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集尿袋更换时间与尿路感染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病人更换一次性集尿袋的最佳间隔时间。方法将136例脑出血术后留置导尿的病人随机分为三组,A组每天更换一次集尿袋;B组3 d更换一次集尿袋;C组给予7 d更换一次集尿袋。与化验室相配合,每天采集三组病人的尿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尿培养细菌阳性率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与A、C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B组尿培养细菌阳性率明显低于A、C两组。结论留置导尿病人每3d更换一次性集尿袋为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管患者更换集尿袋的最佳时间。方法将90例颅脑外科需留置导尿管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各30例。A组每3d更换1次集尿袋;B组每7d更换1次集尿袋;C组每14d更换1次集尿袋。分别于入院当日及入院后第5、8、11、14天采集3组病例尿液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培养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3组病例尿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留置导尿管患者集尿袋更换时问可以延长至14d,与更换尿管同步进行,可以减少细菌上行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节省医疗费用;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不同时间更换集尿袋的效果.方法:将123例留置导尿管排除尿路感染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41例,均7 d更换1次导尿管,而集尿袋A组每3 d更换1次、B组每5 d更换1次、C组每7 d更换1次,追踪监测菌尿发生,同时对尿液进行细菌培养,最后进行统计.结果:C组菌尿率低于A组和B组(P<0.05).三组引流尿液细菌培养共检出5种细菌,细菌出现最早的为A组,出现最迟的为C组.结论: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对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每周更换1次集尿袋不会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男性留置导尿患者一次性集尿袋最佳更换时间。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9月收治于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的成年男性留置导尿患者270例,按照集尿袋更换时间分为3组,予以A组每日更换、B组每周更换2次、C组每周更换1次集尿袋,比较三组患者尿培养阳性结果。结果60~79岁及≥80岁患者中,每周更换2次集尿袋组尿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每日更换1次及每周更换1次组(P均<0.05);≤59岁患者A、B、C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男性留置导尿患者集尿袋更换频率以每周2次为宜。  相似文献   

5.
抗反流尿袋在泌尿外科的应用与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抗反流尿袋在泌尿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0例住院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采用抗反流尿袋一周更换1次尿袋,对照组采用普通尿袋每天更换1次尿袋,然后分别在留置尿管后的第3、7、10、14d留取尿培养标本送检。结果:两组患者留置尿管时间的长短与菌尿阳性发生率呈正相关,第3d两组菌尿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7、10、14d实验组菌尿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返流引流袋可以减少泌尿外科患者因留置导尿引起的尿路感染,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6.
腹部外科病人保留导尿更换集尿袋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留置导尿病人更换一次性集尿袋的最佳间隔时间。方法将150例腹部外科术后留置导尿的病人随机分为三组,各50例。Ⅰ组每天更换一次集尿袋;Ⅱ组3天更换一次集尿袋;Ⅲ组1周更换1次集尿袋。留置导尿1周后分别采集三组病人的尿液进行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判断感染阳性率。结果尿培养细菌阳性率Ⅰ组与Ⅲ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与Ⅰ、Ⅲ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感染阳性率明显低于Ⅰ、Ⅲ组。结论腹部外科留置导尿病人每3天更换一次性集尿袋为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折返集尿袋在降低尿路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泌尿外科留置尿管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实验组采用抗折返集尿袋,一周更换一次;对照组采用普通集尿袋,每天更换一次。比较两组在留置尿管后的第3 d、7 d、10 d天、14 d无菌条件下抽取的尿液标本培养结果。结果:两组随着留置尿管时间的越长,尿培养的菌阳性率越高;两组第3 d尿培养的菌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第7 d、10 d、14 d尿培养的菌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留置尿管时间的长短与尿路感染率呈正相关,抗折返集尿袋的使用不仅可降低留置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而且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直肠癌术后短期留置导尿的患者采取密闭集尿措施,探讨其对尿路污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治疗并于术后行短期留置导尿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集尿袋每日更换;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密闭集尿护理,包括不随意打开尿袋与尿管之间的连接,不更换尿袋,尽量减少倾倒尿液的次数,排空尿袋时使用独立的且干净的容器,洗手,避免接尿袋开关接触到其他物品等。比较两组患者尿袋内、尿袋与尿管连接处、尿管尖端标本的细菌培养阳性率。结果 对照组尿袋内、尿管与尿袋连接处、尿管尖端的细菌培养阳性例数分别为16例(53.3%)、10例(33.3%)和2例(6.7%),试验组分别为4例(13.3%)、1例(3.3%)和0例(0%)。除在尿管尖端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两个部位标本的细菌培养阳性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密闭集尿措施的使用,能有效降低尿路污染的风险。同时能有效降低非必要更换尿袋带来的工作量,进而节约资源,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集尿袋更换间隔时间与尿路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患者集尿袋更换间隔时间与发生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与控制措施。方法:随机将61例重度颅脑损伤留置导尿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32例。对照组2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密闭式引流袋。按无菌操作技术吸取10ml尿液送尿培养,培养时间为1周内2次,1周以上1次/d,至出现有细菌生长停止尿培养。结果:1周内尿培养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X~2=2.29,P>0.05);10d以上尿培养阳性率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x~2=10.50,P<0.01)。结论:置管1周以内集尿袋更换1次为宜,而置管10d以上患者集尿袋更换2次/周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患者一次性集尿袋的最佳更换时间。方法将120例在普外科住院治疗需留置尿管的患者分成A、B、C3组,A组每天更换1次集尿袋,B组每周更换2次集尿袋,C组每周更换1次集尿袋,比较3组患者的尿培养结果。结果B组患者尿培养阳性率[45.0%(18/40)]低于A组[67.5%(27/40)]和C组[72.5%(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到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等6种病原菌。结论一次性集尿袋以每周更换2次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抗反流引流袋更换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住院手术患者留置导尿使用抗反流引流袋合理更换时间.方法 将78例留置导尿使用抗反流引流袋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例为不换引流袋组,对照组38例为每日换袋组,分别对2组引流袋中的血性尿液进行细菌学监测.结果 2组在一般特征资料及置管天数、输液量、饮水量、尿量和开阀排尿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的情况下,尿培养阳性率分别为7.5%和10.5%,发生泌尿道感染(UTI)分别为2.5%和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院泌尿外科住院手术后留置导尿且尿液为血性的患者,使用抗反流引流袋时无需每天换袋,抗反流引流袋更换的合理时间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患者更换集尿袋的最佳时间。方法全面检索国内相关文献,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研究对象为已发表的有关留置导尿患者集尿袋更换的临床对照试验,观察指标为留置导尿患者集尿袋不同更换频率(每天更换、每3d更换及每周更换)下的尿培养阳性率,干预有效性的效应量采用相对危险度(odds ratio,OR)。结果共检索到10篇合格文献。Meta分析结果提示:留置导尿患者集尿袋每天更换与每3d更换、每3d更换与每周更换、每天更换与每周更换发生泌尿系感染的OR值分别为2.31[95%CI(1.45,3.68),P=0.0004]、0.54[95%CI(0.32,0.92),P=0.02]、1.33[95%CI(0.91,1.95),P=0.14]。结论留置导尿患者若每3d更换1次集尿袋,发生泌尿系感染的风险最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使用无菌贴膜减少留置导尿管内侧壁菌落数的效果.方法 将50例行留置导尿患者按随机数字事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在首次导尿及每次更换集尿袋后,以无菌操作方法使用无菌贴膜将导尿管与集尿袋连接处进行密闭保护;对照组按照留置导尿管常规护理处理.2组均在留置导尿第3、7、10及14天更换集尿袋,在每次更换尿袋时以无菌操作技术于导尿管与集尿袋衔接口内侧壁采集标本做细菌培养.并对2组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时间段留置导尿管内侧壁的菌落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无菌贴膜的应用可减少留置导尿管内侧壁的菌落数,从而降低留置导尿患者上行尿路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反流尿袋与一次性尿袋在泌尿外科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选择60例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抗反流尿袋,每周更换1次;对照组采用普通一次性尿袋,每天更换1次,分别在留置尿管后的第3,7,10,14 d留取尿标本培养送检。结果:试验组留置导尿管患者7,10,14 d菌尿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抗反流尿袋可以减少因留置导尿引起的尿路感染,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5.
留置导尿过程中集尿袋更换时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病人一次性集尿袋最佳更换时间.[方法]按手术日不同将110例病人随机分成A组、B组、C组,分别以每日、每周2次、每周1次更换集尿袋,并追踪监测尿培养指标.[结果]3组尿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经济因素和临床工作实际,一次性集尿袋以每周更换2次最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留置导尿管病人一次性尿袋更换的最佳时间.方法 将120例手术及脑血管意外等疾病需留置导尿管的病人随机分为四组,病人每天更换一次尿袋(每天更换组),病人每3天更换一次尿袋(每3天更换组),病人每5天更换一次尿袋(每5天更换组),病人每7天更换一次尿袋(每7天更换组),于每天更换尿袋或拔除尿管前用无菌注射器抽吸法采集4组病人的尿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每天更换组细菌阳性率较高;其他三组阳性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每天更换组外的其他三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留置导尿管病人每天更换尿袋增加了感染机会,留置7 d以内的病人无需更换尿袋(有污染或有尿酸盐结晶除外),既降低了病人的费用,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抗反流引流袋在减少尿路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将56例留置导尿病人随机分成3组,A组应用抗反流引流袋,7d更换1次;B组应用普通集尿袋,每天更换1次;C组应用普通集尿袋,7 d更换1次。对3组1周及2周尿培养结果进行统计。[结果]3组尿培养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效果优于其他两组。[结论]抗反流引流袋的应用可减少留置导尿病人的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18.
夏玉斌  肖静蓉  刘昌凤 《护理研究》2011,25(25):2306-2307
[目的]探讨抗反流引流袋在减少尿路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将56例留置导尿病人随机分成3组,A组应用抗反流引流袋,7d更换1次;B组应用普通集尿袋,每天更换1次;C组应用普通集尿袋,7 d更换1次。对3组1周及2周尿培养结果进行统计。[结果]3组尿培养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效果优于其他两组。[结论]抗反流引流袋的应用可减少留置导尿病人的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19.
张爱琴  方颖  曹凤  孙洁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4):273-274,277
目的探讨引流袋更换频率对引流尿液细菌污染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2月至2008年11月我院重症监护室、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卧床留置导尿患者180例,随机分为3组,所有患者均使用密闭式引流袋。A组每天更换1次引流袋,共72例;B组每3d更换1次引流袋,共52例;C组每7d更换1次引流袋,共56例。分别于留置导尿后次日起按无菌操作技术隔天1次取尿液送尿细菌培养,连续留检5次。结果三组患者的尿培养致病菌阳性结果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尿培养致病菌阳性结果比较,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B、C组尿培养致病菌阳性结果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A、C组尿培养致病菌阳性结果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流袋更换频率影响引流尿液的细菌污染状况,应以每3d更换1次为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一次性尿袋不同更换频率对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Pubmed、EMbase、CIHAHL、Google Scholar、ProQuest DissertationsTheses。收集一次性尿袋1 d更换(每日)、3 d更换(包括每周2次)、7 d更换(包括每周1次)的随机对照研究,用RevMan 5.1.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其中每日更换尿袋和每3天更换尿袋的有10项研究,进行效果合并后每3天更换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较每日更换低[OR=2.22,95%CI(1.35,3.63),P=0.002];其中每3天更换与每7天更换的有11篇研究,进行效果合并后每3天更换尿袋和每7天更换尿袋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无差异[OR=0.68,95%CI(0.34,1.35),P=0.27]。结论每3天更换尿袋和每7天更换尿袋尿路感染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且皆低于每日更换,考虑护士工作量和经济因素,更加推荐对于一次性尿袋每7天更换1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