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了使用体外膜肺氧合抢救ICU危重患者的护理,包括体外膜肺氧合的方法,出血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心理护理等,认为此方法在抢救危重患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当其他技术不能改善氧合,以至于威胁生命时,ECMO 作为一种临时性支持手段,可用于辅助心肺功能衰竭的危急重症患者维持生命体征,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2.
2006年6月-2007年3月,我们对86例心脏介入治疗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ECMO在危重病人抢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外膜肺氧合(ECMO)起源于体外循环技术(CPB),最初是通过体外血液气体交换来治疗可逆性的呼吸衰竭,继而成为手术室外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肺功能衰竭的暂时性替代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本文结合文献就ECMO的发展历史、临床应用及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探讨危重症患者的其它静脉治疗途径,对102例危重症患者进行PICC置管观察。置管前全面评估患者,置管后预防感染、保证管道的固定与通畅。无感染发生,有效减轻护士工作量和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可在危重患者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介入治疗的人性化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仙 《上海护理》2005,5(6):16-17
目的为减少或避免老年冠心痛患者心脏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探讨一系列具有人性化的护理措施。方法将38例行心脏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痛患者随机分为人性化护理组(实验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各种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系统的人性化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康复,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管理在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危重患者标准的2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14例和实验组1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护理流程管理.结果:实验组接诊时间、响应时间比对照组短(P <0.01,P<0.05);两组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危重患者中实施护理流程管理,有利于规范危重患者护理流程、缩短抢救时间,同时有利于体系的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8.
模糊理论在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研究就当前危重患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模糊性问题从现实及发展的角度认证了它的不可否认性及不可回避性,强调了模糊理论在危重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用模糊性思维的方法观察了在危重患者的治疗护理中存在的客观问题,并用模糊性思维的方法及模糊理论的原理有针对性地展开护理。结果 在5686例危重患者中,167例存在模糊性护理问题,占2.94%。经用模糊理论指导实际护理工作,使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有了长足的进步。结论 在危重患者护理工作中,积极运用模糊识别、模糊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的思维,整合个人模糊思维的方法分析、处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对于提高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失误,提高危重患者抢救的成功率,促进危重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施晓芳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9):1209-1210
2003年11月~2004年10月,我院ICU有35例患用桡动脉测压,现将其监测和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优化护理流程在危重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将作业流程优化重组概念引入危重患者管理流程的可行性。方法引用作业流程优化重组概念优化接诊流程,比较优化前后在接诊时效、接诊流程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优化后患者的接诊时间较优化前明显缩短(97.29±0.4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优化后栏诊流程中患者相应时间内生命体征稳定,与优化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vs67%,P〈0.05)。结论优化流程在危重患者管理中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使ICU护理工作更具条理性及程序性,确保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1.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血液透析疗法用于本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之中。对治疗效果及转归、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渗透压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渗透压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治疗后各时间点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能够有效治疗危重症患者,提高患者存活率,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危重患者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总结CBP治疗用于危重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5例危重患者手术过程中应用CBP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中各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针对手术中遇到的护理难点,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手术中通过CBP配合治疗,使5例患者均成功耐受手术过程,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结论:在危重患者手术中应用CBP治疗,根据手术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效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肠内营养护理指引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护理指引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需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营养素。实验组实施肠内营养护理指引进行肠内营养,对照组实施肠内营养常规护理。结果应用肠内营养护理指引前后,两组息者营养状况、发生血糖异常的情况、腹泻、腹胀和上消化道出血情况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肠内营养护理指引指导护士进行肠内营养对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它遵循个体化原则,适时评估,循序渐进地补充营养物质,从而保障营养供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综述国内外共享决策在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患者的研究现状,以供临床实践参考。方法 复习文献,介绍了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前,患者和医护人员参与共享决策的态度、影响因素,及其应用实践策略,如人员团队、观点共识、评估工具和实施效果等具体的策略。结果 有限的证据证明,共享决策有助于提高疾病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减少决策后悔与冲突,改善患者健康结局。结论 共享决策已经达成国际共识,并得到广泛支持,目前共享决策在国内的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领域相关研究很少,缺少本土化的专适性共享决策辅助工具和制定相应的核心能力标准和职责规范,有待进一步研发。  相似文献   

15.
循征护理在心脏介入治疗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8例经皮冠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循证护理体会。通过术前评估患者,预防性应用抑酸药物,保护胃黏膜;重视急诊介入、高龄、置人多枚支架、手术时间长和造影剂量大患者的术后观察,及早识别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术后正确评估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介入治疗效果与出血风险,做好急救护理、出血护理和病情观察,配合应用止血药物治疗措施,选择肠道给药途径应用抗血小板药,取得良好的效果。本组7例患者痊愈出院,死亡1例。  相似文献   

16.
房翠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2):2878-2879
回顾分析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急诊危重患者200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抢救护理程序,研究组患者则采用全程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护士的满意度。研究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护士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程护理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的过程中有助于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和患者护士满意度,降低危重患者的治疗危险。  相似文献   

17.
体外起搏在抢救危重患者心脏骤停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胸壁心脏起搏(简称ENCP)是将大面积高阻抗电极分别放置在胸壁上,以较宽脉冲间期和较强电流的脉冲经胸壁刺激心脏,使心肌收缩,心室起搏。ENCP做为心脏骤停实施复苏时的重要方法之一,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但有关护理措施的报道国内较少。我院1997年6月-2005年6月对ICU住院的发生心脏骤停的危重患者57例,应用ENCP抢救,起搏临床有效21例.成功率36.8%,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延迟关胸(delayed sternal closure,DSC)主要是心脏术后因心肌水肿、心腔扩大等导致胸骨切口关闭困难,或者因心脏大血管切口存在难以控制的出血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术后暂时撑开胸骨切口,待其血流动力学稳定、心肌水肿消退后,行二期胸骨缝合。广安市人民医院胸心外科从2008年6月至2011年5月共完成273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其中6例危重患者采取DSC,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护送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护送中的运用。方法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明确风险管理职责;制定护理风险管理预案;培训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和抗风险能力;建立严格的护理质量监控系统。结果患者护送安全,无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对预防患者护送中的安全隐患,减少纠纷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风险管理在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脑血管危重患者120例,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n=6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60)在此基础护理增加风险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差错率、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和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差错率1.7%,并发症发生率3.3%,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678,4.904;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19.8±2.5)d、住院费用(6789.5±78.4)元,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74,4.782;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6.6%,对照组为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4.980,P〈0.05)。结论风险管理护理的实施可以优化护理效果,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急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