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支原体肺炎占小儿肺炎的20%,本文收集我院1995-1997临床确诊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32例,进行临床及X线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男15例,女17例。半~3岁10例,4岁~10岁10例,11岁~13岁12列。全年均有发病,以秋冬季发病率高。主要表现咳嗽,咳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及X线特点,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临床确诊的75例支原体肺炎中发热37例(占49%)、咳嗽75例(占100%)、吼喘14例(占19%)、气急32例(占43%),肺部听诊阳性征72例,化验检查间接血球凝集试验均为阳性,对75例病例的X线表现进行分析并做动态观察;结果:胸片表现多样,肺纹增多75例、肺门影增大53例、点片状影40例、节段性片状影9例、肺气肿  相似文献   

3.
4.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X线分析常光辉曹贵文张始状(潍坊医学院附院放射科潍坊261031)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Pneumonia,MP)是儿童呼吸系统感染较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MP在临床上的表现与其它病原所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相比无特异性,易互相混...  相似文献   

5.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numoniae,MP)是近年来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MP肺炎病程长,肺部体征通常与影像学表现不一致,并可造成多器官、多系统损害。我院儿科于2007年11月~2009年2月期间共收治肺炎100多例,其中MP肺炎35例,约占肺炎发病率的30%。现将这35例MP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胸部X线表现,并结合文献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39例X线影像学与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儿肺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其中肺炎支原体肺炎近年发病呈逐渐增多趋势,且有低龄化倾向,小年龄、甚至3~6个月龄患儿肺炎中血清检测支原体抗体呈阳性表现不在少数,故支原体肺炎不仅学龄期儿童多见,婴幼儿肺炎支原体亦不少见.本组收集39例支原体肺炎,分析其X线影像学特点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69例X线影像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X线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69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X线胸片改变,并将其分为0~3岁组和4~14岁组进行比较.结果:169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胸片主要表现为支气管肺炎51例,大叶性肺炎97例,间质性肺炎13例.肺门影增浓8例;0~3岁组主要表现为支气管肺炎,4~14岁组主要表现为大叶性肺炎.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体征轻,胸片改变呈多样化,与年龄相关,且严重程度与临床表现不一致.  相似文献   

8.
李奎光  雷春香   《中国医学工程》2012,(7):143+145-143,145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胸部X线表现及临床特征,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63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及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63例,间质浸润性病变21例,小叶性实质浸润型23例,肺段或大叶实质浸润14例,表现为单纯肺门淋巴结肿大肺门阴影增浓5例。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肺部X线表现各异,通过X线检查,并与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相辅助,对其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作用。X线征象差异性和动态观察能够提高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马秋伟 《吉林医学》2014,(21):4702-4703
目的:研究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X线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54例支原体肺炎的儿童患者,分为A组、B组,进行详细观察、统计并分析总结。结果:0~5岁是支原体肺炎的好发年龄,患儿四个类型的X线表现概率分别为:一型为27.8%,二型为33.3%,三型为25.9%,四型为13.0%。结论:不同阶段的支原体肺炎X线有不同的影像学改变,准确掌握其特点有利于肺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了解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并分析儿童重症MPP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MPP患儿1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SMPP组)73例、普通组(MPP组)107例进行比较,分析流行病学、临床特点以及SMPP相关因素。结果:(1)儿童MPP多以秋(84例,46.7%)、冬(56例,31.1%)季节为主。(2)SMPP组与MPP组比较,前者患病年龄大,发热时间长,影像学多表现为大片状实变影,住院时间偏长。(3)SMPP组与MPP组比较降钙素原(PCT)无差异,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清IgA、血清IgG、血清IgM、乳酸脱氢酶(LDH)和铁蛋白(SF)指标明显高于MPP组,差异有显著性。(4)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热程(OR=1.30,P=0.031)、CRP(OR=1.06,P=0.005)、LDH(OR=1.012,P= 0.001)及胸片大片状实变影(OR=11.57,P=0.000)共4个自变量为SMPP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儿童MPP多发生在秋冬季。SMPP多发生在学龄期,胸部影像学检查多表现为大片状实变影,WBC、CRP、LDH及SF等炎症指标升高明显,其中热程、CRP、LDH及影像学显示大片状实变影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血清学检测及诊疗措施,并评价其疗效。方法:总结13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特征、X线检查、血清学检测以及治疗和转归。结果:本病冬春季发病率最高,占59.6%。5a以上儿童多见,共104例,占总病例数76.5%,5a以下32例,占23%,年龄最小为10个月,发病年龄有趋小的倾向。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小婴儿常出现喘憋。肺外并发症较多。胸部X线检查:肺部病变多以小片状阴影为主,可为单侧或双侧,临床及X线表现与病毒性及细菌性肺炎无特异性。血清学检测136例血冷凝集试验,105例阳性,其中60例同时作。MP-IgM检测,全部阳性。所有病例使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治愈率100%。结论:诊断为肺炎的患儿,在持续发热或反复咳嗽而疗效欠佳时,要尽早作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查,以确诊或排除肺炎支原体肺炎。冷凝集试验可作为诊断本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MP-IgM检测灵敏性和特异性较高,有早期诊断价值。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此病有特效。  相似文献   

13.
小儿支原体肺炎54例胸部CT影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胸部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2010年9月—2011年2月间明确诊断的54例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胸部CT。结果胸部CT显示病变部位:单侧者39例(72.22%),双侧者15例(27.78%);单侧中右侧者20例(51.28%),左侧者19例(48.72%);多个叶段受累30例(55.56%)多于单个叶段受累24例(44.44%),各受累叶段分布情况为:右下叶18例(33.33%),左下叶15例(27.78%),左上叶11例(20.37%),右上叶7例(12.96%),右中叶7例(12.96%),左中叶2例(3.70%);病变性质显示为大片实变影31例(57.41%),斑点状及斑片状实变影22例(40.74%),云絮状或磨玻璃样或网格样密度增高影各1例(1.85%),双肺散在斑片影7例(12.96%),其中非单个叶段受累者大片实变与斑点状及斑片状实变多同时存在。其他病变还有胸腔积液14例(25.93%),肺门淋巴结肿大7例(12.96%),肺不张7例(12.96%),心包积液1例(1.85%)。婴幼儿MMP胸部CT以散在斑片影为主,年幼儿以斑点状及斑片状实变影为主,年长儿则多表现为大片实变影。结论小儿MPP单侧病变多于双侧,右肺病变多于左肺,大片实变影最多,其次为斑点及斑片状实变影,也可见双肺散在斑片影。其影像学特点与年龄有关。胸部CT影像学特点有助于婴幼儿及年幼儿MPP的诊断及儿童MPP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提高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64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儿童,除肺部病变外,还可引起多种肺外病变,且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基础上常合并其他病原体的感染。结论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应考虑到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或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免疫反应过度的可能而给予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住院治疗的86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x线特征及治疗经过。结果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多为弛张高热或中等度热)、顽固性咳嗽,肺部体征早期不明显,胸部X线片表现为双侧或单侧大叶性实变或絮状渗出影,可伴有胸腔积液及肺外多系统损害。大环内酯类及头孢曲松、激素联合治疗效果好。结论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存在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或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免疫反应过度的可能,病情重,病程迁延,但经规范合理的综合治疗多能痊愈。  相似文献   

16.
卢玉容  何世娟  蔡苗  袁杰 《重庆医学》2011,40(19):1921-1922,1926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本院2007年至2009年间收治的且明确诊断为MP感染的10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以学龄前儿童较为多见,春冬季感染率显著性高于夏秋季;咳嗽、反复发热是MP感染肺炎的主要表现;婴幼儿病情较重,而年长儿病史相对更长;给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效果较好.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影像、肺功能及纤维支气管镜改变,研究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7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资料,并对其中135例胸部X线片表现为肺部大片浸润或肺不张的急性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随访研究,其中61例给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病变局部介入治疗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内科治疗(治疗组),74例仅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内科治疗(对照组),随访比较治疗组、对照组肺部病变吸收情况。结果207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207例(100%),发热185例(89.4%),气促49例(23.7%),喘息29例(14.0%),胸痛28例(13.5%),皮疹13例(6.3%);肺部有阳性体征73例(35.3%),外周血白细胞正常93例(44.9%),轻度增高97例(46.9%),血清CRP多有升高;支原体肺炎胸片最常见表现为肺实质阴影(57%,118/207),其中大片浸润阴影98例(47.3%);肺不张37例(17.9%)。139例肺通气功能(75.1%,139/185)有不同程度异常,主要表现为小气道功能改变;纤维支气管镜下均可见黏膜粗糙、肿胀、分泌物附着,管腔分泌物多数呈半透明或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激素常规疗法无效果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儿童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影响治疗的因素,为其临床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共纳入120例诊断为 RMPP 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初始均给予常规2 mg·kg-1·d-1甲泼尼龙治疗,根据治疗3 d 效果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详细记录其相关信息及临床症状,筛选出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应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治疗无效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20例 RMPP 患儿在给予常规2 mg·kg-1·d-1甲泼尼龙治疗后,有28例疗效不佳(占23.3%),其中混合感染10例(占35.7%),患儿出现坏死性肺炎13例(占46.4%);分泌物阻塞13例(占46.4%),内膜坏死10例(占35.7%)。92例效果较好(占76.7%),其中混合感染5例(占5.4%),分泌物阻塞10例(占10.9%),内膜坏死率5例(占5.4%),未出现肺不张及坏死性肺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白细胞计数(WBC)、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高敏 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乳酸脱氢酶(LDH)、降钙素原(PCT)、IL-6、IL-8、瘦素(LP)、血清铁蛋白(SF)、清蛋白(ALB)、D-二聚体与常规激素治疗效果存在相关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 N、hs-CRP、LDH、IL-8、IL-6是影响常规激素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常规激素治疗疗效不佳的患儿,在增加激素剂量或合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后症状好转。有效组抗菌药物使用天数明显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无效组抗菌药物二联使用比例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种因素影响常规2 mg·kg-1·d-1甲泼尼龙治疗效果,N、hs-CRP、LDH、IL-8、IL-6水平升高可以作为预测疗效不佳的指标,增加激素剂量或合用丙种球蛋白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39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6例确诊为MPP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以1~3岁的婴幼儿为主。发热162例(82.65%),持续性咳嗽124例(63.27%)。多数肺部可闻及湿哕音,两肺呈斑片状阴影105例(53.57%),呈间质性损害35例(17.86%),大片状阴影23例(11.73%)。多数患儿(60.71%)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肺外并发症主要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黏膜、中枢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损害。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MP—IgM)均阳性。所有病例用阿奇霉素治疗2~3周均治愈。结论儿童MPP好发于婴幼儿,肺外并发症可累及多个系统,血清学MP—IgM检测是早期诊断的必要手段,阿奇霉素是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20.
梅淑芬  张园园  周云连  陈志敏 《浙江医学》2018,40(11):1202-1205
目的分析学龄前期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寻找RMPP的预测指标。方法将189例临床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学龄前期患儿,根据病情分为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GMPP)组135例与RMPP组54例,分析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表现及并发症等,总结RMPP的临床特征及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与GMPP组比较,RMPP组发热时间、住院时间更长,肺外并发症发生率更高,肺部影像学表现更严重,吸氧、入住ICU治疗的比例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实验室指标方面,RMPP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乳酸脱氢酶(LDH)以及血清细胞因子IL-6、IL-10、IFN-酌等指标均明显高于GMPP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学龄前期MPP患儿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4.6%、CRP≥19.5mg/L、PCT≥0.13ng/ml、LDH≥474.5IU/L、IL-6≥20.65pg/ml、IL-10≥5.25pg/ml对鉴别RMPP与GMPP具有重要价值。结论RMPP患儿的临床表现、肺部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均较GMPP严重;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PCT、LDH、IL-6、IL-10是学龄前期儿童RMPP的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