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探究分析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提升小儿哮喘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共计200名小儿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随机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则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模式。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和健康教育后,从治疗依从性、哮喘知识掌握程度、疾病复发的次数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当前针对小儿哮喘患者来说,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有效的提升患儿的疾病治疗依从性,达到控制哮喘疾病的目的和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透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血透患者中抽取90例,随机分成两组:45例对照组(基础护理)、45例干预组(个体化健康教育),统计患者的疾病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有差别.结论:给予血透患者个体化健康能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哮喘的健康管理对哮喘治疗效果、哮喘患者生命质量各领域评分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了解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 [方法]选择门诊100例哮喘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健康干预组(规范的哮喘治疗+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及对照组(仅采用规范的哮喘治疗);随访3个月.在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哮喘认知水平,用药依从性,生命质量各领域评分及总分,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及肺功能检查;并对上述参数进行干预前后的比较及进行两组问比较. [结果]本次研究失访5例,最后完成试验95例,其中健康教育干预组52例;对照组43例.研究发现①完成研究的95例哮喘患者中,干预前依从性好的仅37例(占38.94%),依从性差的多达58例(占61.06%);而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与患者对哮喘知识的缺乏有关.②健康教育干预3月后,干预组患者对哮喘的认知水平、用药依从性及医生信任度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健康干预组生命质量各领域评分、总分及ACT评分、FEV1/FVC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前后对比,除ACT评分和肺功能FEV1/FVC指标轻度增加外(P<0.05),生命质量各领域评分、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哮喘患者的依从性总体来说非常差,而规范化的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哮喘患者对哮喘的认知水平、用药依从性及的对医生信任度;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水平及肺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4.
刘英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5):555-556
目的:探讨个体化的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在金华市婺城区长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除常规治疗护理外,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实验组62例,除接受对照组治疗护理与集体授课教育外,建立社区糖尿病诊治档案,并针对具体问题采用个体化的健康教育。随访2个月,比较两组教育前后治疗依从性以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随访2个月后,实验组患者在饮食治疗,运动治疗以及服药治疗依从性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组教育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代谢指标控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更有利于糖尿病患者各代谢指标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血透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长期血液透析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透析治疗起始阶段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基础护理措施。对比教育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血透患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中国健康教育》2015,(11)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血透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在浙江省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的14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70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70例患者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及临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83.12±8.34)分、日常生活功能(79.36±5.48)分、身体活动功能(81.22±5.02)分、正向情绪(82.36±4.96)分、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83.22±4.69)分、认知功能(81.79±3.77)分、角色活动与社会适应(82.98±4.78)分、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83.04±4.69)分、社会支持(84.01±4.89)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后对照组和干预前自身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依从率(95.7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依从率(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透患者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后,患者对血透治疗认识明显增强,临床依从性有效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有助于患者投入到正常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患者运动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8月天津市公安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抑郁自评量表(CES-D)调查情况分为糖尿病抑郁(DDM)组和糖尿病非抑郁(NDDM)组各79例,采用问卷的形式分析个体化健康教育指导前后患者运动依从性影响因素。结果 NDDM组患者运动依从性量表评分为(78.4±3.3)分,高于DDM组的(52.7±4.1)分;重度抑郁患者较轻度抑郁患者运动治疗依从性明显降低;两组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后运动依从性量表评分较教育前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运动依从性的糖尿病患者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支持、医患关系、并发症数量、住院次数、BMI、HbA1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对糖尿病患者的运动依从性有明显影响,且抑郁程度越重运动依从性越差。个体化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患者的运动依从性,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在小儿哮喘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48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单纯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同时给予研究组患儿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对两组患儿的护理疗效和发作次数、急诊次数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78.26%和96%,两组护理总有效率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和急诊次数明显多于研究组,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中应用健康教育疗效显著,可使患儿的哮喘发作次数和急诊次数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和研究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5月—2013年9月哮喘患儿108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5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将两组患儿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次数与再住院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哮喘患儿治疗中,能够明显提高患儿及其家长对哮喘相关知识的认知度与遵医行为,对降低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及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并评价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儿做常规性指导,治疗组患儿则在住院期间配合健康教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哮喘的急性发作和治疗进展。结果治疗组患儿在哮喘病的基本注意常识和用药规范上的掌握情况较对照组有很大的提高,在哮喘发作次数和住院率上较对照组的几率显著减少。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辅助以健康教育的治疗方法,能大大提升患儿的整体认知程度,从而达到预防和降低哮喘发作的次数和二次住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哮喘112例,以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血气分析、肺功能情况以及家属的健康知识知晓率.结果:观察组的PaO2、PaCO2、FEV1、PEF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心理健康教育、哮喘诱发因素、哮喘发作先兆及哮喘发作处理的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中采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明显,改善患儿的血气情况及肺功能,提高家属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小儿哮喘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哮喘是儿科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近年来其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上升趋势。由于哮喘常反复发作 ,难以根治 ,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 ,也给患儿家庭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要使病情得到良好控制 ,就需要患儿及家长的积极配合。因此 ,健康教育是哮喘控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就我院呼吸科 (简称“我科”)几年来进行小儿哮喘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效果分析如下。1 建立一套完整的组织体系1.1 成立“哮喘之家” ,建立患者档案 我科在原有哮喘门诊的基础上 ,于 1998年成立了“哮喘之家”。“哮喘之家”的医务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2 15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教育前后患者对糖尿病知识认知情况,健康教育前后遵医情况以及教育前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结果:教育后患者对饮食知识、运动知识、药物了解、生活习惯和疾病知识的认知情况均明显高于教育前(P<0.05).教育后患者对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药物治疗、定期测血糖和戒烟戒酒等遵医情况均明显高于教育前(P<0.05).患者教育前空腹血糖为9.28±0.31 mmol/L高于教育后的7.18±0.51 mmol/L(P<0.05).患者教育后餐后2h血糖为9.71±0.36 mmol/L明显低于教育前的12.89±0.48 mmol/L(P<0.05).健康教育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保持效果优于教育前(P<0.05).结论:健康教育是临床上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认知的重要途径,可提高患者治疗遵医性,有利于患者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评价强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中的护理效果及对哮喘急性发作次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于我院诊治的小儿哮喘68例,以患儿接受的不同护理模式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采用常规护理+常规健康教育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强化健康教育的研究组,每组34例。比较护理后两组患儿每月哮喘急性发作次数与家长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研究组的家长健康知识掌握率较对照组高,患儿每月哮喘急性发作次数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哮喘患儿及其家属中采取强化健康教育可提高其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减少哮喘急性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并研究小儿哮喘间歇期进行健康管理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5月收治的小儿哮喘患儿,本研究选择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50例。两组患儿均配合常规的治疗干预,间歇期观察组患儿配合健康管理治疗,对照组患儿不配合健康管理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于本研究两组患儿治疗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经过统计学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以前观察组患儿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和Ig E与对照组患儿进行比较,两组不存在有差异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以后两组患儿的相关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小儿哮喘间歇期在临床治疗基础上为患儿进行健康管理能够有效地促进患儿治疗效果的提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更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转变,慢性病已成为国人健康的最大威胁以及主要社会经济负担。慢性病防治方面存在“重治疗轻预防”、“重药物轻管理”的现象,使得主要慢性病呈持续蔓延的态势。肺结核作为呼吸道常见慢性疾病之一,近几年来发病人数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于在小儿哮喘临床护理中强化健康教育是否对其产生影响进行讨论;方法:在本院挑选2017年1月份至2018年1月份小儿哮喘病患者88例,分为两组作为观察对象,小儿哮喘患者将随机分配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二组为对照组.对照组44人使用常规的小儿哮喘病护理方法进行观察.观察组44人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强化健康教育.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门诊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舟山医院门诊支气管哮喘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干预后两组VC、FEV1/FVC、FEV1、PEER和MMVF均优于干预前( 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系统、持续的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门诊支气管哮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主要探讨分析个体化的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社区2017年01月至2018年01月的高血压患者120例,按照两组不同的管理服务措施,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61例,对照组患者59例。对照组高血压患者执行常规管理服务措施,实验组高血压患者在执行常规管理服务措施的同时,额外增加对患者个性化社区健康教育的应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和服药的依从性。结果:实验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也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时,在执行常规管理服务措施的同时,额外增加对患者个性化社区健康教育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压变化,还可以增加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促进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