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对城市和农村≥45岁居民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2020年5—6月根据郑州市经济水平将郑州市各区分为好、中、差3个层,每层抽取1个街道和3个村,对抽中街道及村中年龄≥45岁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生化指标检测及心电图检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中老年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城市和农村的中老年人群危险因素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 520名郑州市城市和农村≥45岁居民进行研究,男性783人(51.51%),女性737人(48.49%),年龄分布45~81岁,平均年龄(63.25±7.93)岁。城市734人(48.29%),农村786人(51.71%)。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比例最高为高血压,达44.28%,其次为吸烟饮酒、缺乏运动锻炼、超重或肥胖,分别为25.00%、23.88%、21.58%。城市的中老年人群的高血压、缺乏运动锻炼、血脂异常的暴露比例均高于农村中老年居民,吸烟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暴露比例低于农村的人群(均P<0.01)。城市和农村的中老年人群超重或肥胖、高血糖、脑卒中家族史、心脏病的暴露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城市和农村≥45岁居民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个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45岁居民暴露的危险因素个数以2个所占比例最高,占30.28%,其次为1个,占22.71%,农村≥45岁居民暴露的危险因素个数以1个所占比例最高,占32.34%,其次为2个,占25.65%。结论 郑州地区的中老年人群具有较高的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风险,城市和农村中老年居民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情况有所差异,因此在针对不同地区,尤其城市和农村居民中的干预措施应具有针对性以提高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了解湖北省某城乡社区(即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城市社区及黄冈市福主农村社区)中老年人群高血压病知信行现状及其疾病危险因素。方法对该城乡地区自愿参加健康监测调查的中年人群以横断面现场调查法实施问卷调查,以及疾病相关体检和生化理化指标检测。结果有效调查问卷675份。城市社区高血压病患病构成比为47.53%,农村社区高血压患者构成比为39.6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农村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知晓、治疗及控制人群构成比分别为72.13%,71.04%,38.25%和26.96%,24.35%,4.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地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城市社区以年龄、超重或(腹型)肥胖、饮酒、高血糖以及血脂异常为高血压危险因素;农村以腹型肥胖、家族史为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结论城市社区中老年人群高血压病知信行现状较农村社区水平高,应根据两地疾病危害因素不同而采取相应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南昌市东湖区江铃社区40岁及以上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情况,为脑卒中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整群抽样方法,对江铃社区4 349例常住居民进行筛查,采用x2检验等方法分析社区居民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筛查出562例脑卒中高危者,检出率为12.9%。居前5位危险因素分别为高血压、缺乏运动、血脂异常、吸烟和明显超重或肥胖。不同性别居民吸烟、明显超重或肥胖和糖尿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居民高血压、吸烟、明显超重或肥胖、糖尿病及房颤或脉搏不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居民脑卒中高危者进行有针对性干预,降低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和分析淞南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相关危险因素,为社区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及建立干预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利用上海市"脑卒中筛查及防治项目"调查表对淞南镇977例年龄40岁的居民进行筛查,筛选出175例脑卒中高危人群,802例非高危人群。对977例研究对象的脑卒中筛查调查表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同时测定患者的血糖、血尿酸、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同型半胱氨酸以及总胆固醇含量。结果:脑卒中高危人群组与非高危人群组在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或未知、吸烟、无身体锻炼、体重指数、心房纤颤或脉搏不起、脑卒中家族史、吸烟比例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卒中高危人群组血糖、血尿酸、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显著高于非高危人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无身体锻炼、脑卒中家族史是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需要定期测定社区居民的同型半胱氨酸、血脂、血糖以及血压水平,加强对脑卒中干预指导,以此加强对脑卒中的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吉林省部分农村地区中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聚集情况,为该地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09-2011年吉林省40~79岁中老年1 291例,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调查内容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年龄、疾病史、家族史、吸烟饮酒史等。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聚集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中老年人吸烟、重度饮酒、超重/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的暴露率分别为39.66%、15.10%、38.50%、36.33%、34.24%、7.05%。朝鲜族老人重度饮酒、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的暴露率均高于汉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性别之间,吸烟、重度饮酒和超重/肥胖暴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年龄组间,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的暴露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有12.32%的研究对象不暴露任何危险因素,暴露1、2、3种危险因素的对象分别有25.56%、27.73%、34.3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朝鲜族人群至少暴露1、2、3种危险因素是汉族的1.297、1.368、1.477倍;男性至少暴露1、2、3种危险因素是女性的8.553、11.550、19.381倍。结论吉林省部分农村地区的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聚集暴露率较高,特别是高龄的朝鲜族男性,要重点关注和干预。  相似文献   

6.
陈磊 《职业与健康》2014,(20):2912-2915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金山区农村脑卒中患者的调查,以发现并分析金山区农村脑卒中患者主要暴露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金山区3个社区的现患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进行血压、身高、体重和腰围的测量以及血生化检查,运用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305名脑卒中患者中,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占80.33%。脑卒中主要诱因是劳累,高血压、中心性肥胖、超重或肥胖、缺乏体力活动和吸烟的暴露率较高,分别为73.44%、70.16%、53.44%、46.56%和43.93%,高血压、中心性肥胖、吸烟、过量饮酒和情绪易激动的暴露率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空腹血糖为(6.8±2.7)mmol/L,平均甘油三酯为(1.34±0.68)mmol/L,平均总胆固醇为(5.10±1.10)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1.32±0.30)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2.75±0.90)mmol/L。结论农村地区脑卒中患者主要以老年人为主,文化程度较低,高血压、超重或肥胖、缺乏体力活动、吸烟、糖尿病、心脏疾病、血脂异常是引起金山区农村居民发生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当前,脑卒中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研究采用系统综述的方法,探讨脑卒中与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房颤动和其他心脏病的关系,就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和预后指标进行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2020年沈阳市大东区东塔社区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20年5月在沈阳市大东区东塔社区抽取3 869例居民开展调查。筛查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分析危险因素暴露情况。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3 841份,问卷有效应答率为99.28%(3 841/3 869)。有效问卷中检出高危人群962例,总检出率为25.05%(962/3 841)。社区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检出率与性别和年龄相关,其中男性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高于女性,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吸烟、缺乏运动、血脂异常及糖尿病的暴露率在不同性别脑卒中高危人群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压、缺乏运动、脑卒中家族史、明显超重或肥胖及血脂异常的暴露率在不同年龄脑卒中高危人群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2020年沈阳市大东区东塔社区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和危险因素暴露率均处于中等水平,应根据高危人群的具体危险因素制订精准的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掌握江西省脑卒中高危人群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现状。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33 044人,通过询问调查、身体测量、实验室检测等方式收集信息。结果 江西省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20.46%(标化率18.85%),城市高于乡镇(20.86% vs 19.96%,Wald χ2 = 8.160);男性高于女性(26.58% vs 16.23%,Wald χ2 = 475.506);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χ2趋势 = 415.703);在不同婚烟状态、文化程度、职业和人均收入间均存在差异。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率前五位依次为高血压(81.14%)、血脂异常(70.07%)、缺乏运动(43.89%)、吸烟(33.40%)和脑卒中家族史(31.89%);男性较女性吸烟暴露率高,而女性高血压、糖尿病、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肥胖、缺乏运动、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等检出率则高于男性;城市高危人群中血脂异常、糖尿病、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肥胖等暴露率较乡镇高;而吸烟、缺乏运动则乡镇高于城市。结论 江西省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比重大、危险因素暴露水平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老年人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为该地区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6年4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杨浦区社区2 022名≥60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分析该社区老年人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结果上海市2 022名社区老年人对吸烟、饮酒、高血压、心血管病、糖尿病、高血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房颤、左心室肥厚、超重或肥胖等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的暴露率分别为9.1%、3.5%、62.8%、15.1%、17.9%、16.3%、8.2%、4.0%、2.9%、48.0%。不同性别社区老年人比较,男性老年人对吸烟和饮酒的暴露率均高于女性老年人,对心血管病和房颤的暴露率均低于女性老年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社区老年人比较,不同年龄男性老年人对吸烟、饮酒、高血压、心血管病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暴露率不同,不同年龄女性老年人对高血压和心血管病的暴露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和女性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风险积分平均分分别为(9.42±2.67)和(9.37±2.63)分,不同性别社区老年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男、女性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风险积分平均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男性和女性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比例分别为47.7%和48.7%,不同性别社区老年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男、女性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上海市社区老年人对高血压、超重或肥胖、糖尿病、高血脂和心血管病等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处于较高的暴露水平,近半数的老年人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对社区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建立甘肃省兰州地区脑卒中防控数据库,对兰州地区城市和农村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结果及危险因素对比分析,为兰州地区脑卒中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2016年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兰州市城关区临夏路社区、榆中具三角城乡2个社区抽取≥40岁5 341名常住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对调查的高危人群登记编码,并填入建立的脑卒中防控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应用SPSS 24.0软件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5 341名筛查对象中,城市居民3 796名,其中脑卒中高危人群982名(25.9%),农村居民1 545名,其中脑卒中高危人群281名(18.2%),城市脑卒中高危人群所占比例高于农村人群,年龄大于农村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兰州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前5位依次为:高血压(70.7%)、明显超重或肥胖(61.1%)、缺乏体力活动(60.5%)、高脂血症(55.9%)和吸烟(40.0%)。城市脑卒中高危人群高脂血症(63.6%)、糖尿病(32.1%)、缺乏体力活动(66.2%)和脑卒中家族史(29.8%)比例显著高于农村(分别为28.8%、10.3%、40.6%和16.4%),农村明显超重或肥胖(68.7%)、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9.5%)比例高于城市(分别为59.0%、1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吸烟、房颤或心脏瓣膜病城乡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高盐饮食、高脂饮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水果缺乏(84.3%)、蔬菜缺乏(49.5%)高于城市(分别为62.6%、1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兰州地区城市脑卒中高危人群比例高于农村,但农村高危人群更年轻化,应对兰州地区脑卒中高危因素(高血压、超重、缺乏体力活动、高脂血症、吸烟)采取相应的健康宣传或干预措施,以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不同类型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脑梗死、脑出血及不同亚型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比较。方法前瞻性登记2007年1月1日—2008年5月31日于天津市环湖医院卒中单元病房入院的脑卒中患者1257例,收集相关的危险因素,对所有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TOAST病因分型,比较不同类型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危险因素。结果男性在脑出血和脑梗死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71.0%,61.8%)高于女性(29%,38.2%),但心源性脑栓塞女性占多数(54.5%)。男性更容易发生脑出血(P=0.008)。脑出血组的平均发病年龄([60.87±12.041)岁]低于脑梗死([64.54±11.595)岁],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高血压、酗酒的发生率高于脑梗死,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房纤颤和久坐生活方式的发生率均高于脑出血,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脑动脉狭窄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发生率最高,糖尿病在小动脉卒中的发生率最高,心房纤颤在心源性脑栓塞中的发生率最高。高脂血症、吸烟、酗酒和肥胖在不同亚型脑梗死中所占的比重无明显差异。肥胖在不同类型卒中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脑梗死、脑出血和不同亚型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不尽相同。高血压是各类脑卒中的最重要危险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大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在脑卒中的防治工作中,应该考虑不同因素对不同亚型卒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对荆门市居民脑卒中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荆门市脑卒中的预防和诊疗提供参考,降低荆门市脑卒中发病率。方法 对荆门市40岁以上(包括40岁)的居民进行整体随机抽样,对每例被调查者均进行问卷调查。由神经科医师做出脑卒中诊断。每个脑卒中患者均统一抽血进行实验室检查。后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相关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荆门市脑卒中患病率在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但城市人群患病率与农村人群患病率有统计学差异,城市人群患病率高于农村人群患病率。脑卒中在各组年龄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40岁开始脑卒中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显著上升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超重、吸烟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论 脑卒中的防治应该根据荆门市脑卒中的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扬州市城区和乡镇抽样人群脑卒中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暴露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为扬州地区开展脑卒中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在扬州市城区(东关区)和乡镇(湾头镇)分别抽取≥40岁常驻居民(至少居住半年以上)4 846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对抽样人群脑卒中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暴露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扬州市城区和乡镇社区人群脑卒中患病率分别为3.0%和4.5%;乡镇人群高血压病、超重和吸烟的暴露率均高于城区,而城区人群心脏病、缺少锻炼的暴露率高于乡镇,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卒中家族史的暴露率在城乡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扬州市乡镇社区人群脑卒中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区,可能与乡镇较高的高血压、超重和吸烟暴露率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社区干预对中青年脑卒中认知情况的影响。方法 2008年6月—2012年6月选取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内已建立健康档案,年龄30~60岁的常住居民信息,形成筛选名单库,随机筛选500名作为干预对象,失访28名,完成472名。利用网络资源,搭建脑卒中预防相关知识网站、博客、微博,公布健康通手机号等方式,向被干预对象宣传脑卒中相关知识,提供在线、电话手机回答等方式,采用电话、邮件、在线交流等。干预1年,观察效果。采用描述、χ2检验等方法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后脑卒中相关疾病危险因素知晓情况(高血压82.84%、糖尿病65.25%、血脂异常66.95%、心脏病68.43%、颈动脉狭窄34.1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30.30%)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生活相关危险因素知晓情况(肥胖73.31%、吸烟/被动吸烟58.47%、过量饮酒65.68%、缺乏运动60.81%、精神紧张/情绪易激56.99%、高盐高脂饮食44.92%)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其他危险因素知晓情况(年龄75.21%、性别44.07%、家族遗传84.96%、种族45.76%)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阿司匹林应用知晓情况(30.30%)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中风先兆、脑卒中症状知晓情况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青年居民缺乏对脑卒中相关知识获取途径,结合网络通讯的健康干预效果明显,且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相似文献   

16.
ARB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2001年美国卒中协会公布的脑卒中一级预防的建议.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3类,第1类是不可纠正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种族、性别和家庭史:第2类是可以纠正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糖尿病、无症状颈动脉狭窄、镰状细胞病、血脂异常和心房颤动:第3类是一些可能的危险因素;如肥胖、体力活动少、过度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激素替代治疗和口服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和掌握北京市房山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及其人群分布特征,为社区建立脑卒中高危人群干预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房山区户籍>45岁居民6 342人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6 342名居民中有1 853人被评估为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为29.22%。高危人群中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者205人,脑卒中危险因素≥3项者1 648人。在1 648名脑卒中危险因素≥3项的高危人群中,高血压、明显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缺乏锻炼、脑卒中家族史、吸烟、房颤暴露率分别为85.62%、77.55%、40.96%、36.59%、35.38%、33.07%、32.89%、3.16%;女性高危人群糖尿病、血脂异常、明显超重或肥胖、缺乏锻炼、脑卒中家族史危险因素暴露率高于男性,男性高危人群吸烟率高于女性;高危人群的慢性病共患暴露率较高。结论房山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整体暴露水平较高,应积极采取措施,有效控制高危人群的血压、血糖和体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邹平县农村中老年人血脂成分和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水平,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方法2012年9月对邹平县40~90岁中老年人采集空腹血做血脂成分和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测定。结果调查197人,其中男性113人,女性84人。血脂总异常率为57.36%,同型半胱氨酸总升高率为73.10%。血脂异常率、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率男性为57.52%、81.42%;女性为57.14%、61.90%。男女血脂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血脂异常率、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率,40岁~为42.11%、57.89%;50岁~为62.50%、66.67%;60岁~为61.19%、76.12%;70~90岁为59.10%、88.64%。血脂异常率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邹平县农村40~90岁中老年人有半数以上血脂异常。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率近3/4,男性高于女性,且随着年龄增加,同型半胱氨酸含量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北京市城乡结合部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情况。方法 2007年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16371名35~74岁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北京市城乡结合部中老年人超重或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和吸烟等主要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病率分别为36.2%,6.5%,36.9%,35.4%和36.3%。83.0%,47.2%和17.5%的中老年人分别具有≥1、≥2和≥3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男性≥1、≥2和≥3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聚集危险分别是女性的3.4、4.3和5.4倍。结论北京城乡结合部中老年人群主要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暴露率较高,有必要采取禁烟、健康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等人群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中老年人群中高血压和同型半胱氨酸与脑卒中及其亚型的关系及潜在交互作用。方法 利用中转支付脑卒中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项目中江西省院内和社区调查数据,通过筛选匹配纳入16 326名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高同型半胱氨酸组、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组,建立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独立和联合作用以及两者与脑卒中的联系。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在血压、同型半胱氨酸、血脂四项、血糖、吸烟状况、饮食习惯、运动和饮酒状况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高同型半胱氨酸组患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风险分别为1.93(95%CI:1.56~2.38,P<0.05)和0.76(95%CI:0.44~1.32,P>0.05)。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组患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风险高于正常组(P<0.05)。亚组分析中,高同型半胱氨酸仅增加缺血性脑卒中患病风险[OR男性=2.80(95%CI:2.05~3.82);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