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柱生 《养生月刊》2013,34(2):184-185
生活在康熙至乾隆年间的清代著名诗人、书画家郑燮(号板桥)曾当过十多年的县令。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传说他喜欢游历名山古刹。有次去某地一寺院游览,该寺院住持见他衣着简朴,貌不惊人,以为只是普通游客,便随口说:"坐。"招呼侍奉的小和尚:"茶。"郑板桥对住持的平淡接待并不介意,于是就顺便坐在下方的板凳上与住持交谈起来。在交谈中住持发现来者谈吐不凡,胸墨丰厚,非一般俗客,便有了几分敬意,于是起身指着板凳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安徽省九华山,有一位名叫慈明的和尚圆寂4年后竟肉身不腐,成了一尊珍贵的肉身菩萨。慈明和尚在尘世度过了88个春秋,于1991年1月在九华山正天门圆寂封缸。4年后开缸,人们惊奇地发现其遗体完好无损,胡须、眉毛等均与生前基本一样,连盘坐的姿势也依然如初。只是遗体上的袈裟、佛珠等有所破损、变色、肉身有所缩小。据当时为慈明和尚开缸做佛事仪式活动的僧人们说,缸盖揭开时,顿觉缸内和四周溢满了阵阵清香。据佛门弟子介绍,慈明和尚俗名陈万超,江苏高邮县人。浑号"八百斤和尚"。据说他年轻时力气非常大,有…  相似文献   

3.
正退休是为军旅生涯划了个句号,对于整个人生只是划了个分号。如果说人的小时候属于父母,工作后属于社会,那么退休后就属于自己。真正自主的人生,从退休后才刚刚开始他自称"70后",几十年来一直坚持两个习惯:日行万步路,夜读十页书。退休后,他不停"充电",也不断"放电",与士兵谈理想,与大学生谈成才,与领导干部谈做官,与老同志谈养生。他讲话不用稿,听他演讲,通常不到两三分钟就有一次掌声与笑声。于丹说他讲话没有说教,二月河说他是仁者之心,迟浩田将军说他是"军中儒将"。他就是解放军总参谋部原兵种部政委——田永清。  相似文献   

4.
正有一个小和尚正在殿中打坐,这时一只蚊子飞了过来,只在他的额头上叮了一个包,小和尚心里非常气愤。方丈在旁边全都看见了,他对身边的一个和尚吩咐道:"去,把殿门打开。"于是,一大群蚊子都飞了进来,这下许多人都被蚊子咬了,方丈对那名小和尚说道:"这下你心里是不是舒服多了?"小和尚回答说是。于是方丈便轻叹一声,说道:"世间的烦恼皆来自差别,没有了差别,烦恼也就不复存在。可是,要想彻  相似文献   

5.
陶军 《科学养生》2007,(12):24-25
我告诉医生我咳嗽已经一年多了。他惊奇地问我:"你怎么等了这么久才来医治?""我请一位医生看过",我说,"他告诉我,很多人都有无法解释的咳嗽,所以,我就以为不必担心了。"医生摇摇头说:"任何人咳嗽超过三个星期,都必须认真处理。"他诊断我的病是哮喘性支气管炎,并且说:"那是一种阻塞性的  相似文献   

6.
正生活中,免不了有一些苦恼烦闷的事儿,有些烦恼来自外界,必须正视;而大多数困扰则源于内心,这就是所谓"自寻烦恼"。有一个和尚,每次坐禅都幻觉有一只大蜘蛛跟他捣蛋,无论怎样也赶不走。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师父。师父让他下次坐禅时拿一支笔,等蜘蛛来了在它身上画个记号,看它来自什么地方。和尚照办了,在蜘蛛身上画了一个圆圈。蜘蛛走后,他安然入定了。当和尚做完功,睁开眼睛一看,那个圆  相似文献   

7.
<正>六岁的檀檀画了一幅画,长了小脚的数字"1、2、3"。小家伙一边给我看还一边像我平时给他讲故事一样编着小故事,说:"1"是小班长,一只手里拿着小树枝,另一只手牵着"2","2"又牵着"3",太阳出来了,小草绿了,它们很开心,一起在跳舞……听着檀檀绘声绘色的描述,我很开心。既感叹他丰富的想象力,又欣慰平日和他一起编童话有了效果,小小的他,心中装着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相似文献   

8.
廖仲毛 《家庭中医药》2004,11(12):39-40
曾经在手机上读过一个短信笑话,有一个无赖汉,酗酒、赌博、好吃懒做兼小偷小摸,因为犯了案子被警察抓进监狱,关了10年。10年后,他的2个儿子,一个成了跟他年轻时一样的无赖汉,也进了监狱;还有一个则成为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无赖汉儿子说:"谁让我摊上这样的父亲呢",品学兼优的儿子说,"谁让我摊上这样的父亲呢",言下之意是,我再不努力,更没有人看得起我。  相似文献   

9.
袁睿 《气功》2009,(8):734-735
西方大哲学家叔本华说:“苦恼并非外界所注人,它就像流不尽的苦汁,而它的源泉正在我们的心底。”有一个和尚,每次坐禅都感到有个大蜘蛛干扰他.他想赶走它,但总是办不到,这使他很烦恼。师傅闻知此事,让他在坐禅前先预备一支笔,等蜘蛛来时就在它身上画个记号,以便知道它来自哪里。和尚照办了,等他坐禅完毕,一看原来记号画在了自己的肚皮上。这个故事说明烦恼来自本身。  相似文献   

10.
我家乡有句话,"好受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我就是爱吃饺子。——莫言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作家。在"莫言热"中,莫言的"名人之吃",也引起人们研究的兴趣。莫言曾说:"我就爱吃饺子。"他当年为了"吃饺子"而走上写作道路,他在瑞典领奖期间曾经包饺子、吃饺子、讲饺子……  相似文献   

11.
袁睿 《养生月刊》2009,30(8):734-735
西方大哲学家叔本华说:“苦恼并非外界所注人,它就像流不尽的苦汁,而它的源泉正在我们的心底。”有一个和尚,每次坐禅都感到有个大蜘蛛干扰他.他想赶走它,但总是办不到,这使他很烦恼。师傅闻知此事,让他在坐禅前先预备一支笔,等蜘蛛来时就在它身上画个记号,以便知道它来自哪里。和尚照办了,等他坐禅完毕,一看原来记号画在了自己的肚皮上。这个故事说明烦恼来自本身。  相似文献   

12.
正《三国演义》中有两个神童,即孔融和诸葛恪。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吕温侯濮阳破曹操"中写道: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孔融,自小聪明,年十岁时,往河南见李膺。看门人难之,孔融说:"我系李相世交",进去后,李膺问他:"汝祖与吾祖何亲?"孔融说:"昔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融与君岂非累世通家?"李膺大奇,对一位太中大夫陈炜说:"此奇童也。"陈炜说:"小时聪明,大时未必聪明。"孔融即应声曰:"如君所言,幼时必  相似文献   

13.
中午在食堂买饭时,一个同事拉住我问:"我这颈椎病老不见好,你说我买个乳胶枕好不好?有款新上市的才500多元,不贵。"我一听就知道他受了"乳胶枕治颈椎病"说的影响。乳胶枕为啥能治颈椎病?难道发现了乳胶的新药理作用?非也非也,来源于橡胶树汁液的乳胶,对人体没有任何药理作用,但是因为本身有无数气孔。  相似文献   

14.
<正>1天年《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说:"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按此文"天年"之"年",篆文作"季",《说文·禾部》说:"季,毂孰也,从禾,千声,《春秋传》曰:‘大有季'。"《玉篇·禾部》说:  相似文献   

15.
手杖纵横谈     
刘学明 《养生月刊》2013,(8):714-715
手杖,古时称之为"扶老",现时俗称"拐杖"。在国外,意大利人称手杖为有生命的"司的克",德国人叫它"魔棍",美国人则授予它"百宝"的称号。它是老年人的伴侣,也是旅行家的朋友。历史悠久人类使用手杖的历史已有数千年,在我国,手杖的制作、使用也历史悠久。《礼记·檀弓》就记载:"孔子蚤(早)作,负手曳杖,消摇  相似文献   

16.
正宋代易学家邵康节有一首名诗:"美酒饮到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他认为这是一种立身处世的妙法。这种人生观可以说成他是看破了红尘,也可以说成他是悟到了生活的真谛,甚或有那么一点点世故。但是,却不失为一种人生的策略,一种处世哲学和智慧。曾国藩是晚清"第一中兴名臣",他不仅生活阅历广,而且一生文韬武略,权倾天下,但他悟到了生活的玄机,所以,把他的书斋取名为"求阙斋"。阙的含义是"过失"或"欠缺",一生常思己  相似文献   

17.
现在流行冬病夏治,许多人选择艾灸.艾灸还有新艾、陈艾之分.陈艾灸火"温而不燥,润能通经",燃烧时陈年艾绒热力温和,能窜透皮肤,直达深部,经久不消,功效强劲. 在《孟子·离娄篇》中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民间也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我们去药店买艾条的时候,有经验的医师们都会问要陈艾还是新艾呢?那么,什么是陈艾,有什么特点的呢?一般保存一年以上的艾叶谓之陈艾叶,简称"陈艾",而陈艾叶中以三年到五年为最好,俗称"三年陈艾"和"五年陈艾".艾灸为什么要用陈艾?  相似文献   

18.
练习呵字诀,有补益心气的作用,可以治疗心悸,还可以用于防治记忆力衰退、多汗、失眠多梦、心绞痛、口舌糜烂、舌强语謇等病症。众所周知,心是我们身体上最重要器官,生活中许多现象也经常凸显心的重要性,比如说某人积极上进,奋发努力,我们会说他"心气高",夸奖一个人聪明智慧,会说他有着一颗"七窍玲珑心",恋爱中的男女表达爱意会说对方"偷了自己的心",看电视剧会经常见到大臣向皇帝表态:"臣对陛下忠心耿耿。"在中医上也把他的作用比喻成有威权的皇帝,由此可见一斑。可是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9.
有位好友是机关干部,前不久向我说起埋在心底的一件惭愧事:春节前夕,这位机关干部值完班回家,没想到妻子一直在朋友家聊天,连饭都没有做,原来妻子以为他不回来吃饭了.事也凑巧,那天这位干部本来就心中不快,见妻子这样"不顾家",气就不打一处来,便说了妻子几句.谁知妻子也不甘示弱,不客气地回敬了几句,闹得一家人连春节都没过好.  相似文献   

20.
正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的时候,我想起了一位将军。他是开国将军,也是百岁将军。毛泽东称他"孙行者",朱德叫他"孙胡子"。他很早就蓄了胡子,据说还是在战争年代由毛主席特批的。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有一次见到他,对他说:"胡子,咱俩是同庚不同月,你比我还大几个月,但看上去你身体比我好,你要给老家伙们介绍介绍经验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