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评价骶裂孔前间隙法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远期疗效.方法:262例采用骶裂孔前间隙法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按照随访年度分为8、9、10年组,记录其临床症状、体征、脊柱功能活动、能否正常恢复工作等指标.根据患者术后直腿抬高度、脊椎活动度、VAS评分、患肢肌力的改变综合评定疗效.结果:各组治愈率、优良率分别是八年组73.33%、88.89%,九年组72.22%、87.78%,十年组75.61%、87.80%.三组间治愈率、优良率比较无差异.结论:骶裂孔前间隙法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综合运用物理因子并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42例单纯牵引;B组44例牵引后给予干扰电流治疗;C组44例牵引后给予干扰电流和超激光照射治疗,并分别记录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值、直腿抬高度和脊椎活动度。结果:各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治疗后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各组的直腿抬高度和脊椎活动度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组间比较,B组疗效优于A组,C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和B组。结论:正确、合理地综合运用物理因子并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提高疗效,且无痛苦,几无副作用,病人有较好的耐受性,是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经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穿刺置管1047例回顾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回顾总结骶裂孔穿刺置管失败的发生率及改行后路硬膜外前侧间隙穿刺置管的有关问题。方法:对骶裂孔穿刺、置管失败的病例进行统计,并参考其术前骶尾侧位片、术中监测X-线造影片,分析骶裂孔穿刺失败原因。计算首次置管达后间隙及发生脊麻的比率,并对采用后路硬膜外前侧间隙法的病例进行1年远期疗效随访。结果:在X-线下首选骶裂孔前间隙法穿刺失败率7.54%,置管失败率为0.94%.首次置管达后间隙的发生率为3.63%,脊麻的发生率为2.06%,其中延迟性脊麻的发生率为1.22%。随访44例后路法患者1年远期疗效的优良率为84.09%,总有效率为97.73%。结论:经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穿刺置管注射胶原酶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安全有效的途径;骶尾侧位片有助于确定骶裂孔及骶管有无畸形。  相似文献   

4.
经骶裂孔置管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近4年来对3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骶裂孔置管注射胶原酶治疗,1年后随访观察,有效率达95%,优良率达84.4%。该方法具有微创,操作简便,疗程短,疗效明确等优势,只要严格选择适应症,掌握正确注射方法,该法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5.
李丽英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3):4745-4745,4747
对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CT引导下骶裂孔硬膜囊前间隙注入胶原酶,实施盘外溶解术,患者术后症状消失,出院后进行二级护理预防,经3个月~2年(平均16个月)随访评价,优良率达83%(35/42)。提示胶原酶盘外溶解术及术后的二级预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与巩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治疗中采取经CT三维重建引导经骶裂孔入路介入胶原酶的价值。方法:本院于2018年6月-2019年12月纳入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展研究。依据病历单双号随机选出54例予以经骶裂孔入路介入胶原酶治疗(甲组),另外54例实施经CT三维重建引导经骶裂孔入路介入胶原酶治疗(乙组),评估两组近远期疗效。结果:乙组与甲组相比,近期、远期优良率均更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治疗中采取经CT三维重建引导经骶裂孔入路介入胶原酶,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加直腿抬高运动(SLR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和预防复发的作用。方法:将143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42例、骶裂孔硬膜外阻滞组(B)55例和骶裂孔硬膜外阻滞加SLRT运动治疗组(C)46例。A组:采用电脑中频和超短波治疗。B组:VitB1100mg、VitB12500μg、地塞米松10mg、2%盐酸利多卡因100mg,以0.9%的生理盐水稀释成30ml,作骶裂孔硬膜外阻滞。C组:骶裂孔硬膜外阻滞,并行伸膝练习和SLRT运动。结果:C组治疗优良率89.13%,3周时,≥50%的疼痛缓解率93.48%,随访1年的复发率4.76%,明显好于A组和B组。结论:骶裂孔硬膜外注射加SLRT运动疗法简单、有效,能持久改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神经根性疼痛,预防腰腿痛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以来应用微量注射泵泵注胶原酶,盘外溶解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磁共振确认为L45和/或L55和/或L5S1间盘突出的36名患者,在DSA引导下经骶裂孔置入导管至腰椎间盘突出物所在的硬膜外腔,经导管推注3 ml造影剂证明位置正确。微量泵恒速泵注胶原酶,术后绝对卧床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改良Macnab评分判定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无1例发生突出物脱落;术后所有患者疼痛均有明显改善,3个月时优良率91.6%;复查腰椎MR显示突出物均有明显缩小。结论:经骶裂孔置入硬膜外导管恒速泵注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利于药物积聚于突出物周围,提高治疗的长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胶原酶溶解术后1、2、3年的疗效,分析疗效与适应症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按统一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对1996年1月-1999年1月行胶原酶溶术、资料完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54例进行随访观察,按统一的疗效标准评价胶原酶溶解术的1、2、3年的疗效。结果:“单纯性椎间盘突出症”,1年优良率93.1%,2年优良率90.3%,3年优良率90.9%。结论:“单纯性椎间盘突出症”是胶原酶溶解术的最佳适应症,合并有其他影响因素的椎间盘突出症应慎重选择胶原酶溶解术。  相似文献   

10.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3700例远期随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3700例患者经CT或MRI检查证实为颈椎间盘突出症,在X线监视下行胶原酶化学溶解术。结果:对行胶原酶化学溶解术的370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顺延随访术后2~8年7个年度,其远期优良率从93.61%至91.31%,随访各年度优良率间无明显差异,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严格把握适应症,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很好的远期疗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胶原酶盘外持续给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进行近期随访,以观察该治疗的临床效果、技术特点及注意事项.方法: 随访2002年1月至2004年3月采用胶原酶盘外持续给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4例,记录治疗前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直抬腿高度、腰椎活动度、感觉和肌力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治疗之后7天和90天患者疼痛症状明显好转,VAS治疗后7天、90天分别为3.5±0.25和2.7±0.21,与治疗前7.6±0.45比较P<0.05.治疗后7天、90天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1.52 %和83.70 %.结论:采用胶原酶盘外持续给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减轻患者疼痛,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应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方法:自2010年9月~2011年12月间,应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77例(340个椎间盘)。采用患者腰腿痛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Macnab标准评定手术疗效。结果:本组无术中硬脊膜撕裂和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3例患者术后下肢表现一过性痛觉过敏,经对症治疗2周后症状消失。平均手术时间45 min(30~70 min),平均下床时间6 h(3~12 h),平均住院时间7 d(5~15 d),随访时间4~13个月,平均6.8个月。下肢神经支配区域使用VAS评分,术前8.8±1.0分,术后5 d为2.5±1.4分,末次随访时1.3±1.2分;术前、术后对比,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1)。参照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211例,良54例,可12例,差0例,优良率95.8%。结论: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优点。该技术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巨大突出、脱出、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症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三组:A组20例,单纯行髓核成形术;B组30例,髓核成形术后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C组20例,单纯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治疗前1天,治疗后3天,3个月,6个月测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直腿抬高试验(SLRT),治疗优良率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3天VAS值、SLRT值均较治疗前一天明显降低(P<0.01或P<0.05);A组与B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VAS值、SLRT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或P<0.05),C组无明显变化;B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VAS值、SLRT值较A组与C组明显提高(P<0.05).A组治疗后3天、3个月、6个月时治疗优良率分别为85.0%、80.0%、60%,B组分别为100%、90%、83.3%,C组分别为100%、35%、30%.B组3个月,6个月优良率较A组与C组提高.结论: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优良率100%,提高远期优良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X线引导和CT区域定位经皮穿刺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12009年6月至2012年4月将采取在x线透视引导下行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LDH63例定为A组;将区域定位CT引导下行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LDH49例定为B组。依据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Macnab评价标准评估治疗效果,观察术前、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VAS评分及术后12个月优良率。【结果】两组术后VAs评分与本组术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5),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两组VAS评分B组稍低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段B组优良率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区域定位”能够将椎间盘突出位置量化,准确把握适应证;术中CT引导能够为靶点射频热凝确定准确的穿刺路径及深度,使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技术疗效最大化,对提高微创治疗LDH的优良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观察基于子午流注纳子法的耳穴贴压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耳穴贴压,试验组实施基于子午流注纳子法的耳穴贴压。比较2组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临床疗效,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护理后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护理后的试验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护理后的JOA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护理后的试验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试验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基于子午流注纳子法的耳穴贴压可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疼痛,增强疗效,改善腰椎功能并且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RI Pfirrmann分级在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32例经X线片、MRI影像学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明确诊断为包容性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型臂或CT引导下采用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记录术前责任间盘MRI Pfirrmann分级,观察术前及术后7 d、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改良Macnab疗效标准评价的疗效。结果:髓核成形术后1月疼痛缓解率平均为63.5%,优良率为76.6%;12月疼痛缓解率平均为60%,优良率为63.3%。术前与术后VAS和ODI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firrmannⅢ级组12月疼痛缓解率为64%,优良率为87.5%;PfirrmannⅣ级组12月疼痛缓解率为41%,优良率为45.5%。两组组间疗效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回顾性分析显示等离子髓核成形术的临床疗效与椎间盘退化程度有关,Pfirrmann分级系统对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术前合理选择患者,术后疗效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Disc-FX系统经皮椎间盘摘除、射频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自2010年7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应用Disc-FX系统经皮髓核摘除、射频消融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并且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36例,比较术前、术后即刻、l周、3月、6月JOA、VAS及Oswestry(2.0版本)评分.结果:36例患者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VAS和Oswestry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isc-FX系统经皮椎间盘切除、射频消融术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髓核切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适应症及疗效。方法 :自1998年6月~2009年6月,选择475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型臂X线机、CT和DSA引导下行颈椎间盘髓核切除术。术后随访2~9年(平均5年)。结果:采用Williams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287例、良119例、可62例、差7例,优良率85.47%。结论 :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单,手术时间短、安全、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CT介入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CT介入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8例接受注射胶原酶溶盘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非CT组(100例)和CT组(98例),非CT组依据腰椎CT片和腰椎定位片定位,凭经验操作;CT组在CT介入下定位和操作。结果:CT组的优良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4.7%和94.9%,较非CT组分别提高了12.7%和8.9%,经X2检验,p值均<0.05。结论:CT介入下靶位注射胶原酶溶盘术,直观,安全,可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和术中穿刺的精确性,从而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硬膜外注射药物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方法。注射液的组成中维生素B1和B1 2是常用的成份。本工作探讨该成分是否必要。2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硬膜外腔注射法进行治疗,每周一闪共三次。A组60例,注射液中含维生素B1、B12,B组156例注射液中不含维生纱B1、B12。研究结果表明,在治疗液中加入维生素B1、B12等辅助性药物作硬膜外腔治疗并不能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