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作为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是最重要的家庭透析治疗方式,目前世界范围超过190000名患者接受腹膜透析治疗[1].PD相关性腹膜炎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住院、导管移除、腹膜透析技术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革兰阴性菌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预后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革兰阴性菌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完全治愈51.22%(42/82),复发、再发或重现26.83%(22/82),拔管或死亡21.95%(18/82)。不同预后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及透析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非条件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透析时间过长、既往有心脏病和糖尿病、体质量指数过低、年龄过大、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过低及钙磷乘积和C-反应蛋白水平过高的革兰阴性菌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拔管或死亡的发生率均显著升高(P0.05)。经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既往糖尿病病史、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过低及C-反应蛋白水平过高是革兰阴性菌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拔管或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既往糖尿病病史、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过低及C-反应蛋白水平过高是革兰阴性菌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拔管或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革兰阴性菌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12年12月至2016年1月我院行腹膜透析的146例患者,记录一般临床资料和革兰阴性菌致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情况,将其分为对照组(未发生相关性腹膜炎)和观察组(革兰阴性菌所致相关性腹膜炎),分析影响腹膜透析患者发生革兰阴性菌相关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146例腹膜透析患者中有36例发生革兰阴性菌所致的相关性腹膜炎,占24.66%;观察组男性比例及年龄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原发疾病为慢性肾炎、既往病史有心脏病/糖尿病比例、Hb、Alb和CRP水平及钙磷乘积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既往糖尿病史及Alb和Hb水平过低是导致革兰阴性菌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对于高龄合并糖尿病的腹膜透析患者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监测相关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难治性腹膜炎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2013.1.1~2017.12.31期间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 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ISPD指南中PDAP的定义,分为难治性腹膜炎(refractory peritonitis,RP)组及非难治性腹膜炎(non-refractory peritonitis,NRP)组,对比2组患者PDAP时发病特点及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难治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101名患者纳入本研究,发生了178例次PDAP。其中RP组患者40名,发生42例次难治性腹膜炎。①RP组患者从症状出现至就诊时间≥1天的比例、肠梗阻发生率、透出液白细胞计数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NRP组显著升高(χ~2/Z值分别为4.722,25.591,-2.270,-2.322;P值分别为0.030,0.001,0.023,0.020),而血清白蛋白水平较NRP组显著降低(t=2.507,P=0.015)。②致病菌方面,与NRP组相比,RP组患者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比例较低(χ~2=7.370,P=0.007),但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较高(χ~2=4.156,P=0.041)、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率低(χ~2=10.233,P=0.001)。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C反应蛋白及肠梗阻是难治性腹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12,14.532;P值分别为0.004,0.002),白蛋白(OR=0.848,P=0.035)是保护性因素。结论 PDAP发生时高C反应蛋白水平、合并肠梗阻是难治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而高白蛋白水平则为其独立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原因、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腹膜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规律随访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34例,同时收集同期未发生腹膜炎的患者83例,分析腹膜炎发生的原因、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 (1)腹膜炎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肠道感染12例(35.29%)和换液操作不规范9例(26.47%)。(2)腹透液培养结果显示革兰阳性球菌20例(58.82%),革兰阴性杆菌13例(38.24%),真菌1例(2.94%)。其中革兰阳性菌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而革兰阴性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敏感,对头孢唑林敏感性70%;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对头孢他啶敏感性为8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3个:透析龄[OR=1.106,95%CI(1.027,1.192),P=0.008]、总蛋白水平[OR=20.720,95%CI(1.954,219.728),P=0.012]和血钙水平[OR=113.847,95%CI(9.012,1438.214),P0.001]。(4)每例患者入院后即给予头孢唑林联合头孢他啶治疗,然后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总治愈率为91.18%。结论 (1)本中心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主要原因为腹泻和操作不规范;(2)透析龄长、总蛋白和血钙水平降低是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本中心腹膜炎患者多数预后良好,极少数需要拔管才可治愈。  相似文献   

7.
邓佳  曾以林  邓莉莉  王丹  陈岱 《妇幼护理》2022,2(18):4121-4124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健康恢复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加强对腹膜透析相关 性腹膜炎的干预,做好早期预警、及时诊断并合理用药尤为关键。目前针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这 也为患者临床诊治与护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综合现有研究结论,从不可改变因素以及可改变因素等两个角度深入阐述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探讨该疾病的护理研究进展状况,以期为实际疾病诊治提供证据支持,推动腹膜透析相关 性腹膜炎的诊疗及护理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不断提高,在全球范围内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大幅度地下降;同样在国内,随着大家对腹膜透析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双联系统等先进的腹膜透析技术的广泛应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也已不再是腹膜透析的瓶颈问题,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腹膜透析中心为例,目前腹膜透析的发生率可基本控制在40~50个患者月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CAPD-related peritonitis,CAPDrp)是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在进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治疗中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0.
朱珏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5):3526-3527
将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90例患者纳入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其中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30例患者进行重点分析,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相关因素。与未发生腹膜炎者对比,发生腹膜炎者年龄较大、透析时间较长、体重较轻,糖尿病、低蛋白血症等合并症发生率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肾病病程、性别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与年龄、透析时间、体重、合并症等因素相关,与肾病病程、性别无关,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将高龄、透析时间长、低体重、合并症多的患者作为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高危人群进行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肾功能衰竭进行腹膜透析的6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进行分为两组,腹膜炎组30例,非腹膜炎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感染因素、营养状况等因素对腹膜炎的影响。结果腹膜炎组患者平均年龄高于非腹膜炎组(P0.05)。腹膜炎组患者血红蛋白、血白蛋白均低于非腹膜炎组(P0.05),也低于人体正常参考值范围。糖尿病患病率腹膜炎组为40.0%(12/30),非腹膜炎组为22.2%(8/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P=0.03)。肠道细菌感染率腹膜炎组为43.3%(13/30),非腹膜炎组为19.4%(7/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P=0.02)。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基础疾病、肠道感染、血红蛋白、血白蛋白5个变量进入模型(P0.05)。结论糖尿病、肠道细菌感染、营养不足是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独立危险因素。改善营养状况,控制基础疾病,积极治疗肠道细菌感染,可以有效降低腹膜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院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易感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7年5月腹膜透析患者临床资料,将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临床资料尽可能相匹配的非腹膜炎的腹膜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按照不同透析龄分为透析1年、1~3年、3年者;按培训护士工龄分为5年、6~10年、≥11年。比较不同透析龄及培训护士工龄腹膜炎发生率。并将依据病原菌的不同,比较真菌性腹膜炎与细菌性腹膜炎易感因素及预后比较。结果共纳入180例透析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其中真菌性腹膜炎10例,细菌性腹膜炎80例。发生157例次腹膜炎,培养阳性率76.43%(120/157)。透析1~3年腹膜炎发生率最高,3年者最低;培训护士工龄≤5年的患者腹膜炎发生率最高,明显高于培训护士工龄≥11年者,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腹膜透析患者血红蛋白(HGB)、血清白蛋白(ALB)低于对照组(P0.05)。真菌性腹膜炎HGB较细菌性腹膜炎低,近1个月抗生素使用率较细菌性腹膜炎较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病原菌:真菌性11例次(9.17%),细菌性109例次(90.83%)。真菌性腹膜炎的病原菌以光滑念珠菌为主(27.27%),细菌性腹膜炎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69例次(63.30%)为主,其中表皮葡萄球菌最多(53.62%)。细菌性腹膜炎治愈率较真菌性腹膜炎高,病死率较真菌性腹膜炎低,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病率与其透析时间以及ALB水平相关,致病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且细菌性腹膜炎较真菌性腹膜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收集患者信息,统计记录腹膜炎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腹膜炎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260例患者中发生腹膜炎的73例,占28. 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高龄、低文化水平、合并糖尿病、透析时长、总蛋白(TP)水平下降、血钙(Ca)水平下降。结论我院慢性肾衰竭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为28. 08%,腹膜炎发生独立危险因素为高龄、低文化水平、伴有糖尿病、透析时间长、总蛋白水平下降、血钙水平下降,结合危险因素制定防范干预措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21年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脏内科腹膜透析患者PDAP时的资料。结果本研究纳入的142例次PDAP中治愈100例,复发19例,退出(拔管/死亡)23例。Logistic回归显示,血白细胞计数(OR=1.195,95%CI1.024~1.394,P=0.024)、血白蛋白(OR=0.878,95%CI 0.787~0.979,P=0.019)是退出(拔管/死亡)腹膜透析的独立影响因素。和培养阴性相比,致病菌为球菌的PDAP预后更好(OR=0.113,95%CI 0.013~1.012,P=0.051)。治愈的患者中就诊时间延迟(就诊时间48h)者缓解天数长于及时就诊(就诊时间24h)者(Z=17.849,P0.001)。结论血白细胞计数和血白蛋白是PDAP患者技术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延迟就诊延长病程。  相似文献   

15.
唐勇  胡庆 《华西医学》2009,(7):1755-1757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的89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初期使用头孢菌素和或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治疗,严重者使用头孢唑林和头孢他啶治疗。结果:89例腹膜炎患者透析液培养阳性33例(37.1%),其中19例1~4d治愈(21.3%),56例4~14d治愈(62.9%),复发11例(12.4%),2例因尿毒症而全身衰竭死亡(2.2%)。结论:虽然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病率有降低趋势,但其仍然是腹膜透析最常见并发症之一,我们在强调对腹膜炎治疗的同时,更要强调对腹膜炎的预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肠道菌群紊乱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2年1—12月于该院进行规律腹膜透析的85例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分为腹膜炎组(40例)和非腹膜炎组(45例)。比较两组肠道菌群分布差异,以及肠道菌群紊乱与腹膜炎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腹膜炎组患者肠道Eubacterium菌、罗氏菌、Absiella菌、毛螺菌丰度高于非腹膜炎组,阿克曼氏菌、肠球菌、萨特氏菌、普雷沃氏菌丰度低于非腹膜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肠道中有害菌群丰度与腹膜炎血液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以及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P<0.05),肠道中有益菌群丰度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以及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P<0.05)。此外,粪便中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和丁酸)水平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以及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P<0.05),与肠道中肠球菌、阿克曼氏菌、萨特氏菌、普雷沃氏菌丰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与患者肠道菌群紊乱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和粪便短链脂肪酸检测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灌洗治疗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效果和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本院肾内科2011年1月-2015年1月符合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患者63例,实施腹腔灌洗,并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腹痛护理、灌洗护理、再次做好宣教与考核等各种护理措施。结果 63例患者中55例治愈后继续腹膜透析,治愈率达87.3%。5例因反复多次发生腹膜炎,3例真菌感染改血液透析治疗。结论腹腔灌洗能减少腹腔内细菌繁殖,有利于控制感染,促进机体恢复,是治疗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重要措施。灌洗其间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腹痛护理、灌洗护理并再次做好宣教与考核,避免腹膜炎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中心置管且规律透析大于3个月的275例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死亡的60例为观察组,继续规律腹膜透析的215例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各临床指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死亡组与对照组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的构成比分别为15.0%(9/60)与5.6%(12/215),进入腹膜透析治疗时年龄分别为(50.6±14.3)岁与(45.7±13.2)岁(t=-2.518),肾小球滤过率分别为6.0(4.5,9.4)与5.1 (4.2,6.6),血钾分别为(4.2±0.7)mmol/L 与(4.5±0.7)mmol/L(t=2.14),血肌酐分别为721.0(585.0,891.3)μmol/L与847.0(723.3,1033.3)μmol/L,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进入腹膜透析治疗时年龄、肾小球滤过率、血尿酸是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肾病、年龄、肾小球滤过率、血尿酸水平是影响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临床特征, 探讨防治对策. 方法 分析本院腹膜透析中心 2007年 1月—2014年5月诊治的273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发病年龄、性别、透析时间、发病季节、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细菌种类及预后情况等.结果 273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60岁以上者占52.7%;透析由患者本人操作者占47.6%;透析 2年内者占59.0%;共有203例次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为74.3%,G+菌占60.1%,G-菌占34.5%,真菌占2.9%,结核菌占1.0%,混合感染占1.5%;发生感染时处于贫血状态者占82.8%, 血清白蛋白在35 g/L以下者占92.7%;G+组与培养阴性组的各项预后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G-组与培养阴性组的治愈率和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G-组的治愈率比培养阴性组低,退出率比培养阴性组高. 老年人、透析2年内及低白蛋白血症、贫血、本人操作腹膜透析者是本中心腹膜炎发生率较高的影响因素,因此,要重视G-菌腹膜炎的防治,加强对腹膜透析患者初始腹膜透析操作的培训和定期再评估、培训以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20.
田秀娟  何娟  杨君  柳红昌 《华西医学》2021,36(4):483-487
目的 探讨鲍曼不动杆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鲍曼不动杆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线临床资料、微生物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药敏)结果、治疗经过及临床结局.结果 共纳入10例患者,男4例,女6例;患者平均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