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影响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和颈淋巴结转移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98例下咽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因素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颈淋巴结转移状态、转移颈淋巴结大小、转移颈淋巴结数目、转移颈淋巴结累及区域数、转移颈淋巴结最低受累区域等淋巴结病理学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下咽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28.6%。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证实,肿瘤生长方式、肿瘤大小与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而肿瘤突破基底膜达黏膜下层后对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不再产生进一步影响。Cox回归分析表明,临床N分期、颈淋巴结转移状态、转移颈淋巴结大小、转移颈淋巴结最低受累区域因素影响患者生存率,特别是转移颈淋巴结大小、转移颈淋巴结最低受累区域因素与下咽癌患者生存率明显相关。结论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预测下咽癌颈淋巴结,对其作出早期正确诊断,并对影响预后的淋巴结因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是提高下咽癌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影响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和颈淋巴结转移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 χ2 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 ,对 98例下咽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因素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颈淋巴结转移状态、转移颈淋巴结大小、转移颈淋巴结数目、转移颈淋巴结累及区域数、转移颈淋巴结最低受累区域等淋巴结病理学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 ,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 下咽癌患者 5年生存率为 2 8 6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证实 ,肿瘤生长方式、肿瘤大小与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而肿瘤突破基底膜达黏膜下层后对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不再产生进一步影响。Cox回归分析表明 ,临床N分期、颈淋巴结转移状态、转移颈淋巴结大小、转移颈淋巴结最低受累区域因素影响患者生存率 ,特别是转移颈淋巴结大小、转移颈淋巴结最低受累区域因素与下咽癌患者生存率明显相关。结论 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预测下咽癌颈淋巴结 ,对其作出早期正确诊断 ,并对影响预后的淋巴结因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是提高下咽癌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下咽癌是头颈部最常发生远处转移的肿瘤,一旦发生远处转移往往预后极差。远处转移是影响下咽癌预后的主要决定因素,也是临床决策的重要因素。然而,下咽癌远处转移的预防或早期治疗策略仍然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此,探索下咽癌远处转移相关影响因素,对下咽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及改善预后问题至关重要。本文就下咽癌远处转移的部位,下咽癌远处转移的相关因素以及下咽癌远处转移的过程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p53基因表达、细胞增殖抗原Ki-67与下咽癌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53基因、细胞增殖抗原Ki-67在下咽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ASB法检测84例下咽鳞癌石蜡标本,研究p53蛋白、细胞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并与临床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下咽癌中p53阳性率为52.4%;Ki-67标示率为0~7%,平均为10.63%,中位数为7.25%.淋巴结转移组与非转移组Ki-67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p53基因表达可作为下咽癌诊断的标志物之一,Ki-67可作为临床预测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区域的特点及术后治疗策略,改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2008年7月于我科住院治疗的35例下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29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且术前未行放疗或化疗,将术中肿瘤原发灶及颈清扫术中的颈淋巴结标本按区域标记逐一进行病理观察,确定肿瘤原发部位及颈淋巴结转移区域.通过随访3~5年,观察转移及预后.结果 29例下咽癌总的颈淋巴结转移率为86.2%(25/29),颈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区域为Level Ⅱ区、Level Ⅲ区,转移率为73.8%、69.0%,其次为Level Ⅳ区7.7%,未发现Level Ⅰ区、Level Ⅴ及LevelⅥ区淋巴结转移.结论 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转移区域同侧为主,以Level Ⅱ、Level Ⅲ区常见.随着颈淋巴结位置的下移及转移淋巴结直径的增大,患者的预后越来越差.  相似文献   

6.
下咽癌国内统计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15%~0.24%,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2%左右[1]。下咽癌发病位置特殊,恶性度高,预后差,早期即可侵犯颈深部组织;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总体转移率在70%左右,主要转移部位为颈部淋巴结,罕有转移到腋窝淋巴结的文献报道。2014年5月,我科收治下咽癌伴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分析淋巴结病理阴性(pN0)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生存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4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行下咽切除术的53例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经术前评估均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均行颈清扫术并且病理证实无颈部淋巴结转移。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随访其生存情况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梨状窝癌37例,环后区癌7例,咽后壁癌9例。T1级2例,T2级21例,T3级21例,T4级9例。5年无病生存率、疾病特异性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61.1%、63.6%、42.4%。多因素分析显示食管侵犯是影响复发率、疾病特异性生存率、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食管侵犯是颈部淋巴结阴性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重要预后影响因素,对于食管发生侵犯的患者术后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8.
喉癌及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彩色多谱勒超声对喉癌及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进行研究,以指导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对354例喉癌及下咽癌病人行颈部彩超检查,通过与术前触诊检查、术中淋巴结探查及病理检测结果对比分析进行研究。结果应用彩超对喉癌及下咽癌病人颈部淋巴结检测能非常准确地发现触诊不易发现的小淋巴结,经病理证实这些未被触诊发现的淋巴结中存在转移癌;当彩超检查发现淋巴结大于1.5 cm时,淋巴结转移癌的可能性明显增加。当颈淋巴结包膜受侵或突破包膜,可以确诊为颈淋巴结转移癌。结论喉癌及下咽癌病人术前应常规行颈部淋巴结彩超检查。其结果可为制定颈部廓清治疗提供良好依据。对判断病人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行开放性手术下咽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8年12月行开放性手术的64例下咽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2010AJCC TNM分期:T1期3例(4.7%),T2期11例(17.2%),T3期15例(23.4%),T4期35例(54.7%)。随访所有患者术后生存情况;Kaplan 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并行Log rank检验,Cox回归模型对生存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64例患者失访3例,随访率95.3%。27例死亡患者中病理淋巴结阳性者23例(85.2%),术后咽瘘者10例(37.0%),淋巴结复发者18例(66.7%);34例存活患者中病理淋巴结阳性者17例(50%),术后咽瘘者6例(17.6%),淋巴结复发者1例(3.0%)。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咽瘘及淋巴结复发是影响下咽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淋巴结转移及术后放/化疗是影响下咽癌患者术后淋巴结复发的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咽癌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发现时多已处于中晚期,预后较差,对影响下咽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因素的淋巴结转移、咽瘘以及淋巴结复发应予以重视,淋巴结转移及术后同步放化疗是淋巴结复发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喉癌和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喉癌、下咽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和分布规律。方法:对全喉切除术同期及复发后第1次行颈淋巴结清扫的129例喉癌、下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研究不同类型的喉癌、下咽癌患者颈淋巴结的转移情况。结果:声门上型喉癌、下咽癌患者易发生早期淋巴结转移;下咽癌患者的转移淋巴结融合率高,颈静脉下区出现阳性淋巴结的比率高;声门上型喉癌、下咽癌患者原发病灶分化差的比率相对偏高;同期与复发后行颈淋巴结清扫的患者原发病灶分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对T2期及以上的声门上型喉癌及下咽癌患者,尤其当细胞分化比较差时,即使颈淋巴结阳性体征不明显亦应积极考虑颈淋巴结清扫问题,对下咽癌患者行颈淋巴结清扫时应考虑彻底清扫颈静脉下区的淋巴结。  相似文献   

11.
组织蛋白酶D与下咽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组织蛋白酶D(CD)在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下咽鳞状细胞癌的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59例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和9例正常的下咽黏膜中CD和ki-67的表达;分析CD在下咽鳞状细胞癌细胞中和间质细胞中的表达与肿瘤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CD在颈淋巴结转移阳性组肿瘤细胞中的表达率较阴性组织高,CD在肿瘤间质细胞中的表达在颈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表达率较阴性组高.结论CD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生物特性密切相关,可以作为下咽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下咽癌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下咽癌标本22例,取下咽癌患者的原发灶、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及癌旁组织;另取良性病变(声带息肉)标本10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IF在各类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下咽癌原发灶、转移灶中MIF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良性病变组织,下咽癌组织中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临床分期Ⅲ、Ⅳ期的表达水平高于Ⅰ、Ⅱ期。结论 MIF与下咽癌的侵袭和转移有关;肿瘤临床分期越晚,其表达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区域的特点及术后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2008年7月于我科住院治疗的18例下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未行放疗或化疗,将术中肿瘤原发灶及根治性颈廓清术中的颈淋巴结标本按区域标记逐一进行病理观察,确定肿瘤原发部位及颈淋巴结转移区域。术后随访3~5年,观察淋巴转移与患者的关系。结果 18例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率为88.9%(16/18);颈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区域为LevelⅡ区、LevelⅢ区,转移率分别为73.1%、69.2%;其次为LevelⅣ区8.3%,未发现LevelⅠ区、LevelⅤ及LevelⅥ区淋巴结转移。结论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转移区域同侧为主,以LevelⅡ、LevelⅢ区常见。颈淋巴结位置的下移和转移淋巴结的直径与患者的预后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摘要:下咽恶性肿瘤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5%左右。下咽鳞癌原发于梨状窝者占70%;其次是环后区,占15%~20%;最后是下咽后壁区,占10%~15%。下咽癌的治疗包括单纯放疗、单纯化疗、单纯手术或与放化疗手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仍是下咽癌的首选治疗手段。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性手术和微创手术,开放性手术又分为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切除与功能重建和全喉切除的下咽食管重建手术。微创手术包括经口CO2激光手术(transoral CO2 laser microsurgery, TLM)和经口机器人辅助下咽癌切除术。下咽部位的淋巴引流丰富,极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约50%的患者初次就诊时已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因此颈部淋巴结的处理已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本文通过文献复习并结合临床经验,对下咽癌外科治疗的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下咽癌颈淋巴转移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研究下咽癌颈淋巴转移的特点、规律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985-2000年住院治疗下咽癌患者108例,均经手术治疗,且术前未行放疗和化疗。根据1992年国际抗癌联合会(UICC)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分级。手术后将下咽癌及颈淋巴结标本进行病理观察,确定肿瘤主体所在原发部位及发生转移的颈淋巴结分布区域。按照病理学将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确定为高、中、低分化。通过颈淋巴结病理检查和随访观察确定颈淋巴转移情况,用Kaplan-Meier方法对3、5年生存率进行非参数分析。结果病例中T1、T2淋巴结转移率为45.8%,T3、T4淋巴结转移率为79.8%,总的淋巴结转移率为75.0%(81/108),(P〈0.05)。梨状窝癌为100例,占全部病例的92.6%(100/108),梨状窝及下咽后壁癌的颈淋巴转移率分别为74.0%和87.5%(P〉0.05)。病理高、中、低分化型3组,其颈淋巴转移率分别为72.2%、67.6%、85.7%(P〉0.05)。患者3、5年累积生存率分为67.53%及29.87%。Ⅱ、Ⅲ区颈淋巴转移率为76.5%,Ⅴ、Ⅵ区颈淋巴转移率为8.6%。结论下咽癌颈淋巴转移率高。下咽癌颈淋巴转移是影响下咽癌的预后主要因素,随着颈淋巴转移程度的增加,患者3、5年生存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转录因子Ets-1和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P-STAT3)在下咽癌原发灶及其颈淋巴结转移灶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下咽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单纯手术患者下咽癌原发灶及相应36例颈淋巴结转移灶中Ets-1、P-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在52例下咽癌原发灶中,Ets-1、P-STAT3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61.54%(32/52)和75.00%(39/52);Ets-1、P-STAT3蛋白在T3~T4级下咽癌原发灶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T1~T2级(P<0.05,P<0.01);在有颈淋巴结转移下咽癌原发灶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均P<0.05);Ets-1蛋白在有肺转移下咽癌原发灶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肺转移者(P<0.05);在36例有颈淋巴结转移下咽癌中,Ets-1、P-STAT3蛋白在转移灶的表达率分别为52.78%(19/36)和58.33%(21/36);原发灶P-STAT3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转移灶(P<0.01)。结论Ets-1和P-STAT3蛋白在下咽癌中均高表达,并与肿瘤T分级、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Ets-1表达还与肺转移有关。Ets-1和P-STAT3有可能成为临床判断下咽癌侵袭性、转移潜能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及其受体(uPAR)在下咽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下咽癌生物学特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48例下咽癌组织及10例正常下咽黏膜中uPA及uPAR的表达情况。采用秩和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分析uPA及uPAR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合术后随访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下咽癌预后的风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48例下咽癌标本中uPA表达的阳性率为77.1%,uPAR表达的阳性率为68.8%,均明显高于正常黏膜中的表达(均P<0.01)。uPA及uPAR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生长方式相关。病理分化程度越低、有淋巴结转移及浸润型生长者uPA及uPAR表达的阳性率高。结合术后随访资料分析,uPA及uPAR表达与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P<0.05及P<0.01),经Log-rank检验,uPA表达阳性及uPAR表达阳性患者的生存率较表达阴性者低(χ2=6.41,P<0.05及χ2=12.51,P<0.01)。经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临床分期、浸润型生长方式和uPAR表达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uPA及uPAR在下咽癌中的阳性表达明显上调且与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uPAR可做为临床筛选转移的高危人群、估计下咽癌患者预后的独立而有效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进一步探讨喉及下咽鳞癌颈淋巴结转移规律 ,为喉及下咽鳞癌颈淋巴结清扫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 1997年 5月~ 1999年 7月 4 0例临床颈淋巴结阴性 ( c N0 )的喉及下咽鳞癌患者改良根治性颈清扫术所得标本 ,且术前未经任何治疗者为研究病例。对颈清扫淋巴结 (共 2 2 19枚 )进行常规 HE及免疫组化法检查。全部病例随访 1年以上。结果 :喉及下咽鳞癌出现颈淋巴结转移 14例 ( 3 5 % ) ,共 3 1枚 ( 1.4 % )淋巴结 ,其中声门上癌 6例 ( 6/2 0 ) ,跨声门癌 1例 ( 1/1) ,下咽癌 7例 ( 7/10 )。 9例声门癌无颈淋巴结转移。颈淋巴结转移均位于颈 、 区。结论 :喉及下咽鳞癌颈淋巴结转移多发生于患侧颈 、 区 (局限于声门区喉癌除外 )。对于 T2 ~ T4 声门上癌、跨声门癌及下咽癌的 c N0 患者 ,根据其可能发生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高危险性 ,建议行患侧或双侧颈 及 区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9.
利用自动化图像分析技术对36例下咽鳞癌保留标本进行细胞核DNA含量、核形态定量测定。结果发现下咽癌DNA含量高者易于发生颈淋巴结转移,DNA含量愈高,其细胞分化愈差;随着下咽癌细胞核的增大和核异型程度的升高,DNA含量增加;而DNA含量与下咽癌T分期及预后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卢永田  王天铎 《耳鼻咽喉》1994,1(3):179-182
利用自动化图像分析技术对36例下咽鳞癌保留标本进行细胞核DNA含量、核形态定量测定。结果发现下咽癌DNA含量高者易于发生颈淋巴结转移,DNA含量愈高.其细胞分化愈差,随着下咽癌细胞核的增大和核异型程度的升高,DNA含量增加;而DNA含量与下咽癌T分期及预后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