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CD137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型,主要表现为T、B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产生大量自身抗体,近年来发现,T细胞及其亚群和共刺激分子可能是SLE的发病机制的关键.本文就共刺激分子CD137的结构、配体、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ENA、抗ds-DNA、ANA测定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过去一直以临床有各器官功能损害等症状,抗核抗体(ANA)阳性,抗ds-DNA滴度增高。周围血找到狼疮细胞为依据。但一部分病人却在整个病程中抗ds-DNA、ANA均正常。SLE出现的自身抗体,弥补了诊断条件的缺陷。本文总结25例SLE病例,评价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多肽抗体谱、抗DS-DNA、ANA在SLE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免疫荧光法测定病人血清中的抗核抗体 (ANA)由Frious等人于 195 7年首先报道 ,临床上用于对各类核成分抗体的检测 ,是诊断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尤其是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重要指标。但对用该指标诊断SLE定量的分析尚未见报道。本文旨在按诊断性试验的研究设计对用ANA诊断SLE的价值进行定量评价与分析。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1)金标准 :以 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SLE诊断标准作为金标准。(2 )病例组 :根据金标准诊断SLE患者 35例。均为自1997年 12月至 1998年 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病人 ,…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诊断 ,过去一直以临床有各器官功能损害等症状 ,抗核抗体 (ANA)阳性 ,抗ds -DNA滴度增高 ,周围血找到狼疮细胞为依据。但一部分病人却在整个病程中抗ds -DNA、ANA均正常。SLE出现的自身抗体 ,弥补了诊断条件的缺陷。本文总结 2 5例SLE病例 ,评价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多肽抗体谱、抗DS -DNA、ANA在SLE诊断中的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收集近 4年来我院住院病人 2 5例 ,其中 13例为SLE ,2例为狼疮脑 ,4例为狼疮肾 ,2例为重叠综合征 ,其中SLE +皮肌炎 1例 ,SLE +类风湿性关节炎 1例 ,狼…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分别用基因重组的核糖体P0蛋白和纯化的核糖体P蛋白作为抗原榆测126例SLE患者和145例非SLE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中抗P0抗体和抗P抗体;同时对126例SLE患者采用线性免疫分析检测抗dsDNA抗体、抗SmD1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SSA60抗体、抗SSB抗体等,比较以上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诊断中的意义.结果 SLE患者抗核糖体PO蛋白抗体的阳性率为38.89%,非SLE自身免疫病患者组为2.07%,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59,P<0.01);SLE患者组中,抗P0阳性牢高于抗P蛋白抗体阳性率(X2=19.36,P<0.001);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诊断SLE的特异性为97.93%,抗dsDNA抗体和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单独阳性率较高,分别为15.08%和9.52%;抗SmD1抗体和抗核小体抗体单独阳性率较低,分别为3.17%和3.97%.结论 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对SLE患者有高特异性和较高的敏感性,对抗dsDNA抗体、抗SmD1抗体、抗核小体抗体等抗体阴性的SLE患者有尤其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及其活化状况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活动期与稳定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CD19+、CD23+/CD19+及HLA-DR+/CD19+细胞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免疫学方法检测血清中ds-DNA与ANA水平。结果活动期患者CD19+、CD23+/CD19+及HLA-DR+/CD19+细胞表达率均高于稳定期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稳定期患者CD23+/CD19+表达很低,而HLA-DR+/CD19+双阳性细胞表达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且CD23+/CD19+双阳性细胞表达率与病情积分、ds-DNA及ANA均成正相关(P<0.01),而HLA-DR+/CD19+双阳性细胞与三者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活动期与稳定期患者均存在B淋巴细胞的克隆性增生与异常活化,B细胞的异常活化是病情活动的直接原因,晚期B细胞的异常活化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难彻底治愈与病情反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风湿类自身免疫病最常见的一种,它是自身免疫介导,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SLE患者血清中含有多种自身抗体,自身抗体的检测在SLE的诊断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49例SLE患者血清中八种自身抗体,探讨抗核抗体谱检测在SL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及抗核抗体(ANA)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IF)检测并回顾性分析84例SLE患者和52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ANCA阳性率及荧光免疫模型,同时采用酶标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抗核抗体(ANA)检测。结果:84例SLE患者中,ANCA阳性28例(33.3%),正常对照组无ANCA阳性。28例AN-CA阳性组中,狼疮活动18例(64%),56例ANCA阴性组中狼疮活动22例(39.3%),两组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84例SLE患者中ANA检出58例(69.0%),正常对照组52例中2例ANA阳性,阳性率为(3.84%)。ANCA与ANA联合检测,ANCA阳性ANA阳性共70例,敏感性为83.3%,显著高于两者单独检测时的敏感性(P<0.01)。结论:联合ANCA、ANA检测有助于提高SLE的诊断的敏感性,ANCA与狼疮活动力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0例SLE患者为观察组,其中活动性患者29例,非活动性患者41例;同时选取7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所有入组者行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包括免疫球蛋白A(IgA)、IgM、IgG检测、ANAS检测、ANA检测及抗ds-DNA抗体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活动性SLE患者IgA、IgM、IgG水平高于非活动性SLE患者,同时非活动性SLE患者IgA、IgM、Ig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ANAS检测、ANA检测及抗ds-DNA抗体检测中对照组各项指标均为阴性,观察组各项指标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对诊断SLE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梅岩 《药物与人》1998,11(1):28-29
系统性红斑狼疮(英文缩写为SLE)以年轻女性多见,男性较少。目前认为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液中,存在有对自己体内细胞核、白细胞、红细胞等形成的自身免疫抗体,所以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典型表现为发病急,38℃~40℃高烧,关节痛,肌肉疼痛,颜面两侧有蝶形红斑,病例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SLE)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8例活动期SLE患者,15例缓解期SLE患者及13例健康者采用标记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计数检测。结果活动期CD4+细胞数明显少于健康对照组(P〈0.05),CD4+/CD8+比值也明显降低(P〈0.05);而CD4+、CD8+T淋巴细胞对对照组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9+(B)细胞数则均高于缓解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测定淋巴细胞亚群可作为判断SLE处于活动期与缓解期值参考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妊娠继发重度血小板减少(sever thrombocytopenia,STP)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梧州市工人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7例SLE合并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SLE患者血清中Ⅳ型胶原 (Ⅳ .C)和层粘蛋白 (LN)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4 2例SLE患者及 2 0例正常人血清Ⅳ .C及LN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 SLE患者血清Ⅳ .C、LN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 ,活动期患者血清Ⅳ .C、LN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 (P <0 .0 5 )。结论 血清Ⅳ .C、LN可能参与SLE的发病过程 ,并可作为SLE疾病活动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泼尼松龙冲击和常规剂量强的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液系统损害的近期疗效。方法147例伴有血细胞减少的SLE患者,分别采用甲泼尼松龙冲击(试验组)和常规剂量强的松(对照组)治疗,治疗后第10天根据血常规结果判断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血红蛋白34.8%和14.0%,白细胞76.7%和63.0%,血小板66.7%和27.3%,两组治疗前后比较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近期疗效看,甲泼尼松龙冲击治疗起效快,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泼尼松龙冲击和常规剂量强的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血液系统损害的近期疗效。方法147例伴有血细胞减少的SLE患者,分别采用甲泼尼松龙冲击(试验组)和常规剂世强的松(对照组)治疗,治疗后第10天根据血常规结果判断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血红蛋白34.8%和14.0%,白细胞76.7%和63.0%,血小板66.7%和27.3%,两组治疗前后比较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近期疗效看,甲泼尼松龙冲击治疗起效快,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OP)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50例女性SLE患者临床资料,分为OP组与非OP组,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结果16例(32%)SLE患者合并OP。OP组患者病程、糖皮质激素应用超过1年及狼疮肾炎发生率显著高于非OP组(4.6yrs,75.0%,68.8%vs2.4vrS,35.3%,23.5%,P〈0.05),SLE患者糖皮质激素应用超过1年或发生狼疮肾炎时合并OP的相对危险度为5.5和7.2(P〈0.05),OP组患者血清25-OH维生素D3水平显著低于非OP组(12.0VS22.2ng/ml,P〈0.05)。结论SLE患者OP的发生率较高,长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和狼疮肾炎是发生OP的高危因素,应及时监测其血清25-OH维生素D3及骨密度水平并给予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L-17、IL-18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水平的变化及其对该病发病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8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63例其它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和52例健康者血清中IL-17、IL-18的水平。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组患者血清中IL-17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自身免疫病组则无明显差异。系统性红斑狼疮组患者血清中IL-1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其它自身免疫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L-17、IL-18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骨质疏松症(OP)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50例女性SLE患者(16例合并OP)和30例女性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清OPG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OP组、非OP组、健康志愿组血清OPG水平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血清OPG水平与25-OH维生素D3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OPG水平判断SLE合并O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SLE合并OP组血清OPG水平显著高于非OP组及健康志愿组(217.7pg/mlVS 116.0pg/ml VS 87.1pg/ml,P〈0.01);SLE患者血清OPG水平与25-OH维生素D3水平显著负相关(r=-0.439,P〈0.01);以血清OPG水平120pg/ml作为判断SLE是否合并OP的临界值,诊断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61.8%。【结论】OPG与SLE合并OP有关,检测其血清水平对判断SLE是否合并OP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