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脊髓损伤后骶神经根电刺激排尿神经假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国外在脊髓损伤(SCI)患者开展骶神经根电刺激排尿的经验,并总结作者的研究结果。方法:参考Finetech-Brindley排尿神经假体工作手册,综述国外文献,详细介绍骶神经根电刺激排尿的原理、神经假体组成,临床适应证,手术方法,治疗效果,并发症,体内装置故障的判断与处理,及作者的研究工作。结果:圆锥上SCI导致的痉挛性膀。贮尿与排尿功能双重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寿命影响最大。目前骶神经根电刺激排尿在欧美国家已开展了2000多例,能恢复患者可控制性的排尿,排便和性功能,效果优良。结论:骶神经根电刺激排尿神经假体植入配合后根切断去传入,是恢复圆锥上SCI患者盆底器官排泄功能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骶神经根电刺激对骶上脊髓损伤后兔模型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20只实验兔,通过手术方法制作骶上脊髓损伤模型,术前术后尿流动力学比较。首次骶神经根电刺激和刺激1周后再次尿流动力学观察,与刺激前进行对照。结果:20只实验兔中术后死亡3只,余均表现有不同程度下肢瘫痪及大小便功能障碍。尿流动力学表现为膀胱容量减小;膀胱静息压上升,顺应性下降;逼尿肌无抑制收缩增多,表现为逼尿肌反射亢进。最大逼尿肌压和膀胱漏点压上升。刺激一周后测压结果显示膀胱容量明显上升,膀胱顺应性上升,灌注期压力上升平稳,无抑制收缩活动减少,最大逼尿肌压下降,膀胱漏点压下降不明显。骶神经根电刺激过程中同步尿流动力学检测结果与刺激前无明显差异。结论:单次骶神经根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兔膀胱功能影响不明显,而长期刺激可以明显抑制逼尿肌异常活动,改善储尿功能。  相似文献   

3.
观察了15只大白鼠的脊髓造成损伤后,电刺激脊髓的生理反应。实验结果表明,脊髓损伤后对电刺激不出现反应者,提示其损伤严重,肢体瘫痪难以恢复。伤后电刺激出现运动反应,肢体虽有暂时的运动障碍,但仍有恢复希望。脊髓电刺激可以作为测定脊髓运动功能的一种方法,估计脊髓损伤的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骶神经电刺激(Sacral nerve stimulation,SNS)治疗顽固性排尿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例确诊为顽固性排尿功能障碍患者行骶3孔神经电刺激治疗。结果 电刺激治疗8d后及拔除电极后第1、4、8周,B超测定剩余尿量完全消失,尿失禁、尿频、尿急、每次排尿量等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或正常。结论 骶神经电刺激能有效地治疗顽固性排尿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骶神经根埋植式电刺激对大鼠神经源性膀胱储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制作神经源性大鼠膀胱模型 ,并将其随机分为电刺激组及对照组 ,前者予埋植式骶神经根电刺激治疗 ,后者予假手术 ,电刺激 1个月后观察尿动力学改变及caspase3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电刺激 1个月后膀胱储尿能力明显加强 ,膀胱容量由 ( 0 .5 9± 0 .3 4)ml增加至 ( 0 .67± 0 .0 9)ml,顺应性由 ( 2 0 7± 0 3 9)ml/cmH2 O增加至 ( 2 .46± 0 .44 )ml/cmH2 O ,caspase3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 0 72± 0 49)vs ( 1.3 0± 0 .10 )ml/cmH2 O]。结论 骶神经根电刺激可显著改善神经源性膀胱的储尿能力 ,并能延缓逼尿肌细胞的凋亡 ,保存逼尿肌功能  相似文献   

6.
植入式神经假体在脊髓损伤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假体是一类帮助神经损伤后恢复功能的高科技电子装置,通过人工电刺激代替损伤的神经控制其靶器官的功能[1] 。植入式神经假体结构复杂,要求安全、耐用、小巧和高效,其工作原理属功能性电刺激(FES)的范畴。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 ,SCI)造成损伤平面以下的肢体和内脏器官功能障碍,包括上肢、下肢、排尿排便、呼吸和性生育功能等[2 ] 。本文对植入式神经假体在SCI患者的应用做一介绍。上肢手功能恢复颈髓损伤四肢瘫痪病人的手功能,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前提。Hanson(1976 )对美国四肢瘫痪男性的调查发现,76 %认为上肢的手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治疗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的新手术方法。方法:利用骶神经根及骶从神经相互间代偿的原理,设计了选择性骶神经前根切断术,治疗脊髓损伤后痉挛性性膀胱。结果:术后患者膀胱痉挛明显缓解,不贮尿及排尿功能得到明显改善。6个月后随访患者膀胱功能已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结论:选择性骶神经前极切断术治疗脊髓损伤后痉挛性膀胱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1965年,国外学者Melzack和Wall报道的脊髓后角细胞传递痛觉的闸门理论,为电刺激治疗疼痛提供了理论基础.起初,由于对病例筛选标准和对慢性疼痛多学科处理方法的认识不足,脊髓电刺激术的治疗效果往往不尽人意.近年来,由于病例筛选标准的改进和对慢性疼痛的多学科处理方法的重视,加之方便易行的可植入电刺激器的出现,脊髓电刺激术治疗慢性疼痛的效果较前大有改善[1].  相似文献   

9.
电刺激与脊髓再生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年来的实验研究发现电刺激可以影响体内的生物活性物质和神经递质的释放 ,进而从分子水平研究了电刺激的作用机理。本文就电刺激的方法、时机、作用、分子生物学实验研究及其机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患者经过康复治疗后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采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训练、心理治疗、康复护理、职业康复等,对56例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治疗,分别于入院和出院时应用改良Barthe指数(MBI)、功能独立性测量量表(FIM)进行评定。结果康复治疗后,MBI和FIM评分有显著提高,治疗后MBI、FIM评定结果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使用步行矫形器后,16例患者恢复步行能力,40例患者回归家庭,3例患者回归工作岗位。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和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孟志勇  霍速  岳月红  刘霖 《医学综述》2012,18(13):1964-1967
脊髓损伤具有发病率、致残率高的特点,存活者留有不同部位或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如呼吸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排尿功能障碍、直肠功能障碍等,这些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近期,新的治疗方法(如磁刺激)已经应用到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的结果都表明磁刺激效果明显,因此这一治疗方法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脊髓损伤患者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只接受药物基础治疗和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除接受药物基础治疗和一般护理外还同时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各项功能评分。结果两组运动、感觉、触觉评分、Barthel指数及FIM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能加快患者脊髓功能恢复的速度,真正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家庭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脊髓损伤(SCI)后疼痛的机理及临床。方法 回顾分析94例SCI后疼痛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结果 随访3月~2年,94例SCI患者经手术药物等治疗,62例治愈,21例改善,11例无效。结论 SCI后疼痛分为机械性疼痛和中枢性疼痛.前者治疗效果满意;后者机制复杂.需采用整体性综合治疗,以消除或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神经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死亡方式。方法 :制作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后 ,采用电镜和荧光染色方法检测脊髓神经细胞的死亡方式。结果 :电镜观察发现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4h后各个时间点均可检测到凋亡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缺血再灌注 4h后各时间点均可见到凋亡及坏死的神经细胞 ,其中以凋亡细胞为主 ,再灌注 2 4 h最多。结论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死亡以凋亡为主  相似文献   

16.
脊髓损伤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脊髓损伤是临床常见发病,目前,脊髓损伤的修复治疗仍是临床所面临的一大难题。笔者对脊髓损伤后的变化过程,研究现状,损伤修复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肢体残存功能的恢复和重建。方法:通过对36例脊髓损伤病人进行心理、预防并发症、功能训练等护理。结果:36例患者无一出现并发症,都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只有通过各种正确的康复护理,才能使患者缩短疾病恢复的疗程,减轻痛苦,加速疾病的康复,最终获得尽可能多的生活自理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氨茶碱治疗急性颈髓损伤合并心动过缓患者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急性颈髓损伤后发生心动过缓(心率<50次/min)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入各组:A组30例,首次静注阿托品0.5mg,之后阿托品3mg+加入生理盐水至48 mL,速度2mL/h,持续24 h静脉泵注;B组30例,首次静注氨茶碱0.125 g,之后氨茶碱0.5g+加入生理盐水至48 mL,速度2mL/h,持续24 h静脉泵注.用药期间每2d监测茶碱血药浓度.分析2组的治疗有效率(治疗有效性判定标准:心率≥60次/min).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的腹胀、呕吐、便秘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ISS评分、性别、年龄、体重、心率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A组(46.67%),P<0.01.茶碱血药浓度为1.55~5.27mg/L.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明显低于A组30% (P<0.05).结论 氨茶碱对急性颈髓损伤合并心动过缓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且较阿托品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建立海水浸泡兔脊髓损伤模型,观察脊髓损伤后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情况,明确海水浸泡对脊髓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Allen’s打击器造兔脊髓损伤模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6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海水浸泡组(切除椎板并造脊髓损伤模型,海水浸泡60 min,n=30),对照组:单纯损伤组(切除椎板并造脊髓损伤模型,但不浸泡,n=30)。根据处理后1 h、6 h、12 h、24 h、48 h五个时间点分为5组,每时间点6只,在各时间点处死动物取伤段脊髓,光镜下观察伤段脊髓组织病理形态,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cl-2、Bax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组伤后均出现创伤性脊髓水肿的病理改变,但水肿高峰出现不一致,且最终组织结果破坏实验组重于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cl-2和Bax在两组各时间点均有阳性表达,Bcl-2表达强度实验组低于对照组,Bax表达强度在损伤6 h后强于对照组,之前则弱于对照组。结论海水浸泡延迟了脊髓创伤性水肿,但最终的损害更重,具有促进神经细胞凋亡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