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机械通气应用于临床已有60多年的历史。自1967年Adlkudl应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MP)后,机械通气已成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主要治疗手段。由于机械通气改善了患者心、脑、肾、肝等脏器供氧和机体内环境,为其功能恢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王洁  时兢 《医疗装备》2012,25(12):42-43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在危重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60例,在0、1、3、12、24小时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记录即刻PETCO2。结果:60例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后0、1、3、12、24小时,PETCO2与PaCO2分别呈正相关(r=0.790—0.914,P〈0.01);随着病情改善,PaC02与PETC02之差(ADC02)随之也减少。结论:PETC02监测是属无创监测,可连续监测肺通气功能和肺循环功能,重复性好,在危重患者机械通气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闭环控制、闭环机械通气控制系统的概念,分析了闭环机械通气控制应用于呼吸机的必要性.介绍了闭环通气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几种典型的闭环控制通气模式,最后对闭环机械通气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潮气量(LTV)加呼气末正压(PEEP)机械通气(MV)与传统常规机械通气治疗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 1997-10~2003-10,26例创伤性ARDS患者,分为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组(A组)11例(1997-10~2000-08),LTV量加PEEP机械通气组(B组)15例(2000-09~2003-10).比较两组的血气、血液动力学指标,呼吸机相关肺损伤(VILI)发生率,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的时间、发生率和ARDS的病死率.结果两组中血液动力学和血气指标中PaO2无差异.B组P aCO2高于A组(P<0.05),B组中发生MODS的时间延长(P<0.05),MODS的发生率和ARDS的病死率降低且无VILI发生.结论 LTV加PEEP机械通气在创伤性ARDS的治疗中,改善氧合与传统方法无差异,PEEP(5~18)cmH2O和轻度高碳酸血征对血液动力学无明显影响,且能有效地减少VILI,延长MODS发生的时间,降低MODS发生率和ARDS的病死率,适合在ARDS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机械通气触发方式,并对压力触发方式和流量触发方式进行技术分析。指出PEEPi对机体的影响,是导致两种触发方式下吸气时间和呼吸功在量值上有显著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一种方法使呼吸机通气量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用以改善机械通气质量。方法:利用MATLAB仿真工具建立仿真模型,在总结大量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和模式搜索算法寻找最优的呼吸机参数向量。结果:应用最优控制算法之后,呼吸机的各生理参数得到显著改善。结论:该自动机械通气最优控制算法不仅可有效维持血酸水平,提高血氧含量,而且有效避免了气压伤等机械通气损伤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容许性高碳酸血症机械通气 (PHCV)对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 为控制吸气峰压低于 4 90kPa ,吸气平台压低于 2 94kPa,,对 2 5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潮气量为 6~ 10ml/kg、频率为 10~ 14次 /分、呼气末正压 (PEEP)为 0~ 0 80kPa的PHCV治疗。结果 PHCV可迅速升高动脉血氧分压 (PaO2 ) (P <0 0 1) ,逐渐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 ,提高pH值。合理使用PEEP可改善氧合而吸气峰压和平台压没有升高 (P >0 0 5 )。全部病例顺利撤机 ,平均通气时间为 4 6天 ,无气压伤和低血压发生。结论 PHCV治疗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 ,在改善氧合情况下 ,逐渐降低Pa CO2 ,疗效显著 ,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亚生 《现代医院》2010,10(10):52-53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2例ARDS患者采用机械通气的模式及策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4~7天后57例病情好转或缓解,有效率91.9%,5例死亡,其中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死于感染性休克、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结论机械通气对ARDS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9.
呼吸机械通气技术比较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呼吸机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我国呼吸机的拥有量逐年递增。呼吸机的发展越来越快,新的机械通气技术不断产生,本文对10种机械通气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前,包括夹板肺在内的被动模拟肺是医院和厂家检测呼吸机性能的重要装置。但该类模拟肺所模拟的人体呼吸情况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不能模拟人体主动呼吸的功能。为此,该研究设计了一款包括“模拟呼吸肌肉做功装置”“模拟胸腔”和“模拟呼吸道”在内的、能模拟人体肺通气功能的机械主动模拟装置:3D打印所设计的人体气道,并在气道末端连接左右气囊替代人体左右肺;控制电机驱动曲柄连杆机构带动活塞反复运动并输出交替变化的压力到“模拟胸腔”,产生自主呼吸气流流经“模拟呼吸道”。以模拟正常成人的呼吸为目标,设计实验平台测试验证了所设计的主动机械模拟装置产生的呼吸气流、气压与目标气流、气压一致。所设计的主动机械模拟装置将有利于呼吸机性能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策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2月机械通气治疗COPD发生呼吸衰竭患者110例,对其进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等治疗,分析机械通气治疗结果,并及时判定COPD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病因,预防医院感染,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 110例患者中成功脱机、拔管、康复出院106例,治疗成功率为96.36%;上机时间为(7.2±2.2)d;脱机成功者机械通气前后72h血气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经序贯通气(有创通气转无创通气)达到康复,直接脱机93例与无创通气辅助13例脱机前各种临床指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浅快呼吸指数(RS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心率、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生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恰当机械通气策略,能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黄玉兰 《现代保健》2011,(30):65-67
目的介绍和总结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0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7例呼吸衰竭应用机械通气的临床资料,进行经验总结。结果37例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为2~19d,平均13d,经过全面有效的护理,32例患者痊愈出院,5例患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治疗期间全面观察和护理,加强人工气道的护理、基础护理、营养护理和心理护理等方面,可提高患者治愈率,改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时行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4例,采用机械通气联合纤支镜灌洗;对照组14例,采用机械通气联合单纯纤支镜吸痰治疗。结果在血气、气道峰压降低等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行纤支镜灌洗治疗能缩短通气时间,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机械通气患者合理镇静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1年8月RICU收治的重症呼吸衰竭、神志清醒、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24 h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A、B、C、D4个组,每组20例,对B组和D组患者的BIS值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比较分析4组患者插管用药前即刻和插管后1h的平均无创动脉血压和心率.结果 所有患者的Ramsay评分维持在3~4分,B组患者用药前脑电双频指数(BIS)值为97.25±1.28、D组患者用药前BIS值为98.08±1.06,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插管后BIS值均有所下降,插管后1hB组患者BIS值为64.33±3.14、D组患者为62.23±2.39,与插管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时间段,B组和D组插管后BI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患者用药前平均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插管后平均血压和心率均有所下降,与插管即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的镇静治疗是十分必要的,但对不同患者要选择适当的评价标准,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王瑞华  李颖  舒刚  梁伟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4047-4048,4051
目的 观察以机械通气为主治疗严重胸外伤所致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给予氨茶碱、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吸氧、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机械通气.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肺功能等各项检测指标.结果 临床控制率观察组为36.67%,对照组为20.0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76.67%,对照组为66.67%.2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O2、PaCO2、SaO2等指标2组治疗前后组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yn、MVV、FEVO.3等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5),2组FV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通气联合药物治疗严重胸外伤所致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监护下对107例机械通气患者行纤支镜(OlympusP60)检查及治疗。结果对血氧饱和度下降(SaO2)、呼吸和心率不稳定、气道压力明显不稳定、血痰、肺不张、严重肺部感染等能查找出原因,并予相应的镜下治疗,效果显著;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换管及引导插胃管成功率高、效果好。结论纤支镜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时呼气末正压(PEEP)对中心静脉压(CVP)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选取27例机械通气患者,经右锁骨下静脉置入深静脉导管,PEEP设0、3、6,9、12和15cmH2O6个水平,记录不同PEEP水平时的CVP、MAP、HR。结果PEEP与CVP呈显著正相关;PEEP增加前后的HR和MAP变化不具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CVP指导液体治疗的关键是观察CVP值的动态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序贯性机械通气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有创正压通气技术与无创正压通气技术进行比较。介绍了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这一新的通气技术。文章结合临床实际对这项新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