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外耳道、中耳手术中耳甲腔转移皮瓣联合耳甲腔成形对扩大外耳道口的作用。方法行常规耳内切口,于外耳道软骨部外缘与耳甲腔间做2.0cm×0.5cm大小带蒂转移皮瓣,移至脚屏间切口(第二切口),边缘对位缝合,联合耳甲腔成形。结果术后3个月,19例患者中5例外耳道口直径达1.5cm以上,13例外耳道口直径达1.0cm以上,1例皮瓣坏死,外耳道口直径0.7~0.8cm。结论耳甲腔转移皮瓣联合耳甲腔成形对扩大外耳道口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徐爱国 《医学综述》2011,17(24):3743-3746
耳道耳甲成形术是开放式乳突手术术腔处理的主要技术之一,已广泛应用在开放式乳突手术中,对乳突手术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其理论基础是Portmann定律,即皮肤上皮是否健康与皮肤表面的气流量和接触气流的皮肤面积这一比值有关;其术式设计方法多种多样;它最早用于治疗外耳道狭窄或闭锁,现在主要用作开放式乳突手术的配套手术;其并发症少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大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大面积鼻下部全层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患者鼻下部缺损的范围大小,采用超过常规大小的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进行修复。术中彻底松解瘢痕组织,扩大接触面,制作血运良好的受区,将耳廓复合组织瓣楔形植入,适当加压包扎固定,术后2周拆线。结果:10例患者修复缺损面积1.5cm×1.5cm~2.2cm×2.0cm,均完全存活。随访1~12个月,鼻下部大小及外观形态均满意,其中2例术后表皮部分剥脱。结论:通过制作血运良好的受区、精细微创的操作和术后适当压力包扎固定及改善微循环、促进移植组织瓣的血供营养等措施,对于鼻下部全层缺损面积大于1.5cm×1.5cm的患者,超过常规大小的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是较理想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4.
我们采用外耳道皮瓣大部翻起用于各型鼓室成形术。手术特点:探查上鼓室及听骨链,清理上鼓室病灶,重建听骨链及修补鼓膜穿孔一次完成,不需干耳,55例中54例新生鼓膜生长良好,成功率为97%,术后言语频率气导听力平均提高10dB~35dB,1例因用陶瓷人工听骨较长而脱出,但穿孔缩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采用腹部皮片、胎儿皮、阴股沟皮瓣行人工阴道成形有手术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先天性无子宫无阴道患者86例,行腹部皮片阴道成形38例,胎儿皮阴道成形术27例,阴股沟皮瓣阴道成形术21例。结果:除1例腹部皮片争失败外,其余均获成功。三者比较,腹部皮片阴道成形有手术住院时间长,供皮区易裂开,切口延期愈合,人工阴道干燥,性生活满意度较低。胎儿皮手术患者住院时间最短,损伤小,人工阴道湿润度及性生活满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耳廓复合游离组织瓣连续法修复鼻翼缺损的疗效,以探讨鼻翼缺损的有效修复手段。方法耳廓复合游离组织瓣2次连续法修复鼻翼缺损7例,移植物面积0.5cm×0.7cm~0.8cm×1.2cm。结果7例耳廓复合游离组织瓣移植后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8个月,移植物无明显回缩,鼻外形满意。结论耳廓复合游离组织瓣连续移植修复鼻翼缺损,适合较严重鼻翼缺损,手术成功率高,术后鼻外形满意,双侧分次取材,耳廓外形双侧对称无畸形。  相似文献   

7.
198 8年以来 ,作者共收治耳廓缺如畸形 6 3例 ,采取一期或分期全耳再造成形 ,分别采用自体肋软骨支架或固体硅胶支架 ,取得了不同的治疗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6 3例 ,其中男 5 6例 ,女 7例。年龄14~ 4 6岁。先天性小耳畸形 5 9例 ,外伤后耳廓缺如 4例。左侧 2 9例 ,右侧 33例 ,双侧 1例。1.2 支架选择 采用自体肋软骨雕刻耳廓支架 5 0例 ,固体成型硅橡胶耳廓支架 13例。1.3 手术方法 首先将耳廓支架埋植于耳后乳突区皮下 ,二期或同时自耳廓支架下层连同筋膜层掀起 ,将耳廓支架包埋于皮肤和筋膜层之间 ,…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采用扩张法行耳廓再造二期术后皮瓣坏死的原因。方法: 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结合自体肋软骨支架移植进行耳廓再造,先后有4例出现再造耳廓皮瓣全部或部分坏死,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皮瓣呈干性坏死是动脉供血不足所致,手术中皮瓣设计方法和操作不当是造成皮瓣坏死的主要原因。结论: 针对皮瓣坏死的原因,改进手术方法,重新制定手术计划,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耳廓复合游离组织瓣连续法修复鼻翼缺损的疗效,以探讨鼻翼缺损的有效修复手段.方法 耳廓复合游离组织瓣2次连续法修复鼻翼缺损7例,移植物面积0.5cm×0.7cm~0.8cm×1.2cm.结果 7例耳廓复合游离组织瓣移植后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8个月,移植物无明显回缩,鼻外形满意.结论 耳廓复合游离组织瓣连续移植修复鼻翼缺损,适合较严重鼻翼缺损,手术成功率高,术后鼻外形满意,双侧分次取材,耳廓外形双侧对称无畸形.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总结了6例面部肿瘤或瘤样病变术后软组织缺损立即修复的经验。它着重讨论了应用带蒂的面部皮瓣或面部组织瓣修复邻位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三种修复方法。1.保存口裂唇红部的完整性、应用下唇面瓣双向推进移位修复下唇颏部缺损。2.颧面部扇叶状皮瓣旋转移位修复眶下面部缺损。3.下唇面瓣双向滑行修复下唇缺损。本文还就面瓣应用的优点和注意事项以及面瓣应用失败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先天性耳畸形的临床特点、术式和疗效。方法:对13例先天性耳畸形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3例均行外耳道、中耳一期重建;直入式径路7例,乳突径路6例。结果:经随访1~5年,6例听力提高20dB,3例获实用听力。6例鼓膜外形正常、外耳道宽畅,3例术后继发性狭窄,4例出现术后继发性闭锁。结论:预防术后外耳道再闭锁,是提高先天性耳畸形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腓骨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缺损特点。方法 采用腓骨肌皮瓣修复12例口腔癌瘤患者术后所致缺损。结果 12例腓骨肌皮瓣全部成活,患者获得满意的外观和功能。结论 腓骨肌皮瓣可提供充足的骨组织和软组织,适合修复口腔下颌骨复合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4.
吻合血管的髂骨复合瓣重建下颌骨缺损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告吻合旋髂深血管髂骨复合瓣移植重建下颌骨缺损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方法 对63例下颌骨缺损患者采用髂骨复合瓣进行重建进行连续随访观察,对面形与口颌功能进行临床评价,其中张口度与口腔容量进行量化。结果 游离组织瓣移植总成功率为97.1%,髂骨复合瓣为96.9%,皮岛坏死率为27.3%。供区切口疝与股神经麻痹各发生1例。多数患者术后面部外形及语言、吞咽、张口度和含水试验等口颌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 髂骨复合瓣修复单纯下颌骨缺损,面部外形与口颌功能的恢复均较为理想;因其携带皮岛过于臃肿,影响面部外形与口颌功能,与前臂皮瓣串联可弥补其不足;供区并发症是可接受的。  相似文献   

15.
游离前臂皮瓣、颊脂垫移植双重修复上颌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用颊脂垫、前臂皮瓣双重修复上颌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颊脂垫与前臂皮瓣联合修复6例上颌缺损,观察患者术后皮瓣成活情况及语音、吞咽、呼吸功能恢复情况,以此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上颌修复皮瓣全部成活,无明显语音、吞咽、呼吸功能的改变。结论: 颊脂垫加前臂皮瓣修复上颌缺损是一种较满意修复上颌的手术方法,可很好地解决患者术后的生理和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6.
报告27例带血管蒂皮瓣或肌皮瓣转位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急诊应用4例,择期应用23例。修复创面4.5×4~17×12cm。27例全部成活。对下肢软组织缺损特点、修复术的选择、皮瓣或肌皮瓣的选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孙志成  李世荣  曹川  郑红  吴军 《重庆医学》2002,31(8):663-665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RANTES在同种异体移植的大鼠耳廓组织中的表达与相关免疫细胞的浸润。方法 使用Lewis大鼠 8只作为供体 ,BN大鼠 8只作为受体 ,进行异体耳廓移植 (LewisBN) ;使用BN大鼠 16只进行自体移植 (BNBN)。观察移植耳廓的生存时间及病理改变 ,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RANTES的表达与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 同种异体移植耳廓平均生存 (7 3± 0 2 5 )d ,移植耳廓组织中RANTES的表达于术后 3d达到高峰 ,并与组织中T淋巴细胞的浸润有明显的关系 ,同时可见大量单核细胞的浸润。结论 同种异体大鼠耳廓移植后 1周左右发生排斥反应 ,并与趋化因子RANTES的表达及进一步T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的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常用组织瓣的选择。方法:应用多种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437例,对常用组织瓣的选择原则进行效果评价。结果:437例不同的组织瓣,总成活率达95.2%,结论:如何选择恰当的组织瓣进行移植修复,应根据口腔颌面部不同缺损部位的特点,患者不同情况及各种组织瓣的优缺点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发掘修复拇指的简易方法。方法:据对手部皮肤血管解剖所见,形成拇指桡旨背动脉级逆行岛状皮瓣,指固有支脉全指背岛着皮瓣以及虎口岛状皮瓣,结果:解剖发现拇指桡侧指动脉与指固有动脉之间,有纤细交通支绕行于第一掌骨背侧及大针际肌表面;指固有动脉在行程中发出的指背支斜向远侧行走至指背与对侧分支吻合;拇主要动脉及食指桡侧固有动脉均可见纤维分以至虎口区。临床应用上述皮瓣修复拇指14例,全部成功,其感觉、外形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修复颜面部组织缺损及鼻再造寻求新的供区.方法:以面动脉为蒂在下颌缘部设计所需大小和形状的岛状皮瓣逆行转移到面部缺损处,供瓣区直接缝合.结果:临床应用该皮瓣行全鼻再造6例,修复部分鼻缺损2例,面颊部皮肤缺损4例,均获成功,皮瓣全部成活,修复后局部外形佳,再造鼻形态较好,供区无继发性缺陷.结论:该皮瓣血管恒定,血供可靠,位置隐蔽,供受区邻近,肤色、质地一致,手术一次完成,是一种新颖的全鼻再造方法,也是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