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刘某某,男,55岁。无明显诱因感右眼视物不清一月余,以右眼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收入院。患者一般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均正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手动/眼前,左眼0.6戴-10.00D球镜矫正至1.0。右眼角膜透明,瞳孔中度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虹膜正常,晶体透明,玻璃体絮状混浊。眼底视网膜全部脱离,未见裂孔,血管纡曲爬行其上,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20岁。因双眼高度近视、右眼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于1996年行玻璃体切割网脱复位手术,术后右眼视力不佳,只有光感,因左眼自幼患病形成角膜白斑、视力差。本次入院检查:视力;右眼:光感,在眼;光感。右眼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左眼角膜中央有约6mm×6mm白斑,眼内窥不过,仅从边缘透明角膜可见前房深浅正常,虹膜纹理清,其余组织窥不清。做眼B超检查,左眼玻璃体及视网膜正常。右眼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于1997年6月28日在局麻下行左眼自体角膜移植术。手术方法:以右眼的透明角膜为供…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53岁。1988年1月3日偶感左眼有闪光感,来我科就诊。眼部检查:视力R1.2;L1.0,双外眼正常,眼球不突出,运动自如,双瞳孔圆,大小约3mm,对光反射灵敏,晶体透明,玻璃体不混浊,右眼底正常。左眼底视盘鼻侧及鼻下部分视网膜呈青灰色,范围约3×2PD,隆起约+3D,边缘模糊,并有小出血点,未见视网膜脱离。眼压正常。左眼视野:相应部位视野缺损。B 超:双眼轴长22mm,赤轴轴长25mm,球后间距19mm,轮  相似文献   

4.
患者董××,男,46岁,于1988年6月22日因右眼视物不见2月来院就诊。眼科检查:右眼视力为眼前半尺指数;左眼1.2;右眼玻璃体混浊,眼底颞下方网膜呈灰白色球形隆起,涉及下方视网膜,未见裂孔。诊断为右眼视网膜脱离。入院后查眼底及三面镜,颞下方网膜球形隆起,  相似文献   

5.
<正> 眼球为视觉感受器的主要部分,大致呈球形,从外向内分纤维膜、血管膜、视网膜,内有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眼球性质柔软,坚韧,富有水份。在常规石蜡包埋切片中,眼球经固定、脱水、透明、浸蜡等处理后,即收缩变形,晶状体移位,视网膜脱离、卷折,以致切片破碎不整,各层组织结构紊乱,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病理诊断。火棉胶切片虽可克服上述  相似文献   

6.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50岁,因右眼视力下降,伴黑影遮挡20余天收入院。入院后查:VOD手动/眼前,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浅适中,晶体透明,光定位正常,扩瞳后见视网膜呈青灰色隆起,玻璃体内见白色小雪片样混浊,细胞(+),见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累积3个象限,未查见明确裂孔,累及黄斑。眼B超示右眼网脱。入院诊为:右眼视网膜脱离,PVRC3。拟行右眼PPV+复杂视网膜修复+硅油填充术,术中见颞侧8点周边视网膜上有一个浓密的玻璃体增生病灶,切除病变玻  相似文献   

7.
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2 1岁。因右眼视力下降 3个月 ,于 2 0 0 2年 11月 13日来院就诊。眼科检查 :右眼视力 0 .2 ,右眼人工晶体眼 ,玻璃体轻度液化混浊 ,眼底下方视网膜呈灰白色隆起约+ 6D ,三面镜检查高网膜颞侧 3 :0 0可见一 1/ 4PD大小裂孔。入院诊断 :右眼原发性视网膜脱离。于 11月 16日行右眼巩膜外环扎并局部硅胶垫压术 ,术中放出视网膜下积液约 1ml,环扎带周长 63mm。第 2天换药时患者自述右眼视物仅有光感 ,检查眼底发现全视网膜色灰白 ,眼底动脉变细 ,黄斑中心凹光反射不清。诊断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立即给予口服醋氮酰胺 …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道一例罕见的视网膜脱离病例,该患者既往无眼病病史,行眼外器官外照射放疗时,几乎同时发生双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方法:观察性病例报道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结果:1老年男性患者,63岁,诊断为双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即视网膜上多发马蹄形裂孔和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4月前,患者因患左侧上颌窦癌行手术治疗,术后行外照射放疗3月。该患者为远视,无视网膜脱离家族史和(或)眼外伤史,晶体透明,位正。无引发视网膜脱离的明显脉络膜视网膜疾病。结论:双侧同时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较为罕见,尤其在不具有危险因素的人群中。放疗可能是引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超检查方法对视网膜脱离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104例经手术证实的视网膜脱离B超检查图像分析,总结出视网膜脱离的B超特征。结果:视网脱离的B超图像特征为“一”字形、弧形、V型、Y型、T型、人字型。对屈光间质不清,眼底窥不清的视网膜脱离诊断符合率为94%。结论:B超检查对视网膜脱离是一种简便有效、准确的诊断方法,对屈光质不清者B超为首选的检查方法。对手术的选择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超高度近视 5 0只眼透明晶体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的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术前后巩膜加固、周边病变视网膜光凝 ,应用超声乳化技术摘除透明晶体 ,囊袋内植入肝素处理低度人工晶体。结果 :平均随访 3年± 5个月 ,裸眼视力 >0 .5为 4 5只眼 ,术后 3个月 32只眼角膜散光 - 0 .5 0 DC~ - 2 .5 0 DC,远视 10只眼 (+0 .5 0 DS~ +1.0 0 DS)。后囊不同程度浑浊 17只眼 ,后囊皱褶 8只眼 ,经 YAG激光治疗 7例 ,均无视网膜脱离和黄斑并发症。结论 :摘除透明晶体植入低度人工晶体是超高度近视眼的有效治疗方法 ,后巩膜加固能稳定眼轴长度 ,周边视网膜病变处光凝预防视网膜脱离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了解该病患者机体免疫平衡状态。方法 :使用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 (APAAP)检测 4 0例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和 4 0例正常人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 ,并作对照分析。结果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组的 CD3+ 、CD4 + 细胞与细胞总数的比值较正常对照组低 (P <0 .0 5 ) ,CD8+细胞的比值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CD4 + / CD8+的比值比正常对照组低 (P <0 .0 1)。结论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存在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紊乱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超声诊断意义,采用法国光太Cinescan眼科专用A/B两用超声波扫描仪,对12例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患者进行观察。结果,所有病例均在玻璃体暗区前部见到形态不一的半环状或球形回声带,其中5例为多个半环状强回声带;4例为单球形或双球形强回声带;3例为局部扁平状强回声带。表明超声波检查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一眼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时,对侧眼常同时存在周边部的视网膜病变,我们对253例视网膜脱离病例的对侧眼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共253例(不包括与外伤、糖尿病及无晶体眼有关的视网膜脱离)其中男132例,女121例。年龄11岁~72岁,平均46.3岁。近视155例,占61.3%,其中高度近视87例。2方法:253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在充分散瞳后,应用直接、间接检眼镜,90D视网膜镜及三面镜,必要时用巩膜压迫器仔细检查眼底。不能见眼底者作B超检查。3治疗:对于体检中发现对侧眼…  相似文献   

14.
<正> 张某,男性、40岁,住院号10043。双眼高度近视,三年前左眼突然视物不见,未经治疗。六天前在田间插秧时发现右眼前有黑影。而于1985年6月26日入院。检查:右眼,视力数指/50cm,眼压7.10mmHg,角膜(-),房水闪光(+),瞳孔(-),晶状体透明。眼底以-30D可见视神经乳头。3至10点钟视网膜脱离,后极部视网膜表面膜形成,黄斑部可见一纵椭圆形裂孔约1/5PD大小。左眼视力光感,光定位不确切,眼压<3.96mmHg,晶状体混浊。眼底不能窥入。诊断:1.右眼裂孔源  相似文献   

15.
目的:大多数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由病理性玻璃体后脱离(PV D)继发马蹄形裂孔或巨大裂孔造成的。不伴有PVD的视网膜脱离通常与视网膜变性或视网膜圆孔相关。本研究归纳了视网膜圆形裂孔导致的双侧视网膜脱离的特点、手术结果和发病率。方法:共有96例连续患者的110只继发于圆形裂孔的视网膜脱离眼纳入本研究。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屈光状态、术前视力、症状、视网膜脱离的位置和范围、裂孔的数量和分布、后界膜状态、手术方式、手术效果及术后视力。结果:患者平均年龄34岁,以女性(64%)和近视(83%)者为主。95只眼(86%)后界膜未脱离。45%…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近视度数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观察532倍频激光治疗视网膜裂孔变性的临床疗效. 方法 检查456例892只不同近视程度的眼.对观察病例行视力、电脑验光、检影镜和散瞳三面镜眼底检查.根据患者等效球镜度数分为低度组(≤3.00D), 中度组(-3.00~-6.00D)和高度组(≥-6.00D).对存在格子样变和干性视网膜裂孔的眼进行532倍频激光治疗.治疗后随访观察 12mo.结果 中高度近视组的视网膜裂孔的发生率高于低度近视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5).高度近视组与中度近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除合并视网膜局限性浅层脱离者外,眼底氩激光治疗术后病情稳定,未发生视网膜脱离. 结论 近视患者无症状视网膜裂孔发生率在中高度近视中较高.532激光对格子样变和干性视网膜裂孔不伴局限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一家兄妹 5人中, 3人患有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1临床资料   例 1,男, 62岁,因右眼视力下降 20天,于 1987年 11月 16日以右眼视网膜脱离收入院。检查:右眼视力 0.06,- 10.00D=0.3;左眼视力 0.03,- 6.00D=1.0。眼压:右眼 12.23mmHg(1mmHg=7.5kPa);左眼 14.57mmHg。眼底:右眼- 6D可窥清, 10: 00- 2: 00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部, 10: 30处可见一约 4~ 5PD大小马蹄状裂孔。 11: 00~ 1: 30周边网膜格子样变性,表面有小穿孔。行右眼巩膜缩短+电凝+充填+冷冻+放液术,术后 15天出院。 1988年 2月和 1988年…  相似文献   

18.
临床上伴有脉络膜脱离的视网膜脱离并不鲜见 ,约占视网膜脱离的 8% ,因其眼压极低 ,玻璃体混浊明显 ,手术操作困难 ,加之脉络膜上腔积液 ,巩膜冷凝达不到视网膜 ,所以手术效果往往不理想。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脉脱型网脱 2 0例 2 0只眼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0例 2 0只眼 ,患眼眼压均极低 ,前房纤维渗出性混浊 ,玻璃体明显混浊 ,三面镜或眼 G超示视网膜球形棕色隆起或脱离的视网膜与球壁间存在一至数个半球形脉络膜脱离光带。男 1 5例 ,女 5例 ,年龄 38~ 62岁 ,平均 46岁。病程 1周~ 3个月 ,平均 1 .2个月。2…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改良的放液、玻璃体腔内注气、冷凝、加压(drain-air-cryotherapy-explants,DACE )手术方法对隆起较高的球形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2008年3月~2010年1月球形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27例27眼,在原DACE手术方法基础上进行改良,先预置硅胶垫压缝线,巩膜外放液后取消眼内注射空气,改为用消毒棉签在结膜筋膜下巩膜表面顶压维持眼压;将间接眼底镜下裂孔定位、冷凝改为显微镜直视下操作。结果 随访3月~2年,手术一次性视网膜复位26眼(96.30%),矫正视力在0.3以上者18眼。结论 改良DACE是治疗球形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1例高度近视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phakic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pIOL)后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患者诊治病情的变化,结合文献分析其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报道1例pIOL后并发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过程及眼科检查结果。结果:本例患者行巩膜外环扎+垫压+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2个月,眼底彩照提示玻璃体腔硅油填充状态,眼底视网膜平伏,环扎脊明显,大量陈旧激光斑。再次手术取出眼内硅油后,眼部检查:左眼裸眼视力0.12,矫正视力-3.25DS/-1.50DC*180=0.4,眼压19 mmHg,散瞳后眼底见环扎脊存在,大量陈旧激光斑,视网膜平伏;眼底OCT见左眼黄斑部结构完整,无视网膜下液。结论:巩膜外环扎+垫压+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是一种对pIOL后发生的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RD)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