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对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sis plaques,CAS)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及颈动脉B超检查,探讨CAS稳定性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CAS治疗提供临床依据.结果 CAS稳定斑块患者中气血亏虚型、肾精不足型所占比例较大.CAS不稳定斑块患者中,痰瘀阻络型、气虚血瘀型所占比例较大.表明稳定斑块患者以虚证多见,不稳定斑块患者以实证、虚实夹杂证多见.结论 不同中医证型CAS的稳定性不同,痰瘀阻络证、气虚血瘀型CAS稳定性差,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证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之间早期肾损害尿蛋白的差异性,为中医辨证分型及早期诊疗高血压肾损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观察研究病例资料的方法,在北京市延庆县井庄镇地区收集12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分为痰瘀阻络组、阴虚阳亢组及肾虚组3组。留取患者晨起尿液标本,检测早期肾损害指标β2-微球蛋白(β2-MG)、微量白蛋白(MALB)、转铁蛋白(TRF)。将各证型组早期肾损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占比例痰瘀阻络组为32%,阴虚阳亢组为36%,肾虚组为32%。3个证型中阴虚阳亢组所占比例稍大,但与另外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肾虚组尿MALB、TR F、β2-MG与痰瘀阻络组、阴虚阳亢组比较,水平均增高(P<0.05,P<0.01);痰瘀阻络组与阴虚阳亢组比较,3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不同证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均存在早期肾损害,但肾虚证患者的早期肾损害程度总体上要重于痰瘀阻络证及阴虚阳亢证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中医证侯分型标准,指导临床辨证治疗.方法:对入选的318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频数归一化权重计算等统计学方法.结果: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最常见的中医证候分型有4个:痰热腑实证103例(占32.39%),痰瘀阻络证94例(占29.56%),气虚血瘀证65例(占20.44%).风痰上扰证56例(占17.6l%).结论: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中医辨证分型以痰热腑实证最多,其次为痰瘀阻络证.再次为气虚血瘀证,风痰上扰证相对最少.发现痰瘀是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主要病理基础,提出祛瘀涤痰通络是本病的基本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4.
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规律。方法:统计分析近20年来国内公开报道的消化性溃疡辨证分型文献,运用多组间卡方检验对总结出的各组病例数据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明确提出消化性溃疡辨证分型的有44篇,病例共3413例,消化性溃疡常见中医证型依次为:脾胃虚寒证、肝胃气滞证、瘀阻胃络证、胃阴亏虚证、胃热炽盛证。结论:消化性溃疡病例的统计结果对确立该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熊伟  李浩 《中医药研究》2011,(9):1025-102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血压负荷的差异。方法入选符合老年高血压1级、2级诊断标准的阴虚阳亢证、痰瘀阻络证及肾虚证的患者共133例,应用24h动态血压监测方法,观察24h血压变化水平,比较分析三个不同中医证型间的血压均值与血压负荷。结果肾虚证组白天平均收缩压均值明显高于阴虚阳亢证组(P〈0.05),肾虚证组白天及夜间收缩压负荷较其他两组均显著增高(P〈0.05),肾虚证组夜间舒张压负荷较阴虚阳亢证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肾虚证组血压负荷明显高于痰瘀阻络、阴虚阳亢组,预示着老年高血压肾虚证血压波动更加明显,临床应重视老年肾虚证高血压的稳定性及其靶器官损害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6.
徐欣  曲妮妮 《河南中医》2019,39(2):245-249
目的:基于现代文献的资料收集与统计,研究肺动脉高压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与系统评价,为规范肺动脉高压中医诊疗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对肺动脉高压相关文献进行信息采集整理,运用统计软件Excel表格、SPSS 24. 0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最终筛选出合格文献42篇;病例总数3 338例;合并整理得出12种证型。频数较高的五个证型分别是:肺肾气虚证(24. 74%)、痰瘀阻肺证(23. 71%)、痰浊阻肺证(9. 28%)、阳虚水泛证(8. 25%)、瘀阻肺络证(7. 22%)。12组证型频数两两比较χ2检验显示:肺肾气虚证、痰瘀阻肺证是肺动脉高压高频证型。文献共涉及单证14种,经聚类分析后,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所包含的5个单证:气虚、肾虚、肺虚、血瘀、痰浊,在肺动脉高压的辨证分型中有较大意义。结论:肺动脉高压主要证型为肺肾气虚证、痰瘀阻肺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指标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血清胱抑素C(Cyst-c)的差异。方法 24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痰瘀阻络型78例、阴虚阳亢型84例及肾虚型78例。留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晨起尿液标本,检测各证型患者尿NAG及血清Cyst-c水平。结果痰瘀阻络型尿NAG水平显著低于肾虚型(P<0.05),其余证型尿NA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阻络型、阴虚阳亢型、肾虚型的血清Cyst-c水平依次增高,且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肾虚证患者的尿NAG、血清Cyst-c水平高于痰瘀阻络证和阴虚阳亢证患者,肾虚证患者的早期肾损害程度重于痰瘀阻络证和阴虚阳亢证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中医各证型中的分布特点,探讨各证型与血脂的关系。方法:700例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风火上扰证、痰热腑实证、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观察各组病例所占比例,比较各型之间血脂情况。结果:中风痰瘀阻证402例,占57.4%,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证型间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中医分型以风痰瘀阻证为主,各证型血脂水平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临床文献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通过对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文献进行统计和评价,得出以文献为依据的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方法: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重庆维普、万方全文期刊数据库、Medline等数据库,逐篇检索1990~2004年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文献中涉及中医证型的文献,建立文献评价表。结果:符合要求的文献共71篇,涉及证型共78种,总病例数10606例。排在前10位的证型为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肝郁气滞、湿热中阻、脾肾阳虚、肝胆湿热、瘀血阻络、阴虚内热、阴虚湿热疫毒、气滞肝郁脾虚,合计占总病例的57.8%。结论:“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会议”的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湿热中阻、瘀血阻络分型标准,只能部分满足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的临床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
精液不液化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医通过辨证分型,据证用药取得了显著疗效。根据文献分析,其临床常见证型包括湿热下注证、阴虚火旺证、痰瘀阻络证、肾阳虚证。概括每种证型的常用方药,分析其作用机理,并列举病例,总结各个证型在临床过程中的变化及加减用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影像学支持下的痰浊蒙窍型与瘀阻脑络型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对比.方法:运用中医辨证分型出痰浊蒙窍型和瘀阻脑络型血管性痴呆,各20例,对以上患者进行MRI检查以及MMSE和SDSD量表分析.结果:两证型患者半数以上存在多发性梗死,验证患者均为脑卒中后发生的认知功能障碍,对两组患者进行MMSE量表及SDSD量表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痰浊蒙窍型血管性痴呆MMSE得分高于瘀阻脑络型,而SDSD得分低于瘀阻脑络型与临床症状相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多发性骨髓瘤中医辨证分型规律进行探讨,为中医建立和完善多发性骨髓瘤(MM)的规范化辨证治疗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初诊的128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录入证候四诊信息,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观察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结果:初诊MM的临床中医讧型分为脾肾两虚、脾肾阳虚、脾肾阴虚、水湿内蕴、痰毒瘀阻五种类型,提示MM病机以脾肾虚为主,以痰瘀湿毒为要。结论:聚类分析应用于中医证候研究能较为准确地反映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寻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的关系,为足溃疡病人的辨证分型提供一个新思路。方法 选择140例DFU患者按照指南进行辨证分型,采集实验室指标,同时配以3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做对照,分析各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 中医证型以气血两虚、脉络瘀阻证(28.6%)最为常见。湿热毒蕴、筋腐肉烂证及热毒伤阴、瘀阻脉络证CRP明显高于其他证型;脾肾阳虚、痰瘀阻络证TC高于其他证型,而ALB低于其他证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CRP、ALB是湿热毒蕴、筋腐肉烂证的危险因素;ALB、TC是脾肾阳虚、痰瘀阻络证的危险因素。结论 DFU患者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有一定相关性,对DFU的辨证分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培影  孟宪民 《陕西中医》1994,15(8):356-357
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有机磷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炎44例,其中湿热痹阻型16例,痰瘀阻络型10例,脾虚失运型8例,肝肾两虚型10例,总有效率95.4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明显缩短病程,改善症状,减少后遗症发生之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将167例ACI患者分为痰瘀阻络证组和非痰瘀阻络证组,并在入院第二天检测患者的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ACI痰瘀阻络证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痰瘀阻络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升高可以作为ACI痰瘀阻络证的分型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中医证型与临床生化指标的关系及中医证候的临床分布特点。方法将244例NAFLD患者中医证候、合并相关疾病的频数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中医证型标准分为5组中医证型,分别为湿热蕴结证、痰瘀阻络证、痰浊内阻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比较5组中医证型在性别、年龄、生化指标间的差异,从而进一步探讨中医证型与各指标的关系。结果谷氨酰转肽酶(GGT)在各证型中痰瘀阻络证较肝肾阴虚证明显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在各证型中痰瘀阻络证较痰浊内阻证明显降低,痰瘀阻络证、痰浊内阻证分别较其他证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脂蛋白(Apo AI)各中医证型中痰瘀阻络证较其他三证型明显降低(P0.05)。结论 NAFLD患者中医证型与GGT、HDL-C、Apo AI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NAFLD中医辨证分型的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7.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分类临床文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文献检索方式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方法检索2000年1月一2011年12月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贵州省数字图书馆和读秀学术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献。结果共33篇文献纳入研究,病例数合计4233例。证型出现频次最高的是湿热阻络型20次(60.61%),其次是肝肾两虚型18次(54.55%)、痰瘀互结型17次(51.52%)、风寒湿痹型15次(45.45%)、寒湿阻络型14次(42.42%)、风湿热痹型及气血亏虚型10次(30.30%)、寒热错杂型9次(27.27%)。按病例数排列,湿热阻络型768例(18.14%)、风湿热痹型666例(15.73%)、风寒湿痹型584例(13.80%)、寒湿阻络型517例(12.21%)、寒热错杂型415例(9.80%)、痰瘀互结型364例(8.60%)、肝肾两虚型235例(5.55%)、久痹正虚型223例(5.27%),其余证候病例数皆未超过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的证候分布特点以湿热阻络型为主,其次风寒湿痹型、风湿热痹型、寒湿阻络型、痰瘀互结型及肝肾两虚型为临床上最常见的辨证分型。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中风先兆证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中风先兆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药辨证用中药加口服阿司匹林治疗30例(辨证为气虚血瘀型及痰瘀阻络型),与单纯使用西药阿司匹林治疗30例(中医辨证也为气虚血瘀型及痰瘀阻络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3%,明显优于对照组72.5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辨证治疗中风先兆证可有效改善中风先兆证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中医证型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检测符合诊断标准的71例NASH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肝组织病理学及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的检测。观察上述指标与肝郁气滞证、肝郁脾虚证、湿热蕴结证、痰湿内阻证、痰瘀互结证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①病理学诊断属NASH轻度者51例,中度14例,重度6例;②中医辨证分型:属肝郁气滞型29例、肝郁脾虚型17例、湿热蕴结型11例、痰湿内阻型8例及痰瘀互结型6例;③NASH轻度组,中医辨证以肝郁气滞型为主占47.06%;中度组以瘀血阻络型为主,占50.00%;重度组病例均属痰瘀互结型。④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的检测结果提示:痰瘀互结证均显著高于其他四个证型(P<0.01)。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趋向,提示痰瘀互结可能是脂肪肝向肝纤维化发展的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的中医证型及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将41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观察各证型与前列腺癌临床诸多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前列腺癌常见中医证型为肾虚痰瘀互结、肾虚气滞血瘀、肾虚湿热蕴结。肾虚痰瘀互结型与指诊前列腺质地、表面是否光滑、经直肠B超检查低回声结节密切相关;肾虚气滞血瘀型辨证与临床理化指标无明确相关性。结论:前列腺癌的常见中医证型为肾虚痰瘀互结、肾虚气滞血瘀、肾虚湿热蕴结,可将前列腺质地、表面是否光滑、经直肠前列腺B超低回声结节作为客观指标纳入前列腺癌中医辨证分型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