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汪云朋  胡玉玲  王静 《医药世界》2009,(11):750-751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并发胃瘫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12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的治疗和护理。结果:12例患者中,9例11~15d恢复胃功能,3例24~40d恢复胃功能,均痊愈出院,定期随访,恢复良好。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胃瘫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疾病,一旦诊断成立,心理护理、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配合药物治疗,是疾病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i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发生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以2005年3月—2009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325例胃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12例并发PG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和危险因素。结果术前有胃流出道梗阻、术后并发腹腔感染患者更易发生PGS(P〈0.05);毕Ⅱ式吻合或Roux-en-Y式胃肠吻合较毕Ⅰ式吻合或胃-食管吻合更易发生PGS(P〈0.05);经非手术治疗,PGS患者均可康复,平均治愈时间25.6d。结论术后PGS是由多个因素导致的;X线上消化道造影和胃镜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营养支持和胃肠动力药物等非手术治疗有效,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食管癌及贲门癌根治术后发生胃瘫的原因与诊治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6年7月-2013年6月于本院行食管癌及贲门癌根治术后发生胃瘫患者26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术后胃瘫患者经治疗后呕吐、腹胀等症状均完全消失,且3—5周后经上消化道造影检查证实肠胃蠕动均恢复正常,治疗后(39.24-1.4)d均痊愈出院,无死亡事件发生。术后3个月展开随访,所有患者均健在,且饮食状况良好。结论食管癌、贵门癌术后发生胃瘫的主要原因为手术操作不当及术后处理不良,术后胃瘫患者经及时发现、尽早诊断及有效的非手术治疗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后胃瘫的发病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济源市人民医院自2003年8月至2009年10月30例术后胃瘫综合征(PG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0例患者经处理,腹胀、呕吐症状消失,胃肠减压引流量逐渐少于400ml/d,在19~38d上消化道造影证实胃肠蠕动好,给予拔管进食。其中有2例出现胃液反流,呛入肺内,导致吸入性肺炎,给予及时抢救,加强抗感染,病情得到控制,最终痊愈。本组无1例死亡,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15~85d。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发生胃瘫,如处理不当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导致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引起一系列呼吸循环生理改变,迁延不愈可致死亡。术前要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以消除其紧张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术中操作时要轻柔,避免过度牵拉或挤压胃壁;游离胃既要充分又要避免过度,在胃长度足够吻合时避免游离十二指肠;在符合肿瘤切除原则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作胸项吻合,少作颈部吻合可避免对胃的过度牵拉;术后要进行充分的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支持治疗、饮食调理得当,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14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患者均给予非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术后胃瘫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根据病史、症状、体征以及胃镜、X线胃钡餐造影检查结果,可明确胃瘫的诊断。经过非手术治疗,14患者例均于术后10~42d恢复胃排空功能,其中6例患者在2—3周内恢复,4~6周内恢复者8例,无再次手术者。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术前行胃肠减压和洗胃、解除患者焦虑紧张心理,术中规范操作,术后循序渐进进食等,是预防术后胃瘫的重要措施,早期明确诊断、规范进行非手术治疗,可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贲门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河南省济源市肿瘤医院1998至2007年间571例因贲门癌行根治性近端胃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PGS)23例(4.03%)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23例患者均采取经Xx线透视导管引导下或胃镜引导下放入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EN)和胃肠道动力药物联合治疗,其中19例患者于5周内恢复,2例延长至7周恢复,2例7周后因顽固性幽门口炎症、水肿行胃肠吻合术而治愈。结论贲门癌术后胃瘫综合征(PGS)可根据患者术后胃引流量增多〉600~800ml/d,开始进食或改进半流饮食后上腹饱胀、呕吐,经检查排除幽门口梗阻等可作出诊断,大部分病例经禁食、胃肠减压、肠内营养(EN)和胃肠道动力药物等应用可治愈,少数经久不愈者可通过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PGS)的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对628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PGS22例患者采用非手术疗法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628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PGS22例,PGS发生率为3.5%,均发生于术后3~8d;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PGS的可靠方法;22例均为非手术治愈。结论PGS的发生由多种因素引起,诊断时必须排除机械性、器质性病变;PGS采用非手术疗法均可治愈,手术治疗是禁忌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诊断方法。方法对11例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患者的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均经X线胸片诊断,其中5例经碘油(或稀钡)造影证实、4例口服美蓝后抽出蓝色液体证实、2例行二次手术证实。结论X线检查是诊断胸内吻合口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2年11月至2005年1月195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PGS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PGS发生率5.12%,一般发生于术后6~10d,10例均经非手术治愈,恢复期15~45d不等。结论PGS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诱发,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PGS的可靠方法,采用非手术疗法包括心理治疗、营养支持、适当应用胃动力药物及激素等,避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胃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8-05~2008-05出现的20例PG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PGS发生于术后5~8d。经非手术治疗后。19例全部治愈,1例因并发急性坏疽性胆炎行胆囊切除术。术中行粘连松解术后也治愈。结论:PGS的诱发因素有多种,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PGS的可靠方法。大部分采用非手术疗法能治愈。  相似文献   

11.
静脉肾盂造影是临床常用的一种X线检查方法.造影前准备好腹部,系好压迫带是很关键的一环.注射对比剂后间隔7、15、30 min各摄一张平片,观察双侧肾盏肾盂充盈情况,在造影过程中应根据诊断的需要来摄片,根据发现病情的不同情况分别来做好肾盂造影检查.投照技术方面在保证双侧输尿管显影的情况下采用俯卧位摄片,取得良好的效果.作为放射科投照技师,应对放射诊断学基础诊断要有所了解,对常规X线病变要会诊断,这对造影来说帮助很大,能减少患者痛苦,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数字化成像对早期浅表型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6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浅表型胃癌患者根据X线检查机型分为数字化X线机组(DR组,35例)和普通X线机组(对照组,27例),所有患者均作气钡双重造影及多体位电子点片及选择性激光输出.结果 DR组35例中术前发现早期胃癌32例,漏诊3例;对照组27例中术前发现早期胃癌22例,漏诊5例.丽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数字化X线机的应用能显著提高早期浅表型胃癌的检出率,但胃镜及细胞检查仍是其确诊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部隐匿部位肺癌的临床特征,为隐匿性肺癌的影像学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40例入选病例均经组织病理学验证,确诊为隐匿型肺癌,查阅所有入选患者的病例档案,并对透视、胸片、CT扫描等影像学特征进行整理和总结,对比分析。结果 7例患者使用CT扫描即检出病变,检出率17.5%;33例患者联合DR胸片和CT检测,其中11例行正位检测检出(27.5%),22例侧位检测检出(55%)。根据不同病变位置的发生率排序,隐匿型肺癌主要发生于后肋膈角和肺门区,数据与其它部位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后肋膈角和肺门区是隐匿型肺癌多发区域,正位胸片检查具有局限性,在不能确认为病灶的情况下可进一步行侧位胸片检查,最好综合应用多种影像学检测手段,以便更加准确的诊断隐匿型肺癌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游宁毅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9):1305-1306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t gasstroparesis syndrome,PGS)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6例PG-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患者均经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给予胃动力药、心理干预等综合治疗后痊愈.治愈时间3周14例(53.85%),4周8例(30.77%),5~7周4例(15.38%).结论 腹部手术后PGS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PGS的可靠方法,保守治疗为其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6例FDGE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6例中有12例(46.1%)于治疗后7~14d内恢复胃动力,8例(30.8%)于15~21d内恢复胃动力,4例(15.4%)于22~28d内恢复胃动力,2例(7.7%)于29~32d内恢复胃动力。结论:FDGE的病因是多因素,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FDGE方便、可靠的方法,采用综合性治疗措施可有效治愈FDGE。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对早期贲门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科2007年6月~2010年6月采用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诊断出早期贲门癌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采取胃镜检查及病理检查做出的诊断进行比较。结果 28例患者中后经病理证实为早期贲门癌26例,其中隆起型12例,溃疡型8例,平坦型6例。误诊2例(1例为胃底静脉曲张,1例为炎性息肉)。结论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因为经济、方便、无创,它是早期贲门癌最直接、有效的检查方法,如果结合胃镜检查及病理检查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金属内支架治疗胃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的技术要点。方法65例胃十二指肠恶性梗阻患者,胃窦癌32例,胰头癌20例,胆管癌8例,十二指肠肿瘤5例;术前胃肠减压;X线透视下置入66枚十二指肠支架,1枚韩新魏支架;术后空肠营养管鼻饲。结果经胃肠减压后63例一次性手术成功置入支架,成功率为96.9%。术后梗阻症状缓解,经空肠营养管鼻饲3~5天后,胃蠕动均恢复,经口饮食。结论术前胃肠减压,使膨胀的胃腔缩小,利于操作,并有利于术后胃蠕动的恢复;置入空肠营养管可使患者较早得到肠内营养,较早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报道老年股骨近端骨折中西结合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137例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配合系统性、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所选病例治疗优良率达92.7%,住院期间无病例出现护理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中西结合非手术治疗,并根据老年人的特点配合相关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并发症,从而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了生活质量。该项目的治疗护理可获优良疗效,具有价格低廉、微创小、设备依赖不高的优点,适合基层低收入的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