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如意金黄散治疗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PICC术后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接受如意金黄散 蜂蜜外敷治疗,对照组接受50%硫酸镁湿敷 TDP灯照射治疗,观察两组机械性静脉炎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6.67%,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如意金黄散外敷能有效治疗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鱼石脂软膏法及如意金黄散外敷法两种方法治疗PICC置管后引起的机械性静脉炎.观察并比较其治疗效果.方法 将82例PICC置管后致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鱼石脂软膏(42例)均匀涂于患处,每12h换药1次;B组采用如意金黄散软膏(40例)涂患处,每12h换药一次.观察2种方法对静脉炎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结果 A组静脉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 鱼石脂软膏使用方便.是治疗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首选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如意金黄散联合光子治疗仪治疗化学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如意金黄散湿敷4 h,实验组在使用如意金黄散湿敷后再使用光子治疗仪照射。结果如意金黄散联合光子治疗仪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如意金黄散,且对于减轻患者化学性静脉炎的疼痛具有显著作用P0.05。结论如意金黄散联合光子治疗仪能有效治疗化学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应用金黄散与低分子肝素钠合用预防及治疗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经患者知情同意后,根据医生开医嘱先后顺序,将80例患者间隔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PICC置管后按常规方法进行导管护理,并选择6 cm×7 cm的金黄散与低分子肝素钠的敷料沿穿刺静脉走向平行覆盖于透明贴膜上方,下缘距穿刺点2~3 cm,覆盖3~7 d;对照组给予常规PICC置管后导管护理,如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再覆盖金黄散与低分子肝素钠的敷料,比较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并比较应用硫酸镁湿敷和应用金黄散与低分子肝素钠合用的敷料治疗静脉炎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1例患者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2.50%;对照组共有8例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2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应用金黄散与低分子肝素钠合用的敷料治疗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8例(88.89%)治愈,1例(11.11%)显效;应用50%硫酸镁湿敷治疗静脉炎,14例(87150%)治愈,1例(6.25%)显效.结论 金黄散与低分子肝素钠合用的敷料能有效预防及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如意金黄散加浓茶水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化疗性静脉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实验组使用如意金黄散适量加浓茶水调匀成糊状,均匀涂于发生静脉炎的部位。对照组使用硫酸镁湿敷于静脉炎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90%。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如意金黄散加浓茶水治疗化疗性静脉炎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陈灵燕 《甘肃医药》2013,(9):685-687
目的:观察耳蜂蜜调制的如意金黄散联合75%乙醇及红外线照射外敷防治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6例女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处理Ⅰ组和处理Ⅱ组等3组,每组72例。对照组为红外线照射,处理Ⅰ组为蜂蜜调制的如意金黄散联合红外线照射,处理Ⅱ组为蜂蜜调制的如意金黄散联合红外线照射和75%乙醇湿敷。据分级标准判定疗效。结果: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19.44%,处理Ⅰ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6.94%,而处理Ⅱ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2.78%。结论:蜂蜜调制的如意黄金散配合红外线照射对防治PICC致机械性静脉火疗效显著,如再配以95%乙醇外敷则可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7.
饶勤 《中外医疗》2007,26(18):9-9
目的 探讨如意金黄散加蜂蜜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发生静脉炎的30例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5例采用如意金黄散加蜂蜜调成糊状,外敷于静脉炎处;对照组15例硫酸镁纱布湿敷于静脉炎处.结果 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100%,对照组66.67%.两组病人有效率的差别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应用如意金黄散加蜂蜜外敷治疗静脉炎明显优于硫酸镁外敷.  相似文献   

8.
朱竹华 《吉林医学》2012,33(24):5343
目的:观察金黄散治疗PICC术后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对PICC术后出现静脉炎的肿瘤患者采用金黄散加红花外敷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金黄散加红花外敷能有效治疗PICC术后静脉炎。  相似文献   

9.
韩艳明  张冬青  张桂兰 《中外医疗》2013,32(15):113-114
目的分析研究如意金黄散加利多卡因外敷治疗多柔比星所致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和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发生静脉炎的4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静滴多柔比星,观察组应用如意金黄散加利多卡因外敷治疗。结果如意金黄散加利多卡因外敷治疗多柔比星所致化疗性静脉炎的有效率高于50%硫酸镁。结论如意金黄散加利多卡因外敷治疗多柔比星所致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能减少化疗药物对于病人血管的损伤,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如意金黄散热湿敷对经PICC化疗引起静脉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32例经PICC化疗的患者按随机单盲分为观察组16例,用如意金黄散温水调匀后给予热湿敷,每日3次,5 天为一疗程,同时给予局部理疗护理;对照组16例给予50%硫酸镁湿敷,其余护理方法同观察组。观察干预后3d、7d两组静脉炎的护理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干预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炎消退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如意金黄散热湿敷干预经PICC化疗引起静脉炎的疗效确切,安全经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汪长利  谢谢  洪达春 《海南医学》2014,25(4):509-511
目的 比较三种基质(酒、蜜、水)调制的中药外敷药膏(如意金黄散)引发皮肤过敏的差异,以减少如意金黄散药膏引发皮肤过敏或接触性皮炎的发生,加速损伤恢复.方法 本研究以非随机取样方式共计受试者30名,其中女性12名,男性18名,年龄23~62岁,平均(38.40-11.20)岁.用斑贴实验来检测不同基质调制的药膏是否会对皮肤造成刺激而引发接触性皮炎,以DASI量表来评估药膏所引发的接触性皮炎的轻重程度.用Friedman二因子变异数分析三种基质(酒、蜜、水)调制的如意金黄散药膏在做斑贴实验后48 h、72 h及1周皮肤表面变化状况的差异.结果 在斑贴试验后48 h,以蜜调制的如意金黄散药膏的DASI值(0.00±0.00)较以酒调制者的DASI值(1.80±3.53)和以水调制者的DASI值(1.20±2.07)明显降低(P=0.01).在斑贴实验后72 h,以蜜调制的如意金黄散药膏的DASI值(0.40±2.19)较以酒调制者的DASI值(4.00±6.60)和以水调制者的DASI值(3.67±7.91)明显降低(P=0.00).在斑贴实验后1周时,以蜜调制的如意金黄散药膏的DASI值(0.21±0.12)较以酒调制者的DASI值(3.64±4.15)和以水调制者的DASI值(3.14±1.05)明显降低(P=0.00).结论 以蜜调制的如意金黄散药膏比以酒或水调制者较不易引发接触性皮炎,此结果可为中医临床外敷如意金黄散药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红外线照射联合四黄散外敷预防及治疗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按置管先后顺序,将77例患者间隔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PICC置管后按常规方法进行导管护理,同时给予红外线局部照射3d和四黄散外敷3~7d。对照组给予常规PICC置管后导管护理,若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则给予红外线局部照射与四黄散外敷。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并观察硫酸镁湿敷和红外线照射联合四黄散外敷治疗静脉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1例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2.6%;对照组共有6例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1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外线照射联合四黄散外敷治疗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6例(85.7%)治愈,1例(14.3%)有效,有效率100%;硫酸镁湿敷治疗机械性静脉炎,8例(53.3%)治愈,4例(26.7%)有效,有效率80.0%。红外线局部照射联合四黄散外敷治疗时间较硫酸镁湿敷治疗明显缩短(P〈O.05)。结论红外线局部照射联合四黄散外敷能有效防治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溶液浸泡PICC导管对预防早产儿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2009年10月-2010年10月PICU住院的低出生体重儿46例,分为对照组23例,干预组23例。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进行置管;干预组在置管前将NS 10 ml+地塞米松5 mg配制成的液体预冲在PICC导管的保护套膜内,浸泡PICC导管5 min左右后进行置管,观察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静脉炎10例,发生率43.5%;干预组发生静脉炎3例,发生率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PICC置管前用地塞米松溶液浸泡PICC导管,再进行PICC穿刺,可有效地预防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周林频谱仪照射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疗效,以期降低留置PICC管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PICC置管临床护理方案,延长PICC管使用期及增加患者舒适度。方法:将164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82例,试验组82例。对照组:PICC置管后常规护理,置管后给予外帖IV3000透明护肤膜,24 h更换敷料后每周更换或敷料随松随脏随时更换,输液期间、输液完后用0.9%NaCl 20 ml脉冲式冲管,用含50 u/ml肝素钠盐水封管,非输液期间每周冲管、封管及更换肝素帽接头一次。试验组:PICC置管后常规护理同对照组,不同的是在置管后30 min裸露照射部位,即术肢穿刺点至肩峰的管道走向部位,给予周林频谱仪照射,高度大约20~40 cm,温度以患者感觉皮肤温热、舒适为宜,每次照射20~30 min,2次/d,连照三天。结果:82例置管患者发生Ⅰ级机械性静脉炎4例。对照组:82例置管患者发生Ⅰ级机械性静脉炎11例、Ⅱ级机械性静脉炎3例、Ⅲ级机械性静脉炎2例。结论:PICC置管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周林频谱仪照射穿刺点至肩峰的管道走向部位,可有效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显著降低了PICC置管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PDCA护理模式在晚期肝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PICC)置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2012年7月~2013年6月在绍兴第二医院行PICC置管应用PDCA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晚期肝癌患者6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另外取2011年7月~2012年6月在绍兴第二医院行PICC置管晚期肝癌进行常规护理的患者6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发生导管堵塞4例,静脉炎3例,导管发热1例,并发症率为11.8%;对照组发生导管堵塞7例,静脉炎8例,导管发热2例,并发症率为25.0%,实验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率为92.6%;对照组满意率为80.9%,实验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肝癌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的应用PDCA护理模式能显著减少患者的置管并发症,且患者满意率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er catheter,PICC)术前评估表在提高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155例采用个人主观经验进行术前评估;观察组171例按照设计的PICC术前评估表进行书面、逐项评估,确定是否置管、置管方式、置管部位,比较两组患者1次穿刺成功、非计划拔管、静脉炎、导管异位、血栓等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1次穿刺成功、非计划拔管、静脉炎、导管异位、血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PICC术前评估表进行评估可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保证PICC导管安全有效留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和盲穿PICC置管后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方法将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100例行深静脉给药化疗的肿瘤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对照组50例采用盲穿PICC置管。观察2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是8%(4/50),对照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是36%(18/5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穿刺置管能显著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马铃薯切片与50%硫酸镁溶液外敷治疗外周静脉炎的差别,探讨治疗外周静脉炎更为简便有效的方法。方法将113例因静脉留置针而发生外周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马铃薯切片治疗组,n=58)和对照组(50%硫酸镁溶液治疗组,n=55),观察两组间静脉炎的显效和治愈时间。结果观察组外周静脉炎平均治愈时间为(2.96±0.61)d,对照组为(5.03±1.52)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铃薯切片外敷治疗外周静脉炎可缩短治愈时间,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中药涂敷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在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8例PICC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与对照组(80例),观察组行PICC置管后24h,在穿刺点上方3~4cm处延穿刺静脉走行预防性涂敷中药10×5cm,连续5d,对照组行PICC后不应用中药外敷,观察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6.41%,对照组为17.5%,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置管后预防性中药涂敷可有效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