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疟原虫的抗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超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78,(2)
一、抗药性的性质、分布及其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一)近二十多年来,由于疟原虫的抗药性而使疟疾防治工作遇到困难,特别是越南战争期间,抗药性尤为普遍,成了许多国家实施抗疟规划的主要障碍之一。同其他感染的病原一样,疟原虫的抗药性亦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二种。原发抗性是由虫株的遗传性所决定的,在采用抗疟药的早期即可发现。原发抗性可出现在同一种药物 相似文献
2.
了解疟原虫抗药性的产生机理已成为当前疟疾研究的重要课题,有许多学者已对抗药性的遗传和生化机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一、遗传机理已经知道细菌的抗药性是由于基因突变而产生的,而疟原虫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给抗性的遗传机理的研究带来了很多困难,因而我们对疟原虫抗药性获得机理的认识还远不如细菌。 相似文献
3.
目前还不可能直接用人体疟原虫进行遗传学实验,然而,人恶性疟原虫的体外培养技术,虽然目前仅限于培养红内期疟原虫,但最终可能发展为可培养红前期及有性体原虫,而使遗传学实验得以经典的孟德尔方法进行。此外,涉及质粒DNA重组体的基因克隆化的分子方法不久可能被用于恶性疟原 相似文献
4.
疟疾作为一种致死性很高的全球性寄生虫病,一直被全世界所关注,疟疾的控制也被列入全球三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由于疟疾抗药性的流行和蔓延,尤其是间日疟抗性的快速传播,使得疟原虫抗性的检测、预测以及新药的研发成为当前研究重点。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本文对当前间日疟抗药性检测方法、分子机理以及热点抗间日疟药物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自本世纪五十年代初鼠疟开始应用于抗药性研究以来,对鼠疟原虫抗药性培育的方法、抗性株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抗性机理的探讨等,积累了丰富的实验资料。系统地分析这些资料对于了解人疟原虫产生抗药性的客观规律和进一步试图克服抗性具有一定实际意义。为此,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一简要介绍。一、培育抗药性虫株的基本方法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一)培育方法体内培育抗药性虫株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逐代剂量递增法和大剂量复燃法。 1.逐代剂量递增法:将动物分为若干 相似文献
6.
恶性疟原虫对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和氯喹的抗性,已被定位于单一的基因位点。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的特定点突变造成了对两种二氢叶酸抑制剂即环氯胍和乙胺嘧啶的抗性,抗性程度随点突变的位置和所涉及的氨基酸残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氯喹抗性位点已被定位于恶性疟原虫杂交株第7号染色体中的一个400kb的片段之上。阐明该片段内基因的特性将有助于理解引起氯喹抗性的药物快速外流机制。 相似文献
7.
8.
要求每个国家提供以下资料: 1.按照所附表1内容说明目前疟疾抗药性状况(累积至1992年)。 2.根据所附表2及其填表说明,填写1993年每种抗药疟产生抗性的地区分布。 3.在地图上标出1993年恶性疟原虫对每种药物抗性的灶点或地区。 4.药物抗性状况和它的组织、监测、控制和其它下述辅助活动的叙述材料。 4.1 药物抗性形势分析 4.1.1 目前形势(表1和表2) 4.1.2 抗药性程度和地区分布的扩散趋向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刘瑞君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2,(3)
Trager和Jensen首次体外连续培养恶性疟原虫的成功为研究工作提供了条件。此文系从连续培养的恶性疟原虫获得感染的首例报告。作者之一在实验时打破了一支盛有含虫血的玻管,误伤姆指。为了防制感染,立即服用氯喹(当天1,000mg,第8天500mg),仍在感染后第17天出现头痛和发热流感样症 相似文献
10.
刘德全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5,23(Z1):355-361
疟原虫的抗药性是指在患者对药物能忍受的情况下,给患者推荐剂量或高于推荐剂量的抗疟药,并证明药物已被吸收,血药浓度已达到可治愈的水平,疟原虫仍具存活或繁殖的能力[1]。在人体4种疟原虫中,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对抗疟药均易产生抗性,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尚无抗性报道。其中恶性疟原虫的抗性尤为重要,不仅表现为抗性率及抗性程度高、地理分布广,而且还可导致高死亡率。1恶性疟原虫的抗药性目前恶性疟原虫几乎对现有的各种抗疟药都产生了抗性。早在20世纪初已发现对奎宁产生抗性,20世纪40年代后期对氯胍和环氯胍产生抗性,50年代中期… 相似文献
11.
自从1959年第1例抗氯喹的恶性疟病人出现以来,恶性疟原虫氯喹抗药性(chloroquineresistance,CQR)已经遍及所有恶性疟流行地区,在东南亚地区CQR引发了更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云南、海南等省也有CQR恶性疟的流行。因此,对恶性疟原虫氯喹抗药性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疟疾防治研究中的一个重点。随着恶性疟原虫基因组研究的进展,抗药性基因已经成为CQR研究的热点。国外研究 相似文献
12.
涂涛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98,(3)
地处巴布亚新几内亚Madang省的沿海地区,是疟疾高度流行区。凡发热患儿均用阿 莫地喹(ADQ),其他发热者则用氯喹(CQ)治疗。本文通过检测原发感染与ADQ、CQ治疗后血中恶性疟原虫等位基因变体即裂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20,(4)
疟疾是非洲和东南亚地区流行的重要热带病,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随着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物抗性的产生与蔓延,全球消除疟疾目标的实现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恶性疟原虫抗药性监测方法主要包括体内药效试验法、体外药敏检测法和抗性分子标记检测法,其中抗性分子标记检测法被广泛应用。本文就恶性疟原虫抗药性分子标记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一种便于现场测定恶性疟原虫抗药性的培养基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为了各地开展体外微量测定法调查恶性疟原虫的抗药性,研制了便于现场调查使用的培养基。将连续培养恶性疟原虫用的RPMI1640完全液体培养基用安瓿封装,冰瓶贮存.可供现场50d内使用。该培养基的效果与冰冻干燥培养基相似,明显优于WHO培养基。 相似文献
15.
反转抗氯喹恶性疟原虫抗药性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钙通道阻断剂及其他类型药物反转抗氯喹恶性疟原虫抗药性是近几年来疟原虫抗药性研究的新进展。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这一新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恶性疟是一种致死性很高的全球性寄生虫病。由于长期抗疟药的使用,目前恶性疟原虫对主要抗疟药物普遍产生抗药性,青蒿素类药物是在氯喹、奎宁抗药性产生后的主要替代治疗药,也是至今唯一没有出现普遍抗药性的抗疟药。但是,近年不少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青蒿素类药物的敏感性正逐渐下降,提示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药性正在形成。本文就近期青蒿素药抗药性的现状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用诱变剂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在体外处理约氏疟原虫感染鼠红细胞,然后种回小鼠体内,在药压下选出抗药性虫株,经数次克隆化分离得到高度抗氯喹(AC-1)和抗酮替芬(AK-1,AK-2)等抗药性虫株。AC-1对氯喹的耐受力比原敏感株高145倍,AK-2对酮替芬的耐受力则提高7倍。在AC-1与AK-2之间不呈现交错抗药性。经去药压下传30~50鼠代,抗药性仍稳定,因而可用于疟原虫遗传基因等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6,(6)
目的了解山东省输入性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抗药性相关基因(Pfcrt、Pfmdr1、Pfdhfr和K13)的突变情况。方法采集山东省2014年自非洲劳务返乡的94例输入性恶性疟患者血样,提取血样中恶性疟原虫基因组DNA,分别根据恶性疟原虫Pfcrt、Pfmdr1、Pfdhfr和K13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巢式PCR扩增和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各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94例输入性恶性疟患者自18个非洲国家劳务返乡。提取94份患者血样中的恶性疟原虫基因组DNA,除1份血样的DNA Pfcrt基因PCR扩增失败外,其余均扩增成功,并测序。结果显示,94份患者血样的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K76T突变型、Pfmdr1基因N86Y突变型和Pfdhfr基因S108N突变型分别占36.6%(34/93)、21.3%(20/94)和98.9%(93/94),3种基因的突变型所占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5,P0.05)。未检测到K13基因C580Y的突变。6份患者血样(占6.5%)的恶性疟原虫同时携带K76T、N86Y和S108N突变,其中2例自利比里亚输入,4例分别自安哥拉、赤道几内亚、刚果和几内亚输入;28份血样(占30.1%)的恶性疟原虫同时携带K76T和S108N突变,14份血样(占15.1%)同时携带N86Y和S108N突变;44份血样(占47.3%)的恶性疟原虫仅携带S108N突变;1份血样的恶性疟原虫3个基因均未发生突变。结论 2014年山东省输入性恶性疟原虫Pfcrt、Pfmdr1和Pfdhfr基因均有不同程度的突变,其中Pfdhfr基因的S108N突变型所占比例最高,未检测到K13基因的突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云南恶性疟原虫氯喹抗药性基因(pfcrt)76位点突变的情况,以及与抗药性表现型的关系。方法应用PCR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分析方法,检测现症病人干滤纸血样的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点突变。结果云南省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76位点的突变型很高,占85.0%(51/60);野生型和混合型较少,分别占8.3%(5/60)和6.7%(4/60)。体内法测定的氯喹抗性和敏感样本均有pfcrt76突变型;体外法测定的17份氯喹抗性样本中,有13份带有pf-crt76突变型。结论云南省恶性疟原虫pfcrt基因氨基酸编码76位点突变频度很高。体内和体外法测定的氯喹抗性表现与pfcrt76突变型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