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报道1例肺透明细胞肌黑色素细胞瘤,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及病理诊断标准。方法通过HE染色、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标记,观察肺透明细胞肌黑色素细胞瘤病理学特点。结果肿瘤细胞以梭形为主,其间可见大片透明细胞。细胞核短梭形或圆形,核仁明显。核分裂像少于2个/10HPF。肿瘤内血窦丰富,呈典型花边样(lace-like)结构。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透明细胞内富含糖原,PAS染色阳性;肿瘤细胞Melan-A及Melanoma(Pan)强阳性,HMB45灶性强阳性,Vimentin及Actin阳性,S-100、Syn阴性。结论肺透明细胞肌黑色素细胞瘤是肺内血管周细胞肿瘤家族中的一新成员,而非肺透明细胞“糖”瘤的新亚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淋巴结外指状突树突状细胞肉瘤/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发生在横结肠系膜的淋巴结外指状突树突状细胞肉瘤/肿瘤进行光镜检查和免疫组化、电镜、流式细胞观察。结果光镜检查,肿瘤细胞由束状、编织状排列的胖梭形、卵圆形细胞和混杂的小淋巴细胞组成,界线不清,胞质略嗜酸性,核呈梭形或卵圆形,核膜清楚,染色质呈细颗粒状,可见核仁。免疫组化:S-100、CD68阳性,SMA、CD20、CD23灶性阳性,CD21、CD45RO、CD34、CD117、EMA、CK阴性,Ki67肿瘤细胞20%阳性。流式细胞:G0/G1(+)、G2(+)、S(+)提示为肿瘤,反应细胞增殖活性较强。电镜:肿瘤细胞具有复杂的指状突起,可见散在溶酶体,无Birbeck颗粒。结论指状突树突状细胞肉瘤/肿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鉴别诊断需借助免疫组化、电镜及流式细胞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fibroustumor,SF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SFT病例进行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肿瘤位于胸腔及腹腔,大小为11.0cm×9.5cm×8.0cm~10.0cm×10.5cm×7.2cm。镜下肿瘤组织由梭形纤维母细胞和不同程度的胶原纤维构成,呈束状或编织状排列,局部有血管外皮瘤样形态,部分区域黏液变性。免疫组化显示CD34、波形蛋白、bcl-2、CD99阳性,上皮和间皮等标记阴性。结论SFT是一种少见的梭形细胞肿瘤,组织形态与其他梭形细胞肿瘤相似,需结合免疫组化来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CD34阳性具重要鉴别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SFT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及免疫组化研究。结果镜下见肿瘤由增生的梭形细胞或卵圆形细胞和胶原纤维组成,形成交替分布的丰富细胞区和疏松细胞区,并可见血管外皮瘤样结构,肿瘤细胞间血管丰富。免疫组织示CD34、CD99、Vimentin均(+),S-100、Desmin、SMA均(-)。结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大部分为良性,少数可为恶性。完整手术切除是良好的预后因素。其诊断与鉴别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特征及免疫组化标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丛状纤维黏液瘤(PF)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胃PF患者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结果胃PF胃镜下主要表现为息肉状或隆起性肿物;组织学特征为肿瘤呈多结节状生长,瘤细胞梭形,间质富含小的薄壁血管和黏液样基质,核呈短梭形或卵圆形。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Vim、SMA强阳性,CD10局灶弱阳性。结论胃PF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间叶性肿瘤,诊断需与胃肠道间质瘤、侵袭性纤维瘤等间叶性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6.
为了阐明中枢神经系统核形细胞肿瘤的鉴别诊断,对包括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瘸、促纤维增生型髓母细胞瘤、核形细胞腔质母细胞瘤、室管膜瘤、神经鞘瘤、血管外皮瘤、纤维型脑膜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极性成胶质细胞瘤、核形细胞黑色素瘤、转移性梭形细胞癌和腔质纤维内瘤等12种肿瘤采用免疫组化和电镜技术进行形态学对比观察。结果表明,这12种肿瘤在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两个方面均各具特征,这两项检查对本组肿瘤的鉴别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根治术继发淋巴水肿后的上臂皮肤血管肉瘤,即ST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STS进行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以充满红细胞的大小不等的囊腔,相互沟通的不规则的管腔,部分由梭形和上皮样细胞构成的实性区域为特征。不规则的管腔内衬覆异型瘤细胞,可见单个或多个瘤细胞形成空腔内含红细胞。免疫组织染色肿瘤细胞CD34阳性、CD31阳性,Ki-67部分阳性,AE1/AE3为阴性表达。结论 STS是乳腺血管肉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嗜铬细胞瘤的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利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方法对5例嗜铬细胞瘤进行病理学分析。5例嗜铬细胞瘤4例来自肾上腺.1例来自后腹膜。结果 主要组织学特征是肿瘤细胞较大.多角形.胞质内富含颗粒状物.瘤组织由胞膜发出的纤维条索分割呈丛状,腺泡状结构。5例Syn、NSE、CgA均呈阳性,3例S-100可见肿瘤细胞巢周围支持细胞阳性。结论 嗜铬细胞瘤具有独特的病理学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ASD胶囊SD大鼠给药长期毒性试验末期解剖中发现一例恶性平滑肌肉瘤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分析,探讨此类病变的诊断方法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此例SD大鼠肿瘤组织及全身组织脏器做病理学常规检查,并对肿瘤组织进行Von Gison染色、Masson三色染色、PATH特殊染色及结蛋白、骨骼肌肌球蛋白、平滑肌肌球蛋白、横纹肌肌红蛋白及广谱肌动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HE镜下可见肿瘤组织中大量细胞弥漫性增生,这些增生的细胞有的呈梭形,有的呈圆形,胞浆嗜酸性或有小空泡,胞核小形状不一,有的呈梭形、有的呈短杆状或圆形,位于周边。有丝分裂相多见,可见病理性核分裂相,每10倍镜视野下核分裂相≥1个。在这些增生的细胞之间可见散在的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小血管和纤维细胞增生,局部细胞间可见多少不一的红色浆液样物质,靠近皮肤一侧可见表皮层大量细胞坏死,多量淋巴细胞浸润,表皮下层可见残留的骨骼肌细胞及灶性炎症;VonGison染色,肿瘤细胞胞浆为黄色,提示为肌细胞或神经细胞来源;Masson三色染色,肿瘤细胞胞浆为红色,提示为肌细胞来源,PATH为阴性;免疫组化显示:结蛋白阴性,骨骼肌肌球蛋白弱阳性,平滑肌肌球蛋白强阳性,横纹肌肌红蛋白阴性,广谱肌动蛋白阳性。其他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异常。结论经过对本例肿瘤组织进行了多种特殊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鉴别平滑肌瘤(Leiomyoma)、恶性外周神经鞘肿瘤、(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及纤维肉瘤(Fibrosarcoma),诊断该例肿瘤为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本例肿瘤虽然出现于给药组,但仅出现在中剂量组,且为单发,与给药途径又无相关性,并据国外报道平滑肌肉瘤为高龄大鼠的常见性疾病,未见国外有大鼠肿瘤免疫组化分型的报道,不考虑与给药有关,考虑为SD大鼠自发性肿瘤。  相似文献   

10.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ES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6例LESS的临床病理特点,通过网状纤维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研究其病理学特征。结果患者年龄26~68岁.平均42.5岁。LESS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不规则的阴道流血。肿瘤组织成舌状浸润肌层,肿瘤细胞类似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肿瘤内内有大量的似螺旋小动脉血管。网状纤维染色见网状纤维丰富,围绕瘤细胞生长。肿瘤细胞15例CD10阳性,14例ER阳性,15例PR阳性.5例actin阳性,CD34、CD117、Melan—A肿瘤细胞均阴性。结论LESS易误诊,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病理形态上看似良好的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预后不一定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肺微小瘤的临床病理学、影像学特点,探讨其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采用组织学、免疫组化及组织化学技术对1例肺微小瘤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标记,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患者男性,61岁,肿瘤组织学表现为散发多灶性镜下结节,呈簇状、巢状或索团状,分布于支气管扩张症受损的支气管壁旁及细小支气管周围,瘤细胞呈圆形或短梭形,大小较一致,核圆或卵圆形,染色深,未见核分裂及坏死.免疫组化染色示:细胞角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突触素、嗜铬粒素、5-羟色胺、胃泌激素及降血钙素均阳性,细胞嗜银性强.结论 原发于支气管周围的微小瘤较为罕见,临床影像学特征不明显,可能是肺类癌发生的早期阶段,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该肿瘤的诊断,应与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类癌、小细胞癌、微小肺脑膜瘤样结节及小副神经节瘤等鉴别.手术切除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提高对其诊治水平.方法报道1例盆腔、腹腔多发性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病例,运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特征,并复习文献加以分析。结果镜下肿瘤细胞呈梭形或上皮样,细胞界限不清,弥漫片状分布,部分排列呈漩涡状,细胞核圆或椭圆形,轻度异型,少量多核瘤细胞,部分淋巴细胞围绕血管。瘤细胞CD21和CD35阳性,Vim阳性,CKpan、EMA、Desmin、SMA、CD117、CD34、S-100、CD68、Calretinin、HMB45均阴性。结论滤泡树突细胞肉瘤是一种少见的低-中度恶性肿瘤,诊断依赖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标记,尚缺乏统一的治疗标准。  相似文献   

13.
李扬  宋国新  潘敏鸿  王震  张智弘 《江苏医药》2015,(1):101-102,125
目的分析脊索样脑膜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观察6例脊索样脑膜瘤患者肿瘤组织HE染色病理表现及肿瘤组织免疫组化标记物的表达,并结合文献分析临床病理特征。结果HE染色镜下见黏液样嗜碱性基质中分布小梁状或条索状排列的肿瘤细胞,细胞质淡染或嗜酸,部分细胞呈液滴状类似脊索瘤样细胞,可见典型脑膜瘤结构。免疫组化结果示,上皮膜抗原和波形蛋白均阳性表达,而广谱细胞角蛋白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阴性表达。结论结合临床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诊断脊索样脑膜瘤。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angiomyolipoma,RAM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31例RAML的临床病理资料,常规切片,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2例电镜观察。结果RAML患者的征象及影像学均有其特征,病理形态学上由畸形血管、上皮样或梭形平滑肌细胞及脂肪三种成分构成,部分细胞可有异型性。免疫组化染色Actin、HMB45阳性。电镜下可见类似黑色素前体样的小体。结论RAML是一种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的良性肿瘤,因其特殊形态、免疫组化表达Actin、HMB45,应归入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相关肿瘤。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子宫腺瘤样瘤的病理学特点及组织来源和发病机制,对子宫腺瘤样瘤22例观察其临床病理特征,应用免疫组化和组织化学方法进行染色观察,结果表明,22例中8例见瘤组织与浆膜面间皮相移行,14例见瘤组织与周围平滑肌组织有连续: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波纹蛋白,细胞角蛋白,间质细胞抗原阳性表达,表达膜抗原,癌胚抗原,血管相关因素和HHF35阴性表达,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粘液染色有阳性表达,嗜银染色见瘤细胞周围嗜银纤维少,糖原染色阴性。结论:子宫腺瘤样瘤为良性病变,起源于间皮组织,为浆膜间皮细胞异位浆膜下肌间所致。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结果可作为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全娟  黄勇  阮世荣 《华北国防医药》2011,23(6):101-102,F0003
目的 探讨婴幼儿纤维性错构瘤的病理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1例婴幼儿纤维性错构瘤行手术切除及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巨检肿物与周围组织分界较清,镜下肿瘤由3种组织成分呈器官样排列,未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肿瘤组织内SMA梭形细胞、S-100脂肪细胞、CD34幼稚梭形细胞均阳性,β-catenin阴性.结论 婴幼儿纤维性错构瘤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病变,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分化特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GESS)分化特性与病理诊断、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对11例LGESS进行Vim、CD10、ER、PR、CD99、Iinhibin、CK、EMA、Des、SM、CD117、CD34等抗体成分检测,分析瘤组织分化特性与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关系。结果临床表现停经后阴道流血6例,月经增多3例、下腹痛2例。肿瘤直径2-10cm,6例息肉样突入宫腔,5例肌间结节状。镜下瘤组织由梭形细胞构成,弥漫束状排列,类似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呈舌状浸滑性生长,可见丛状分布薄壁螺旋动脉样血管,核分裂数〈10个/10HPF,可见泡沫细胞。伴有平滑肌、性索样分化各3例,经典型、腺样分化各2例,混合型1例。免疫组化:Vim(11/11)、CD10(10/11)、PR(8/11)、ER、SM(7/11)、CK(6/11)、EMA、Des、S-100(3/11)、CD99、Iinhibin(2/11)、CD117、CD34、LCA均阴性。结论LGESS是一种以梭形细胞为主,类似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肿瘤,可以向平滑肌、性索样等组织分化。多向分化特性致使瘤组织形态易误诊为平滑肌肿瘤、低分化子宫内膜腺癌。结合临床,免疫组化有助于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了13例IMT的大体及光镜下形态学改变,同时进行免疫组化CK、SMA、结蛋白、CDmCD。S-100和ACK等检测。结果13例IMT中,肿瘤均无包膜、切面质中等或较软,主要为炎性细胞背景,由梭形瘤细胞组成,排列紊乱,部分呈编织席纹状,瘤细胞胶质丰富,嗜酸性,核质中呈卵圆形,可见小核仁。其中7例出现不同程度坏死和出血。肿瘤细胞Vimentin、SMA、ALK、P80均(+),5例CK(+),而CDmCDmS-100和ACK均(-)。结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主要是由梭形细胞和炎症细胞组成的肿瘤,诊断时需与其他梭形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 应用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观察1例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镜检肿瘤细胞排列呈片状、束状、编织状或旋涡状排列,肿瘤细胞呈梭形、卵圆形,胞质丰富,可见小核仁.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提示,肿瘤细胞特异性地表达CD21、CD23、CD35.结论 滤泡树突细胞肉瘤是一种少见的随性或低度恶性肿瘤,需借助免疫组化检查的方法与其他组织学形态类似的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20.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0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进行HE染色,光镜观查,其中7例进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 结果肿瘤组织学形态示畸形血管,平滑肌细胞,脂肪组织以不同比例出现,其中4例可见异型增生的上皮样平滑肌细胞.免疫组化:梭形及上皮样平滑肌细胞都特征性表达HMB45,SMA. HMB45的表达强度与平滑肌细胞的上皮样分化,细胞核的异型度成正比. 结论免疫标记物HMB45、SMA的联合应用在该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