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粟粒性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粟粒性肺结核的影像表现.提高肺内弥漫性结节性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80例粟粒性肺结核患者的X线及CT片,与7例肺转移瘤和3例尘肺的影像表现进行比较。结果:粟粒性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为两肺弥漫分布的粟粒样大小结节阴影.急性者结节的大小、分布及密度均匀,结节大小平均为2.8mm;亚急性及慢性者则大小、分布及密度都不均匀,结节平均5.7mm.伴钙化结节32例,肺纤维化11例,局限性肺气肿12例;肺转移瘤结节平均5.2mm;尘肺结节平均6.2mm,均有钙化、肺纤维化和局限性肺气肿。结论:高分辩率CT对肺内弥漫性结节性病变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粟粒型肺结核与尘肺的螺旋CT鉴别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粟粒型肺结核与尘肺的螺旋CT表现特征,提高肺部粟粒性病变的影像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临床证实的43例粟粒型肺结核和28例尘肺的螺旋CT资料,观察肺粟粒结节的分布、大小,肺内有无毛玻璃征,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和钙化,以及肺内并发病灶。结果CT图像上,43例粟粒型肺结核中,结节均匀分布34例(79%),大小一致31例(72%),密度均匀31例(72%)以及毛玻璃征32例(74%)。28例尘肺中,粟粒结节均匀分布4例(14%),大小一致12例(43%),密度不均匀25例(89%),毛玻璃征2例(7%)。两者在结节分布、大小、密度均匀性和伴毛玻璃征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13例(13/43,30%)结核的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增大;而尘肺有20例(20/28,71%),其中10例伴钙化;结核性胸腔积液16例(16/43,37%),尘肺4例(4/28,14%);胸膜增厚中,尘肺9例(9/28,32%),肺气肿9例(9/28,32%)。结论粟粒型肺结核与尘肺粟粒结节的分布、大小、均匀度以及密度等CT表现明显不同,这些特征与疾病的病理解剖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3.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34例Ⅰ-Ⅱ期尘肺和31例粟粒性肺结核的螺旋CT资料,观察肺粟粒结节的分布、大小、密度,肺内有无毛玻璃征,有无胸膜下透亮带.Ⅰ-Ⅱ期尘肺与粟粒型肺结核粟粒结节的分布、大小、均匀度、密度及有无毛玻璃征及胸膜下透亮带等CT表现明显不同,结合临床病史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粟粒性肺结核、尘肺和粟粒性肺转移瘤的HRCT表现及鉴别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本院临床证实的38例粟粒性肺结核,33例尘肺和41例粟粒性肺转移瘤的常规CT及HRCT资料,观察结节的大小、分布特点,统计分析三者的差异。结果:38例粟粒性肺结核中,结节全肺野和内、中、外带分布均匀者分别为32例(84.2%)和29例(76.3%),33例(86.8%)以全小叶分布为主。33例尘肺中,结节以中、上肺野和内中带分布为主者分别为30例(90.9%)和31例(93.9%),28例(84.8%)以小叶中心分布为主。41例粟粒性肺转移瘤中,结节以中下肺野和中、外带分布为主者分别为37例(90.2%)、34例(82.9%),36例(87.8%)以小叶实质分布为主。结核、尘肺及肿瘤结节大小均匀分别为31例(81.5%)、9例(27.3%)、6例(14.6%);边界清晰者分别为36例(94.7%)、31例(93.9%)、39例(95.1%);合并有磨玻璃征者分别为34例(89.4%)、7例(21.2%)、21例(51.2%)。结论:HRCT能够很好地显示粟粒性肺结核、尘肺及粟粒性肺转移瘤结节的分布特点,在诊断和鉴别诊断这三种粟粒性疾病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AIDS合并肺结核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AIDS合并肺结核的X线及CT表现。方法 对已确证的 10例AIDS病人合并肺结核的X线及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AIDS患者合并肺结核表现为纵隔淋巴结肿大、不典型浸润、两肺粟粒结节。结论 AIDS病人出现纵隔淋巴结肿大 ,不典型浸润 ,两肺粟粒结节应考虑合并肺结核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功能在尘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11月在本院已确诊为尘肺的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X线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不同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的临床分期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检查,Ⅲ期患者的MPA、LPA、RPA、PA/AA、PA/DA高于Ⅰ期、Ⅱ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检查的肺内钙化影、大阴影、纵膈淋巴结肿大、支气管充气征、小矽结节、大矽结节融合灶检出率均高于X线检查,胸膜增厚、胸膜粘连、肺气肿、肺大泡等并发症检出率均高于X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功能的尘肺诊断价值高,且在临床分期诊断准确率、尘肺并发症发生检出率中的效果优于X线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分析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经X线片与CT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某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64例进行研究,均行X线片与CT诊断,比较两者诊断价值,观察影像特征。结果X线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影像指标中细颗粒与网点阴影检出率87.50%、支气管充气征检出率59.38%均显著高于CT诊断的62.50%、39.06%,P<0.05;X线诊断并发症检出肺炎率9.38%与肺出血率3.13%均显著低于CT诊断的23.44%、12.50%,P<0.05。结论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采用X线片诊断虽然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对并发症检出率较低,而通过CT进行补充诊断,可进一步提高检出率,全面检出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尘肺小阴影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52例确诊为尘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常规剂量和低剂量螺旋CT扫描,观察并比较两种扫描方法的诊断符合率以及对尘肺小阴影肺结节的检出情况。结果 52例患者中经常规剂量和低剂量扫描均未出现漏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 15%(50/52)和92. 31%(48/52),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扫描对各种尘肺小阴影肺结节的检出情况比较,差异也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尘肺的诊断价值以及对尘肺小阴影结节的检出率与常规剂量相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诊断、X线胸片诊断尘肺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50例尘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X线以及CT扫描检查,对比两组诊断效果。结果:CT检查钙化检出率50.0%、纵膈淋巴结肿大58.0%、支气管充气征40.0%、小矽结节88.0%、大矽结节融合灶80.0%显著高于X线片检查,P<0.05。结论:与X线相比,CT诊断尘肺的检出率更高,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将高仟伏X线胸片与D R胸片应用于尘肺病患者的影像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提高尘肺病鉴别诊断准确性。方法:随机选择我中心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接收的尘肺病受检者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高仟伏X线胸片与DR胸片拍摄诊断。回顾性分析对比所有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两种胸片质量方面的比较结果为D R胸片优于高仟伏X线胸片,差异显著(P<0.01);影像判断小阴影总体密集度两种胸片的一致性较高;两种胸片尘肺检出率结果比较显示,高仟伏X线胸片(60.0%)与DR胸片(59.0%)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R胸片影像检查应用于尘肺病影像诊断中,能够体现其高质量、高准确率的诊断优势,显著优于高仟伏X线胸片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的X线表现,旨在提高对粉尘职业病的诊断水平及预防措施。方法:对已确诊的31例煤工尘肺患者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煤工尘肺患者主要X线表现为肺内小结节14例,大结节5例,肺门淋巴结肿大3例,肺门淋巴结蛋壳样钙化2例,肺气肿3例,并发肺结核2例,网状阴影2例。结论:X线胸片是诊断煤工尘肺的基础,对尘肺的临床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尘肺病和肺结核患者通过X线进行诊断,对两种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进而提高尘肺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我疾控中心2018年6月—2019年12月60例尘肺病的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然后选择同时期的60例肺结核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通过X线进行诊断,对两组患者的X线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肺结核患者通过X线诊断后,对照组中,结节密度均匀患者有41例(68.3%),结节分布均匀患者有34例(56.7%),结节大小均匀患者有48例(80.0%),尘肺病患者通过X线诊断后,观察组中,结节密度均匀患者有17例(58.3%),结节分布均匀患者有14例(23.3%),结节大小均匀患者有16例(2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尘肺病患者和肺结核患者通过X线进行诊断,可以明确患者的疾病影像,有效帮助临床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如果有必要,可以通过痰液培养辅助联合诊断,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有利于临床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对比X线胸片诊断肺结核的实效性。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106例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胸部X线及低剂量螺旋CT检查。比较两种影像检查对肺结核检出率及检查满意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影像学特征表现。结果低剂量CT检查对肺结核检出率为97.2%,高于X线片检查的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CT检查对空洞、小结节征及卫星灶的检出率分别为61.3%、43.4%、35.8%,显著高于X线片检查的38.7%、27.4%及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CT检查对检查满意率为94.3%高于X线片检查80.2%,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较X线胸片对肺结核检出率较高,可有效反映其影像学特征,检查满意度也较高,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5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X线胸片影像特征,旨在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X线胸片影像学资料。结果 52例中继发性肺结核患者45例,结核性胸膜炎6例,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1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病灶位于上中肺野25例,2个以上肺野发病31例,X线影像呈斑片状渗出、增殖结节以及纤维病灶或空洞并存等混合表现者2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X线影像表现为少量或中等量积液;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1例X线表现为双肺野均匀分布粟粒状结节阴影;合并肺气肿26例,主动脉结节边缘呈弧形或条索状钙化13例,肺大泡8例,气胸4例,包裹性脓胸1例。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以继发性肺结核多见,病灶多位于上中肺叶,以2个以上肺野发病为主,X线影像主要呈混合性表现,主要并发症为肺气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各种后处理功能对早期尘肺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72例早期尘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和X线胸片检查,观察其诊断结果。结果:72例早期尘肺病例多层螺旋CT发现圆形小阴影71例(98.6%),不规则小阴影69例(95.8%),而X线胸片发现圆形小阴影45例(62.5%)、不规则小阴影31(43.1),两者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X线胸片相比,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及后处理技术在观察病灶形态、分布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可全方位评价病灶的形态以及病灶范围,对早期尘肺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尘肺合并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基础,提高尘肺合并结核的影像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具有可靠粉尘接触史,经痰涂片、痰培养及临床诊断证实的尘肺结核病人的胸部X线片、CT影像表现。本组病例,男106例,女21例,年龄25~82岁。所有的病例均有一次以上胸部x线片检查,其中64人行CT检查。结果:尘肺结核可以区分为浸润型,团块结节型及血行播散型。浸润型尘肺结核72例,占56.7%,其中合并空洞28例,胸腔积液13例,胸膜增厚8例,肺不张2例;团块结节型尘肺结核42例,占33.1%,其中合并空洞26例,胸腔积液6例,胸膜增厚9例,肺不张5例;播散型尘肺结核13例,占10.2%,其中合并胸腔积液2例。结论:尘肺结核病人具有尘肺与结核病的共同特点,较单纯尘肺和结核病严重,动态观察x线胸片,在原尘肺病基础上,双上肺野浸润性病灶增多,或团块横向四周发展扩大,短期内病灶融合、空洞形成,可考虑合并结核,对菌阴尘肺结核病人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胸部检查在尘肺大容量肺灌洗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搜集的85例尘肺患者的多层螺旋CT和普通高千伏X线胸片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CT的检出率要优于普通高千伏X线片摄影,并且可以显示更加细微和广泛的病变范围。结论 CT胸部扫描检查在尘肺病明确诊断、发现合并症、与其他肺部疾病进行鉴别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部CT用于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胸部CT、胸部平片和痰涂片检查确诊652例肺结核病人。结果:肺结核病依然是胸部CT和X线检查发现的常见病和多发病。CT对肺大泡、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气胸纵隔淋巴结钙化及肿大和病灶内钙化的显示均优于X线,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团块影、结节影及索条状阴影显示X线和CT差别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涂片细菌学检查阳性255例,阳性检出率39.1%。652例肺结核患者胸部CT的肺部病灶显示率100%,胸部X线的肺部病灶显示率87.9%。结论:胸部CT对肺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X线和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的X线和CT诊断。方法 收集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诊治的IPH15例,所有病例均行X线胸片及CT常规检查。其中10例加行HRCT检查。回顾性分析其X线和CT影像表现。结果 X线表现:9例表现为双肺小片状阴影或(和)磨玻璃样改变。8例表现为肺内弥漫性分布的片絮状阴影,6例表现为肺内弥漫分布网格影,4例表现为双肺散在分布的粟粒状、结节状阴影。CT表现:6例表现为双肺广泛结节及小片状阴影,5例表现为双肺不同程度纤维化。结论 IPH的X线和CT表现多样化,不具有特征性,当l艋床具有反复咳嗽咯血、呼吸困难和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时,应考虑本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技术在肺底积液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9例肺底积液患者的二维超声、X线片及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比较不同影像技术方法对肺底积液的检出率。结果二维超声、X线片及CT对肺底积液的检出率分别为96.3%、75.9%和93.9%,二维超声与CT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超声、CT检出率与X线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T、X线片比较,二维超声对肺底积液的检出具有检出率高,漏诊率低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