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可舒片对心绞痛和血液流变学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心可舒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18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心可舒片和复方丹参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服用心可舒片3个月后,心绞痛和冠心病及其它症状明显好转(P<0.01);心电图改变也明显好转(P<0.01);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心可舒片对改善冠心病心绞痛伴心电图和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丹参片。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用雷氏丹参片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月华  徐琛华 《中成药》2005,27(9):1055-1056
目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升高,红细胞滤过性下降,血浆中缺少正常人具有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活性物质,使血小板聚集性增高.此类疾病发展过程中血浆黏度逐渐升高,以梗塞前综合征为最高,不稳定心绞痛次之.本文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用雷氏丹参片(以下简称丹参片)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丹参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丹参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片,在治疗和观察前后分别测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结果: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用丹参片后全血黏度(包括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以及血小板聚集率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有明显下降.结论:丹参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吴立明 《中医药学刊》2008,26(2):436-437
目的:观察心可舒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18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心可舒片和复方丹参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服用心可舒片3个月后,心绞痛和冠心病及其它症状明显好转(P〈0.01);心电图改变也明显好转(P〈0.01);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心可舒片对改善冠心病心绞痛伴心电图和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丹参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复方益心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9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益心丸治疗3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显著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结论:复方益心丸能显著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葛兰心宁软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疗效及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依据随机双盲双模拟的原则分为葛兰心宁组和复方丹参片组各60例,治疗4周后进行中医证候疗效及心绞痛疗效评定,并观察治疗前后全血黏度、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结果:①葛兰心宁组、复方丹参片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71.67%,两组疗效经ridit综合分析,差异无显著性;心绞痛总有效率分别为81.67%、6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两组全血黏度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葛兰心宁组治疗后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均显著降低(P<0.05,P<0.01),而复方丹参组治疗后ET、NO无显著性改变.结论:葛兰心宁改善冠心病心绞痛及其相关症状较复方丹参为优;组分配伍对客观指标(血液流变学、ET及N0)改善程度要优于饮片层次的配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胶囊对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UA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步长脑心通胶囊)及对照组(52例,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片),观察2组心绞痛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96.50%、能够改善血脂水平,更好地降低甘油三酯,同时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更好地降低血浆黏度及低切黏度,与对照组有效率为59.61%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步长脑心能胶囊联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不稳定型心胶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益母草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益母草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12例冠心痛心绞痛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6例。治疗组给予自拟益母草合剂口服,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片和消心痛片治疗。观察中医症状、心绞痛缓解情况、心电图、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缓解心绞痛、心电图改善、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益母草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8.
通心络胶囊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郝成国 《河北中医》2005,27(3):228-229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6 7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对照组35例应用复方丹参片治疗,治疗前后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11项血液流变学指标中,除外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血沉方程K值外其余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善(P <0 .0 1)。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 1)。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档与血液流变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9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并应用复方丹参片作对照治疗。2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从症状体征及血液流变学观察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3.5%和78.2%,P〈0.05,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经检测后P值〈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知柏地黄丸联合复方丹参片对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其变化与疗效关系。方法:对88例ROU患者,在知柏地黄丸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将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全血黏度(高切和低切)、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血沉7项指标,均有明显和非常明显下降(P〈0.05或P〈0.01)。红细胞压积与治疗前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知柏地黄丸联合复方丹参片有明显降低ROU患者血液流变学增高状态的作用,并通过降低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增高水平,改善微循环,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眩晕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眩晕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2例采用眩晕宁治疗,对照组47例采用复方丹参片治疗。60天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眩晕宁治疗组为88.5%(46/52例),复方丹参片对照组为68.1%(32/47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3项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眩晕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优于复方丹参片,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2.
孙韩祥  孙克雄 《中成药》2005,27(12):1427-1428
目的:观察雷氏丹参片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并与消心痛比较.方法:将5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片,每日3次,每次4片;对照组2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消心痛每次5 mg,每日3次,疗程均为1月.于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心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无论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还是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心功能指标改善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无副作用.结论:丹参片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且优于消心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胶囊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步长脑心通胶囊,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都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脂作用,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有调节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是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冠心病患者使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干预治疗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8年9月进行诊治的冠心病患者136例,随机分成使用常规临床治疗方案的对照组以及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滴丸的验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以及包括血沉、全血黏度、纤维蛋白等在内的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临床效果更佳,在改善血沉、全血黏度、纤维蛋白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试验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传统临床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使用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干预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同时,此种治疗方案能够改善患者血沉、纤维蛋白以及血液全血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对冠心病患者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以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疗效评价。方法将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40例加用复方丹参片3片/次,3次/d;治疗组40例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3粒/次,3次/d,疗程4周,停用降脂及抗凝药物。结果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下降率、心绞痛发作的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常规药物加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冠心病血液流变学异常的治疗具有促进作用,它可减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五虫通络胶襄对冠心病、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冠心病、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复方丹参片治疗,治疗组用五虫通络胶囊,观察2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血脂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66.6%,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在血液流变学、血脂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虫通络胶囊能明显改善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脂和血黏度,是改善心、脑组织缺血,治疗冠心病、脑梗死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进行治疗,1个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程度和次数、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血脂和心电图.结果 复方丹参滴丸具有降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心绞痛的作用.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8.
对92树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并应用复方丹参片作对照治疗。2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从症状体征及血液流变学观察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3.5%和78.2%,P<0.05,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经检测后P值<O.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银杏黄酮苷与复方丹参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心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8例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复方丹参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银杏黄酮苷治疗,2组患者共治疗1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心功能、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以及有无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一般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心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功能各指标均有改善情况,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值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不适情况。结论:银杏黄酮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丹参片,并且安全性高,更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雷氏丹参片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傅晓东  牛惠志  何燕铭  王文健 《中成药》2005,27(10):1173-1176
目的:观察雷氏丹参片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治疗组20例,予丹参片4片tid治疗;B组对照组15例,予阿司匹林3片qd治疗,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液流变学、血脂、空腹及餐后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结果:A、B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A组的TC,TG,HDL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与B组有明显差异(P<0.05),而B组血脂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A组餐后血糖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与B组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雷氏丹参片可以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及餐后血糖水平,其可能机制是增强了患者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