍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良好方法之一。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共82例,其中男48例,女34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40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