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明明今年4岁了,妈妈送他去幼儿园,当妈妈离开时,明明就放声大哭。后来只要一说上幼儿园,明明就哭喊,发脾气,甚至早上不起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时常听家长们抱怨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一上幼儿园就腹痛、恶心、呕吐。对于这些患上“幼儿园恐惧症”的孩子,家长不容忽视,这反映出孩子的行为问题,应及早预防和纠正。  相似文献   

2.
笑苑     
《健康》2014,(1):78-78
溺爱 妈妈第一次带着儿子去幼儿园,害怕儿子受委屈,就对老师说:“如果阳阳犯错,请不要惩罚他。”老师说:“那样会惯坏孩子的。”妈妈说:“那好吧,如果我儿子犯错了,你就惩罚他旁边的孩子,吓唬吓唬他!”  相似文献   

3.
儿童孤独症     
王女士的孩子今年2岁8个月了,长得白白胖胖,很招人喜欢,可就是不会说话,去医院检查不聋也不哑。王女士在谈到孩子的情况时对医生说:“我这孩子从小听话,很少哭闹,从不缠人,可以自己玩很长时间而不用大人管。就是一点不好,教他说话他从来不学,我们跟他说话他也很少理睬。最近刚上幼儿园,老师反映他从不和小朋友玩。还有一件奇怪的事,”王女士接着说道,“送他去幼儿园时,必须每天走同一条路线,如果改变路线,他就会大哭大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当被告知孩子患有“儿童孤独症”时,王女士感到非常疑惑。 首次对儿童孤独症…  相似文献   

4.
阳阳今年5岁,长得又聪明,又漂亮,家里人视其为掌上明珠。然而,令人烦恼的是,其父母偶然发现阳阳阴囊瘪瘪的,用手一摸大吃一惊,原来里面竟没有“蛋蛋“。这事非同小可,到乡医院看后,医生明确诊断:“隐睾症“,睾丸就藏在其腹股沟处。外表还看得出,凸凸的,似一杏核。医生建议去县医院做手术。正当小夫妻准备领孩子去县医院时,奶奶又出来“挡道“:“阳阳还小,做手术可不是闹着玩的,万一动刀割坏了发炎怎么办?再说‘蛋蛋’就在小肚子下边,看得见,摸得到,什么时候也跑不了,待阳阳上学懂事后再做也不  相似文献   

5.
肖峰 《健康博览》2006,(10):47-47
兵兵是个小男孩,今年6岁整。以前上幼儿园的时候,兵兵和别的小朋友交往时总是畏畏缩缩。从不敢去争去抢。比如对别的小朋友都想玩的东西,他好像不感兴趣,而总是去玩别的小朋友不玩的东西。而一旦别的小朋友不再玩那东西后,他就会马上过去玩。再比如兵兵到公园里玩滑梯,按先后顺序本来该轮到他上滑梯了,可是只要滑梯口有一个小朋友,他就永远躲在一边“礼让”,一直到一个小朋友都没有了,他才上去玩。兵兵每次回姥姥家都被比他  相似文献   

6.
乐乐的“麻烦” 乐乐今年快4岁了,一上幼儿园就直接去了中班,但入幼儿园1周后却被退了回来,理由是“孩子不会吃饭,不会穿农,不会上厕所”。家长这才着急,带着孩子来保健门诊看“病”。保健医生一见乐乐,就看出乐乐是个聪明快乐的孩子,智力发育也很好,细问缘由,才知道乐乐“不会吃饭”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7.
冀秋池 《家庭育儿》2006,(10):21-21
晚上,依依兴奋地跟妈妈说:“妈妈,我要跟班上的阳阳结婚。”依依这突如其来的宣布让妈妈大吃一惊,问道:“为什么呀?”依依说:“阳阳总跟我一起玩,他还会拉小提琴,好棒哦。”依依的告白让妈妈不知如何回答,也不知是该制止还是该放任。“恋爱”,只是不恰当的“翻版”当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回到家突然宣布他(她)的“结婚计划”,或因为棘手的“爱情”问题向你发出求救信号时,相信不少年轻妈妈或许会吃惊得大跌眼镜,痛斥孩子“别胡说八道”,甚至为这么小的孩子会对与“性”如此密切相关的事  相似文献   

8.
刘海燕 《健康博览》2011,(10):34-35
天天本来体质很好,去幼儿园之前除了打疫苗没有挨过其他的针,可是自从9月份送去幼儿园以后,几乎没半个月就要去医院报到一次,打针吃药,人也没精神没胃口,一番折腾人就瘦了一圈。天天妈很着急,怎么孩子一去幼儿园就经常生病了呢?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吗?我们跟儿科专家学几招。  相似文献   

9.
魏步正 《健康博览》2013,(10):35-36
该不该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 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找到我,说他已经当了爸爸,是为了孩子的问题来咨询的。“。我们孩子快1岁了,我想着一定要把他培养成个有作为的人,很早就开始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年轻的父亲表达着他的家庭早期教育的规划,“我是个爱读书的人,可是命运留给我一个最大的遗憾,那就是没能走进大学的校门。所以,我对孩子要进行早期教育。可是,您说孩子怎么对拿笔写字没有兴趣?前些天,我给孩子一支笔,让他在纸上画。开头还可以,可是不久他就没兴趣了,再给他笔他就扔得远远的,而去玩别的东西了。您说,对这么大的孩子不该进行早期教育吗?”  相似文献   

10.
“你儿子上幼儿园哭了吗?” 随着儿子小博两周岁生日的到来.我越发关注孩子去幼儿园的事情.得到的答案是:孩子肯定会哭的,送孩子去幼儿园一定要狠心.扔下就走,头也不回。  相似文献   

11.
一位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来到心理咨询室。落座后我才知道他已经当了爸爸,是为了孩子的问题来咨询的。 “我们的孩子快1岁了,我心里想着一定要把他培养成个有作为的人,于是从前些日子就开始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年轻的父亲表达着他的早期家庭教育的规划,“我是个爱读书的人,可是命运留给我一个最大的遗憾,那就是没能走进大学的校门。所以,我对孩子要进行早期教育。可是,您说孩子怎么就对拿笔写字没有兴趣?前些天,我给孩子一支笔,让他在纸上画道道。开头还可以,可是不久他就没兴趣了,再给他笔他就扔得远远的,而去玩别的东西了。您说,这么大的孩子不该进行早期教育吗?”  相似文献   

12.
兰州一杨姓先生因两个女儿考试成绩不好,班主任便要求他去医院给孩子开具“弱智证明”,他为此而倍感苦恼。因为他带孩子到医院检查,结果孩子智力正常,大夫坚决不给开。而老师又称:如果学生考得不好,影响学校考核及格率,就要扣老师工资,要是能开个“弱智证明”,再找校长给弄个编外生,这样就可以不影响老师的考核。最后因老师坚决要求他去给孩子开“弱智证明”,忍无可忍的他只好投诉到报社,曝光之后才使老师让了步。  相似文献   

13.
北京消息北京安贞医院儿科主任高峻岭发现,一到学校考试前,病人就会特别多。孩子来就诊时症状都不轻,可是说来也奇怪,只要考试一结束,这些“病”就不治自愈了。这种怪现象在各大医院的儿科都碰到过,特别是近几年儿童“心脏病”特别多。前不久,北京一家大医院的儿科就接诊了一名初三年级的男生。他上课时突然昏倒在教室,脸色苍白,大汗淋漓,症状极象心肌炎。结果住院期间,他精神焕发,和同屋的几个小病号上蹿下跳,一点儿不象有病。同仁医院临床心理科研究青少年心理的洪宝瑟副文任医师说:“这些孩子的病其实在‘心’上。他们的心…  相似文献   

14.
经常有一些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就诊,说孩子是不是患了多动症。不久前就有一个孩子,因为老师说他太淘气,请家长带孩子上医院进行诊治。男孩叫小强,今年6岁,上课没有一刻安静,不是拍拍左边的同学, 就是揪揪右边的同学,掀起一片告状声。在家也这样,只要他呆上半小时,就像刚被“日本鬼子”扫荡过一样。教他学习,当时好像很快弄懂了,可转身就给忘了,“6”“9”都经常弄错。还特爱发脾气,情绪很不稳定,动不动就“哇哇”大哭。  相似文献   

15.
刘跃梅 《家庭医学》2005,(19):13-13
经常有一些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就诊,说孩子是不是患了多动症。不久前就有一个孩子,因为老师说他太淘气,请家长带孩子上医院进行诊治。男孩叫小强,今年6岁,上课没有一刻安静,不是拍拍左边的同学,就是揪揪右边的同学,掀起一片告状声。在家也这样,只要他呆上半小时,就像刚被“日本鬼子”扫荡过一样。教他学习,当时好像很快弄懂了,可转身就给忘了,“6”“9”都经常弄错。还特爱发脾气,情绪很不稳定,动不动就“哇哇”大哭。  相似文献   

16.
我有一位朋友,这样谈到他的儿子:“以前孩子上幼儿园,老师说他脾气不好,经常欺负小朋友。现在开始上小学啦,可是孩子在学校动不动就打人,经常遭到老师的批评,有时还受罚,自己还要向别人赔礼道歉。”后来,他到医院咨询,医生说孩子可能是有一种攻击性行为。其实,很多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表现出一些攻击性行为,但轻重不一,男孩比女孩表现得更明显,发生年龄以学龄前儿童最高,学龄期逐渐减少,青春期形成第二个高峰,以后又逐渐减少。年幼时不加以克服,长大成人后常会构成严重的社会适应困难,有碍人际交往,甚至发展为斗…  相似文献   

17.
鲁杰 《家庭健康》2008,(5):15-15
我真的不想发火! 三岁半的依依就喜欢“磨”妈妈,从来不“磨”爸爸。如想多玩会儿,或不想刷牙、洗脸等等,磨来磨去的总能让妈妈使完千方百计之后使上最后一计——发火!就说这次,依依刚上幼儿园没几天就不想去了,原因是幼儿园不如家里舒服、好玩。从妈妈接她回家的路上就开始跟妈妈“磨”:“我不去幼儿园,我不去幼儿园……”一句同样的话翻来覆去地重复着。开始妈妈温柔地讲道理,讲了好几遍,她终于说:“妈妈我懂了,你要上班,我要开始学习,可是我还是不愿意去。”看着女儿可怜的样子,妈妈就从讲道理转向好言安慰,可哄了半天,女儿还是那句话,“我不去幼儿园!”妈妈实在精疲力竭了,只好采取冷处理,不理她。  相似文献   

18.
程艳 《大众健康》2007,(2):58-58
小芳的儿子阳阳今年5岁。虽说至今没见过爸爸,但从家里的照片上他知道自己是有爸爸的。“爸爸在什么地方?”孩子的追问常常让小芳心如刀割。有一次,当小芳再次告诉儿子“你爸爸在很远很远的地方上班”时,阳阳用小手拽紧妈妈的衣裳,两眼直直地盯着她说:“我爸爸是不是死掉了?”听了这话,小芳的心都在颤抖。儿子在一天天长大,爸爸的概念也在他脑子里越来越清晰。小芳很矛盾,但就是不愿对他说出他们离婚的事,她不想给孩子带来任何伤害,也不忍打破孩子梦想中那个健康父亲的形象。他毕竟才5岁,根本无法理解大人之间的感情纠葛。阳阳的爸爸从未付过抚养费,小芳始终拒绝父亲与孩子有任何接触。她不知道自己到底该通过什么方式来告诉阳阳,才能把对孩子的伤害减到最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半杯红酒让一名大汉"中毒"倒下;家长给发烧的孩子擦酒精降温,孩子却出现呼吸困难……到底什么在作祟?今天我们讨论一下现代病人与药及酒的关系。谜团1:半杯红酒喝倒大汉那次酒精中毒的"恐怖"经历,让周凯至今难忘。平常他有一斤白酒的酒量,而且中午、晚上,连喝两场都没问题。那天,他感冒了,上呼吸道感染,去医院挂了点滴,"记得当时用的是头孢类抗菌素",周凯说。挂完后人精神了许多。晚上,一个客户请吃饭,他又上了酒桌。他只要了半杯红酒,可是喝完后,他就觉得不太对劲,面红耳赤,难道"上头"了?一会,周  相似文献   

20.
夏天的中午,8岁的阳阳隔三岔五就和小伙伴一同去游泳,池水很凉,每次他们都尽兴玩一阵子,才各自回家。一天临睡前,阳阳感觉两腿发麻,隐隐作痛。第二天起床后感到抬腿困难,走路腿软并左右摇摆,有时一不小心还会摔一跤。妈妈摸摸阳阳额头未觉发热,以为他昨天玩累了,心想反正是双休日,就让孩子在家睡睡歇息吧。到了晚上,阳阳还是不想起床吃饭,且精神萎靡不振,直喊全身无力。次日一大早,便立即去医院检查。 医生了解到阳阳小时候曾作过正常的免疫预防接种,此次发病前两周曾有感冒症状:轻度发烧、流涕、鼻塞等,当时未进行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