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在病毒性心肌炎(VM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8例VMC患儿的DCG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98例VMC患儿中,心律失常发生率79.6%,而以室性早搏发生率最高占56.8%,其次为房性早搏(37.8%)和ST-T改变(20.4%)。心肌缺血、室性早搏多见于患儿活动后,而一些致命性心律失常则多在夜间睡眠时检出。结论 DCG检查对儿童VMC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观察疗效,减少向慢性心肌炎及心肌病转化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98例儿童和青少年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Holter(动态心电图)资料。结果儿童组患者室性早搏的发生率为83.1%,青年组患者为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患者室上性早搏的发生率为28.6%,青年组患者为3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患者各类传导阻滞发生率为7.1%,青年组患者为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青少年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儿童动态心电图改变主要为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应高度重视儿童心肌炎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与心电图(ECG)异常的关系。方法对52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2例患者ECG均有不同程度改变,占100%;ST-T异常改变13例,占25%;异常Q波2例,占3.85%;心律失常中最常见为室性期前收缩(PVS)25例,占48.08%;其它依次为窦性心动过速20例,占38.46%;房性期前收缩(PAS)7例,占13.46%;房室传导阻滞7例,占13.46%;室性心动过速2例,占3.85%等。结论ECG改变敏感性高,是VMC 临床诊断的重要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5.
李红叶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1,(3):91-91
目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表现.结果:心电图检查60例中ST-T改变24例、窦性心动过速18例、窦不齐12例、窦缓3例、室早3例、交界性早搏3例、房早3例、正常6例、室性异行心律1例,以上病例经治疗均有好转.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996年以来我院44例临床资料完整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心电图改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全组男31例、女13例;年龄7~14岁6例,20~45岁36例,58岁以上2例;先驱疾病上感24例、扁桃体炎1例、流行性腮腺炎1例、乙型肝炎1例。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以文献为标准。 相似文献
7.
8.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酷似心肌梗塞心电图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1 患者男,22岁。因胸闷、心悸1月,静滴复方丹参液无效于1986年2月17日入院。平素健康,1月前有感冒病史但心电图正常。体检:T 37℃,BP 18.7/9.3kPa(140/70mmHg)。两肺无殊。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80次/min。律齐,无病理性杂音。肝脾未及。X线胸片示心胸比例0.55。实验室检查:心肌酶谱正常。心电图(图1上)示心电轴—65°,QRS时限0.10s,呈左前分支阻滞型,QRS波V_1呈rS型,V_2、V_3呈QS型,R_Ⅰ十S_Ⅲ>0.25mV,R_(aVL)>1.2mV。ECG诊断:左前分支阻滞,左室肥大,前间壁心肌梗塞?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经治疗痊愈出院。心电图(图1下)仍遗留左前分支阻滞,左室肥大,V_2仍为QS型,V_3见胚胎型r波。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呈上升趋势。由于临床表现及多数辅助检查均缺乏特异性,使其早期诊断相当困难,为了探讨心电图在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现就我院2000年-2005年9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患者,男55例,女35例,年龄3~46岁,所有病例均符合1994年重新修订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心电图改变:期前收缩(早搏)36例,其中室性早搏10例,房性早搏12例,结性早搏2例,室性早搏 结性早搏5例,室性早搏 房性早搏5例,房性早搏 结性早搏2例。传导阻滞:50例(占55%)。Ⅰ度AVB 15例,Ⅱ度Ⅰ型AVB 6例,Ⅱ度Ⅱ型AVB 3例,Ⅲ度AV…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人,回顾动态心电图及cTnI检测,探讨动态电图及cTnI联合应用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所有病人均作ECG、Holter检查,CK-MB、cTnI、cTnT检测,比较各项指标的阳性率.结果动态心电图诊断病毒性心肌炎阳性率高于ECG, cTnI诊断病毒性心肌炎阳性率高于CK-MB,Holter与cTnI联合应用诊断病毒性心肌炎阳性率高于单用动态心电图或cTnI.结论联合应用Holter与cTnI检测有助于及时诊断病毒性心肌炎. 相似文献
11.
12.
13.
将我院 1 995~ 2 0 0 1年以来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 60例临床心电图进行分析 ,以探讨早期诊断的线索。1 资料与方法本组男 2 6例 ,女 34例 ,年龄 2~ 38(平均 1 8 4)岁 ,其中 2 1~ 38岁的 2 6例 ,1 4~ 2 0岁的 1 0例 ,2~ 1 3岁的 2 4例 ,60例均为 7年来住院者。符合 1 995年全国心肌炎 ,心肌病专题座谈会提出的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根据以 1 994年《第六届全国小儿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2 结果窦性心律失常 36例 (窦性心律不齐9例、窦性心动过速 2 0例、窦性心动过缓7例 )。异位心律 … 相似文献
14.
心肌炎在我国可谓多发病、常见病,且大多为病毒(尤其是柯萨奇病毒为主)所引起。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变的广泛程度,常用的实验室检查特异性差,确诊有一定的困难,心电图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病毒性心肌炎的高频心电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逐渐增加,据报道目前已占同期住院心血管病的10%—20%。其典型病例诊断不难,但早期、轻症和隐匿性病例容易漏诊。本文旨在探讨高频心电图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临床资料 本院1993年10月—1996年11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34例,男17例,女17例,年龄18—33(25.35±4.33)岁。以正常人18例作为对照组,男9例,女9例,年龄18—31(25.72±3.86)岁。两组年龄、性别构成比相似。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断采用1987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座谈会标准第1、2条及第5条。采用中日合资南京新博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NHE型高频心电图机。切迹判定标准:QRS波群上 相似文献
16.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梗死样心电图改变5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急骤,病情险恶,可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样心电图表现.现将我院1997年3月~1998年3月所见的5例报道如下. 讨论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又称暴发型心肌炎,临床少见.发病前常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癌等全身病毒感染症状.起病时患者极度乏力、头晕、胸闷、心前区压迫感.病初常因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或急性肺水肿致死.实验室检查中,心肌酶谱普遍增高,其中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及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成倍增高,诊断特异性强.本组除例2因就诊时间短未行生化检查外,余均符合以上特征.由于病毒直接经血循环进入心脏毛细血管,经血管周围间质组织侵入心肌原纤维繁殖,致使心肌细胞溶解,病变呈弥漫性.近代研究发现病毒易侵犯心内膜并对特殊传导系统有趋 相似文献
17.
陈丽琼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2,11(1):73-76
急性心肌梗死的基本心电图改变为病理性 Q波、 ST段上升与 T波融合成单相曲线。它也可见于心肌炎 ,尤见于小儿重型及暴发型心肌炎。现报告 1例如下。1 临床资料患儿 ,女 ,15岁。因心前区不适 7天 ,腹痛伴呕吐 2天急诊入院 ,已咳嗽、咽痛 10天。既往无先天心脏病、风湿病史。体检 :血压 70 / 5 0 mm Hg,神倦 ,面色苍白 ,咽充血 ,扁桃体 °肿大。心律不齐 ,心音低钝 ,心率 76次 /分 ,双肺呼吸音粗糙 ,剑下压痛 ,肠鸣音活跃。实验室检查 :心肌酶谱 :乳酸脱氢酶(L DH)、乳酸脱氢酶同功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 MB)、α-羟丁酸脱氢酶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动态心电图结果与心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温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3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8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在治疗前均接受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测结果,比较动态心电图检出与未检出心律失常患儿的心功能指标,分析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发生心功能指标改变的影响因素。结果 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ST段改变、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均P<0.05),且心律失常检出率亦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动态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患儿心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明显低于未检出心律失常患儿(均P<0.05),心脏增大比例明显高于未检出心律失常患儿(P<0.05)。18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功能指标改变发生率为20.43%。病程>1周(OR=4.341)、动态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OR=7.207)是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发生心功能指标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病程>1周、动态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的病毒...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37岁。因发热3d,心悸反复晕厥1d加重3h入院。既往体健,无外伤及手术史。近日出现气短心悸,以活动后明显,伴以轻微咳嗽咯痰,多次突发呼之不应,四肢抽搐,持续约1min,醒后无四肢运动障碍。体检示T36.2℃,R20次/min,HR40次/min,BP 100/60minHg,心界不扩大,未闻及杂音。心肌酶谱CK 325U/L.LDIH 250U/L,AST 相似文献
20.
患儿女,6岁.因咽部不适3天,腹痛呕吐2天、胸闷气促10h,于1994年12月24日10:00入院.体检:神志清,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呼吸急促.血压测不到,两肺呼吸音粗,两肺底可闻及湿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扩大,心率150次/min,心律规整,心音低钝,可闻及奔马律,未闻及心杂音.肝肋下4cm,剑下8cm,质软有触痛,脾未及.临床诊断:急性心肌炎,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实验室检查:血N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