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病率和确诊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而下肢DVT患者有着很高的致命性肺栓塞及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率很高。临床护士需要掌握肺栓塞知识,来为医生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原因、治疗要点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患者产后发生DVT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发生DVT后早期予以大剂量尿激酶溶栓,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等,效果满意。结论高危妊娠产妇是DVT的高危人群,溶栓抗凝治疗对DVT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沈彬  高正玲 《贵州医药》2008,32(9):858-85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 pvcnous thrombosis DVT)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患者高龄、手术、损伤、恶性肿瘤、妊娠、长期卧床不动易诱发此类疾病,由于肿痛甚至并发肺栓塞,肢体坏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威胁病人生命,抗凝溶栓仍是我们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重症烧伤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方法回顾我院治疗烧伤患者的实际工作并且参考文献,治疗、护理1例重症烧伤并DVT患者。结果该患者经治疗、护理后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结论重症烧伤患者要重视临床护理、防范措施,减少DVT的发生,对于出现DVT的患者要更加重视临床治疗和临床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董桂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8):1903-190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常见的下肢静脉病变,是临床上急需早确诊、早治疗的疾病,如未及时诊断与治疗,可使患肢残废,甚至危及生命。笔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DVT86例,旨在探讨CDFI在DVT诊断中的价值,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上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我院自2004年10月至2009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下肢DVT 75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26例对照观察,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沈云 《安徽医药》2006,10(11):884-885
目的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 in thrombesis,DVT)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临床护理要点和措施。方法对51例下肢DVT的病人进行溶栓、抗凝、祛聚治疗及护理。结果51例下肢DVT的病人平均住院8~14 d,肢体肿胀明显消退,疼痛及压痛明显缓解,无1例出现股青肿及股白肿。患肢大腿周径平均缩小5.3 cm,小腿周径平均缩小3.1 cm。结论加强对下肢DVT的病人溶栓治疗的护理,可提高溶栓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临床护理.方法 对41例下肢DVT的患者进行溶栓、抗凝、祛聚治疗及护理.结果 41例下肢DVT的患者平均住院7~15 d,肢体肿胀明显消退,疼痛及压痛明显缓解,无1例出现股青肿及股白肿.患肢大腿周径平均缩小5.2 cm,小腿周径平均缩小3.2 cm.结论 加强对下肢DVT的患者溶栓治疗的护理,可提高溶栓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沈云 《安徽医药》2006,10(4):307-307
目的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 in thrombosis,DVT)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探讨临床护理要点和措施。方法对40例下肢DVT的病人进行溶栓、抗凝、祛聚治疗及护理。结果40例下肢DVT的病人平均住院10~14 d,肢体肿胀明显消退,疼痛及压痛明显缓解,无1例出现股青肿及股白肿。患肢大腿周径平均缩小5.3 cm,小腿周径平均缩小3.1cm。结论加强对下肢DVT的病人溶栓治疗的护理,可提高溶栓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nous Thrombosis)简称 DVT,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 ,尤其是下肢 DVT患者发病率逐年增多 ,血栓形成有时可威胁到病人的生命 ,而其后遗症则严重影响病人工作 ,甚至致残 ,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发生致命的肺栓塞 ,所以对于下肢 DVT的高危人群应加强观察、早期诊断、积极预防 DVT的发生。而下肢 DVT的观察护理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1 一般资料患者 36例 ,经彩色多普勒及顺行静脉造影确诊。其中男16例 ,女 2 0例 ;混合型 17例 ,中央型 12例 ,周围型 5例 ,股青肿、股白肿各 1例 ;非手术治疗 32例 ,手术治疗 4…  相似文献   

11.
王毅  张凯  白雪 《天津医药》2011,39(2):184-186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它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据报道[1]:90%以上的PTE血栓来源于DVT,但50%~80%的DVT并无临床症状,然而一旦栓子脱落形成PTE将会导致生命危险,可引起猝死。大于90%的死亡病例发生于未经治疗的患者,原因在于未能识别PTE[2]。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是减少死亡率的关键。D-二聚体(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是血栓形成及溶解的标志物,在血栓性疾病的诊治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现将VTE及D-Dimer在VTE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正>深静脉血栓形成(DVT)[1],是临床常见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静脉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造成DVT的三大因素。手术后及长期卧床患者多见,而相关恶性血液病并发DVT的临床报道鲜见。我科于2010年收治  相似文献   

13.
上消化道大出血在临床并不罕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也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但两者并存,尤其并广泛深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实属罕见。其治疗极为棘手,如诊治不及时,可遗留下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重者诱发肺梗死(PE)致死,国外报道死亡率20%[1]。目前国内外临床尚无一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骨科术后发生DVT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肢周经缩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DVT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优于单纯低分子肝素治疗。  相似文献   

15.
<正>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i,DVT)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下肢外伤或长期卧床患者,是一个较常见又较难处理的疾病。DVT的治疗主要分为溶栓治疗和手  相似文献   

16.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常见周围血管疾病,易并发致命的肺栓塞(PE)和慢性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近年来发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抗凝、溶栓(全身/局部)、外科手术取栓等,临床尚无统一治疗方法。随着介入放射学的日趋发展,目前血管腔内介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疾病,均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对DVT主要病理、生理学及危险因素,诊断及最新早期诊断,血管腔内技术在治疗该类疾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现状、进展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产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护理对策与体会。方法 30例DVT患者,结合患者病情给予其相应护理干预。总结其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抗凝、溶栓治疗后与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临床疼痛、肿胀等症状消失,均痊愈出院,且经2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结合临床DVT患者的情况,给予其相应抗凝溶栓治疗与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痊愈,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多次复发患者抗凝治疗的药学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少芳  胡永芳 《中国药房》2010,(42):4029-4031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提供药学监护的工作要点。方法:参与1例DVT多次复发患者的华法林抗凝治疗用药方案的制订、抗凝疗效的评估、药物相互作用分析以及患者教育。结果:确定了符合患者特点的抗凝强度,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结论:临床药师对抗凝患者的药学监护、长期随访降低了DVT复发以及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9.
余方友  刘斌 《安徽医药》2012,16(8):1124-1125
目的研究炎症因子血清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D-二聚体(D-Dimer,DD)和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急性期的意义。方法检测30例DVT急性期住院患者治疗前、治疗3 d及7 d的血清CRP、DD及FIB浓度,测量双下肢膝上15 cm和膝下10 cm处周径,计算患肢与健侧肢体周径差。结果DVT急性期组患者治疗前CRP,DD及FIB浓度显著高于治疗3 d及1周血清(P0.01);治疗3 d与治疗1周相比CPR及DD存在差异(P0.01)。结论联合动态监测血清CRP、DD和FIB在DVT急性期的发生和发展中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日趋增多,对于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药物预防和机械性预防的联合使用为国内外专家所推荐[1-2]。在临床工作中,我科采用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SCD(sequential compression device)感应抗血栓泵干预治疗预防DVT,并针对不同应用SCD感应抗血栓泵时间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