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婴儿重症先天性心脏病(CHD)急诊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以提高该类手术的麻醉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总结该院2005年12月至2009年3月260例婴儿重症CHD急诊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确诊后24 h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重症CHD患儿,诱导后经鼻行气管插管,压力控制模式行机械通气.监测吸入呼吸道压力,潮气量,呼吸频率,呼气末CO2.根据患儿病理生理特点,调节通气参数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停体外循环(CPB)后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结果 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平稳,全组无麻醉并发症.结论 术前积极地对症处理,术中合理地进行麻醉、呼吸、循环管理,可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动脉调转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 20例复杂先心病婴儿,在气管插管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大动脉调转术,麻醉采用间断予芬太尼、咪达唑仑和维库溴铵维持,主动脉开放后给泵入多巴胺、米力农等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结果全组麻醉平稳,开放主动脉后心脏均自动复跳,体外循环转流时间126~392(247.1±46.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76~201(129.5±34.2)min,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23~342 h。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症5例,延期关胸5例,低氧血症8例,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各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3例。除死亡3例(15%)外余均痊愈出院。结论大动脉调转手术麻醉危险性高,术中缩短动静脉穿刺时间、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重视低氧血症处理是麻醉管理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婴儿室间隔缺损(VSD)伴重度肺高压修补术的麻醉处理。方法 53例1岁以下婴儿经超声多普勒或心导管检查诊断为VSD重度肺动脉高压,分析术中血流动力学氧合变化。结果 术中BP平稳,静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时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经过处理所有患者均顺利渡过手术期。结论 通过严密细致的麻醉管理可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使患儿平稳地渡过手术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婴儿室间隔缺损(VSD)伴重度肺高压修补术的麻醉处理.方法 53例1岁以下婴儿经超声多普勒或心导管检查诊断为VSD重度肺动脉高压,分析术中血流动力学氧合变化.结果术中BP平稳,静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时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经过处理所有患者均顺利渡过手术期.结论通过严密细致的麻醉管理可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使患儿平稳地渡过手术期.  相似文献   

5.
《陕西医学杂志》2015,(2):167-169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急诊剖宫产手术的麻醉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急诊行剖宫产手术的临床资料,探讨术中麻醉管理措施,术后治疗。结果:30例患者采用椎管内麻醉,术后返回病房;10例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术后进入ICU进一步治疗。所有患者麻醉效果满意,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其中2例合并心衰患者术后在ICU死于顽固性心衰、重度肺动脉高压及肾功能衰竭,其余患者经治疗后均在术后4~7d顺利拔管返回病房。1例新生儿家属放弃治疗死亡。结论:椎管内麻醉可应用于妊娠合并轻、中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剖宫产手术,对于心功能Ⅲ~Ⅳ级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应选用全身麻醉。术中合理用药,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ICU的进一步治疗是保障孕妇安全度过围生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中坐位全身麻醉对循环血流动力学影响及围麻醉期的管理。方法:50例后颅窝手术病人,采用静脉复合诱导,吸入异氟醚伍用异丙酚维持麻醉,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分别在麻醉前、坐位前、坐位后及术毕平卧位等时间点进行测定。结果:体位改变后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P〈0.05),术毕平卧位恢复至麻醉前水平。结论:神经外科病人在坐位全麻手术期应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重视围麻醉期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刘爱英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0):115-116
目的 根据法洛四联症(TOF)的病理特征及其导致的特殊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更适合婴幼儿法洛四联症的麻醉和管理方法.方法 回顾我院78例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患儿的围麻醉期资料,并对其术前准备、麻醉诱导、体外循环管理和术后并发症防治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麻醉过程均平稳,1例由于重度低心排,不能脱机,术中死亡,6例由于重度低心排、呼吸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神经系统并发症等,术后2~5d死亡,其余患儿均痊愈出院,紫绀消失,术后心功能良好.结论 针对法洛四联症特殊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维持麻醉和体外循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可有效降低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翁碧峰 《中外医疗》2009,28(18):37-37
目的探讨0.75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急诊剖腹产手术中的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200例ASAⅠ级或Ⅱ级,排除有其他拄娠并发症和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的急诊剖腹产手术病人,用0.75%罗哌卡因1.8~2mL腰麻下开始剖腹产手术,手术时间长的硬膜外加以2%利多卡因维持,观察术中产妇血流动力学指标和麻醉效果。结果所有急诊剖腹产产妇术中血流动力学基本稳定,麻醉效果良好。结论0.75%罗哌卡因腰一硬联合麻醉用于急诊割宫产手术是高效的、安全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唇腭裂修复术中的麻醉安全及呼吸道管理。方法:选择择期唇腭裂手术患者193例,行气管插管全麻加眶下神经阻滞,全程监测ECG、NIBP、SpO2、PetCO2。结果: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及维持平稳。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清醒后在手术室拔管送回病房,无麻醉意外及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气管内插管全麻加眶下神经阻滞是腭裂修复术最安全的麻醉方法,尤其是低年龄、低体重患儿。  相似文献   

10.
钟敏  李向宇 《海南医学》2008,19(6):88-89
目的探讨小儿胸壁畸形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同期手术麻醉管理方法。方法2006年收治胸壁畸形合并先心病(室间隔或房间隔缺损)患儿3例,均同期手术治疗。麻醉管理要点为:加强麻醉手术前准备、合理的选择麻醉药物及给药方法、术中严密监测循环及呼吸、加强心肌保护、适当应用血管活性药物,麻醉后密切观察和处理并发症。结果3例患儿麻醉过程平稳,矫形成功,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胸壁畸形并先心病患儿的麻醉管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硬膜外麻醉用于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麻醉管理特点,更好地保证麻醉和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近3年来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病人200例,男148例,女52例,其中175例行硬膜外麻醉,25例病人由于有硬膜外麻醉禁忌证行全身麻醉,手术前做了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严密观测病人情况,做到心肌氧供需平衡,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及时处理麻醉意外和并发症.结果 197例病人术中生命体征平稳,血流动力学基本稳定,3例病人术中出现急性心衰.结论肾移植术采用硬膜外麻醉效果确切,术中做好麻醉管理工作,是保证麻醉和手术安全和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行大动脉调转术的麻醉管理.方法 14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新生儿,在气管插管全麻、体外循环(CPB)下行大动脉调转术,麻醉采用间断予芬太尼、咪达唑仑和维库溴铵维持,主动脉开放后给予多巴胺、米力农等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结果 全组麻醉平稳,CPB转流时间186 ~392 (237.1±42.3)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26~201(139.5±34.2)min,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24 ~342 h.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3例,死亡2例,延期关胸5例,低氧血症4例,肺部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各2例.结论 新生儿大动脉调转手术麻醉危险性高,术中加强左室功能支持,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重视肺部并发症处理是麻醉管理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的麻醉管理。方法 38例患者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采用丙泊酚、七氟醚、芬太尼和维库溴铵复合全麻,常规监测心电图(ECG)、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压(IBP)、中心静脉压(CVP)。术中使用硝酸甘油、艾司洛尔、去氧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麻醉过程平稳,无麻醉并发症。结论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麻醉的关键是完善术前准备,术中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维持心肌氧供和氧耗平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心病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先心病婴幼儿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手术资料,探讨其麻醉处理方法。结果:108名先心病患儿,术中均动静脉置管成功,且无穿刺并发症的发生,心率及平均动脉压较平稳。有7例患儿出现了心脏骤停,有3例患儿出现了心率失常,有5例患儿出现了呼吸骤停,2例患儿出现了过敏反应,经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最终有3例患儿死亡,其他患儿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对先心病婴幼儿患者进行平稳有效的麻醉诱导,适当进行心功能支持,快速进行麻醉及手术,保持患儿呼吸道的通畅,可以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在小儿斜视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婷  蔡兵  徐广明  兰志勋 《四川医学》2009,30(7):1040-1043
目的观察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在小儿斜视手术中麻醉维持、苏醒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拟行斜视矫正术的ASAⅠ级住院患儿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咪唑安定、阿曲库铵诱导气管插管。实验组(SR组)采用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方式维持麻醉;对照组(PR组)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方式维持麻醉。观察两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记录术毕停药后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满意时间、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观察术中及术后麻醉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①术中SR组患儿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PR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SR组停药后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满意时间、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均较PR组时间略短,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中眼心反射发生SR组6例(20%)PR组16例(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躁动SR组9例(30%)PR组2例(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恶心、呕吐SR组2例(7%)PR组3例(1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能安全、有效用于小儿斜视手术,较异丙本酚瑞芬全静脉麻醉优点是: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术中眼心反射发生率更低,但是术后躁动发生比例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合并心肌缺血的老年颌面部肿瘤病人围麻醉期管理。方法40例合并心肌缺血的老年颌面部肿瘤手术病人,采用依托咪酯、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术中根据心电图、血压、心率、心律、脉搏氧饱和度等监测结果,给予硝酸甘油、美托洛尔、利多卡因等处理,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结果35例患者停药后7~10min清醒,呼吸功能和肌张力恢复,5例患者10~13min清醒,呼吸功能和肌张力恢复。全部病例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平稳,无1例发生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采用依托咪酯、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并维持一定深度麻醉,手术全程充分供氧,加强术中监测,酌情使用硝酸甘油、美托洛尔等,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是合并心肌缺血的老年颌面部肿瘤病人围麻醉期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两种全麻方式用于小儿腭裂整复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念  徐莉 《四川医学》2011,32(5):669-671
目的比较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和异丙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两种麻醉方式用于小儿腭裂整复术对术中麻醉维持、苏醒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60例2~6岁拟行腭裂整复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n=30):异丙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P-R组)和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组(S-R组),分别以异丙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或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维持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诱导前(T1)、插管时(T2)、手术即刻(T3)、手术15min(T4)、手术30min(T5)及清醒拔管(T6)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手术时间、清醒及拔管时间,并观察术后呕吐、呛咳及躁动等不良反应。结果术中S-R组患儿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P-R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R组停药后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均较P-R组时间缩短,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躁动S-R组12例(40%)P-R组3例(1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能安全、有效地用于小儿腭裂整复术,和异丙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比较,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但是术后躁动发生比例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异丙酚与安氟醚在神经外科手术中麻醉诱导和维持阶段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和病人术毕苏醒时间长短。方法 :34例幕上肿瘤切除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 ,两组均以异丙酚、芬太尼、司可林麻醉诱导。A组以异丙酚维持 ,B组以安氟醚吸入维持 ,术中连续监测HR、MAP、SpO2 值。结果 :苏醒时间、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 ,且A组血流动力学平稳。结论 :1%普鲁卡因 +0 .6‰琥珀胆碱辅以小剂量异丙酚微泵静推适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胸部大血管手术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方法 对168例胸部大血管手术患者,术前均予以镇痛、镇静、降压、利尿等治疗。麻醉诱导选用依托咪酯0.1~0.2 mg/kg、丙泊酚100~150 mg,芬太尼10~15 μg/kg,罗库溴胺l mg/kg,利多卡因0.5~1 mg。麻醉维持以芬太尼为主的静吸复合麻醉,应用连续监测有创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血流动力学指标,根据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监测及时使用硝普钠或硝酸甘油及尼卡地平等血管活性药物,严密控制血压。人工血管吻合结束后,积极使用多种止血药物。结果 162例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平稳,全部患者术后2~4 h清醒,6~36 h拔出气管插管,恢复良好。有2例患者因人造血管感染而死亡,4例因术中难以控制的出血而死亡。结论 准确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前重视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维护,合理使用麻醉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加强监测,维持术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外科认真止血,完善手术技术,合理使用止血药物是大血管手术围手术期手术麻醉管理的关键。 [关键词] 大血管手术 麻醉管理 监测 止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13例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手术中麻醉和管理的经验,探讨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与麻醉及管理的联系.方法 13例患儿均采用全麻行气管插管的麻醉方法,以丙泊酚,瑞芬太尼和维库溴铵为主要用药,辅以七氟烷吸入,BIS监测麻醉深度在40~60.当患儿收缩压超过正常范围20~30mmHg时用硝普钠降压.收缩压低于正常范围20~30mmHg时用多巴胺升压.建立完善的血流动力学及麻醉深度的监测.结果 所有患儿均获得充分麻醉效果,安全完成麻醉及手术.10例患儿采用硝普钠0.3~5ugkg-1 min-1降压,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肿瘤切除后,9例患儿采用多巴胺5~8 ugkg-1min-1升压,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结论 适当的麻醉深度,维持合适的血容量,并根据血流动力学监测实施降压和升压的措施是保证患儿手术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