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目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加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20例;采用血肿钻孔引流加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22例。比较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GOS评分结果。结果两种手术方式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随访的GOS评分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小骨窗开颅组的手术时间为(236.45±43.20)min,明显长于钻孔引流组的(95.18±18.94)min(P<0.05)。结论对不需要去大骨瓣减压的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病人,采用血肿钻孔引流加脑室外引流术是一种更为简便、有效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16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被分为脑室外引流组、小骨窗组、骨瓣开颅组,分析其临床特征、术后1个月的治疗结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本组死亡48例,总死亡率为28.9%。术前GCS≤7患者的死亡率为38.1%(45/118),GCS>7患者的死亡率为6.2%(3/48)。脑室外引流组、小骨窗组、骨瓣开颅组死亡率分别为35.3%(18/51)、20.3%(14/69)、34.8%(16/46);GOS分别为(27.1±1.6)、(3.3±1.6)和(2.5±1.5)分。相关分析显示,GOS与术前血肿量呈负相关,与术前GCS呈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术前GCS明显影响GOS。结论术前血肿量及GCS与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相关;应根据不同的出血量及出血部位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三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择GCS在6~12分,原发出血部位均为基底节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8例,分为三组,分别采取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神经内镜组)、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小骨窗开颅组)、立体定向血肿碎吸术(立体定向组)三种手术方式;比较三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术后2 d内复查CT,计算残余血肿量和血肿清除率;术后6个月按GOS预后评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时间以小骨窗开颅组最长,达(175.7±55.7)min(P<0.05);术中失血量以小骨窗开颅组较其他两组显著增多(P<0.05),达(296.5±158.6)mL;血肿清除率以神经内镜组最高,达84.5%±8.2%(P<0.05);GOS预后比较中神经内镜组的疗效显著高于立体定向组和小骨窗开颅组(P<0.05).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既有创伤小,又有血肿清除彻底、止血可靠的优点,疗效确切,对不需行去大骨瓣减压的脑出血患者是一种较理想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手术治疗的16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85例采用小骨窗手术治疗(小骨窗组),77例采用常规大骨瓣开颅手术(大骨瓣组)。结果 ①脑出血量≥60 ml的69例中,小骨窗组21例,大骨瓣组48例;小骨窗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二次手术率均明显优于大骨瓣组(P<0.05);两组术后5 d脑水肿体积、住院时间及术后3个月GO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脑出血量30~60 ml的93例中,小骨窗组64例,大骨瓣组29例;小骨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3个月GOS评分均明显优于大骨瓣组(P<0.05);两组术后5 d脑水肿体积及二次手术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如果血肿量≥60 ml或脑疝中晚期,以大骨瓣开颅手术为妥;脑出血量在30~60 ml、无脑疝形成或脑疝形成早期,宜选择小骨窗手术,可以明显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改善预后。不同手术方式,各有适应证,遵循个体化原则选择最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术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与单纯开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安徽省合肥市滨湖医院2014年1月—2018年11月手术治疗的6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分为开颅血肿清除+大骨瓣减压组(去骨瓣组,骨窗减压范围至少为10 cm×12 cm)和单纯开颅血肿清除组(单纯开颅组,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后1个月时进行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比较两种手术患者的近期疗效。结果去骨瓣组恢复良好(GOS评分4~5分)、恢复较差(GOS评分2~3分)、死亡的患者分别为12例(36. 4%)、16例(48. 5%)、5例(15. 1%);单纯开颅组分别为16例(48. 5%)、7例(21. 2%)、10例(30. 3%)。两组间预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17. 28,P=0. 000 2)。结论单纯血肿清除术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减压效果不显著。而大骨瓣减压术与其相比,则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可明显降低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性Ⅲ级脑出血早期外科手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喊压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两种术式早期治疗高血压性Ⅲ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同期收住的121例高血压性Ⅲ级脑出血患者,78例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小骨窗组),43例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大骨瓣组),术后1个月和6个月分别行临床随访,综合比较其临床疗效、血肿清除率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大骨瓣组在血肿清除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除外消化道出血)、死亡率和1个月及6个月随访疗效等方面两组并无显著性差异.但在术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中却明显高于小骨窗组(P〈0.05),同时在手术时间和输血量等方面小骨窗组明显少于大骨瓣组(P〈0.01)。结论在高血压性Ⅲ级脑出血病人的早期手术治疗中,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可作为首先考虑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小骨窗经额叶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北京航天中心医院2012-01-2016-01行小骨窗经额叶入路显微手术和常规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76例,其中行小骨窗经额叶入路显微手术患者为观察组(n=38),行常规大骨瓣开颅手术患者为对照组(n=38),2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2组血肿复发、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昏迷程度,比较2组手术期间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在术后随访半年,采用格拉斯哥评价量表(GOS)评分评定2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血肿复发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21.05%(P0.05),血肿清除率(84.59±6.49)%、术后14dGCS评分(10.62±2.1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13.95±4.74)d显著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89%明显低于对照组26.32%(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73.68%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大骨瓣开颅手术,骨窗经额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效果更好,可明显提高血肿清除率、减少住院时间,并减轻患者昏迷程度,降低血肿复发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术与大骨瓣开颅术治疗中等量(30~60 ml)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202例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小骨窗开颅术112例,大骨瓣开颅术90例。术后6个月根据日常生活动能力(ADL)分级评估患者预后,DAL Ⅰ~Ⅲ级为有效。结果 小骨窗开颅术与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4±0.8) h和(3.2±1.6)h,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50.0±85.0)ml和(520.0±90.0)ml,有效率分别为(80.4%,90/112)和(64.4%,58/90)。小骨窗开颅术治疗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较大骨瓣开颅术明显减少(P<0.05),而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对于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小骨窗开颅术临床疗效优于大骨瓣开颅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选择最佳手术方式,提高生存率,减少致残率。方法回顾分析13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普通骨瓣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微创穿刺置软管血肿引流术,血肿破入脑室者配合脑室外引流等术式,探讨不同手术方式适应证。结果 90 d后骨瓣开颅组34例ADLⅠ-Ⅲ级20例,优良率58.8%;小骨窗开颅组49例,ADLⅠ-Ⅲ级39例,优良率79.6%;微创穿刺组54例ADLⅠ-Ⅲ级45例,优良率83.3%。结论不同手术方式有不同适应证,术前根据不同病情,多参数评估高血压脑出血,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术前多参数评估高血压脑出血,选择最合适的个性化的不同手术方式,利用显微和微创神经外科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致残率,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个体化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201例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保守治疗33例,穿刺引流术治疗96例,神经内镜手术治疗49例,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23例。出院后3个月应用GOS评分评估预后,其中4~5分为预后良好。结果 保守治疗组预后良好率为100%;穿刺引流术组预后良好为89.6%无死亡病例;神经内镜手术组预后良好率为77.5%,病死率为2.0%;去骨瓣减压术组预后良好率为52.2%,病死率为8.7%。结论 对于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目的是挽救病人生命和最大限度地恢复神经功能。以病人意识状态为主要依据,参考肢体肌力和血肿量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提高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及超声造影在颅脑损伤手术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6年9月收治符合标准的重型颅脑损伤85例,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单日为观察组(43例),双日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术中使用超声实时引导手术进程及修正手术路径,对照组行常规手术。结果 观察组43例均在超声引导下顺利完成手术,术中超声结合超声造影对颅脑损伤灶发现率达到100%、定位准确率100%,超声测量外伤范围与术前头颅CT所测体积相符。观察组血肿完全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 GCS评分3~8分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而13~15分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脑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颅内压[(17.59±2.1)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20.13±1.5)mmHg;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GO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巴氏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术中超声技术能准确定位外伤灶的数量及位置,有助于彻底清除脑内血肿及无功能脑组织;超声造影可精确判断外伤灶的范围和脑组织的损伤程度,根据实时检查结果指导及时调整手术方式,从而减少脑组织损伤及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颅内压监测辅助下钻孔引流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76例自发性脑出血(出血量30~80 ml)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78例(钻孔组),颅内压监测辅助下钻孔引流术治疗42例(监测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56例(开颅组)。结果 钻孔组和监测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开颅组均明显缩短(P<0.01)。监测组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钻孔组和开颅组(P<0.05),但是肾功能异常发生率却明显降低(P<0.05)。开颅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钻孔组和监测组(P<0.01)。术后6个月,钻孔组和监测组ADL评分均明显优于开颅组(P<.05)。术后1个月,钻孔组和监测组GOS评分明显高于开颅组(P<0.05)。而术后6、12个月,3组GO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中等量的自发性脑出血,钻孔引流术临床疗效显著,术后颅内压监测有助于减少肾功能异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骨窗手术、翼点入路经侧裂显微手术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及穿刺引流术对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长期神经功能及颅内感染的影响。方法将87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的顺序分为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组(A组)、穿刺引流术组(B组)及翼点入路经侧裂显微手术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手术(C组),分析三组患者长期神经功能、颅内感染情况。结果 B组GOS评分显著高于A组(t值5.14,6.33,P0.05)。B组、C组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A组(t=7.90,P0.05)。B组、C组改良Rankin评分、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A组(t=2.69、3.01、3.47、5.52,P0.05)。各组颅内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穿刺引流术、翼点入路经侧裂显微手术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长期神经功能改善方面优于小骨窗微创手术,但术后颅内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下小骨窗联合Viewsite脑牵开器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HICH患者118例,其中53例采用小骨窗联合Viewsite脑牵开器显微手术(微创组),另65例行常规骨瓣开颅、皮质造瘘直视下手术(对照组),对比观察2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参数的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并于6个月后随访进行GOS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mRs)神经功能评分。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血肿清除率提高、NICU住院时间缩短、术后14 d GCS评分提高,而术后气管切开率、术后7 d水肿面积及肺部感染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侧脑室外引流例数、留置时间、颅内感染率及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微创组患者的GOS评分及mRS分级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显微镜辅助下小骨窗联合Viewsite脑牵开器手术治疗HICH具有出血创伤小,血肿清除彻底,且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癫痫发作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8年7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48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术后并发癫痫的危险因素。结果 485例中,术后发生癫痫62例(1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肿体积≥60 ml、血肿位于小脑、术后再出血、术后电解质紊乱、脑电图异常、术前C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术前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升高、术前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升高是术后并发癫痫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后癫痫发作发生率较高,对于血肿较大、血肿位于小脑、术后再出血、术后电解质紊乱、脑电图异常、术前CRP、TNF-α、IL-6水平升高的病人,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术后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尿激酶对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引流效果及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6例,按尿激酶使用剂量分为A组(48例)和B组(78例)。A组给予血肿腔内注射2-4万单位尿激酶,B组给予血肿腔内注射5-10万单位尿激酶。使用尿激酶后48 h内复查头部CT判断血肿引流效果。结果A组复查头颅CT示血肿清除率≥85%的患者所占比例(60.4%,29/48)明显低于B组(83.3%,65/78;P〈0.05)。A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8.3%,4/48)与B组(9.0%,7/78)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随访6月,根据GOS评分,A组恢复良好9例,中残24例,重残11例,植物生存4例;B组恢复良好18例,中残42例,重残13,植物生存5例。两组患者预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尿激酶可以提高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引流效果,但是没有显著增加再次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分析内镜下和显微镜下手术治疗脑室出血铸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10月前瞻性收集脑室出血铸型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镜组(n=20)和显微镜组(n=20)。内镜组在内镜下手术清除脑室血肿,显微镜组在显微镜下手术清除脑室血肿。比较两组术后24 h血肿清除率、引流管带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出院GCS时评分、术后6个月Barthel评分。结果 内镜组术后24 h血肿清除率、出院时GCS评分、术后6个月Barthel评分均明显高于显微镜组(P<0.05),而引流管带管时间明显少于显微镜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与显微镜下手术相比,内镜下手术清除脑室内血肿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2004年12月至2011年2月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168例,其中锥颅血肿碎吸或钻孔引流术43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63例,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62例;超早期(发病后6h内)手术82例,早期f发病后6。24h)手术86例。分析影响术后1个月死亡率(近期预后)和术后6个月(远期)预后(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评估)的因素。结果入院时GCS评分、脑疝及手术时机等因素对近期预后有显著影响(P〈0.05),脑疝及未超早期手术是近期死亡的危险因素;脑疝、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对远期预后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超早期进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及积极处理并发症有助于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