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病人,往往需要输入适量经交叉配血的血液,尽管心脏手术中精密的灌注技术,良好的设备,加之手术技术的提高,减少了术中出血,使术后病人少输血或不输血成为可能[1].但对于术后循环不稳、大量失血、容量差的病人,输血仍是一项重要治疗措施.它可以快速补足血容量,改善循环功能,纠正血液成分,增加血液携氧能力,提高血浆白蛋白,使受血者获得最有效的治疗和最大的安全性.但输血可发生各种危险的并发症,从申请输血到血液输完的任何环节发生疏忽,都可危及病人的生命[2].因此输血的护理非常重要.西京医院心脏外科自1999年元月~2000年8月,共行体外循环手术1700余例,平均每月85例体外循环手术,其中762例术后患者曾经输血.由于我们加强了输血管理,未发生输血反应和护理问题,现将输血的管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月青 《护理研究》2003,17(20):1186-1187
异体输血容易导致肝炎、艾滋病的传播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发达国家在临床手术中逐步采用自体输血技术取代异体输血。近年来自体输血技术在国内手术中应用也逐渐增多 ,并被普遍关注和接受。例如 :心血管手术[1] 、颅内肿瘤切除手术、颅内动静脉畸形手术[2 ] 、骨科择期手术[3 ] 等病人越来越多地使用自体输血。1 自体输血的作用1.1 抢救病人 宫外孕、外伤后肝脾破裂等突发性出血 ,可采用血液回收后自体回输 ;稀有血型、血源匮乏的手术病人可采用术前自体储血 ,术中自体输血 ,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1.2 避免异体输血的并发症 病人输入…  相似文献   

3.
杨琼  杨莹  董绍兴 《护理研究》2007,21(10):870-871
[目的]探讨在颅脑肿瘤手术中实施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的操作方法及应用。[方法]选择颅脑肿瘤手术病人12例,麻醉后用16G套管针从上肢正中静脉放血,同时按放血量的2倍~3倍补充胶体液和晶体液。连续监测血液稀释过程中呼吸、循环的稳定状况,并分别测定血液稀释前后、回输前后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血小板、红细胞的变化。[结果]12例病人共采血7200mL,血液稀释过程中病人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P>0.05),稀释后Hct、血红蛋白、血小板、红细胞虽有下降,但术后恢复较快。[结论]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用于颅脑肿瘤手术病人安全、有效,能缓解血源紧张,避免异体输血所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杨琼  杨莹  董绍兴 《护理研究》2007,21(4):870-871
[目的]探讨在颅脑肿瘤手术中实施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的操作方法及应用。[方法]选择颅脑肿瘤手术病人12例,麻醉后用16G套管针从上肢正中静脉放血,同时按放血量的2倍~3倍补充胶体液和晶体液。连续监测血液稀释过程中呼吸、循环的稳定状况,并分别测定血液稀释前后、回榆前后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血小板、红细胞的变化。[结果]12例病人共采血7200mL,血液稀释过程中病人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P〉0.05),稀释后Hct、血红蛋白、血小板、红细胞虽有下降,但术后恢复较快。[结论]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用于颅脑肿瘤手术病人安全、有效,能缓解血源紧张,避免异体输血所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正贮存式自体输血是指在术前采集患者的血液,并将血液预存起来,术中或术后回输给患者以满足输血需求的一种输血疗法[1]。自体血的采集使骨髓细胞增生加速,刺激造血功能,提高患者手术耐受能力[2],同时也避免了输血不良反应及经输血传染疾病的风险。有报道自体输血可以降低关节置换术后血栓发生率[3]。我科对关节手术备血量在3U以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模式在肝移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行活体肝移植手术病人5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依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预见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缩短肝移植手术病人的手术时间,降低手术过程中病人的出血量和输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病人术中体温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56例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病人,监测病人术中体温变化,分析术中低体温的相关因素及危险因素。[结果]256例病人术中发生低体温78例,低体温发生率为30.5%,入室体温、颅脑损伤严重程度、术前血氧饱和度、手术时间、术中大量输血及合并其他器官损伤是病人术中低体温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血氧饱和度、手术时间长及大量输血是术中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颅脑损伤病人长时间手术过程容易发生低体温,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低体温防护,减少低体温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朱琼芳  黄毓婵  陈旭素 《全科护理》2010,8(31):2828-2829
[目的]总结肝移植病人大量快速输血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21例肝移植病人进行大量快速输血,同时加强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输血过程中并发循环超负荷2例,出血倾向8例,低钾血症5例,低体温4例,乳酸酸中毒和低血钙21例;经积极处理后基本恢复术前水平,术中无一例死亡,术后死亡3例。[结论]加强肝移植大量快速输血病人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围术期自体血回输在加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将我院需紧急输血的病人15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库血和自体血回输方法(北京京精医疗公司,血液回收机-3 000P型)行抢救治疗。[结果]101例病人回输血过程中及术后均无不良反应,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高效、安全、简便、实用、经济并且减少了血液资源的浪费和异体输血排异反应及传染病的发生率,解决了稀有血型Rh阴性病人的供血问题,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救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0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进行血液灌流时做到充分准备,术中严密观察,及时处理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严防凝血的发生,做好术后护理。[结果]30例病人顺利完成血液灌流治疗,治疗5h~26h后苏醒,住院2d~5d,全部治愈出院。[结论]科学严密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可以保证血液灌流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重症药物中毒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骶骨肿瘤术后常见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方法]为了减少骶骨肿瘤术后并发症(出血、大量输血后并发症、感染、皮瓣坏死和切口延迟愈合、脑脊液漏、内脏结构损伤)的发生,针对护理问题的原因及处理进行循证,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结果]通过循证护理,骶骨肿瘤术后常见并发症在22例手术病人中有2例病人术后出血,1例病人术后感染,经过治疗护理后住院期间恢复良好,其他病人住院期间均恢复良好。[结论]运用循证护理能有效预防骶骨肿瘤病人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效果,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病人在使用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前后的心理变化,以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康复效果。[方法]通过对20例病人进行心理状态分析,分别在手术治疗前、中、后进行有目的心理护理。[结果]手术前消除了病人的心理顾虑,取得了病人的配合;术中使病人放松紧张情绪;术后使病人树立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结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病人能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非体外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效果及成本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云霞  荣春芳  高振双  时成  刘建新 《护理研究》2007,21(15):1322-1324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的效果和成本。[方法]对2003年1月—2005年8月在我院行OPCAB的病人45例及CCABG的病人35例进行回顾性非随机临床对照,对两组病例在手术时间、输血量及出血量、气管插管及留住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总住院费用等方面进行对比总结。[结果]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量、出血量、留住ICU时间、并发症、总住院费用等OPCAB组均少于CCABG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气管插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OPCAB组明显短于CCABG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OPCAB组比CCABG组术中心脏创伤小,术后心脏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并能缩短ICU留住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降低医疗成本,病人近期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4.
输血相关护理安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输血是临床治疗及急救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安全输血是病人输血治疗良好效果的保证。随着病人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安全输血已成为保证病人康复的基本要求。然而,在血液输注前及输注过程中仍存在着安全问题。如何消除安全隐患,达到病人满意的治疗效果是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输血存在的安全问题1.1血液输注前存在的安全问题1.1.1血源安全问题WHO统计表明,全球HIV感染者中约5%~10%为经血液传播而感染[1]。专家认为,90%以上输血后病毒感染是由“窗口期”漏检所造成的。抗-HCV通过ZLISA的筛查,仍有约0.3%的病人在输血后发生丙肝[2]。据…  相似文献   

15.
王开秀  姜红  邹国耀 《全科护理》2012,10(20):1868-1869
[目的]探讨血液回收机在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使用价值。[方法]选择42例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病人,用自体血液回收机回收血液,经过过滤、离心、清洗后回输给病人,观察出血量、回输血量、尿量颜色和伤口渗出情况。[结果]42例病人平均每例出血780mL,回输409mL,回输后无肉眼血红蛋白尿,伤口愈合良好。[结论]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在手术中的应用,安全可行,回输的血液不需检测血型和交叉配合试验,节约血源,减少了异体输血所引起的并发症,也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6.
缓解血源紧张,减少围术期输血量是麻醉医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麻醉医生技术水平提高,急性血液稀释已被广大临床麻醉医生所接受,最早应用于心脏手术麻醉期间.随着围术期血液保护理论与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血液稀释逐步应用于其他许多重大手术,并成为当今围术期减少异体血用量,降低输血危害,提高麻醉管理质量的重要麻醉技术[1].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研究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宫切除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宫切除成功的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术前、术后实施护理干预,提高耐受手术的条件,确保病人顺利手术,尽快恢复各种生理功能。[结果]72例病人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康复出院。[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宫切除术是治疗妇科疾病的重要微创手术,针对心理护理,术前、术后实施适当的护理措施,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确保围术期病人的安全,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全机器人心脏手术病人在术后文化休克产生的原因及护理。[方法]通过与病人交流、评估和访视,分析病人心态,制定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以缓解病人的文化休克。[结果]行全机器人心脏手术病人在术后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文化休克。[结论]全机器人微创心脏手术不破坏胸廓骨性结构,大大降低了病人对传统意义上心脏手术的恐惧感,但对大多数病人来说仍是一种完全陌生的手术方式。护士应了解、评估病人,及时观察病人出现的文化休克,积极主动地帮助病人调整心态,使其能顺利渡过文化休克期,加快康复速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心脏术后并发乳糜胸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心脏术后发生乳糜胸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措施。[结果]心脏术后乳糜胸出现的时间为术后3~12 d,确诊后通过保守治疗及营养支持、胸腔引流的护理、心理护理等,10例病人全部痊愈。[结论]对心脏术后并发乳糜胸病人给予保守治疗及护理,可以促进乳糜胸的愈合,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20.
围手术期1 214次输血情况的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手术期是指从病人需要手术治疗,住院时起到出院时止的特殊时期,由于手术前的血液丢失,疾病的损伤,术中的丢失,术后的消耗以及为增强病人对手术耐受力,促进手术后伤口愈合和疾病的恢复,即在围手术期间出现有效循环量的减少和/或血液成分的明显变化时,输血治疗是十分重要的。但目前仍存在血源缺乏,成分输血工作:不够完善而造成的严重供求矛盾,为找出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本文就1214次围手术期输血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