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生殖医学杂志》2016,(9)
目的评估改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拮抗剂(GnRH-ant)灵活方案在重复IVF失败(≥2次IVF周期)同时伴有胚胎质量差的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本院生殖中心至少2次IVF失败、同时伴有胚胎质量差的卵巢功能正常的患者(共纳入33例),行改良GnRH-a超短/GnRH-ant灵活方案(GnRH-a/GnRH-ant方案)治疗,并以自身行常规GnRH-a长方案为对照。比较改良方案与患者既往常规GnRH-a长方案的Gn用量、获卵数、受精率、可用胚胎数、平均优质胚胎数、优胚数/获卵数、移植胚胎数、移植日内膜厚度、周期妊娠率。结果 GnRH-a/GnRH-ant方案组用药天数少于GnRH-a长方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nRH-a/GnRH-ant方案组HCG日LH水平高于GnRH-a长方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GnRH-a长方案组比较,GnRH-a/GnRH-ant方案组受精率、可用胚胎数、平均优胚数、优胚数/获卵数均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方案获卵数、移植胚胎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复IVF失败(≥2次IVF周期)尤其是其中胚胎质量差的患者在改良GnRH-a/GnRH-ant方案周期中可获得的优质胚胎数量和比例显著升高,同时胚胎种植潜能显著改善,从而改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中废弃胚胎的发育潜能,及其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患者共76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47例,为A组,拮抗剂方案29例,为B组。收集D3胚胎移植、冷冻后剩余低质量废弃胚胎共274枚(包括异常受精胚胎),序贯法囊胚培养(A组有囊胚形成者为A1组,无囊胚形成者为A2组;B组有囊胚形成为B1组,无囊胚形成为B2组),观察囊胚形成情况及妊娠结局,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及周期特点无明显差异;促排卵天数及取卵日内膜厚度A组明显大于B组(P〈0.01)。囊胚形成率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总生化妊娠率A组高于B组(P〈0.05);总临床妊娠率A组显著高于B组(P〈0.01);生化及临床妊娠率A1组均高于B1组。A1组生化及临床妊娠率均高于A2组(P〈0.05),B1、B2组妊娠率无显著差异(P〉O.05)。结论部分废弃胚胎具有一定的发育潜能,小部分能发育至囊胚阶段,与GnRH—a相比,拮抗剂不影响其发育潜能;常规GnRH—a长方案废弃胚胎发育潜能与妊娠结局显著相关;与GnRH—a长方案相比拮抗剂方案妊娠率有下降,可能与胚胎发育潜能关系不大,其原因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式评估GnRH激动剂(GnRH-a)应用于子宫内膜准备前应用GnRH-a对冻胚移植后的着床情况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方法,收集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中文数据库以及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CIENCE、springe等外文数据库,同时根据以上检索所得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扩大检索冻胚移植周期子宫内膜准备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前瞻性研究文献,提取相关数据资料,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符合标准的研究,共计872例患者。其中降调组439例,无降调组433例,结果显示,冻胚移植前应用GnRH-a相对于不用GnRH-a在种植率上无明显差异,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RR=1.01,95%CI(0.80,1.28),P=0.91],在临床妊娠率也无统计学差异[RR=1.12,95%CI(0.74,1.70),P=0.59]。结论通过本次Meta分析发现,子宫内膜准备中是否应用GnRH-a对种植率和妊娠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4.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黄体期长方案是目前国内常用的经典方案,该方案在获卵数、优质胚胎数以及子宫内膜容受性方面具有优势,但该方案仍有一些不足,包括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率增加、促性腺激素(Gn)用量及用时增加、卵巢囊肿形成以及历时较长、患者生活质量报告下降等。但根据其治疗效果,该方案对多数人群友好,可以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仍可作为目前主流的治疗方案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口服避孕药(OC)妈富隆预处理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长方案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IVF患者450例,其中OC组193例服用妈富隆,于月经周期第21天开始GnRH-a降调节治疗,对照组257例自发排卵后一周同法治疗,比较两组促排卵过程及第一次胚胎移植(鲜胚或冻融胚胎)结局。结果 OC组与对照组在降调节时间、促性腺激素(Gn)用药天数、Gn用药量、获卵数、2PN受精率、优胚率、平均移植胚胎数、宫外孕率、流产率、卵巢囊肿及OHSS发生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OC组HCG日血清LH水平、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活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冻融胚胎移植周期OC组与对照组在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平均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宫外孕率、流产率、活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GnRH-a降调节长方案使用OC预处理可能通过影响子宫内膜厚度降低鲜胚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似乎不影响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比较卵泡期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动剂方案和GnRH拮抗剂方案应用于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3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治疗的RI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促排卵方案进行分组,并通过倾向性评分1∶1匹配选择数据,最终纳入594例患者,长效激动剂组(采用长效GnRH激动剂方案促排卵)297例,拮抗剂组(采用GnRH拮抗剂方案促排卵)29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促排卵及胚胎发育情况、鲜胚移植及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基础激素水平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拮抗剂组HCG日LH水平显著高于长效激动剂组(P<0.05),HCG日子宫内膜厚度、Gn总量、Gn天数、获卵数则显著低于长效激动剂组(P<0.05)。长效激动剂组新鲜周期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显著高于拮抗剂组(P<0.05),两组患者冷冻周期的妊娠结局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长效激动剂组的累计活产率显著高于拮抗剂组(P&l... 相似文献
8.
9.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及拮抗剂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应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未应用于辅助生殖之前,因垂体提前出现黄体生成素(LH)峰,大约有20%的体外受精(IVF)不得不终止,GnRH-a的应用使不能进行IVF的比率降到2%。由于防止了提前出现的LH峰,使卵泡发育同步化,提高了卵子质量,从而也提高了妊娠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相似文献
10.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短效长方案作为经典的"金标准"方案,扳机(trigger)时机范围多在主导卵泡在17至22mm,可获得稳定的妊娠结局。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作为一种新兴方案,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GnRH-ant方案和GnRH-a长方案作用机制及用药方案差异较大,扳机时机的选择非常关键。目前数据支持拮抗剂方案扳机时机与激动剂方案基本相同。推迟扳机可增加获卵数,MⅡ卵数和优胚率,但可能致孕酮升高,内膜提早发生分泌期改变,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扳机时机的抉择需兼顾目标卵泡群的个数、大小,及内膜容受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胚胎解冻后损伤及过夜培养后生长情况对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冻融胚胎移植周期303例,共349个周期。(1)根据所移植胚胎卵裂球的损伤程度,分为移植的胚胎均无损伤的完整组(A1,n=193)、全部移植的胚胎均有卵裂球损伤的损伤组(A2,n=30)和移植既有完整胚胎又有卵裂球损伤胚胎的损伤混合组(A3,n=126);(2)解冻后胚胎经过夜培养,所移植胚胎均有不同程度生长的定为生长组(B1,n=187),所移植胚胎均未见生长的未生长组(B2,n=46)和所移植胚胎既有生长的胚胎又含有未生长胚胎的生长混合组(B3,n=116);(3)在生长组及生长混合组中,有胚胎达到桑葚胚状态的桑葚胚组(C1,n=86),无胚胎生长到桑葚胚的无桑葚胚组(C2,n=217);比较各组之间的妊娠率、种植率、活产率、流产率之间的差别。结果解冻后完整组(A1)及损伤混合组(A3)妊娠率分别为45.08%、40.48%,均显著高于损伤组(A2)(20%)(P=0.01,0.036);完整组(A1)种植率(24.25%)显著高于损伤组(A2)(11.11%)(P=0.02),活产率及流产率相应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解冻后经过夜培养,生长组(B1)妊娠率(47.06%)显著高于生长混合组(B3)(34.48%)(P=0.031),生长组(B1)种植率(26.34%)显著高于未生长组(B2)(17%)及生长混合组(B3)(16.16%)(P=0.049,0.002)。桑葚胚组(C1)的妊娠率、种植率均显著高于无桑葚胚组(C2)(54.65%vs.37.33%,28.28%vs.19.76%)(P=0.006,0.015)。结论胚胎解冻后胚胎的完整性对妊娠结局有利;胚胎解冻后经过夜培养,有卵裂球细胞生长的胚胎能够获得较高的种植率及妊娠率,且生长为桑葚胚者能够获得较高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患者年龄、子宫内膜准备方案、移植胚胎数、胚胎的发育潜能和胚胎完整性对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海军总医院生殖中心接受FET治疗的1 346例患者,1 346个FET周期。按年龄30岁、30~35岁、35~40岁、≥40岁分为A、B、C、D四组;根据移植前不同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分为:自然周期(N组)、人工周期(H组)和促排周期(S组);根据移植胚胎数2、3枚分为E、F两组;根据解冻胚胎继续培养后卵裂球是否分裂生长,每个FET周期所移植胚胎中进一步卵裂的胚胎个数n,并据此分为I(n=0),II(n=1),III(n=2或3)三组;根据复苏后移植胚胎卵裂球的完整性分为两组:完整组和受损组。分别比较各组的妊娠结局。结果年龄方面,A组、B组、C组的妊娠率和着床率均高于D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然周期、人工周期及促排周期3种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妊娠率和种植率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2枚或3枚胚胎,对妊娠结局(妊娠率45.56%vs.45.02%)影响不大(P0.05),但两组着床率(26.07%vs.17.40%)有显著性差异(P0.05);胚胎解冻后继续培养,随着进一步卵裂胚胎数目的增加,妊娠率(分别为25.27%、39.29%、52.37%)和着床率(分别为10.74%、19.79%、29.16%)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且三组的妊娠率和着床率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胚胎完整组的妊娠率略高于胚胎受损组(45.08%vs.40.15%),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相比较,胚胎完整组着床率显著高于胚胎受损组(24.65%vs.18.85%,P0.05)。结论移植前不同的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对妊娠结局无显著影响;移植2枚或3枚胚胎对妊娠结局影响不大;年龄和卵裂球的完整性是影响FET成功的重要因素;冻融胚胎提前解冻并培养后,选择进一步卵裂的胚胎进行移植有助于提高妊娠率和着床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卵巢低反应人群体外受精(IVF)拮抗剂方案鲜胚移植临床妊娠结局的预测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拮抗剂方案的卵巢低反应患者资料,Logisitic回归分析该人群鲜胚移植临床妊娠结局的预测因子。结果鲜胚移植共206例,在与临床妊娠结局相关因素的Logisitic回归模型中,有显著意义的唯一变量为女方年龄[(OR0.875,95%CI(0.821,0.931)](P0.001)。结论卵巢低反应患者在GnRH拮抗剂方案鲜胚移植周期中随着年龄增加临床妊娠率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降调节人工周期冻融胚胎移植(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4月于我院生殖中心行垂体降调节人工周期FET共196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内膜转化前是否使用HCG分组,肌肉注射HCG的患者为HCG组(n=88),未注射HCG的患者为对照组(n=108),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妊娠结局;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FET患者临床妊娠率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HCG组的平均移植胚胎数显著低于对照组[(1.40±0.49)vs.(1.56±0.52)](P<0.05),而临床妊娠率(65.91%vs.51.85%)和胚胎种植率(54.47%vs.40.4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HCG阳性率、异位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内异症[OR=0.505,95%CI(0.258,0.988),P=0.046]和使用HCG[OR=1.795,95%CI(1.005,3.207),P=0.048]会影响FET临床妊娠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使用HCG仍是FET临床妊娠率的影响因素[OR=2.266,95%CI(1.069,4.804),P=0.033]。结论降调节人工周期FET内膜转化前肌肉注射HCG有助于提高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全胚冷冻后首次冻融胚胎移植(FET)的助孕结局。方法选取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生殖中心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的521个助孕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其中行全胚冷冻后首次FET的419个周期为研究组,同期的102个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间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窦卵泡数目、基础FSH、基础E2、腹腔镜术前癌胚抗原(CA-125)值、体重指数、抗苗勒氏管激素水平、临床病理类型比例及各控制性促排卵方案比例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中助孕前CA-125下降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15.6±11.2)U/ml vs.(20.7±14.3U/ml)](P0.05);研究组术后GnRH-a治疗周期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68.7%vs.55.9%)(P0.05);研究组优质胚胎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0.9%vs.47.7%)(P0.05)。两组间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早期流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7%vs.14.6%),而活胎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3.7%vs.28.4%)(P均0.05)。结论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全胚冻存后首次行FET其临床妊娠率与鲜胚移植相似,但早期流产率更低,活胎分娩率更高。 相似文献
16.
17.
《生殖医学杂志》2015,(8)
目的观察全胚冷冻的高龄患者行冻融胚胎移植(FET)的临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在我中心实施IVF/ICSI共1 057周期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47个全胚冷冻周期为首次行FET(研究组),910个为鲜胚周期胚胎移植(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结局。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活产率、多胎率、妊娠周数及双胎新生儿出生体重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单胎出生体重(3 521±377kg)显著高于对照组(3 166±624kg)(P0.05),而早产率和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0%和0)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3.3%和13.2%)(P0.05)。结论高龄患者全胚冷冻后行FET能获得与鲜胚移植相似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且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新鲜胚胎移植或解冻胚胎移植妇女异位妊娠的发生情况,及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不同内膜准备方案异位妊娠发生情况,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3年5月于本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胚胎移植术后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3,073个新鲜移植周期(A组)、2,090个解冻移植周期(B组),其中卵裂期胚胎移植1,997个周期(B1组),囊胚移植93个周期(B2组)。比较A组与B1组、A组与B2组异位妊娠发生率;比较自然周期法、激素替代周期法和促排卵周期三种内膜准备方案异位妊娠发生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异位妊娠相关因素。结果 3,073个新鲜移植周期(A组)中,临床妊娠1,226周期,异位妊娠45周期,异位妊娠发生率为3.67%(45/1,226);2,090个解冻周期中,临床妊娠893周期(B1组855周期,B2组38周期),B1组异位妊娠发生率1.17%(10/855),B2组异位妊娠发生率2.63%(1/38),两组异位妊娠发生率均低于新鲜胚胎移植,有显著性差异(P0.05);冻融胚胎移植内膜准备方案采用自然周期时异位妊娠率最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输卵管病变、移植当日激素水平是移植后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解冻胚胎移植后发生异位妊娠的几率低于新鲜周期移植,超促排卵过程或内膜准备过程中造成的高雌激素状态可能是发生异位妊娠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