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头皮恶性肿瘤术后头皮缺损的一期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巨大头皮缺损的重建一直是临床上的棘手问题,过去一直采用皮肤移植或联合头皮皮瓣治疗。本文就头皮恶性肿瘤手术后头皮的重建作一初步探讨。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共9例,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1~60岁,平均43岁。头皮鳞癌、基底细胞癌各3例,上皮样肉瘤、血管内皮细胞肉瘤、软组织肉瘤各1例。头皮缺损大小从2.0cm×2.0cm到6.0cm×8.0cm不等。所有能直接拉拢缝合的头皮缺损不列入本组病例中。2.临床表现与治疗:本组1例男性患者,49岁,诊断为顶、枕、颞头皮及硬膜外巨大恶性肿瘤(图1)。头颅CT和MRI示顶、枕、颞头皮和硬膜外巨大占位性病…  相似文献   

3.
三蒂皮瓣转移修复大面积头皮缺损三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自1986年8月至11月,采用三蒂皮瓣转移修复大面积头皮缺损3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2例,女1例。年龄19~56岁。头皮癌1例,瘢痕2例。顶部2例,枕部1例。缺损面积28.8~110cm~2。 例1男,19岁。因后枕部头皮肿物19年,溃  相似文献   

4.
三叶皮瓣转移并帽状腱膜间断切开修复大面积头皮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头皮外伤清创或头皮肿瘤切除后遗留大面积头皮缺损修复比较困难。我院从1994年7月至1999年10月,采用三叶皮瓣转移并帽状腱膜间断切开修复大面积头皮缺损,共15例,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15~65岁,平均36.2岁。其中头皮缺损因外伤6例,肿瘤术后9例。头皮缺损面积最大14cm×12cm,最小6cm×5cm。缺损部位枕部5例,颞顶部7例,顶部3例。手术后住院时间最长15d,最短10d,平均12d。1.2方法在局麻加强化或全麻下,根据头皮外伤的程度或头皮肿瘤的大小,设计皮瓣及手术切口,并作出标记。常规消毒铺巾,对头皮外伤进…  相似文献   

5.
利用颞、枕肌肌瓣修复大面积头皮及颅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面积头皮缺损同时合并大面积的颅骨缺损在神经外科中比较少见,常伴有脑积液漏和伤口感染,甚至是颅内及全身感染,治疗难度大。我科近年来采用颞、枕肌肌瓣转移术成功治疗此类病人6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4例,女2例;年龄6~56岁;爆炸伤2例,刀砍伤1例,交通伤3例;受伤时头皮、颅骨同时缺损2例,清创不当所致4例。1.2临床表现入院时昏迷3例,神志清楚3例;发热3例;GCS评分<8分者2例,8~12分者4例;单侧瞳孔散大1例,6例均有不同程度肢体偏瘫;头皮、颅骨缺损的部位:右侧额顶部3例,右侧枕顶部2例,左侧顶部1例;头皮缺损面积7.8cm…  相似文献   

6.
带蒂旋转皮瓣及游离皮片移植修复大面积头皮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面积头皮缺损的手术修复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因头部外伤及头皮恶性肿瘤术后遗留大面积头皮缺损,应用旋转皮瓣及游离皮片移植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植皮均存活,20例一期修复,15例二期修复,术后18例头皮缺损处有毛发生长,4例部分毛发生长,13例无毛发生长。30例患者随访6月至2年,未发现头皮坏死及术后肿瘤复发。结论带蒂旋转皮瓣及游离皮片移植相结合是修复大面积头皮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大面积头皮缺损的效果。方法早期两医方法治疗,中后期完全用中医方法换药、植皮等。结果6例病人均顺利治愈。结论该方法适合于创伤性大面积头皮缺损的治疗,其优点是方法简洁、病程短、痛苦小、费用低、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头皮肿瘤切除术后大面积头皮缺损修复的方法。方法 200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头皮肿瘤切除术后大面积头皮缺损29例,其中12例采用三叶皮瓣转移修复缺损,17例采用轴型头皮皮瓣转移结合游离皮片移植修复缺损。结果 所有转移皮瓣及移植皮片均完全成活,所有头皮缺损Ⅰ期修复成功,伤口愈合好。术后随访1年以上,头皮未见坏死。结论 三叶皮瓣转移或轴型头皮皮瓣转移结合游离皮片移植是修复头皮肿瘤切除术后大面积头皮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H型皮瓣延长加帽状腱膜松解修复头皮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面积头皮缺损一期修复在临床上较为棘手,二期修复往往所需时间较长,我科自1993年至2005年利用“H”型头皮延长加帽状腱膜网状切开松解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皮缺损共13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5~82岁。缺损最大面积达  相似文献   

10.
头皮恶性肿瘤传统的手术方法出血较多,为此作者作了改进。具体方法是常规消毒、局麻(麻醉范围较常规方法稍大)后先在预定手术切口线外围0.5~1cm处用7号丝线连续间断缝合一周,相邻两针之间适当重叠以彻底阻断肿瘤组织的血液供应。尔后常规方法切除肿瘤及其周围部分头皮,油纱布敷盖创面,包扎伤口即可,无需加压包扎,术后3天拆除头皮缝线。此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咽喉肿瘤切除后黏膜缺损的修复直接影响呼吸、发音、吞咽功能的恢复。文章评估了应用异种(牛)脱细胞基质修复膜修复咽、喉术后黏膜缺损的效果。 方法:选择2006-08/2007-11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咽喉肿瘤患者27例,口咽部扁桃体癌5例,下咽癌6例,喉癌16例,其中声门区癌15例,声门上区癌1例,肿瘤病理均为鳞状细胞癌。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对实验及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实验采用烟台正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异种(牛)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批号SS070603,规格(2×2.5)cm或(4×3)cm的白色、半透明、蜂窝状片块组织,基底膜面较粗糙,另一面较光滑。扁桃体癌患者将修复膜缝于创面后,采用碘仿纱条打包固定7 d。喉癌患者如缺损组织小可以将修复膜直接铺于创面缝合,如缺损较大则先应用带状肌或带状肌筋膜修补喉部缺损,然后将修复膜铺于喉内创面与黏膜切缘对位缝合,采用喉扩张模局部压迫10~12 d。下咽癌及颈段食管癌患者亦应用带状肌修补下咽部后壁或侧壁缺损,然后将修复膜与局部黏膜切缘直接对位缝合。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以3,6个月,1年为观察时间;主要观察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修复的愈合,呼吸功能、发音功能、吞咽功能的恢复情况。 结果:27例患者中出院时经电子喉镜检查26例黏膜缺损修复一期愈合,1例下咽癌患者术后出现咽漏,经局部换药对症处理后愈合。4例扁桃体癌、4例下咽癌、6例喉癌患者在术后3~6个月应用电子喉镜复查,修复的局部已经恢复为肉眼可见的黏膜组织,吞咽、呼吸均恢复正常(1例声门上喉癌的患者在术后15 d进食时有呛咳,经过锻炼进食恢复正常)。喉癌患者发音功能恢复,但是发音的清晰度欠佳;5例扁桃体癌中随访6个月以上4例无复发,1例术后放疗于2个月时局部复发及颈部转移,拒绝再次手术,现带瘤生存;随访1年以上者2例。6例下咽癌随访6个月以上者4例,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咽瘘,经局部换药及对症处理后咽瘘愈合,放疗后3个月因口内大出血死亡。16例喉癌患者随访6个月者6例,随访1年以上者1例。27例患者均未发现排斥、过敏等反应。 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为修复头颈肿瘤术后黏膜缺损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手术操作简便,效果良好,为功能恢复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光固化复合树脂在牙体大面积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网址http://www.cqvip.co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http://www.cnki.net/)。以“牙体大面积缺损,树脂,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为关键词,检索牙体大面积缺损后修复,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牙体大面积缺损等临床研究及进展相关文献。 结果:光固化复合树脂是超微填料型的复合树脂,其流动性黏稠度适中,不粘器械,操作简便,操作时间充裕,易准确塑形,色域广,临床选择范围大,抛光后色泽亮丽自然,机械性能好,耐磨性高,对患牙而言可少磨牙或不磨牙,脱落后可重新修复,对患者而言治疗时间短且可一次完成,因此光固化复合树脂目前广泛应用于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修复。但常用的树脂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主要表现为弹性模量和耐磨性差与银汞合金相比,采用更高硬度的填料或增强填料与树脂基体的结合力,可以改善这方面的性质。 结论:Durfill光固化复合树脂在临床修复牙体大面积缺损中,操作简单易行,提高患者的美观性需求,是修复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一种较好的修复方法,值得临床广范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从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们对32例大面积颅骨缺损患者采用电脑塑形一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方法进行了修复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对颅骨缺损进行修复的目的,不仅包括修复缺损,还应矫正轮廊畸形。若要达到二和谐统一,需要有性质稳定、可靠的生物材料作为基础,以及简单易行的修复方法。随着医学、影像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各种生物材料应运而生,这些材料所具备的实用性强、操作简便、可终生保持形态且可缩短手术时间等优点,使它们在颅骨修复术中的应用率逐年增加。但生物材料移植后由于无法被机体所吸收,仍然存在排异和炎症反应、难与宿主组织相容且手术后感染率高等诸多并发症。而采用自体颅骨瓣修复颅骨缺损则无异物反应且远期并发症少,即使在当今,自体颅骨的骨质结构及转导、诱导成骨的潜能,仍是异源性生物材料和其他合成材料无法比拟的,因此是颅骨重建优先选择的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15.
摘要 背景:大面积皮肤缺损其创面难以修复,深部死腔常合并坏死感染,修复难度大,治疗时间长,费用昂贵。目前临床已开始广泛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修复各种创面。 目的:评价生物材料及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合并潜行死腔的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外科2007-01/2008-12收治的合并潜行死腔的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32例,全部实施封闭式负压引流术修复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负压引流材料为高分子泡沫材料制成,负压值维持在20~60 kPa,一次负压密封引流可维持有效引流7~14 d。观察死腔闭合时间、伤口感染消除时间、新鲜肉芽生长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与结论: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经平均2周的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后,22例死腔自行封闭,经植皮基本成活。6例合并深层死腔的病例,再次施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后死腔完全封闭。4例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至骨外露并感染的患者多次清创,行临近肌瓣转位修复术修复创面。除1例患者小腿植皮边缘再次感染渗液外,未见骨髓炎发生,创面修复良好;无其他合并症发生,治疗后创面修复率为96.8%,人体与材料之间无组织不相容现象。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生物材料;皮肤软组织缺损;大面积;潜行死腔;修复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34.040  相似文献   

16.
皮肤缺损常由外伤、手术创面不愈合、压疮、糖尿病坏疽、溃疡等引起,在临床上非常多见,治疗较难。当前较常用的治疗方法有皮肤移植、局部外用生肌药等,但效果常常不能令人满意。近年来随着对生长因子研究的日益深入,应用生长因子修复皮肤缺损正逐步走向临床。皮肤缺损形成后,创  相似文献   

17.
自体颅骨修复颅骨缺损31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临床资料与结果 1.一般资料: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11-63岁, 平均年龄在33.5岁。颅骨缺损面积在5.Ocm×6.0cm- 10.0cm×12.0cm之间。缺损部位:双额部12例、颞部5例、额颢部12例、顶枕部2例。 2.手术方法和结果:本组31例颅骨修补术的时间分别是去骨瓣减压术后60d内修补17例,60-90d修补14例。手术方法:第一次减压术后取下的骨瓣,以无菌巾包裹置入-80%的深低温冰箱保存,减压后以自体骨膜或肌筋膜减  相似文献   

18.
颅底肿瘤切除术后神经缺血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概述 颅底肿瘤目前肯定的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随着手术技巧不断提高、手术入路以及手术器械的不断更新,在神经外科中几乎没有不能达到的部位.尽管如此,由于颅底分布着重要的血管和神经,颅底肿瘤特别是比较大的肿瘤往往包绕某些供血动脉、引流静脉,术后常常引起不同程度的缺血性改变,影响治疗效果.本文将目前认为与颅底肿瘤术后发生脑缺血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加以综述并分析总结所使用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梁杰  李响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9,13(15):2974-2977
目的:探讨双叶皮瓣修复鼻部皮肤组织缺损后创面即刻修复的过程及优点。  方法:局部麻醉下取双叶皮瓣修补鼻部组织缺损,于缺损部位附近的正常皮肤处设计双叶皮瓣,皮瓣最大1.8 cm×2.5 cm,最小0.8 cm×1.0 cm。转移至修复缺损部位,切口距病变边缘:血管瘤为0.2 cm,基底细胞癌0.5~0.7 cm,黑色素瘤1.0 cm,瘢痕沿其边缘即可,切除深度达浅筋膜层,创面彻底止血。 结果:92例患者, 修复后随访6个月50例,随访1年42例,病变组织切除后均完整修复,创面Ⅰ期愈合,鼻外形轮廓较好,修复组织色泽、质地与周围皮肤匹配良好。 结论:采用双叶皮瓣修复鼻部皮肤缺损的方法比较简单,且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侵及部分或全层颅盖的恶性肿瘤,在根治性手术切除后,遗留大面积的颅盖缺损,甚至使脑组织、硬脑膜或颅骨外露,修复缺损便成为治疗中的关键环节。为此,在1981年,我们对大网膜的形态及其血管分布情况作了解剖学研究,并为3例颅盖巨大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进行了修复,手术一期完成,随访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